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種詐騙:受害人接到電話後,詐騙分子自稱是淘寶、京東或者其他購物平臺的客服或賣家,可以詳細報出受害人的個人訂單信息,並稱訂單無效要「退款」、或者「退貨給補償」等,引誘受害人點擊釣魚連結、或引導受害人掃描二維碼等,將錢轉入自己的帳戶。
【案 例】
近日,市民小陳接到一個客服電話,對方稱她之前在網上購買的杯子,查出質量問題需要召回,按規定公司會給予小陳雙倍的補償。
小陳半信半疑,立即聯繫了平臺客服進行核實,得知沒有此種情況後便拒絕了賠償,可就在這時,客服的一條簡訊讓整個情況發生了反轉。
對方表示店鋪客服之所以不承認,是因為公司規定不能在官方渠道上承認質量問題,會影響平臺銷量,所以通過線下聯繫客戶給予理賠。
小陳覺得對方言之有理,便添加了簡訊中的QQ,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就這樣一步步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添加客服QQ後,對方表示小陳沒有進行實名認證,只要認證成功,再綁定一張銀行卡,公司便會將錢打到卡上。然而小陳在綁卡時,對方卻以授權為由索要了簡訊驗證碼,小陳隨後發現自己的「京東白條」被開通了。當小陳詢問對方為何會開通「京東白條」時,客服表示認證用戶都是默認開通的,只要不使用就沒有任何影響。隨後,客服又以打款為由再次索要了簡訊驗證碼。
這時,小陳發現自己的帳戶上突然多出了4000元。客服表示這就是給葛女士的補償,但由於操作失誤,將數額打錯了,需要小陳把錢提現後,將「多打」的三千多元轉帳到公司指定帳戶。小陳照做後,卻發現自己被「客服」拉黑,這才意識到被騙。
「理賠騙局」的套路是不法分子非法收集用戶信息後,以甲醛超標、質量不合格、產品瑕疵等為由向受害人進行退款或賠償。
最好的防騙方式就是通過官方途徑聯繫淘寶、京東、蘇寧等平臺客服,以官方回復為準,相關的驗證碼千萬別隨意透露!
原標題:《【反詐預警】反詐中心揭秘「理賠騙局」詐騙手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