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人|上海徐匯持續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打造高質量發展...

2020-12-18 央廣網

(央廣網發 徐匯區新聞辦提供)

央廣網上海7月31日消息(記者周洪 唐奇雲)「截至2019年底,徐匯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11億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31日)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介紹了徐匯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鮑炳章在會上表示,徐匯區立足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區定位,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全力建設創新徐匯、幸福徐匯、文化徐匯、美麗徐匯,持續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融合的典範城區。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徐匯區專場(央廣網記者 唐奇雲 攝)

邁向卓越之區,核心功能顯著增強

立足國內大循環、謀篇國際國內雙循環,突出產業集聚、高端發展的特點。現代服務業連續10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提升。比如,信息服務業發展迅猛,阿里、騰訊、網易等龍頭企業功能落戶,疫情期間搶抓在線新經濟發展機遇,大力培育雲娛樂、遠程辦公等新業態,營收逆勢增長40%。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涉外經濟更加繁榮,上半年阿迪達斯亞太區總部等一批外資總部籤約落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89家,去年貿易進出口總額達882億元,均位居中心城區第一,稅收超億元樓宇44幢,涉外經濟稅收佔比超過40%,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突出商業繁榮、人氣旺盛的特點。三大中央活動區各展所長,徐家匯地區對標國際消費中心,推動港匯恒隆廣場、美羅城等整體更新,引入LOFT、小米等知名品牌旗艦店;衡復風貌區主打「靜、雅、柔」風格,建設特色街坊、精品小店;徐匯濱江布局新零售、新商業等體驗項目,面向市民遊客打造「水岸匯」公共服務空間。新品秀場精彩紛呈,成功舉辦巴寶莉、香奈兒、古馳、寶馬、天貓等首發首秀活動,上半年引入品牌首店50家。「五五購物節」期間,集結樂高、星巴克、優衣庫等20多家外資總部開展品牌推介,徐家匯商圈「五一」假期消費復甦率達137%、居全市第二。

突出產城融合、生機蓬勃的特點。徐匯濱江「十年磨一劍」,8.9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一港一谷一城一灣」接續亮相。今年,西岸傳媒港、智慧谷整體出功能、出形象,構建藝術傳媒、人工智慧總部生態;西岸金融城以310.5億「地王」價格出讓,將建設金融、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的3.0版金融城;同時,積極籌備西岸楓林灣,構建集臨床、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徐家匯深化文商融合、品質重塑,徐家匯國貿中心即將建成近40萬平米超甲級寫字樓和30萬平米頂級商場,相當於再造一個徐家匯。

匯聚活力之區,創新驅動能力凸顯

深化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做優面向未來的源頭創新生態。深入發掘區內121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和 13所高等院校資源,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7件,位居全市第一。今年區域單位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83項(人),佔全市比重近3成。

做大輻射長三角的科技服務業。主動對接科創板,提供全鏈條上市服務,助推瀾起科技首批登陸,泰坦科技成功通過上市審核。深化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拓展上海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服務中心、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等功能,服務長三角。

做強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承辦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總產出佔全市1/3,連續兩年保持30%高速增長,成為上海唯一入選的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AI Tower)建設國際人工智慧總部基地,目前已匯聚期智、微軟、樹圖、華為等20餘家標杆機構項目。打響生命健康產業「楓林品牌」,加快落實生物醫藥產業「上海方案」,創新推進上海醫藥臨床科技創新平臺、「楓林HUB」、西岸楓林灣建設。

徐匯區承辦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央廣網發 徐匯區新聞辦供圖)

涵養人文之區,海派文化魅力彰顯

重視保護傳承海派文化。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是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成片保護區域,有1074幢優秀歷史建築,佔全市總量近四分之一。通過「三減三增」活化城市肌理,持續推進風貌道路整治和歷史建築修繕,做精做深百年建築、百年音樂、百年電影系列工程,武康大樓、黑石公寓成為網紅打卡地,建業裡、永平裡等重點項目投入運營。

打造當代藝術地標。去年在徐匯濱江成功承辦上海首個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活動,建設一站式交易平臺,藝術品展示交易總額突破百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暨上海總站入駐西岸傳媒港,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開展五年展陳合作項目。

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深化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上海交響樂團、上音歌劇院、話劇藝術中心等一批文藝院團更新升級,加強公共文化配送和優秀成果推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暨上海總站入駐西岸傳媒港(央廣網發 徐匯區新聞辦供圖)

營造宜居之區,群眾生活更加美好

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著力破解「老小舊遠」難題,打造人人都能感受溫暖的城區。

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徐匯是上海近代教育萌芽地,黃炎培、馬相伯、周谷城等教育大家在此工作生活,17所百年名校傳承至今。我們堅持「建高原、攀高峰」,引入復旦大學等優質資源,新建徐匯中學分校、南部職業教育中心等十餘項實事工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創新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13個街鎮全覆蓋建設普惠性託育點,促進託幼服務一體化。

構築全周期健康防線。徐匯匯集上海四分之一的三甲醫院,深化中山醫院、市六醫院2個緊密型醫聯體和7個學科項目型醫聯體建設。持續優化區屬醫療資源,區中心醫院評為三級綜合醫院,並獲批全市首個網際網路公立醫院,牙防所新院建成開業,南部醫療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包括推進區疾控中心的提升和改造。

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深化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4家,日間照護機構27家,社區養老顧問點29個,老年人助餐服務點104個,成功創建第三批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樂齡匯」南部養老中心將於2023年竣工投用,計劃增加養老床位近2000張。

推進一攬子舊房改造。目前,全區已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基本解決群眾「拎馬桶」問題。今年繼續加大舊改力度,全力推進36幢1192戶小梁薄板房改造,爭取到2022年基本解決居住困難問題。

優化高品質公共服務。圍繞居民家門口的綜合服務,建成街鎮鄰裡匯18家、居民區鄰裡小匯306個。2018年,李克強總理視察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鄰裡匯,鼓勵我們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黨群站、會客廳、託老所和便民點,建設美好生活共同體。

構建品質之區,智慧治理精細高效

牽住「兩張網」牛鼻子。「一網通辦」全國示範。2015年啟用區行政服務中心,推動所有事項「一門受理」,作為唯一區級政府入選國家「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示範區。2018年深化二次改革,將83個部門專窗壓縮為18個政府綜窗,做優「一窗綜辦」服務體驗,並要求每年都有新的提升與完善。 「一網統管」努力實現全市先行。明確「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一雲匯數據、一人通全崗」建設目標,升級城市運行數據中臺、AI中臺和業務中臺,探索構建大建管、大平安、大市場、大民生四大版塊,並突出應用場景。

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央廣網記者 唐奇雲 攝)

打好環境治理「組合拳」。成功創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上半年各街鎮市級考評均為優秀,工作推進以來全區幹垃圾日均量減少42%,溼垃圾、可回收物日均分出量分別提升近4倍和14倍(2018年6月到今年6月,幹垃圾從日均1234噸減到712噸,溼垃圾日均132噸提升到503噸,可回收物日均19噸提高到261噸)。深化落實河長制,年內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蒲匯塘、龍華港等內河岸線貫通開放。

相關焦點

  •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2020-07-0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上海四大品牌建設正在加速跑
    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學,上海服從服務國家戰略,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方向已經明確。推出「放管服」重大改革舉措,「一網通辦」優化營商環境,「打響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車道,人才高峰工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藍圖正在變成現實。乘風破浪,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
  • 上海徐匯打通文化消費與城區功能「任督二脈」
    會議現場,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上海市徐匯區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區建設研究報告》。  2016年6月,文化部、財政部啟動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培育工作,旨在激活和釋放文化需求,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推動總體規模持續增長,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力。  上海是首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之一。
  • 馬曉暉:以更寬視野更強舉措提升中心城市能級
    座談會上,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南太湖產業集聚區、太湖旅遊度假區主要負責人和市發改委、經信委等13個市級有關部門,天能、超威等6家重點骨幹企業負責人,圍繞中心城市經濟轉型、平臺打造、交通建設、城市管理、人才引育、公共服務以及區域協作等方面暢所欲言,深入剖析湖州當前發展具備的良好優勢和面臨的問題短板,深入結合自身實際就提升中心城市能級提出意見建議。
  • 泰州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硬核支撐」推動高質量發展
    此前,3月19日,泰興市28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計劃總投資63.4億元;3月12日,姜堰區20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106.9億元……    入春以來,泰州各地一批製造業項目競相籤約開工,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熱潮。市委書記韓立明提出,泰州要擔當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必須充分發揮製造業的脊梁作用、築牢製造業這個「硬核支撐」,續寫泰州製造新的輝煌。
  • 對標巴黎、倫敦,「上海西岸」徐匯濱江將打造2公裡核心岸線
    對標巴黎、倫敦,「上海西岸」徐匯濱江將打造2公裡核心岸線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實習生 周宇晗 2019-07-11 12:12
  • 中共中央政治局:著力提升重慶主城和成都的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
    2020.10.16 17:08【中共中央政治局:著力提升重慶主城和成都的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成渝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健全合作機制,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 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
    >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廬陽區堅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結合起來,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
  • 上海這一中心城區發布重要規劃公示
    根據規劃,至2025年,徐匯區將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卓越之區;至2035年,將努力成為卓越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典範之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截取了其中亮點。在城區功能定位方面,徐匯區將建成上海融入全球競爭、落實國家戰略的核心功能承載區。
  • 建設現代化新晉安 交出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特別是1996年建區以來,歷經23年的轉型蛻變,晉安積蓄了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信心和底氣。  建區以來,晉安奮力書寫更具實力的發展答卷。綜合實力連上新臺階,全區經濟年均增長16.4%,總量從26.02億元躍升至717.7億元。特別是近年來,GDP增速及攻堅、招商、抓項目促發展等專項行動均位居全市前列。
  • 各區發展怎麼樣、如何做?上海這個會議和學習觀摩活動給出答案!
    各區、各部門要按照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著力提高穩中求進的能力,切實防止工作落實中的層層遞減,全力以赴確保重大任務圓滿完成,不斷強化攻堅克難的條塊合力,充分發揮領導幹部擔當作為的表率作用,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加快建設「五個中心」,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 AI大會|勤耕耘收穫豐 展雄心砥礪行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徐匯...
    徐匯通過努力,1總部1中心2平臺落地,促成了商湯中國總部,華為上海鯤鵬產業生態創新中心,依圖、明略兩大科技部人工智慧平臺集聚徐匯。上述種種成果,無不印證了我們徐匯西岸就是「最具活力的AI現場、最優生態的AI高地」,實至名歸!
  • 泰州全力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
    「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是省委賦予泰州的新定位、新使命,是省委從全省發展大局出發,謀劃蘇中板塊動能再造的整體考量,更是著眼於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升揚子江城市群整體競爭力的戰略之舉。」在1月9日召開的中共泰州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韓立明在報告中提出,全市上下要堅定扛起省委賦予的重大職責使命,真正把發展「定位」幹成發展「地位」。
  • 中心城區如何「強核提能級」?重慶七區黨政負責人暢談未來
    主城都市區中的中心城區,要圍繞「強核提能級」,加快集聚國際交往、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現代服務等高端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做靚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中心城區如何「強核提能級」?
  • 上海這場全市大學習中,宋慶齡故居、錢學森圖書館等迎來新身份
    日前,徐匯區發布了《關於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將用好轄區內龍華烈士陵園、宋慶齡故居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及徐匯區AI黨群服務站、徐匯濱江規劃展示館等展現當代城區發展面貌的重要載體,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增強認識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能力,為推動上海發展實現逆勢飛揚貢獻徐匯力量。
  • 加強與深圳全方位對接 佛山全力打造「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
    定位,加強與深圳全方位對接,為廣東高質量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佛山貢獻,全力將佛山打造成「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佛山市禪城區要強化中心城區、科創金融、文教醫衛、宜居環境功能,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區、精品產業、首善之區;南海區要用好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等改革
  • 加強與深圳全方位對接,佛山全力打造「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
    ,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進一步謀劃佛山在全省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加強與深圳全方位對接,為廣東高質量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佛山貢獻,全力將佛山打造成「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 徐匯廣大幹部群眾認真收聽收看《勇立潮頭——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
    大家表示,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凝心聚力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持續深化各領域改革創新,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深度融合,以再起宏圖、再創大業的澎湃激情推動徐匯走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前列。
  • 變生態包袱為生態資源 平頂山書寫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答卷
    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雷明圍繞「書寫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時代答卷」主題作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國家勘探發現了大煤田,拉開了平頂山礦區開發建設的序幕。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從1957年國務院批准設市以來,平頂山累計生產原煤15.7億噸,外送6.6億噸,為國民經濟建設源源不斷地提供了工業「食糧」。
  • 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四大功能」不斷強化,「四大品牌」持續打響,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率先形成,預計二〇二〇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三萬九千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超過二萬三千美元,經濟總量邁入全球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