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篆書、楷書、行書哪種書體在文字的轉變中作用最大?

2020-12-03 歷史縱橫談

從篆書到隸書經歷了漢字要想學好書法,篆隸都是必學的,不管主攻的書體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學好了篆書,就是打通了五種書體的任督二脈。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有包括甲骨文和金文,書法講究源流,這個源就是篆書和隸書,後來的三種字體和無數種的書體都來自於這個源,都是由這個源發散出去的流。

也就是說篆隸是書法之祖,後來的書體都有這兩種書體演變而來,要想正本清源,就要學習篆隸,尤其是篆書。

歷史上的書法家一般都會寫篆隸,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更是將篆隸的筆法運用到了行書和楷書之中,使得作品渾厚大氣,包括近代的書法大師如齊白石、吳昌碩、于右任等等無不對篆隸有深入的學習。

為什麼說隸書重要,首先在於它簡化了漢字。篆書在中國的文字學史上地位非常突出。可以說是最能代表古文字學的字體。如果真的能認識,書寫篆書,對於辨識字的本義就相當大的幫助。篆書裡面好多都是象形文字,也非常的有趣。

但是篆書的缺點在於難以學習,一般人看到那些歪歪扭扭的就看不進去了。所以秦朝就沒有幾個人能搞得懂,並且當時書同文在很多地方也很難以進行,畢竟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

隸書就克服了這樣的缺點,把篆書的很多筆畫進行簡化。例如,水,有的成了三點水,有的成了四點底。而相應的隸書作品就多了起來。

秦朝的小篆作品比較出名的只有《嶧山碑》等數量不多的作品。而到了漢朝,隸書開始盛行的時代,《曹全碑》,《禮器碑》,《史晨碑》等等一些優秀的作品開始出現。

漢朝隸書的出現為後來的草書,行書,楷書也奠定了基礎。在楷書方面,漢朝時期就有了鍾繇這樣的楷書鼻祖出現在我們是視野中。《宣示表》是他的代表作品。

之後的魏碑,章草也在此基礎上形成。所以說隸書是中國歷史上文字轉變的重要階段。

相關焦點

  • 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哪種書體在先,哪種書體在後?
    說起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出現的先後順序,讓我想起來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在家裡練毛筆字,剛開始練的時候,一直以為是這麼個順序——楷書一本正經,應該是最早出現的;隸書有些變化了,應該在楷書基礎上的變化,那就排第二;然後,自然是把楷書寫快了,就成了行書
  • 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的區別
    小篆是專指秦統一中國後頒行的法定文字,流行於秦漢。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字早在上古時期就已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有符號文字出現,雖然其文字功能還沒有從圖畫記事的簡單作用中擺脫出來,但與後來中國文字的淵源關係已比較明顯。  甲骨文。甲骨文也稱「契文」或「卜辭文字」,是指殷商時期佔卜記事時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中國書法史上有實證的最古老且相對成熟的文字。
  • 最後形成的書體,究意是楷書還是行書?
    第一,漢代流行隸書。隸書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磔」。隸書有秦隸、漢隸、八分、草隸等多種形式。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 在所有書體中,楷書最後才出現,為什麼有人鼓吹楷書是書法的根?
    說楷書是書法中最後出現的書體,這個說法基本上不算錯。有人會指出說:行書才是各書體中最後出現的字體。事實上,楷書、行書都是在東漢時期產生的。楷書是由隸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書體。在史料的記載中認為是東漢時期的王次仲始創了楷書。
  •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起源是哪個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字體,大家對於這些字體也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它們的起源,大家可能不是特別清楚,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中,隸書是起源。隸書起源於秦朝,是由篆書逐漸演變轉化而形成的一種文字。
  • 為什麼有的人對楷書的功夫很在意,而對隸書、篆書不在意?
    正書包括篆書,隸書,楷書(魏碑書法,瘦金體書法),準確的說,楷書是正書的其中一個書體。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對楷書的功夫很在意,而對篆書和隸書不在意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篆書和隸書已成為裝飾性文字而不是實用性文字。
  • 從書法史看先草書再行書後楷書,那麼學書法該從哪種書體開始呢?
    「從書法歷史看先有草書再有行書後有楷書,那麼學習書法應該先從哪種書體開始?」最近有讀友留言談及這個問題,老實說這是今天不少人的抬槓,又沒有完整了解書法史知識的說法。以楷書為書法的基礎,真不是從王羲之時代開始,也不是從顏真卿開始,但是,起碼從蘇東坡開始固定下來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以楷書為書法的基礎這個說法,這麼晚才出現?
  • 中國書法,哪種書體更為民眾所喜愛?
    書法有五種書體,分別為「真、草、隸、篆、行」,能把一種文字寫出不同的樣式、不同的藝術風貌,這在世界文字範圍裡都是絕無僅有的情況。五種書體各有特色,廣大的民眾更喜愛哪種書體呢?最為廣泛的書體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是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
  • 篆書過渡到隸書是哪些人主導和推動的?
    中國書法的書體有五種,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那麼這五種書體中,可以稱得上比較成熟的書體有隸書,行書,草書和楷書。而篆書是距離我們較為遙遠,而且不易識別的一種書體。有人可能會這樣講,草書也不容易識別,是不是草書也是一種不成熟的書體呢?
  • 「大愚書論」知古法才能懂書法,書體演變之從隸書到行書
    此處的古法即漢字的造字之法和書體的演變之法,書法既是一種造型美,更是一種文化美,我們看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作品就會發現,他們的楷書各有古意,保留著某些文字從篆書到楷書的演變痕跡,於文字他們有著各自的師承淵源,而後成就於書法。
  • (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
    楷書一般來說是靜態的書體,運筆速度較緩慢,注重筆壓的加力,因此必須選用筆鋒尖齊,筆腰較強健的毛筆,所以以狼毫和羊毫製成的兼毫筆為主,兼毫筆之筆鋒柔暢,筆腰有力富彈性,在於點劃、轉折方面,容易收放。純羊毫毛筆的筆性較柔,除特別嘉好者,甚少人用來寫楷書,欲用純羊毫毛筆寫楷書,必須功力足,運筆認真,才能達成效果。
  • 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
    導語: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秋天是個美好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今年的立秋時間是公曆八月七日。立秋後,人們將告別炎熱而迎來涼意。關於「秋」字的寫法,無論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有多種寫法。漢字是我們的老祖先創造的,在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無不凝結著我國先民的智慧和結晶。中國的漢字之美,表現能力之豐富,是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做到的。
  • 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漢字的演變歷程及影響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電腦宋體)。5、隸書隸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將小篆加以簡化,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 行書來自楷書,草書來自哪裡? - 桂子聊書畫
    我們都知道,書法大體分類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那麼,這幾種書體的演變過程是怎樣呢?是按照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個順序發展變化嗎?事實常常出乎我們的想像,中國書法演變史不單單由人為主觀因素決定,客觀因素起的作用也許更大。作為一種『實用工具』,書體的演變既有它自身的規律,也不能脫離『實用』這個基本功能,尤其在毛筆作為最主要(甚至唯一)書寫工具的古代。
  • 明明都是書法的傳統書體,篆書和隸書為什麼不得寵呢?
    現代書法愛好者寫篆書,隸書的不多,多鍾情於楷書,行書,草書。為什麼呢?原因在三:遠,難,醜。篆書,隸書歷史較其它書體來說比較久遠,距離我們現代人太遙遠了,按現在通俗的語言就是說代溝太大了,說不到一堆來,沒有共同語言。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經濟,科技等都不發達,對其文字所做的闡述,解釋也很少,很多碑文都不完整,導致現在的我們想去真正的了解其背後的來歷,故事就比較困難。
  • 由篆書向隸書轉變的過程中,我們知道燕尾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都只要隸書是有篆書轉變過來的,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 楷書行書篆書草書隸書,硬筆軟筆對聯詩詞,畫家書法家名家
    楷書行書篆書草書隸書,硬筆軟筆鋼筆毛筆對聯詩詞,畫家書法家名家。 愛中華愛書法,中華書法每日練,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書法文化,楷書行書篆書草書隸書,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中華兒女傳承中華文化楷書行書篆書草書隸書,硬筆軟筆鋼筆毛筆對聯詩詞,畫家書法家名家。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何種書體來學習,這些知識或許對您有幫助
    比如,有些人很喜歡篆書,而有些人則更喜歡楷書,還有些人只對行書和草書感興趣。所以,在選擇何種書體作為自己的學習對象時,往往被一些觀點所影響。比如,有人就提出:學習書法,必須從楷書學起,這是傳統學習步驟。那麼,學習書法真的一定得從楷書學起嗎?目前,書法界對這一說法,爭議較大。傳統派認為,應該如此,而自由派認為,喜歡哪種就學哪種,沒必要循規蹈矩。我個人談談我的想法。
  • 說說文字的那些事,小篆、隸書和楷書!
    我國文字從商代的甲骨文,鐘鼎文開始,後來有了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等不同書寫字體。小篆的出現標誌著漢字從古文字向現代漢字的轉變。小篆開始於秦統一以後,始為李斯所創。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當時各國文字頗不統一「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 有人說楷書是老婆、行書是女友、草書是情人,那篆書隸書是什麼呢
    不同的字體又能代表不同性格和不同身份的女人,有人說楷書是老婆、行書是女友、草書是情人,那篆書隸書是什麼呢?女人,你的名字叫無法,就像行書一樣,讓男人捉摸不定。4:隸書是別人的老婆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讓我們的文字變得更加親切和易於交流,即使是2000多年前的西漢隸書,我們依稀能讀懂它的柔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