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竹子作品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現竹的形象與氣韻,墨竹畫在寫意花鳥畫中佔有重要位置,其筆墨特徵是以書入畫、骨法用筆,畫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運筆用墨時揮灑自如,表現出竹的神韻與氣節。
第一,畫枝的方法:竹竿細長,線條更強調剛健秀拔,速度較快,表現出用筆的力度。 竹枝為互生狀態,一般竹節並生兩枝,另一節在方向相反處生枝,左右交錯,舊譜有「安枝分左右,不許一邊就」的說法。細竿小枝多不畫節,可以簡略,線條起止要有頓挫,連接處即為關節,若拘於小節便會瑣屑。
周振卿老師正在為學員們講解墨竹畫法
第二,畫節的方法:國畫竹子作品的竹節常見有兩種格式,一種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頭那樣用筆連貫起來,古譜稱「蜻蜓眼」或「鳥看腹」,依形取名。這種方法表示視點低於竹節,竹竿似有向內傾倒的感覺。
第三,畫竿的方法:竹竿挺拔堅韌,不宜用柔軟的筆,硬毫或兼毫便於表現。根據竿的粗細選擇筆的大小,大筆畫粗幹,小筆畫細枝和枝梢。
國畫竹子有哪些畫法?一般筆順從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懸下垂,則由上至下,握筆略側稍逆,一節一節地畫上去,發竿時筆酣墨飽,近枝葉處逐漸輕虛下來,為生枝布葉留下餘地,每筆起止有明顯的頓挫,象股骨、肱骨那樣,兩頭略粗,中間較細,又如同書法中的「一」字那樣,起止處稍事強調。
微信公眾號:a287018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