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 ▏藝術名家 李冠德

2021-02-13 中外名人藝術

李冠德,1969年生於河北辛集市,號大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石家莊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自幼隨父李東旭習畫,2004年就讀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2008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李魁正花鳥畫工作室;2009年就讀中國美術創作院中國畫創作研究生課程班,師從滿維起、張復興先生;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創作高級研究班。

1993年(石家莊)、2001(石家莊)、2002(煙臺)舉辦個人畫展,參加了第三屆中國(煙臺)藝術品博覽會、首屆寧波中國書畫博覽會,榮獲2000年度中國最具收藏價值作品500強藝術家稱號;2005年5月在北京參加中華藝術名家三十強春夏聯展,2005年入選「中國最具收藏價值百名藝術家」。畫家崇尚唯美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品色彩豔麗、畫面清新,給人以美的享受。2001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春山泉韻》(收藏證834號)。

1999年《長城朝暉》入選全國金融系統首屆書畫攝影大展;

2000年《春潮》榮獲河北省畫院聯展二等獎;

2002年《希望》入選紀念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4年《春潮湧動》榮獲全國首屆荷花杯中國畫大賽銀獎;

2008年《秋實》入選全國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大展並獲優秀獎;

2008年《遐想》入選第七屆全國工筆畫大展並獲優秀獎;

2008年《決勝唐家山》入選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

2009年《初融》入選2009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0年《山鄉初雪》入選2010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0年《又是一年春風至》獲「綠色淨土 天堂草原」第六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展銀獎;

2010年《脊梁》入選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

2011年《太行四季》參加中國畫名家四條屏邀請展;

2011年《山鄉新居》入選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

2011年《高原放歌》入選中國西部美術展中國畫年度展;

2012年《山鄉月升》入選2012全國中國工筆畫作品展;

2012年《高速旁的風景》特邀參展全國第三屆中國工筆重彩山水畫作品展;

2012年《歲月流聲》參展中國廊坊國際氣球節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2年《嶽峙蒼林》參展「走近南嶽」中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2013年《夢縈家山》參加「大美黃山 夢縈徽州」全國第三屆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4年《家山煙雨幾犁秋》入選「明德和融」2014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山水題旨與個性抒寫

——李冠德太行風情山水畫解讀

文/徐恩存

當造化的宏大主題具體化為人文題旨時,便為藝術創作打開了一片廣闊而陌生的領域與新境,並在對題旨的詮釋與演繹中,盡顯出形式、風格、語言的多樣性與豐富性,藝術家在這個平臺上,得以展示自己的智慧與才情。

李冠德,當代山水畫家,自幼生長在太行故鄉,在太行山中他認識並熟悉了自然,太行山野孕育了他藝術的敏感與才情;應該說,他的藝術啟蒙是在太行山中完成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太行山作為造化主題、人文題旨,既是李冠德的藝術出發點,又是他的歸宿。數年來,他堅持面對太行山,寫生無數,創作諸多,為的是挖掘太行主題的深刻精神意蘊,尋找表現太行雄姿的形式風格,可以說,為了藝術求索,李冠德數年如一日的,不倦地行走在太行山鄉,高山絕壁、叢林村落、飛瀑野徑之間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是名符其實的藝術行者,找尋大地的詩意,叩問自然的生命之謎,在時序流轉中,他的辛苦、汗水終於凝於筆端,太行山終於給了他藝術啟悟,作品漸顯出太行山的風神與韻致,筆情墨韻中溢出了蒼桑悲涼之氣和無盡的形神魅力。

造化的啟迪,開啟了李冠德的靈性,太行山的孕育,又給了他樸實和堅韌的性格,因此,他的繪畫自然體現出拙厚深重的特點。用墨、用筆均蒼然厚重,在蒼潤之間見出其特定的筆墨風格;顯然,李冠德善於在虛寫與實寫中營造山水境界,並在「虛」寫中盡顯氣韻,在「實」寫中體現筆墨功力,因而,他的筆墨、形式、結構等,均表現為「以意為主」,「以神寫形」的特點,使畫面力避了三維空間的真實性山水還原;在三遠法——深遠、高遠、平遠中組織意象,不同形態的幾何形山峰在迭加、交錯與並置中,體現為平面空間中的山水意象風神與氣韻,「一片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境界」,這是由於畫家意向轉入心靈空間內在的不可見之中的必然結果,而「因心造境,以手運心」的意象、氣韻、形式、筆墨的綜合凝聚,自然產生北國山水特有的氣息、氛圍與精神風韻。

我們在李冠德作品中看到的便是這樣的取向與追求。

李冠德的山水畫,繼承了北方山水的壯偉雄渾氣度、風範,他深入研究傳統山水畫經驗,又勇於突破傳統模式,以造化為師,從中提取感性生動的生命形式,從自然山水之實轉而為藝術山水之虛,使畫面虛靈無際、氣韻蓬鬆;看其作品,但見筆墨厚重蒼潤,一派燕趙文化意蘊,其最引人注意之處,在於山水意象、形式、筆墨在心靈狀態的超忽飄渺之間,略去形跡,而顯出荒率蒼茫,既切近自然又超越自然,表現的是超越時空之無盡和無窮精神的大美。

李冠德作畫,孜孜以求境界之博大,無論從傳統出發,還是從現代感要求,他的經驗都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在兩者之間定位自己的藝術,「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既造境又寫境;用筆腴潤、沉著,墨色豐富,皴、點形態豐富多變,用線更是轉折頓挫,富於節奏、韻律,展示了力度之美;

而且,筆勢墨氣互為氤氳,遂使山川、草木涵有一種渾淪慨然之氣,稍加注意,便能看到,用筆的堅凝質樸,使筆墨淳厚直透紙背,這是一種亦步亦趨的追尋大自然博大深沉的方式,也是李冠德山水畫的本質所在。

惟有「豁然心胸,略無凝滯」、「氣概通疏,性靈豁暢」者,方能直入寫意真諦,並由空靈而入充實,由心遠接近真意,作品才能表達高昂的精神氣概和風骨神韻。

這是李冠德正在做的,也是他不倦的追求。

「高遠者明暸,深遠者細碎,平遠者衝淡」,李冠德在藝術實踐中,在虛實、遠近、動靜的具體運用中,把自己從形而下和物性的視知覺中解放出來,使他的太行山主題山水作品日益走向本體美的表達,因而,他的作品體現的是自然生命的韻律,流蕩的是無限生機活力。

所以,李冠德藝術的思考與實踐,及其身體力行,體現的是這一代畫家的審美理想和價值追求。

渾厚蒼潤 虛實相生——淺談李冠德山水畫藝術

文/劉祥亮

中國山水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畫家通過對自然山水景觀的細緻描繪,賦予大自然以文化的內涵和詩歌的意境。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沒有那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人以更多的情感。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品味中國畫的意境和氣韻。

欣賞李冠德先生的山水畫不難發現,所描繪對象的豐富性和生動性都流露著他對大自然以及人生情懷的感情表達。這種感情表達不僅僅體現了個人的藝術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也符合中國畫講的最多且又最難達到的境界。古人云,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李冠德的山水畫達到了這樣的審美意境。

山水畫作為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形式,通過藝術手法將自然對象升華為審美對象,在藝術處理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使各種對立矛盾的因素統一在一幅畫中,形成協調而完美的畫面。山水畫家通過對自然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理解,運用取和舍、詳和略、有和無、黑和白、藏和露、濃和淡等虛實相生的處理手法,使種種矛盾因素相互轉化,增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李冠德的山水畫作品虛實相生,渾厚蒼潤,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他筆下的山水,重山疊嶂山勢峻險,飛瀑溪泉水流湍急,雲霧若隱若現,渲染出一種空靈、深邃的藝術氣氛,著意表現雄渾幽深的意境,無論是大幅或者小幅,都會給人一種大氣磅礴、變幻莫測的美感。用筆溫潤沉著,結構細緻嚴謹,既有傳統山水畫的神韻,又透出強烈的時代氣息。觀其畫,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細膩,兩者相輔相成,揮灑自如,融為一體,十分和諧。這種藝術境界,不但逾越了寫境層次,而且進入了造境意識。在他的畫作中處處都是自然與心靈交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空間。從李冠德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的基本功是相當紮實的。不論在構圖上、用筆上,還是思想意境上,均頗見功力。

山水畫就得有山有水。「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髮,以煙云為神彩」;屋舍是山川的眼睛,線條是山川的骨架,筆墨是山川的血液,色彩是山川的時裝。處理好這幾種物象的關係,是畫好山水畫的前提。李冠德深明此理,他畫的山水畫讓人感到清新靈秀、生機勃勃、自然優美,這是十分可貴的。宋代山水畫家郭熙講:「山無煙雲,如春無花草。山無雲則不秀,無水則不媚,無道路則不活,無林木則不生……」。李冠德的山水畫有雲有水、有路有樹,達到了《林泉高致》的要求。

近年來,他更追求計白當黑、虛實相生,以簡練的筆墨表現更為豐富的自然物象,筆簡而意境不減,更注重山水畫的寫意性。靈活的筆墨,豐富的構圖,將大山中的四季更替、生命繁衍壓縮在尺幅之中。實景背後是虛幻的雲影幢幢。這種虛實相間的技法,增添了畫作的意境,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藝術美感。而且虛實相襯,更把畫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畫實容易,畫虛難;用筆容易,用墨難;用墨容易,用水難;畫形容易,畫意難。觀李冠德之畫,發現他很會用水,很會留白。他的山水畫,既注重「實」的描繪,又注重空靈的表現,以實襯虛,以虛託實,虛實結合,物我互補,無畫處皆成妙境。沒有較高的美學修養難以達到這個境界。如《雲起雲收》《韋應物詩意》等畫作所傳達出的古韻幽深的氛圍,不論構圖、筆墨、設色還是意境的營造,都有獨特的匠心,流露著清新淡遠、澄澈空明的「天人合一」之意。作品構圖嚴謹,意境悠遠,堪稱佳作。品其山水畫,如飲一杯好茶,齒頰留香。

為自然山川立傳是既崇高又從容的事業。畫好山水畫首先要求畫家把一顆心先靜下來,研究山川,練習筆墨,淡泊明志,向山川精神的深處走去,「掇景於煙霞之表,發興於深山之巔」,尋求中國山水畫的詩意境界。

李冠德先生山水畫的成就和特色,來源於他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深切感受,來源於對傳統山水畫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從他的畫中透露出的是豐富的思想內涵,超然於畫外的精神氣質,這些構成了極具強大生命力的表現手法和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充分反映了作者所具備的很高藝術修養和良好的美術素質。李冠德先生正值壯年,來日方長,願他在藝術之路上走得更遠。

中外名人藝術院藝術家:| 郝愛平 | 尹默 | 李慶富 | 李慶林 | 蘇蔚紅 | 孫遠利 | 北海 | 魏懷亮 | 李錫宗 | 何二民.|郭豐 |孟鳴 |吳田玉 |申家銃 | 馬未定 | 趙小石|王笑展 |鄭瑰璽| 葉濃 | 吳龍春 | 劉秋陽 |包少茂  | 曹娜 |劉樹允  ....

相關焦點

  • 中外名人 ▏藝術名家——劉金標
    中國春天-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名家書畫作品展 (2008年5月)。第十一屆天津市美術展覽(2009年5月)。天津市中國畫名家作品提名展。天津市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美術作品展(2012年5月)。第十二屆全國美術展徵選暨天津美術作品展覽(2014年7月)。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天津市美術作品寫生展(2015年10月)。
  • 李冠德 / 大器風範——當代中國畫壇代表性名家學術邀請展
    2005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賈又福、呂雲所;2008年進入中國美術創作院,師從山水名家張復興、滿維起;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高級研究班;2017年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畫名家推廣工程。       作品欣賞
  • 李冠德''丹青不渝-----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學術研究展''
    李冠德藝術簡介  李冠德 號大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石家莊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2005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賈又福、呂雲所;2008年進入中國美術創作院,師從山水名家張復興、滿維起;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高級研究班,2017年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畫名家推廣工程。
  • 中外名人 ▏藝術名家 吳田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研究館員,中國國家人事部傑出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三百家」,中外名人藝術院副主席,香港藝術中心籤約畫家,北京中藝財富集團籤約畫家,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兼任上海尚畫美術館副館長。
  • 中外名人 ▏藝術名家——李國光
    國光勤奮,好學,樸實,待人真誠,他的藝術正如他本人一樣,平淡天真,不浮華卻透出高貴的禪意,不激烈卻透出永恆的情感,一筆一墨,透出意趣。中國畫講究筆隨心造,萬物皆心中意象,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人格,彰顯自我。
  • 山語花吟——李冠德、於諾伉儷畫展中國畫作品展順利蘇州閉幕
    畫展舉辦期間,李冠德老師、於諾老師親臨畫展現場,與前來觀摩的書畫愛好者交流了藝術創作的心得,並當場揮毫潑墨,在長卷上留下了珍貴的墨寶,使現場觀眾得以仔細觀摩知名畫家的藝術創作過程,引得他們嘖嘖稱讚!東方沿海書畫院院長薛海濤表示,此次「山語花吟」——李冠德、於諾中國畫作品展在李冠德老師、於諾老師兩位知名畫家的支持下,以及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收藏者的參與下取得了圓滿成功。
  • 宜興展訊丨渾厚蒼潤 虛實相生——我國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山水藝術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石家莊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2005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賈又福、呂雲所;2006年入中國山水畫研修院跟隨山水名家王中年先生兩年;2007年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李魁正工作室,師從當代花鳥名家李魁正先生;2008年進入中國美術創作院(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師從山水名家張復興,滿維起等老師;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高級研究班
  • 體驗特展丨雄渾蒼勁山水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先生線上畫展
    畫展信息雄渾蒼勁山水壯當代名家李冠德先生線上畫展畫展時間2020年9月12日 上午9:30主辦單位江蘇泰豐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為了讓更多人走進書畫,走進藝術,也更直觀地掌握和了解泰豐藝術商城,泰豐文化特別開闢了線上體驗展區,多面切入古今畫者逸聞趣事、古代繪畫史等相關藝術知識,同時,與廣大書畫愛好者零距離悉心傳授「泰豐藝術商城」一系列便捷使用方法。
  • 珠聯水墨,璧合丹青丨「山語花吟」——李冠德、於諾中國畫作品展將於21日亮相桃花塢
    李冠德深入研究傳統山水畫經驗,又勇於突破傳統模式,以造化為師,從中提取感性生動的生命形式,從自然山水之實轉而為藝術山水之虛,使畫面虛靈無際、氣韻蓬鬆;看其作品,但見筆墨厚重蒼潤,一派燕趙文化意蘊,其最引人注意之處,在於山水意象、形式、筆墨在心靈狀態的超忽飄渺之間,略去形跡,而顯出荒率蒼茫,既切近自然又超越自然,表現的是超越時空之無盡和無窮精神的大美。
  • 李冠德 | 「鑑古開今·筆墨精神」學術邀請展——山水篇
    2005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賈又福、呂雲所;2008年進入中國美術創作院,師從山水名家張復興、滿維起;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高級研究班。綿延800裡的太行山,壁立千仞,氣勢雄偉,自古以來,就有「太行自古天下脊」之美譽。
  • 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評傳丨承家學,寫太行。擅積墨,蘊樸拙
    >李冠德,本名非,字冠德,後以字行,又號大一、大一居士、大一山人、德諾齋主人,1969年生於河北辛集市,自幼隨父李東旭習畫,後兼師諸家,尤擅山水。2004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2008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李魁正花鳥畫工作室;2009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創作院中國畫創作研究生課程班,師從滿維起、張復興先生;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創作高級研究班;2017年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畫名家推廣工程 」。技法師承與藝術風格冠德山水,幼承家學。
  • 山河蒼潤 匠心獨具——山水畫家李冠德先生作品淺析
    縱觀李冠德先生的山水藝術歷程,被譽為「自古天下脊梁」和「中國山水畫的起源地」的太行山脈,是其藝術啟蒙的重要母體,更是溫養其繪畫才情的主要源頭。多年來其足跡遍及太行,常常流連於高山絕壁、叢林村落、飛瀑野徑之間,直面太行、勤懇寫生、繪寫旖旎於素宣,以叩問自然的生命哲理和浪漫詩意的藝術啟悟,彰顯太行風神韻致。而筆墨肌理、虛實勾畫中,更見其畫面視覺語彙和契合太行的形神魅力。如成功美術館館藏李冠德先生畫作《家山初雪》一作,墨色蒼茫厚重而蒼潤契合,線寫交錯造型峰巒的形態各異、交迭並置,水墨、線條俱顯漫漶厚重之姿。
  • 中外名人藝術院 l 書畫名家推薦 陳國華
    江蘇南通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中華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江海平原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奠定了幼時對中國詩詞書畫藝術的熱愛,孩提時期就師從江南私塾名士劉漢基老師學習書法;少時臨摹二王、米芾、歐陽詢等古代名家名碑;青年時期曾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高級研修生班深造,並遍訪書界名家,先後拜吳傳麟、劉藝、張德育為師精研書畫藝術。
  • 北京嘉德泰格--陝西白鹿堂聯合推薦畫家--李冠德
  • 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藝術顧問程海林作品賞析
    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藝術顧問,中國國際藝術家協會終身藝術顧問。八歲寫春聯,十七歲臨毛主席手書和畫像非常逼真。多年研習歷代名家書法,博採王羲之等名家之長,傳承張旭書法藝術,發揚毛體大氣磅礴的氣勢,借鑑詩詞音體美等創作方法,加上個人情感,形象生動地展現詩意,使文字產生動態感,音樂節奏感等各種美感,創作特色詩意草書。
  • 中外名人藝術院 l 書畫名家推薦 李星賦
    承辦書畫展覽策劃書畫名家推廣 | 畫冊設計承印藝術品經營經紀名家書畫私人訂製
  • 體驗特展丨筆情墨意泰丰情——當代名家中國畫聯展
    為了讓更多人走進書畫,走進藝術,也更直觀地掌握和了解泰豐藝術商城,泰豐文化特別開闢了線上體驗展區,多面切入古今畫者逸聞趣事、古代繪畫史等相關藝術知識,同時,與廣大書畫愛好者零距離悉心傳授「泰豐藝術商城」一系列便捷使用方法。
  • 123位中外名人「齊聚」廣州圖書館 「廣州朋友圈——中外名人漫像...
    123位中外名人「齊聚」廣州圖書館 「廣州朋友圈——中外名人漫像展」12月16日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8-12-16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何芷楓報導:12月16日,由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廣州朋友圈——中外名人漫像展」在廣州圖書館開幕。
  • 首屆中外藝術名家學術展
    首屆中外藝術名家學術展前言 舉辦這次《中外藝術名家學術展》是中國國際抽象藝術學會、中國國際抽象藝術聯合體國際總部成立後,首次舉辦的國內外代表性藝術家雲空間繪畫藝術展。這十位藝術家均為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們長期進行國內外繪畫藝術領域的探索研究;並遵循著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行不斷變化的創作,體現出藝術家們的現代藝術思維和藝術觀念,以及他們對藝術的深刻理解。我們看到這十位藝術家;在不同藝術風格上的自由表達,以及他們對藝術繪畫語言上的深入探究。他們亦在不斷突破各種文化與表現方式的界線。我們希望通過這次《中外藝術名家學術系列展》,推動國際繪畫藝術的不斷前行。
  • 展覽預告——中外藝術名家學術展(系列展三)
    展覽預告——中外藝術名家學術展(系列展三)近期《中外藝術名家學術展(系列展三)》就要上線了,歡迎欣賞。此次參展的藝術家有:閆萍、米.顧依達、顧黎明、徐適、奧斯塔普.科瓦利丘克、雷雙、張國龍、吳強、米蘭.潘泰利奇、徐唯辛這十位藝術家均在國內外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們長期進行國內外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