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場全市大學習中,宋慶齡故居、錢學森圖書館等迎來新身份

2020-12-05 上海觀察

日前,徐匯區發布了《關於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將用好轄區內龍華烈士陵園、宋慶齡故居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及徐匯區AI黨群服務站、徐匯濱江規劃展示館等展現當代城區發展面貌的重要載體,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增強認識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能力,為推動上海發展實現逆勢飛揚貢獻徐匯力量。

徐匯區是上海市委所在地,轄區內既有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巴金故居等重要紅色資源,也有徐光啟紀念館、黃道婆紀念館等歷史學習基地,還有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氣象博物館、徐匯區檔案館、「徐匯記憶」展館、衡復風貌展示館、土山灣博物館等展現不同領域歷史文化脈絡的教育基地,以及徐匯濱江規劃展示館、「今日漕河涇」展廳等展現當代城區發展特色的展示基地。上述豐富的資源載體將是徐匯區廣大幹部黨員學好歷史的生動教材。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徐匯區將發揮區域化黨建平臺作用,繼續做大、做強、做細「徐匯初心黨課聯盟」,系統梳理和彙編徐匯區的紅色基因、紅色資源。尤其將與龍華烈士陵園進一步展開合作,充分發揮其紅色教育優勢,形成系列學習品牌,使場館豐富的紅色資源生動轉化為紅色教育的重要元素。徐匯還將整合全區現有20個組織生活現場開放點,通過「徐匯·黨員大課堂」等區域化黨建教育平臺,為黨員學習教育提供持續保障。

藉助轄區內豐富的科技資源優勢,徐匯區將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模式,創設並拓展網上課堂、微信課堂、直播課堂、VR課堂,以平臺的覆蓋面和知名度打造「研習匯」開放式組織生活和「書記沙龍」等創新學習教育品牌。同時,徐匯區將通過用好學習強國平臺「黨史」專欄、上海學習平臺「黨史國史」專題、上海乾部在線學習城「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紅色人物在上海的故事」「40年,上海的變遷故事」等優秀網絡課件資源,以及舉辦知識競賽、圖文展覽、詩詞朗誦等多種形式活動,切實提高學習教育的效果。依託「徐匯記憶」展廳,開展以「徐匯紅色故事概覽」為主題的導覽,用紅色檔案講好、講活「四史」故事。

巴金故居

黨群服務站點是徐匯重要的學習載體。「四史」學習教育中,徐匯區委黨校(行政學院)、各街鎮社區黨校將發揮好主陣地作用,將「四史」作為理論教育、黨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各級黨群服務中心(站點)發揮好「家門口」學習陣地作用,利用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各類革命遺址遺蹟、紀念場館和現場教學點,以及位於漕河涇開發區的徐匯區AI黨群服務站等站點優勢,發揮好市區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陣地資源作用。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徐匯區四套班子領導將建立定點聯繫制度,對全區306個居民區和各領域基層組織進行全覆蓋指導,防止出現「形式主義、走過場」情況,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全區幹部黨員在「四史」學習過程中,積極對標「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強化「四大功能」、圍繞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持續打響「四大品牌」、著力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等目標藍圖,不斷奮力取得新突破、書寫新篇章。

相關焦點

  • 高小玫率全體常委赴宋慶齡故居參觀學習
    7月31日下午,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會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帶領民革上海市委會常委參觀上海宋慶齡故居,
  • 上海遊記:宋慶齡故居
    到了淮海中路,對面即是我慕名已久的宋慶齡故居。宋慶齡故居位於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號,總面積4300多平方米,分為前花園、主樓和後花園。毫無疑問,宋慶齡是偉大的女性;不容置疑,宋氏三姐妹,改寫了中國的命運。如果說遊覽巴金故居是走近巴金的話,那麼,瞻仰宋慶齡故居就只能用崇敬二字了。
  • 國母舐犢情深,探訪宋慶齡上海故居
    1981年宋慶齡逝世後,這裡就作為故居供後人瞻仰。故居客廳陳列兩幅宋慶齡手跡:一是1958年4月她為《兒童時代》創刊的賀詞:「新中國的兒童是幸福的。這幸福是你們的長輩用血汗創造出來的。你們絕不能滿足於享福,要用你們的勞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幸福!」另一為1980年她給《中國兒童》創刊號題詞:「願孩子們勤奮學習,鍛鍊身體,光輝的未來屬於你們。」
  • 陽明故裡丨王陽明故居成為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成員
    9月1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和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商議了專委會工作內容的調整,討論及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 宋慶齡故居
    這幢佔地約700平方米的西式別墅當年由一位外籍船長建造,從整體設計到裝飾細節都體現了原房主的身份和那個時代的特色:伸出屋頂的壁爐煙囪為輪船通風管狀,百葉窗等處都鐫有帆船和鐵錨圖案。1945年,她回到久別的上海,將原來與孫中山共同居住的莫裡哀路29號寓所(今香山路7號)交給國民政府作為孫中山永久紀念地,自己則搬移至靖江路45號(今桃江路45號)暫住。因居住環境不佳,國民政府於1948年從沒收的敵偽產業中將這座寓所撥給宋慶齡使用,產權亦歸她所有。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於此工作、生活。儘管因工作關係她需要長住北京,但這裡依然是她心中「可愛」的家,是她可以溫馨小憩的地方。
  • 「四史」學習丨宋慶齡故居(上)
    「四史」學習丨宋慶齡故居(上) 2020-10-25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Soong Qing ling memorial residence in Shanghai),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843號,1981年10月揭牌建館,1988年5月起向社會公眾開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女士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 ...海德與宋慶齡的革命歷程與情誼」 文物圖片展在北京宋慶齡故居...
    為紀念馬海德誕辰110周年,緬懷他與宋慶齡綿延近半個世紀的真摯友誼,9月26日,「新中國最美奮鬥者——馬海德與宋慶齡的革命歷程與情誼」文物圖片展在北京宋慶齡故居開幕。
  • 宋慶齡故居,故居裡的香樟樹
    其實它與邊上的花園洋房相比並無特別之處,只因為宋慶齡曾在這裡居住才讓它有了特別的意義宋慶齡從1948年到1963年在這裡居住了15年,是她在上海住得最久的居所。如今這座建築已經成為宋慶齡故居被保護起來。門口筆直站立的武警顯示了它的重要性。記憶中上海只有極少數故居有這樣的待遇。踏入大門,最先進入視野的是副樓。
  • 淮海中路宋慶齡故居
    1948年蔣介石下了手諭,國民政府行政院將林森中路1803號(今淮海中路1843號)宅邸,連同房屋產權一併劃給宋慶齡。此後,這裡成為宋慶齡長期居住的地方,直至1981年5月逝世,長達30餘年。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特別在「文化大革命」發生後,周總理為了宋慶齡的安全,曾安排她到北京居住,但宋慶齡每年還要回到這裡居住一段時間。她稱自己去北京是「上班」,到上海寓所是「回家」。
  • 錢學森圖書館推出「四史」教育定製學習菜單
    錢學森圖書館推出「四史」教育定製學習菜單 2020-05-28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火「匯」聚,點亮初心 徐匯區「四史」學習教育行走線路
    統一戰線 同舟共濟    黃興故居→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黃興故居    地址: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武康路393號甲)對外開放,免費參觀。宋慶齡的一生,全程見證了中國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程,她本人也傾心投入了這一偉業。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是宋慶齡長期生活的地方和從事國務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她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於此,在這裡迎來了上海的解放,並經常在此會晤和宴請來訪的各國貴賓,積極促進中外交往,維護國際正義。
  • 宋慶齡故居——紅色旅遊景區
    宋慶齡自1963年4月喬遷於此,一直工作、學習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1982年5月29日起對外開放  。1961年,由總理周恩來親自籌劃,藉醇親王府花園,葺舊更新,新建一座仿古式兩層主樓,做為宋慶齡在北京的寓所。1963年4月,宋慶齡喬遷於此。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逝世。同年10月,宋慶齡故居被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1982年5月29日,宋慶齡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
  • 宋慶齡故居一日遊
    結果上午的開幕式經過溝通不能兩個節目同時上,還得要等到下午我們最後壓軸百人秀,就這樣在宋慶齡故居的結業儀式只好忍痛割愛了!我知道宋慶齡三姐妹及家族成員旗袍展結束是在5月初,心裡想還有的是時間,一定能去參觀到的!
  • 大隱隱於市,宋慶齡上海的另一處故居,現成了老上海的情懷代表
    但我依然喜歡一個人行走於這座城市,穿梭於各條馬路中,尋找老房子裡的迭代滄桑,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桃江路,地處繁華的上海徐匯區,卻大隱隱於市。桃江路全長不足500米,從頭走到尾用腳丈量,也不足1000步。
  • 「翰墨高風——紀念錢學森誕辰107周年書畫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
    12月13日,為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同志誕辰107周年,值此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聯合舉辦的「翰墨高風——紀念錢學森誕辰107周年書畫展」在上海圖書館一樓第一展廳舉行開幕式。
  • 錢學森在上海交大求學點滴:圖書館每天必去
    東方網記者喬禮12月11日報導:走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的校園裡,漫步經過一棟棟老建築,時常仿佛感覺時光輪轉回到上個世紀。在這個校園裡誕生過無數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科學家,畢業於交大機械工程學院的錢學森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裡曾經發生的生動故事中,都能看到這位偉大科學家的求學點滴。
  • 走進宋慶齡故居,回顧這位偉大女士的歷史
    宋慶齡女士是孫中山先生的妻子,她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宋慶齡十九世紀末出生於上海,他的父親是宋嘉樹,是孫中山先生的摯友和同志,宋慶齡深受父親愛國熱情和民主思想的影響,從而也成就了她傳奇的一生。
  • 錢學森圖書館成「大中小教育」排頭兵,各地錢學森班加入「朋友圈」!
    錢學森圖書館成「大中小教育」排頭兵,各地錢學森班加入「朋友圈」!該活動在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的指導下,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和上海市華育中學主辦,由內蒙古集寧一中、交通大學附屬小學及愛菊小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