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處暑的民間習俗 七月半鬼月放河燈

2020-12-19 今日臨沂

  8月23日就是今年的處暑節氣了,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在民間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管是哪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習俗,關於處暑的民間習俗你了解多少呢?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燈盞或者是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相關焦點

  • 2017處暑幾月幾日幾點 處暑具體時間 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習俗
    處暑節氣的習俗  2017年處暑  採菱  菱,又寫作菠,還叫作黃,生在水澤之間,處處都有。菱的顏色,或青或紅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狀有兩角、三角、四角以及無角的。菱大致可分為家菱和野菱兩種。  祭祖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度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 處暑節氣民間的七大習俗一起了解下
    處暑是我國24節氣中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大多都與迎秋有關,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處暑節氣民間的七大習俗,一起來看下。1、祭祖、迎秋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節」。
  • 2020年二十四節氣優秀作文:處暑習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二十四節氣優秀作文:處暑習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
  • 關於「處暑」的詩句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呢
    關於處暑的詩句長江二首 (宋) 蘇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唐)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18.處暑收黍,白露 收谷。關於處暑的習俗1.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2.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原因是老鴨味甘性涼。
  • 處暑是什麼意思及處暑節氣習俗
    處暑節氣的習俗與活動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
  • 處暑丨中元祭祖,出遊,開漁節,放河燈,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習俗活動出遊迎秋處暑後,秋意漸濃,正是出遊的好時節。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門迎秋之意。放河燈處暑後即為中元節,中元夜有放河燈的習俗,即將荷花燈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飄之。七月半七月半俗稱鬼節,七月因而被稱「鬼月」,為祭拜故人的節日。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
  • 處暑節氣傳統習俗有哪些?處暑詩詞諺語 描寫處暑的詩和俗語
    8月23日將迎來處暑節氣。處暑至,秋意濃,氣溫轉涼。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我們國家關於二十四節氣都有其獨特的習俗和相關的諺語詩詞,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海都記者 包華 圖  與處暑相關的習俗活動介紹  出遊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
  • 七月初一鬼門開,在「鬼月」期間民間有哪些習俗?
    農曆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度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
  • 中元節由來習俗丨農曆七月為啥叫鬼月?為何在中元節這天超度亡靈
    農曆七月,民間稱為「鬼月」,由此衍生出很多怪力亂神的習俗與傳說。七月初一:閻王打開鬼門,放出餓鬼,來到人間獲得短暫時間的自由。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說的也不是人間的事兒。七月十九:太歲星君聖誕。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薩聖誕。其中,以七月十五最為重要。今年九月二日,就是中元節。七月十五既是道教的中元節,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
  • 中華民俗,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有什麼習俗
    中華民俗,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有什麼習俗文/處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炎熱的酷暑已經結束,意味著天氣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俗語說「處暑牽來秋老虎、早晚不見午間出」,就是很好的說明。處暑期間,南方民間多有煎涼茶的習俗,是先到藥店配製含有金銀花、菊花等中草藥的藥方,而後在家煎茶備飲,有清熱解毒、去火除溼等功效。
  • 處暑民俗習俗有哪些?處暑節氣吃鴨子有什麼寓意?
    8月23日將迎來24節氣的處暑。處暑是標誌性節氣,天氣由熱轉涼。降水稀少十分乾燥。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而處暑節氣正是農曆七月。這個時節,柔和的涼風習習吹來,讓人感到陣陣涼爽,而不像夏天那樣的熱風,讓人難以承受。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特色的習俗,處暑也不例外,處暑這一天百姓都怎麼慶祝呢?處暑節氣民俗有哪些。
  • 七月半·中元節:泉州普渡民間習俗
    ,福建泉州有所謂「中元普渡」的習俗。所謂「渡」,即指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  在泉州有句俗語是「七月半祭祖」,這其實是人們對逝去先輩們的一種祭奠和表達哀思。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曆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
  • 七月民間稱為芒月又稱為鬼月並非空穴來風
    但民間對數字七諱忌最深,因為一年四季十二個月當中,只有七月份被民間稱為芒月鬼月據觀察,海南民俗有傳說,七月眾神歸天,不辦事,鬼門大開眾鬼暫得自由。從我日常生活及民間走訪觀察來看,農曆七月民間公廟公祖不辦事,就算是萬分火急急須求救,也得等七月完,八月初公祖才辦事,熟悉海南軍坡文化的人都知道,七月是眾神禁月,眾神歸天,鬼門大開,所以民間又稱為鬼月。
  • 今日處暑!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處暑習俗 處暑後天氣還熱嗎
    「立秋處暑天氣涼」,「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一場秋雨一場涼」,這是處暑節氣的特徵,更是千百年來民間總結出的諺語,飽含智慧。與處暑相關聯的節氣,就是我們常說小暑、大暑,三者之間有著明顯的不同。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在每年7月7日或8日;大暑,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
  • 中衛記憶:七月十五「放河燈」
    七月十五「放河燈」文/簡種 七月十五放河燈,所謂「(網絡圖片)放河燈,也稱為放「荷燈」,是華夏民族傳統習俗,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道教、佛教在夏曆(農曆)七月十五也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盂蘭盆節舉行宗教節日時,也放河燈。民間的悼念親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進行。
  • 處暑、處暑,什麼是處暑,又有哪些習俗
    處暑,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處暑意思是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此時節,天氣雖然轉涼,但是中午前後仍然很熱,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老虎」的說法。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天氣變化無常,剛從酷暑難耐的盛夏進入「多事之秋」,因此特別要注意養生。天氣網在此為您介紹關於處暑養生、習俗等相關常識。
  • 處暑節氣的傳統民俗有哪些?處暑節氣民間7大處暑習俗的由來
    8月23日將迎來24節氣的處暑。處暑是標誌性節氣,天氣由熱轉涼。降水稀少十分乾燥。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而處暑節氣正是農曆七月。這個時節,柔和的涼風習習吹來,讓人感到陣陣涼爽,而不像夏天那樣的熱風,讓人難以承受。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特色的習俗,處暑也不例外,處暑這一天百姓都怎麼慶祝呢?處暑節氣民俗有哪些。
  • 明天七月半,聊聊「鬼月」的來歷和禁忌
    明天就是七月半,傳說中的鬼節,實際上這是為紀念道教水官大帝而設立的道教節日,稱為中元節,因水官赦罪,將與農曆七月十五這天考校天地人三界
  • 簡述七月半的歷史與習俗
    每年農曆七月半,便是民間俗稱的「中元節」了。其實,「七月半」本是早期的農作豐收秋嘗祭祖的日子,古人們對於農事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在收穫的秋季,古人們舉行像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時令佳品供奉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禱來年有好收成。
  • 民間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開鬼月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是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的誕辰。十月十五下元節,就是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誕辰,合稱三官大帝,全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簡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每當三元節到來之即,叢林廟都會舉行齋醮科儀,為國祈福,為亡靈超度,為國解厄科儀。所以民間流傳七月十五舉行中元節超度法會,請地官赦罪,為亡魂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