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評傳丨承家學,寫太行。擅積墨,蘊樸拙

2020-09-09 泰豐文化

承家學,寫太行。擅積墨,蘊樸拙。

——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評傳

畫家簡介

李冠德,本名非,字冠德,後以字行,又號大一、大一居士、大一山人、德諾齋主人,1969年生於河北辛集市,自幼隨父李東旭習畫,後兼師諸家,尤擅山水。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石家莊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2004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2008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李魁正花鳥畫工作室;2009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創作院中國畫創作研究生課程班,師從滿維起、張復興先生;2014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創作高級研究班;2017年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畫名家推廣工程 」。

技法師承與藝術風格

冠德山水,幼承家學。冠德之父李東旭先生,畢業於天津美院,通書畫,工詩文,凡山水、人物、花鳥,莫不精通,又家居太行山,朝夕目睹,述懷養志,乃精研傳統筆墨技法,縱情山水之間,所繪北宗山水氣勢雄偉,對冠德畫風影響甚深。冠德既承家學,耳濡目染,亦慕林泉之志,雅善丹青之道,所繪太行山水,雄渾蒼茫,所繪高原景致,厚重樸拙,故鄉山水,因之傳神。其後,冠德一方面取法前人,一方面兼師名家,先後師從於李魁正、滿維起、張復興以及賈又福諸先生,此數先生皆擅用墨,尤其是賈又福先生的積墨高原山水對冠德影響甚大,至此,冠德山水乃愈加雄渾壯闊,觀其筆法,積墨傳承較為清晰,即冠德師法於賈又福,賈又福師法於李可染,李可染師法於龔半千,此數人,皆彪炳畫壇之積墨名手,由此看來,則冠德山水,亦可謂厚積薄發矣。

我們現在結合李冠德的兩件山水作品進行具體的評析:

作品選析

李冠德作品《太行金秋》

冠德在不同時間段作有數幅《太行金秋圖》,可見他對太行山的真摯眷戀及深刻喜愛。如這件作品,作為觀畫者,我們完全可以從畫面中看出他作畫時的用心與用意。畫面整體雄渾蒼茫,此種氣象,非有北方真實生活者不可得,非深入研究北方山水技法者不可得,非有大勇氣有膽魄者不可得,非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德行者不可得。先生得此四項,乃有此圖。細品此圖,雲煙吞吐,頻增生氣。層樹列影,愈加深幽。無論是整體觀感之氣勢雄偉,還是構圖之重巖磊落,用筆之瀟灑任意,用墨用色之渾然天成,皆自成一格。而從山頭濃重之墨和山頂樹叢設色來看,顯然更多取法於李可染一路。取法於大師,取法於自然,中國畫學習創作的這兩大方法,顯然冠德皆有用功之處。

李冠德作品《聖地飛雪》

畫家寫生創作有兩種,一曰對景而直寫,二曰會心而默寫。直寫之作,如西方的素描寫生,並不很難。而中國人在很早就將難度更高的默記寫生發揮到極致。畫史上記載的吳道子採風後默寫嘉陵江山水如此,五代顧閎中所作《韓熙載夜宴圖》也是這樣。這類似於文學上的追憶,如曹雪芹著《石頭記》隱述往事,孟元老寫《東京夢華錄》追憶繁華。但不論是繪畫作品還是文學作品,因為這是純靠記憶而作,所以更難,唯有鐵杵磨針之有心人,才能為之。上述這些與本畫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當代畫壇,我們就發現了這樣一位有心人,他就是大一山人冠德先生。我們這樣說,實屬有根有據,請看冠德先生這件《聖地飛雪》落款,觀者讀後自明:「丙申春月,赴絲路採風,行程萬裡,歷經雨雪風霜,在敦煌莫高窟途中突降大雪,似祥瑞也。特此記之以為念。大一山人冠德於北京大一齋南窗之下,正值酷暑揮汗。」由此可知,這是先生在丙申之年,亦即公元2016年春寒之日,西行萬裡採風之腹稿記憶,回北京自己書齋後在酷暑時節將它正式追憶畫出。這種創作精神,如何不算是一個有心人呢?現在我們具體來看一下畫面,因是春景,時間當還很寒冷,尤其又是大西北,所以冠德所畫為一雪景山水,所畫為何?但見:高原隆起,是一番銀裝素裹,漫天飛雪,是一場瑞雪降臨。作品皴擦之筆力硬朗,極合西北山勢,赭石調墨後所作設色顯然基調更近西北黃土高原的特色,山頂所施鈦白厚薄過渡均勻,以肌理法作大小變幻之淡白點運用全圖,雪景效果十分明顯。因此,冠德此作,可謂用心至極矣。

附錄:參展獲獎與藝術成就

2002年作品《希望》入選紀念毛澤東延安講話7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4年作品《見證》入選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

2008年作品《秋實》入選全國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大展並獲優秀獎;

2008年作品《遐想》入選第七屆全國工筆畫大展並獲優秀獎;

2008年作品《決勝唐家山》入選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

2009年作品《初融》入選2009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0年作品《又是一度春風至》(於諾合作)入選第六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展並獲二等獎;

2010年作品《山鄉初雪》入選2010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0年作品《脊梁》入選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

相關焦點

  • 宜興展訊丨渾厚蒼潤 虛實相生——我國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山水藝術
    畫家介紹李非,字冠德,號大一,1969年生於河北辛集市。參展及獲獎2008年《秋實》入選全國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大展並獲優秀獎;2008年《決勝唐家山》入選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2010年《脊梁》入選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獲優秀獎;2011年《山鄉新居》入選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2012年《高速旁的風景》特邀參展全國第三屆中國工筆重彩山水畫作品展
  • 體驗特展丨雄渾蒼勁山水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李冠德先生線上畫展
    畫展信息雄渾蒼勁山水壯當代名家李冠德先生線上畫展畫展時間2020年9月12日 上午9:30主辦單位江蘇泰豐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為了讓更多人走進書畫參展畫家中國美協會員——李冠德藝術成就榮獲2000年度「中國最具收藏價值作品500強藝術家」稱號;2005年5月在北京參加中華藝術名家三十強春夏聯展;2005年入選「中國最具收藏價值百名藝術家」;2013中國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收藏潛力山水畫家。
  • 山河蒼潤 匠心獨具——山水畫家李冠德先生作品淺析
    古人說:「八垓可接於咫步,萬象無逃於寸眸」,中國山水畫家以遨遊天際、縱橫古今的視覺觀感,慘澹經營、布陳位置。觀李冠德先生筆下山水,取象天然而畫面紛呈,筆墨枯潤則匠心獨具。筆者能從其壁立千仞、氣勢雄偉的太行,壯麗雄渾、純淨自然的大漠戈壁,再到山巒重疊、山河秀美的東南山川,感受到畫家取象廣博、兼具南北東西的自然風情,以及匠心獨具而胸有丘壑的審美追求。也能體會到,其畫面語言、筆墨技法的逐漸趨於完備,和線墨錯結、虛實相生而氣韻生動的意象境界。
  • 李冠德 / 大器風範——當代中國畫壇代表性名家學術邀請展
    在當代中國畫壇,有這樣一批畫家,正是「大器·風範」所特指得藝術群體:他們高蹈不群、兼收並蓄,溯源求真,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他們做出了艱苦而卓越的藝術探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有力推動了當代中國畫的發展。
  • 當代人物畫名家鄧天平評傳丨工人物,擅寫實。錄百態,承擔當
    工人物,擅寫實。錄百態,承擔當。 ——當代人物畫名家鄧天平評傳論其創作思想,可以說他是一位有擔當的人物畫家,中國人物畫戰漢時代即已成熟,在兩千餘年的發展中,皆承載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功能,如楚人《人物御龍圖》,是導升遷;顧愷之《女史箴圖》,是勸女德;閻立本《步輦圖》,是錄國故 ;李唐《村醫圖》,是寫風俗。
  • 中外名人 ▏藝術名家 李冠德
    李冠德,當代山水畫家,自幼生長在太行故鄉,在太行山中他認識並熟悉了自然,太行山野孕育了他藝術的敏感與才情;應該說,他的藝術啟蒙是在太行山中完成的。用墨、用筆均蒼然厚重,在蒼潤之間見出其特定的筆墨風格;顯然,李冠德善於在虛寫與實寫中營造山水境界,並在「虛」寫中盡顯氣韻,在「實」寫中體現筆墨功力,因而,他的筆墨、形式、結構等,均表現為「以意為主」,「以神寫形」的特點,使畫面力避了三維空間的真實性山水還原;在三遠法——深遠、高遠、平遠中組織意象,不同形態的幾何形山峰在迭加、交錯與並置中,體現為平面空間中的山水意象風神與氣韻,「一片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境界
  • 畫覽:當代「太行畫風」創始人,呂雲所
    擅長中國畫,師從孫其峰、秦仲文、劉君禮等教授,是我國當代北派山水畫代表性畫家。作品《漳河畔》組畫、《老來紅》曾獲全國美展優秀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夜走太行》、《太行浩氣》獲第六屆、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呂雲所是道地的太行之子,其作品多表現太行風情,畫風樸實渾厚,筆法老辣蒼勁,氣勢博大雄渾,意境深邃,具有濃烈的北方鄉土氣息。
  • 「太行筆墨」的精神與血脈-著名畫家呂大江作品賞析
    曾先後師從著名畫家孫其峰、王學仲、孫克剛、何家英、霍春陽、白庚延、曹德兆等先生,並長期隨家父呂雲所先生學習傳統積墨法並努力開拓自己的獨立繪畫面貌。作為太行山水氣象的書寫者和承傳者,呂大江在其迄今三十多年的創作之路上不懈登攀、從未停步。看到他的太行山水,我們常會自然想到其父呂雲所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聞名於山水畫壇的積墨巨抅《黑色太行系列》,那種氣勢雄強的積墨風格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 李冠德 | 「鑑古開今·筆墨精神」學術邀請展——山水篇
    中國美網以《「鑑古開今·筆墨精神」學術邀請展》為名,邀請當代具有藝術造詣的山水國畫家參展,展示他們的藝術個性和藝術成就,是為了強調「筆墨」及其法則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地位,提倡研究「筆墨」的意義和價值。具有鮮明筆墨個性佳作的展出,不僅能感受到每一位藝術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思考,也將起到引領、借鑑、啟發的作用,必將會促進對「筆墨」的重視和再認識。
  • 山語花吟——李冠德、於諾伉儷畫展中國畫作品展順利蘇州閉幕
    畫展舉辦期間,李冠德老師、於諾老師親臨畫展現場,與前來觀摩的書畫愛好者交流了藝術創作的心得,並當場揮毫潑墨,在長卷上留下了珍貴的墨寶,使現場觀眾得以仔細觀摩知名畫家的藝術創作過程,引得他們嘖嘖稱讚!東方沿海書畫院院長薛海濤表示,此次「山語花吟」——李冠德、於諾中國畫作品展在李冠德老師、於諾老師兩位知名畫家的支持下,以及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收藏者的參與下取得了圓滿成功。
  • 珠聯水墨,璧合丹青丨「山語花吟」——李冠德、於諾中國畫作品展將於21日亮相桃花塢
    、於諾中國畫作品展將於4月21日在姑蘇區東方沿海書畫院(桃花塢大街89號)開幕,屆時將展示李冠德、於諾二位畫家的精美國畫作品,展期定於2018年4月21日--4月26日,歡迎書畫愛好者、收藏者前往免費參觀。
  • 【津門名家推薦】太行精神,永垂不朽——悼念著名畫家呂雲所先生仙逝
    對於呂老的溘然長逝,全國美術界著名理論家、畫家第一時間向其家屬發去唁電。作為一個閱歷不淺的畫家和教授,確實需要在價值取向上作一番自我調整。於是靜下心來,重新追索失去的太行魂。1987年以來推出表現太行深厚特質的積墨巨構----「黑色太行系列」。這是畫家有感性世界進入知性世界之後的「胸中丘壑」,是真正屬於他自己的世界,極有視覺穿透力和震撼力。
  •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方強評傳丨法古人,師造化。懷鄉情,寫逸興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方強評傳畫家簡介師從著名畫家何家安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山水畫創作室畫家、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品畫院副院長、河南省山水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信陽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藝術風格方強山水,法古人,師造化。懷鄉情,寫逸興。
  • 筆墨妙悟太行魂--畫家楊小彪先生水墨山水畫境初探
    筆墨妙悟太行魂--畫家楊小彪先生水墨山水畫境初探(中輕精緻生活網副總編:馬勝利)楊小彪先生,為河北省卓有成就的水墨山水畫家。2017年,其長4.6米,寬2.4米,名曰<<大美太行>>的巨幅山水畫,被懸掛在了河北省保定市火車站東廣場貴賓廳中,一時在河北省美術界傳為佳話。吾與程廣禹先生(中國著名美術評論家)特意前往觀看。程先生仔細品析了此幅巍峨雄偉.氣勢磅礴的畫作良久,挑拇指贊曰:大家風範!近幾年來,我常參悟楊小彪先生之山水畫境,在賞心悅目之中亦受益匪淺。
  • 當代著名畫家 米金鎖評傳丨舍捷徑,專以心。寫聖域,淨靈魂
    寫聖域,淨靈魂。 ——當代著名畫家米金鎖評傳>畫家簡介米金鎖,甘肅漳縣人。藝術風格米金鎖,幼承家學,隨父親研習書畫,少年時即聞名於鄉裡,每歲為鄰裡所寫春聯,人多稱之。而立之年,師從於範有信教授學國畫,有信教授駱駝有名於世,世稱「範駱駝」,金鎖盡心學習,獲益匪淺,後來著名書畫家顏振東先生見之欣然為其題字曰:「西部米駱駝」。著名美術評論家孫克先生亦評曰:「形神兼備。」其時又從張葆冬教授學人物,畢業之時,亦有大成。
  • 宜興展訊丨墨灑青山 妙致毫巔—當代名家王昭燦、李冠德線上畫展
    因此我們在鑑賞王昭燦先生這幅《山鄉晨戀》之前,一定要先明白畫家這種創作心事。李冠德,號大一,河北人。·榮獲2000年度「中國最具收藏價值作品500強藝術家」稱號;·2005年5月在北京參加中華藝術名家三十強春夏聯展;·2005年入選「中國最具收藏價值百名藝術家」;·2013中國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收藏潛力山水畫家
  • 中國當代二十家著名山水畫家作品品鑑
    1 黎雄才黎雄才,當代國畫家8 張大千張大千的畫風工寫結合,將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因其詩浙江溫州人,中國當代山水畫十大名家之一,國家一級美術師。創作和中國畫 理論研究數 十年,曾三十多次深入太行山區體察感悟生活和自然,其繪畫逐漸形成幽邃神秘的山水畫審美風格和語言樣式。
  • 著名山水畫家許文華:痴情太行繪丹青
    綿延800裡的太行山,壁立千仞,氣勢雄偉,自古以來,有「太行自古天下脊」之美譽;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遠古傳說發源於此;古往今來,太行山不僅塑造了一個個古代先賢和英雄豪傑,演繹了無數的英雄史詩和熱血紛飛的傳奇故事,同時它還一直是歷代畫家的心儀之地,迤邐秀美的山水滋養了無數的山水畫家的創作才情,太行山又被稱為「山水畫的起源地。」
  • 當代著名畫家孫寧軍
    【環球衛視 張志軍 公丕忠 曲信平 報導】當代著名畫家孫寧軍: 1964年出生,大專文化,漢族, 祖籍山東泰安,自幼酷愛國畫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文化藝術人才管理中心泰安基地主任 、北京蘭亭書畫院客座教授、微山縣梁祝書畫院副院長、中外酒和器協會詩書畫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騰龍崮旅遊區藝術顧問 、泰山民間牡丹王子、寫蘭大師、《新華衛視籤約書畫家》;平時擅長觀察思考,提煉升華,從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獲取創作靈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常年堅持文化進社區活動,積極參加慈善公益活動。
  • 畫家評傳丨得心源,創生機。因人品,出神韻。——孫遠利
    ——當代著名畫家孫遠利評傳畫家簡介若有觀者疑問,既言「尋道」,畫家何以不作人物?試引倪瓚山水作答,倪瓚山水最有逸格,世人可曾見過一個人物耶?由此觀之,問道之事,果在內心而不在其表。郭熙論四時山水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就秋山而言,因天朗氣清,山水明淨如洗,最合文人高情,亦討畫家喜愛。現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秋山》,就是畫家孫遠利創作的一件秋景山水。通觀全圖,雲山蒼蒼,泉流潺潺;樹木叢生,峰頂皆屬幽境;山廬壁立,門前即為清景。赭石略抹,寫出遠山之意,豎墨幾筆,帶出遠林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