邱振中:林散之的出現,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奇蹟!

2020-12-10 騰訊網

邱振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潘天壽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館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

草書一直被視為一個特殊的領域,記得早年初學書法時,甚至得到一種印象:草書切切不可隨意碰觸。許多終身研習書法的人們,從不曾接觸草書。林散之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特別是最近十餘年來,研習草書的人數增多,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草書書寫的關鍵,在於在保持線條的流暢時,必須同時保持線條的質地:變化、力量、豐滿性等等。這是草書點之所在。

草書的結構與其它書體比較,具有更大的自由,特別是在狂草中,所有空間都必須隨機處置,這對一位書家的訓練和和才能提出了與其它書體不同的要求。

林散之《草書自作詩軸》

紙本草書 96×34cm 1977年

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藏

就書法史而言,草書大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草書的發生到唐代為第一個階段;以後,到林散之之前,為第二個階段;從林散之開始,為第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草書從發生到狂草的出現,一直沿著流動、簡捷的道路發展,書寫中沒有著意的停駐,但筆觸推移中運動和線條的質地變化豐富。

林散之草書《清平樂會昌》

1974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藏

第二個階段,從宋代開始,具體地說,從黃庭堅開始,人們用行書的筆法來書寫草書。這源自人們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蘇軾語)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草書獲得了一種新的面目,它對於書法史具有重要意義,但置換了前期草書所確立的基礎,人們幾乎再也無法接續前期草書的脈絡。這種狀況一直影響到此後所有人對草書的認識。究心於草書者,即使傑出如王鐸,也未脫出這一大趨勢的影響。(更詳細的論述,請參閱《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疑問與《書法》一書第四章「草書」部分)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

130×34cm 19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藏

林散之的出現,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奇蹟。他的草書打破了若干世紀以來的桎梏,創造出一種新的筆法:依賴長鋒毛筆在運行中纏裹於解散的交替,加上水墨的相互滲透,筆觸呈現出於前任不同的一種複雜變化。這種筆法於他從黃賓虹那裡接受的繪畫中的筆法聯繫緊密。這種筆法無意中避開了留駐、頓挫而接近於前期草書。林散之為人們重新思考草書開啟了一條通路。

在草書的歷史演變中,有一個問題必須一說。草書的基礎不是楷書,而是隸書。出土的大量漢簡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後世所說的楷書,基本上都是指唐代楷書,而以提按為特徵的唐楷,只能走向宋代以後的草書。以提按為主導的楷書是通向前期草書的巨大障礙。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

橫幅 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藏

對歷史這樣一種簡略的敘述,或許能對草書的思考提供一個參考的框架。

瀏覽今天眾多的書法史論述,關於草書形成階段的文章很多,它們都利用了出土的漢簡資料,但相對於大量出土的漢簡而言,研究還非常簡略。關於漢簡的研究是以後更深入的草書研究的基礎,它也將為我們對整個書法史的認識作出重要的貢獻。

對草書的研究,可以獨立於創作而展開,但是這個課題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研究者對草書本質的理解和感悟。如前文所說,對草書的理解一直存在兩種基點,立足於不同基點,將對草書極其演變作出完全不同的解說。舉一個例子,對「匆匆不暇草書」的理解,人們便因基點不同而做出截然相反的解釋:站在前期草書的立場,草書無疑是追求簡便、迅捷的產物,而站在後期的立場,草書則成為一種困難,甚至艱澀的字體。因此對草書演變史圖像和技法的感悟與認識,也成為草書文獻研究不可或缺的前提。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邱振中:林散之的出現,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奇蹟
    邱振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林散之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特別是最近十餘年來,研習草書的人數增多,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草書書寫的關鍵,在於在保持線條的流暢時,必須同時保持線條的質地:變化、力量、豐滿性等等。這是草書點之所在。
  • 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打不到
    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邱振中,他是西泠印社的成員,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一直在致力於當代的書法教育。邱振中:林散之先生、陸維釗先生、沙孟海先生,都堪稱大師,都可以被寫進藝術史的。記者:啟功先生、沈鵬先生呢?他們的地位似乎存在不少爭議。邱振中:在我看來,還不到大師的級別。邱振中先生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評價呢?想要知道其中緣由,還要從每個人的創作風格中來尋找答案。1、 沙孟海、陸維釗。
  • 邱振中:論書法,林散之和沙孟海是大家,啟功和沈鵬還差點
    邱振中是這麼回答的:論書法,林散之和沙孟海是大家。同時他還補充說,啟功和沈鵬還差點。邱振中老師評價的有沒有道理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個人的作品風格。首先來說沙孟海。沙孟海先生的成功,主要得益於碑帖的融合。帖學的底子,再加上碑學的厚重,才造就了沙孟海的大氣和雄強。
  •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而和他交談,則會認識另外一個「邱振中」。他談吐風趣幽默,爽朗的笑聲貫穿整個採訪過程。在他溫和的言辭中,內蘊著判斷的直率與立場的堅決。「相比於民國,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創作是進步的。」他更不避諱,應該取消書協、文聯等機制。
  • 邱振中:從黃庭堅開始,人們用行書的筆法來書寫草書
    書法密碼微店 邱振中 草書一直被視為一個特殊的領域,記得早年初學書法時,甚至得到一種印象:草書切切不可隨意碰觸。許多終身研習書法的人們,從不曾接觸草書。林散之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特別是最近十餘年來,研習草書的人數增多,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 邱振中:​「現代書法」的定義和評價準則
    為了談話簡潔,暫時就用「現代書法」這個詞吧,行嗎?請您不妨先談談「現代」的定義。   邱振中:我認為「現代」反映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感覺方式,一個是思維方式。處於一個時代最前列的感覺方式以這個時代的最出色的詩人和藝術家為代表,而思維方式以最出色的哲學家為代表。
  • 邱振中:不能只靠書法寫的像不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書法好壞
    有些聽說過他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言論,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他說「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達不到。」而在今日的一次活動中,他發表的一次演講,又一次引發的大家的熱議。
  • 邱振中:不能只靠書法寫的像不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書法好壞
    有些聽說過他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言論,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他說「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達不到。」而在今日的一次活動中,他發表的一次演講,又一次引發的大家的熱議。 當今書壇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把古時的著名書家、把他們作品的面目當做自己追求的目標,以與此面目是否接近,來判斷一個人的基礎、才能和成就。這是非常糟糕的。
  • 專訪邱振中:書法是舊東西?我不這樣想(上)
    然而1989年,邱振中在中國美術館做了一個個展「最初的四個系列」,目的是在日本現代書法的思路之外探索中國現代書法的道路。邱振中書法作品 來源:光明網邱振中是在中國書法理論研究和書法實踐的集大成者。書法欣賞 來源:書法欣賞網邱振中:是的。書法藝術是在日常書寫中發展起來的,儘管兩者早已分離,但通過日常生活,整個社會觀念中依然維繫者兩者的密切關係。這阻止其形式體系產生更大變化的無形的力量。
  • 專訪邱振中:書法是舊東西?我不這樣想(下)
    邱振中認為,近30年來中國書法進入當代藝術這個漫長的途徑充滿著艱辛。而他是極少數既對傳統有精深把握,又對當代藝術、當代文化有深刻領悟的藝術家和思想者。他從書法出發,把書法的書寫性富有想像地運用在圖形的創作中,在當代藝術中建立了自己的語言和圖式。
  • 2020「共同體」 | 邱振中
    他的治學方式,體現了一位書者對所處時代文化要義的洞察。在傳統與創新這個命題上,他抓住書寫的本質特徵進行新的體認。他不是靜態地研究書法的形態與樣式,而是把書寫當作一個發生著的現象和即時的體驗過程進行深入的考察,並且將自己的書寫實踐融匯在關於書寫的思考之中,在作品上留下思維的「蹤跡」。中國書法的當代發展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書法風格的風雲變幻,而是對書法本質的重新審視。
  •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導語】: 邱振中是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他在北京、日內瓦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2014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及展覽地點。
  • 邱振中書法理論的兩個誤區:一是主觀猜想,二是西方美學
    邱振中書法理論的兩個誤區:一是主觀猜想,二是西方美學。邱振中在書法界比較有名氣,但是筆者倒不願意把他歸類於書法家的隊伍,因為他的書法寫得實在是過於奇形怪狀,沒有傳統的規則,已經脫離了「字」的結構,書法不以「字」為基礎,多是線的自由構造,類似於胡寫亂塗。
  • 邱振中訪談 || 關於「批評」與「批評家」
    邱振中:這兩種身份對於知識儲備、思路的要求的確有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精力的矛盾,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另外一個是方向的矛盾。創作主要是依靠直覺,而做理論則是思考佔主要的部分。當然,矛盾的另外一面是相輔相成。
  •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開幕
    邱振中把自己與書法有關的創作分為三類:傳統風格書法作品、現代風格書法作品與源自書法的當代藝術作品。本次展覽展出的60餘件作品是他的第一類作品。  邱振中說,這次展出的作品體現了他對之前創作的回顧和思考,與之前的作品相比,進步很大。最大的進步是作品線條處理更自如,空間處理更靈活。但藝術沒有終點,他還在前進的途中。
  • 邱振中說:必須逐漸進入這裡所列出的全部作品!
    我是因由這個帖子而想起上世紀的九十年代,那是一個書單盛行的時代,很多的作家、學者應邀或自邀的列出各類書單,比如寫作必讀書單,做學問必讀書單等等,彼時,正年輕,很是受一些自己心儀的學者或作家書單的影響,當然這樣的影響多半是,以雄心勃勃開始,結果都是如了杜工部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 書法成就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 邱振中書法展在昌開幕
    書法成就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 邱振中書法展在昌開幕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5年03月12日18:19 書法愛好者參觀邱振中書法展 一位熟知邱振中書法的參觀者介紹,邱振中把他在書法中所取得的成就運用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為中國當代藝術開一生面,揭示了中國傳統與當代藝術之間轉化的廣泛的可能性。此外,中國美院博導曹意強則評價邱振中藝術實踐具有最直接的當代意義,他不受材料媒介、中西價值觀念和藝術門類的局限而進行開放性自由實驗,這是一種以心靈的再發現、傳統的再發現、現實的再發現為宗旨的創造性力量。
  •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視覺顧問,超級書法大師:邱振中書法作品賞析
    文/果果木邱振中,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大師,紹興文理學院邱振中1985年,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2年擔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博士生導師。2004年起,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人文學院雙聘博士生導師。
  • 邱振中:書法與當代水墨
    邱振中 QIU ZHEN ZHONG 著名藝術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邱振中
  • 美院博導邱振中:書法中只有三種筆法——平動、提按、絞轉!
    他認為這三種筆法的出現,意味著「毛筆在空間中運動形式的終結。」邱振中說:「根據運動學的有關原理,通過筆桿來操作的筆毫錐體在空間中只可能產生三種運動:平動、絞轉、提按。書法史上任何複雜的筆法,都是由這三種基本運動組合而成的;換句話說,書法史上再複雜的筆法,其構成的基礎,都不會走出這三種基本運動的範圍。」 那什麼是平動、絞轉與提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