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鋒區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開展精神文明教育,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
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戰勝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前鋒區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教育,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引導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奮力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文明新風聚民心
「節後上班第一個周末請大家吃喜糖!」春節前夕,前鋒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唐斌迫不及待地和同事分享他的幸福和喜悅。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
「推遲婚期,雖然有些遺憾,但在疫情面前,我們的婚期推遲是小事,防控疫情是大事。」這是唐斌在返崗後,給未婚妻發出的微信。從大年初二開始,他便和同事一起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沒顧得上和在嶽池工作的未婚妻好好吃上一頓飯。疫情防控最緊張的階段,他們二人只能通過手機視頻和信息互致問候,互相加油鼓勁,期待著早日戰勝疫情。
主動推遲婚期,投入到防控一線,唐斌用實際行動踐行文明新風。
春節期間是辦喜事、走親訪友、聚餐聚會的高峰期,也是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聚眾賭博的高發期。前鋒區從紅事停辦、喪事簡辦、聚賭嚴懲入手,推動移風易俗,阻止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
該區提前介入宣傳,對擇定婚期的新人,勸導推遲舉辦婚禮並取消宴請。第一時間上門安撫逝者親屬,宣講疫情防控知識,倡導喪事簡辦快辦,指導操辦人員佩戴口罩、通風消毒。
禁毒禁賭會成員配合公安民警,加強流動巡查,發動群眾舉報,嚴厲打擊聚眾賭博、傳銷等非法聚集行為,淨化社會風氣。
榜樣先鋒暖人心
「我熟悉村民情況,我要報名!」「我有醫療救護的經驗,我去!」……疫情防控期間,前鋒區要求在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五十百千」示範行動、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作用的通知剛發布,各條戰線的黨員幹部便積極響應,主動請戰,奔赴防控一線。
代市鎮文藝社區黨工委書記李相玲變身「代購員」,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龍塘街道辦事處雙流村第一書記蔣真心繫群眾,堅守抗疫一線;代市鎮川井村村醫王安良趕去為返鄉人員檢測體溫時不慎摔斷右手,仍堅持吊著手臂每天上門測量體溫,做好登記;從警16年的前鋒區公安分局副局長申化軍在疫情防控中當先鋒、打頭陣;前鋒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呂大文始終戰鬥在臨床一線,一個多月沒有休息……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全區各條戰線2000餘名黨員幹部直沉抗疫一線,充分發揮各級黨員幹部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隊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不僅是黨員幹部,疫情發生以來,前鋒區1500餘名青年志願者也積極響應號召,廣泛參與人員摸排登記、卡點值守、村(社區)走訪宣傳、愛心義剪、送「菜籃子」到百姓家門口、幫助銷售農產品、助力春耕等。執勤卡點、群眾家中、社區街道,隨處可見那一抹鮮豔的「志願紅」。
文藝戰「疫」築同心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前鋒區文藝創作者也積極行動,創作出一批以「戰疫」為主題的文藝作品。
前鋒區作家協會主席宋小平創作出《孩子,我只想給你健康的擁抱》《清潔工》《我總不能這樣讚美自己》等文藝作品,以詩歌致敬最美「逆行者」。
「同心勠力攻魔障,眾志成城克疫情。」桂興小學教師侯真平不僅寫出戰「疫」詩歌,還充分發揮所長,創作出多幅書法作品,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朱天林、李元華等美術愛好者創作出《最美的人》《前線勇士》《白衣戰士》《致敬英雄》《抗疫領袖鍾南山》等多幅美術作品,將一線醫護人員英勇戰疫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
「用我們信仰的光芒,迎接那更美的春光。」「為愛逆行真壯美,眾志成城迎春歸。」前鋒區音樂創作者以藝抗疫,創作出《光芒》《誰最美》《多想記住你的臉》等音樂作品,激勵「疫線」人員,溫暖人心。
半個月前,前鋒區應急指揮部工作人員蔣雨在《我距離武漢859.7公裡》的文中結尾寫道:「我堅信,每一個為疫情所困的中國人都會和我有一樣的心聲: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誠如所寫,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藝作品充分展現出前鋒區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戰疫情的信心和決心。(來源:廣安日報 前鋒記者站 黃方瑤)
原標題: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