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公安廳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 報導) 1月13日,青海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豔芳就2020年以來我省通信監管行業整治工作情況作通報。
王豔芳介紹,青海省信息通信行業按照「突出重點、技管結合、落實責任、標本兼治」的總體思路,緊扣源頭治理、技術防範、聯勤聯動三條主線,切實落實行業主體責任,促進信息通信行業在打擊治理電信詐騙工作有力有序開展。首先組織行業全面健全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內部責任體系和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實體渠道入網標準流程,提高網絡渠道人工抽查覆核頻次,加大全網稽核排查和暗訪通報力度。其次夯實實名制管理和物聯網卡的安全管控,在嚴格執行「一證五卡」的基礎上,多維度稽核辦理「一證三卡」及以上的情況,把好入網第一關。截至目前,我省電話卡和物聯網卡實名率均達到100%,工業和信息化部通報數據顯示,我省基礎電信企業平均防詐指數居全國前列。另外,為助力省聯席辦公室開展「斷卡」行動,省通信管理局於去年底聯合省公安廳印發《青海省針對涉電信網絡詐騙失信用戶管理辦法(試行)》,將對涉嫌電信詐騙罪和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人員實施通信網失信懲戒,今年起,凡新入網用戶均需與通信服務提供企業籤訂電話卡開戶法律風險及防範提示告知書。經公安機關認定涉嫌電信詐騙罪和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人員,處以1/2/5年不等失信管理。期限內關停所有通信業務,經公安機關同意後,可恢復相關業務辦理。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豔芳。
據悉,我省於2017年建成省級電信網詐騙攔截防範治理平臺,各基礎電信企業建設各自大數據預警防範平臺。幾年來,技術平臺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通過對漫遊到重點高危地區的預警監測和各類涉詐場景模型的檢測,能夠主動及時發現攔截高危、異常號碼。其中省級的電信網詐騙攔截防範治理平臺上線以來,共添加涉詐號碼黑名單3064個,攔截詐騙電話103.5萬餘次;各企業平臺去年共攔截不規範主叫1217.3萬餘次,攔截各類垃圾簡訊2043.66萬餘條,關停處置涉詐號碼近1萬個。目前,根據詐騙方式的變化,通管局正在積極推進技術管控能力向網際網路的延伸,並啟動大數據反詐長效機制的研究。
目前,我省通信行業配合公安機關建立了緊密暢通的聯絡機制。在線上方面,通過系統對接及時向省反詐中心推送涉詐線索,為研判處置提供信息;在線下方面,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安排聯絡員在省市州各級公安反詐中心駐場工作,實現了涉詐電話、網站地快速核查和封堵。2020年,向公安機關推送涉詐電話信息5098條;提供疑似販卡收卡線索10餘次;協助公安機關封堵涉詐域名14.4萬餘個;成功協助公安機關打掉詐騙窩點1個。
王豔芳說,當前網絡詐騙案件仍然高發、多發,詐騙手段不斷升級。詐騙渠道愈發多樣,詐騙對象愈加精準,詐騙組織從重點省份向全國蔓延,甚至已深入我省農牧區。下一步,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將強化責任體系,築牢反詐「責任牆」。按照「誰開卡,誰負責「的原則,確保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到位,措施可行;其次,夯實基礎管理,加強源頭治理。嚴格落實各項實名入網規定,利用多種手段開展技術檢測,確保人證一致率達標。加大涉案網站的違法違規處置力度,不斷壓縮詐騙黑灰產業鏈空間;最後,堅持以技管網,持續提升防範能力。積極推進反詐系統升級改造,推動屬地基礎手段立體化建設,指導基礎電信企業充分發掘大數據能力。四是加強協同聯動,實現良性循環。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機關的聯動共治,完善會商工作機制,定期通報發現的問題,爭取通過典型案件的處理,形成針對性的技術配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