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有什麼習俗呢?為啥在過去農村會把初八當做第二個春節?
正月初八已然從過年的氣息之中閃退出來了,過了破五之後已然是百無禁忌,過年的氣息也就自然淡了許多,正月初八在農村還是有很多地方要過的,而且還根據地區的不同,在這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大年初八都有什麼習俗呢?其實這些習俗大都是過去農村的習俗,現在已然很少有人在舉行這些了,現在初八除了開店吉利之外,對於習俗很少再有人提及。
初八是米日,也被稱之為穀子節,傳說女媧娘娘初一捏成了雞,初二捏出了狗,初三是羊,初四是豬,初五是牛,初六是馬,初七是我們人類,所以在大年初七也被叫做人日,很的地方還有在這一天要吃麵條的習俗,說是我們人的生日,在新年吃麵條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寓意吉祥的意思,初八呢就是穀日,在過去民以食為天的年代,沒有什麼比糧食更為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會在初八這一天要對穀子進行祭祀活動,而且還會在這一天不吃穀子和米,以顯示對於莊稼的敬重和豐收的期望,能夠保佑我們的莊稼能夠旺盛的生長,在收穫季節收穫滿滿的糧食。
八仙節: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傳說初八時候八仙會在我們人間遊玩,我們出於對八仙的喜愛和敬重,在這一天也是要對八仙進行祭祀的,也有傳說是八仙會在這一天帶來好運、和一些數不清的金銀財寶,會在遊玩的同時給予散發,所以在過去的民間對於這八位樂善好施的是有所期盼的,也是一種心理寄託,作為八仙愛在初八出行,在過去和現在依然保持著過年之後,初八出行為多的習慣,不但是很好的吉日,其實也是和八仙有很大的關係,是很利於出行的日子。
順星節:在過去的民間一直認為,所有天上的星星上面都住著神仙,而在初八這一天則是祭拜星辰的日子,除了祭祀之外,還會專門做一些燈花花在這一天晚上進行燃放,其實也是一種對於天地日月星辰的敬畏之情,在正月初八這一天裡,進行各種各樣的儀式,這些都是過去的民間習俗和說法,隨著現在生活水平和觀念的不同,很多古老的習俗都已經看不到了,這些在初八這樣那樣的說法,現在已經變得很少見了。
現在都是新年新氣象,對於一些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習俗,其實有的也確實該退出了舞臺,只不過現在的習俗變的少的可憐,年味也在習俗變少之中變的淡薄了許多,對於正月初八的這些過去的習俗,你的農村老家都有哪些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