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三娘被滅門事件,是《水滸傳》中一段眾說紛紜的公案。
水滸原著第50回中,扈三娘被俘,宋江打破祝家莊時,李逵趁勢將扈家莊一門老幼盡數殺死,製造了震驚江湖的扈家莊沒門事件。
李逵為何無緣無故地將已經投降的扈家莊滅門?有人說錯在李逵,他殺得性起,控制不住,以致釀成慘劇;也有人說這完全是宋江的陰謀,李逵只不過是一個執行者。那麼,扈家莊滅門事件,到底是李逵的誤殺還是宋江的蓄謀呢?
首先,小編認為,此案中李逵的表現相當詭異。
其實早在宋江第二次攻打祝家莊時,李逵就曾自告奮勇願做先鋒,卻被宋江拒絕。宋江的答覆意味深長:「今番用你不著。」宋江話裡有話,言下之意這次用你不上,下次肯定讓你大顯身手。也許從那時開始,宋江就已經在布局扈家莊事宜了。
果然,在三打祝家莊時,李逵有了用武之地,並出現在了離扈家莊最近的進攻序列中——「正南門樓上望時,也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乃是穆弘、楊雄、李逵。」按理說,李逵的主攻方向應是祝家莊,但他卻鬼使神差般地出現在了扈家莊。這是戰場失誤還是神秘巧合?也許,這永遠都沒有答案。
接著分析,如果宋江早就計劃將扈三娘許配給王英,那麼,誰會是最大的反對者?
毋庸置疑,那一定是扈三娘的父親扈太公。因為,扈三娘已經與祝彪定親。從名義上說,扈三娘已經是祝家的兒媳婦了。不管祝彪在這場戰役中是死是活,都不能改變扈三娘成為祝家人的事實。作為一家之主的扈太公,更不可能讓女兒扈三娘再嫁矮矬子王英。
由於扈太公的存在,宋江在此事上也不可能明目張胆地強橫逼迫。畢竟在封建社會,婚姻都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基礎。如果沒有「父母之命」,宋江的逼婚將失去道德支撐和輿論支持。這明顯與宋江自詡的「忠義」相悖。
由此可見,扈太公是扈三娘和王英成親的最大阻礙。但是,如果扈太公突然消失或者換成別人呢?
按照這種推論,宋江完全可以借李逵之手,將這種假設一步步變為現實。
古人認為,結婚如果沒有父母之命,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必將受到上天懲罰。這也從根本上否定了自由戀愛。水滸原著第110回就說段三娘因私配王慶,最後落得身首異處——「段三娘從小不循閨訓,自家擇配,做下迷天大罪。」可見,在封建社會,父母之命對一段婚姻是何等重要。
既然扈太公不可能同意扈三娘和王英,那麼宋江只好讓他消失,然後再給扈三娘重新換一個爹。
於是,宋江的父親宋太公,就成了扈三娘的乾爹。有了宋太公的許可,便從根本上掃清了扈三娘與王英成親的道德障礙。
可以說,宋江給扈三娘換爹的小舉動,恰恰證明,他就是扈家莊滅門事件的幕後元兇、罪魁禍首。
從某種意義上說,梁山攻打祝家莊,鄰居李家莊和扈家莊絕不可能獨善其身。而事態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宋江藉助扈家莊滅門事件,向整個江湖昭示了自己的血腥和殘暴。同時,宋江成功兌現了給王英許親的諾言,使王英和扈三娘死心塌地為自己賣命。更重要的是,宋江在梁山集團內部成功樹立了心狠手辣、言出必行的形象,為自己的日後上位奠定了基礎,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