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 解讀成都的世界坐標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如果把城市比作人,你希望他擁有哪些性格特質?未來城市應該是怎樣的形態?

10月29日下午,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主論壇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拉開帷幕。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重磅發布了《空間、文化和身份認同:塑造人性化城市》報告,圍繞文化消費、世界城市經典文化空間、成都打造人性化城市話題等進行了深入解讀。

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全球中產階級壯大 催生文化消費

儘管全球許多城市目前正經受著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城市化的長期趨勢並不會改變。保羅•歐文斯指出:「接下來城市化的進程將繼續加快,而亞洲城市將會成為世界發展的『基石』。」

報告顯示,未來15年,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將從34個增加到48個。14個新興的超大城市中,或將有11個來自亞洲。歐文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這些新興的大城市而言,當務之急是採取各種政策,不斷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其主要實現途徑就是大力打造文化空間,塑造人性化城市。」

「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考慮建設適當的基礎設施、營造良好的環境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應更加重視城市的宜居度、健康度、趣味性以及可持續性。」歐文斯表示。

他認為,強調城市的人性化、可持續性和文化豐富性,與實現長期經濟目標並不矛盾。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優先考慮塑造文化空間,凝聚城市文化認同,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城市,將更具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世界上許多「先鋒城市」,如今正積極地把文化作為打造人性化城市的「基石」。這些城市往往擁有開放友好的投資、創新創業環境,能夠吸引投資者和遊客前來,讓城市得以繁榮發展。

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等亞洲國家經濟在短期內的快速崛起,全球中產階級規模迅速壯大。如今,全球有大約33億人屬於中產階級。布魯金斯學會預計:「到2027年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將達到50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

全球中產階級增長速度 圖片來源:全球數據實驗室

全球新興中產階級的擴大成為了一種城市現象,各大城市的文化消費顯著增長,在經濟增長和城市化發展最快的中國表現尤為明顯。

歐文斯表示:「全球化的早期階段,知名全球品牌、服務和內容進入經濟快速增長的地區。如今中國的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有著更高的文化消費需求。城市管理者和市場參與者也開始採取行動,為龐大的與日俱增的文化消費需求制定長遠規劃。」

不過歐文斯也指出,西方和東方的城市都面臨著一系列類似挑戰:工業區域持續擴張蔓延;城市公共空間不合時宜;空間規劃更注重車輛而非行人等。「以文化為『基石』,提升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人性化程度將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

歐文斯稱:「我們觀察到,成都和其他具有開創性的新興世界城市一樣,正在大力制定創新政策,克服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種種『頑疾』,將文化作為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植於深厚的天府文化傳統,成都加快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設,文化藝術、旅遊時尚等領域蓬勃發展,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打造人性化城市中間找到了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世界城市發力文化空間 打造人性化城市

論壇現場發布《空間、文化和身份認同:塑造人性化城市》報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在歐文斯看來,通過文化空間塑造人性化城市已經成為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許多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世界城市紛紛發力打造文化空間。其中,社區成為了最主要的切入點。

歐文斯告訴記者:「社區是擁有獨立的活動中心、地方經濟和自我標識的地區。所有城市都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歷史悠久的成熟型城市。」

這些社區正是文化空間塑造的精髓所在。以義大利米蘭為例,其在2011年創立「鋼琴之城」音樂節(Piano City),採用分散演出的形式,將鋼琴文化帶到各個社區,包括廣場、公園、博物館、學校、渡輪等成為了「流動的文化空間」,居民與遊客可以輕易參與其中,體驗到城市的魅力。「米蘭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廳,音樂節幫助城市塑造強烈的認同感。」歐文斯說道。

報告指出,越來越多城市決策者開始意識到本地社區的重要性,大力提倡「15分鐘城市」的概念,在本地社區植入更多精細化商業的同時,積極鼓勵文化活動,讓居民更好地「紮根」在附近社區。正如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所倡導的那樣,「15分鐘城市」旨在加強人們對其所在地區的「依戀感」,公民的消費需求和文化需求在近距離就可以得到滿足。

歐文斯認為,「15分鐘城市」這一理念絕非巴黎或歐洲城市所獨有。事實上,像成都這樣的中國城市一直以來遵循著相似的理念,即創造睦鄰友好的社區氛圍、圍繞社區小規模發展,滿足人們生活和文化需求。「從琳琅滿目的商店、熙熙攘攘的市場和配套完善的社區公共服務便可以感受到成都社區的人性化氛圍。」他表示。

政府為當地社區提供文化設施,包括電影院、音樂場所、書店等,滿足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時,也促進了社區的繁榮。「像成都東郊記憶這樣的文化空間還有利於塑造社區的特色與社區居民對城市的認同感。」歐文斯表示。

與此同時,報告提到許多城市紛紛應用數位技術,打造文化空間,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結。以2012年布里斯托發起的遊玩城市(Playable City)為例,該項目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技術建立人與城市之間的聯繫,打造出豐富的互動場景,讓城市的社區變得更加有趣。

此外,智慧城市技術還幫助居民更好地擁抱城市生活,融入公共文化空間,讓城市充滿生機活力。比如AR技術就帶來許多沉浸式的城市體驗,藝術家、導演等可以通過此類技術創造出豐富的城市文化空間,讓居民參與進來。

「我們與城市之間產生互動的過程,就是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待城市的過程,這也是居民共同凝聚城市文化認同的過程。」歐文斯表示。

進階人性化城市 成都的世界坐標

事實上,現在不乏各種社會經濟指標去衡量一座城市。但很少有人從不同的維度去探討一座人性化的城市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此次發布的《空間、文化和身份認同:塑造人性化城市》報告指出人性化城市需要具備八大人格特質,包括友好、友善、自信、盡責、自發、公平、誠實。

「如何找出反映人性化城市特徵的數據?這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也不是一項高度量化的活動。我們需要採取更直覺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勾勒出人性化城市的面貌。」歐文斯表示。

「為了衡量成都在世界城市中的坐標,我們將其與其他7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城市進行綜合比較,包括阿姆斯特丹、溫哥華、威尼斯等。與此同時,我們通過採訪過去5年中與成都有過接觸的BOP諮詢公司和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的文化專家得出這樣一個定性評估——成都多項指標表現出色,在打造人性化城市的過程中不斷向世界一流進階。」歐文斯告訴記者。

人性化城市的八大人格特質:成都與其他全球城市相比如何?圖片來源:BOP諮詢公司(2020)

從「友好」特質看,世界知名旅遊網站Big Seven Travel在2019年對超過150萬名遊客的調查後,對世界上最友好的50座城市進行了排名,成都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創造了一個開放友好的國際旅遊環境。「成都開放包容的天府文化令人感覺這是一個積極與他人分享其豐富文化魅力的城市。在我們的評估中,成都的友好特質繼續領先於其他中國和亞洲城市。」歐文斯表示。

成都在中國「新一線城市」中多項指標位列榜首,其活力和發展動能得到了廣泛肯定。從「自信」特質看,歐文斯表示:「成都因城市的樞紐地位、商業資源的集中度、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和巨大的潛力被認可,積極展示出外向樂觀的城市形象,這是一個自信城市的必然標誌。」

報告指出,與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相比,成都的天府文化能夠培育一種更輕鬆、更平衡的生活方式。從「友善」特質看,成都擁有友善的文化「土壤」。「我們希望,作為一個開創性的新興世界城市,成都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繼續保留這種文化土壤。」歐文斯表示。

作為人性化城市,「盡責」意味著必須關注內在和外在更為廣闊的環境。從這一特質看,阿姆斯特丹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環境治理和公民福利,是歐洲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之一。在歐文斯看來,「成都是一個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特大城市,正在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無論是天府綠道還是龍泉山森林公園的建設,均體現出成都致力於打造人性化的生活環境,對城市居民負責,對環境負責的特質。」

從「自發」這一特質來看,成都在這8座城市中樹立起了一個標杆。歐文斯指出,雖然倫敦、紐約等老牌城市在打造文化空間,促進創新創業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但作為新興城市,成都在快速發展中勇於承擔風險並進行試驗,在文化、商業和科技領域不斷自主開拓創新,因此成為了這一組城市中最具文化自發性的城市。

從多個維度看,成都正向著世界一流的人性化城市進階。歐文斯指出,成都目前正加大投入,建設維護各類文化基礎設施,包括音樂廳,博物館,文化機構等等。目前的挑戰是如何激活這些文化基礎設施,將它們高度聯結起來,創造出像馬德裡和倫敦一樣充滿活力的文化空間。為此,成都需要加大力度引入文化領域的專業人才,與世界級別的文化領袖合作,共建文化空間。

最後,歐文斯認為,雖然成都已經是一座自信的城市,但這種自信需要在國際舞臺得到更好地展現。未來成都需要在塑造國際形象,打造國際城市品牌上更進一步。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成都正向世界一流人性化城市進階
    10月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主辦,成都傳媒集團承辦的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主論壇,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
  • 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舉辦
    28日、29日,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舉辦。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沙龍、時尚創意設計與城市空間沙龍、中歐文旅創新發展(成都)峰會等精彩活動逐一上演。此次活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主辦,採取「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從舉辦時間和形式上「無縫銜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年度峰會。
  • 「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落戶成都
    新華社成都6月21日電(記者許茹)21日,「2018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舉行。來自全球22個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9個「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代表,共謀「一帶一路」建設下的文化交流合作和開放共享。會議期間確定,「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落戶成都。
  • 站上世界影響力舞臺!與阿姆斯特丹、墨爾本比,成都這點最突出
    29日下午,主論壇以成都會場為主場,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拉開帷幕,並連線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年度峰會。成都站上世界影響力舞臺,與阿姆斯特丹、首爾、墨爾本等世界城市同臺發聲。>主論壇上,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通過線上方式發布了《世界新興城市——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報告,並圍繞一系列世界城市經典文化空間案例對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
  • 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新場景 成都面向全球釋放發展機遇
    文化和創造力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晴雨表,當它們在全球範圍內相互作用、發生化學反應之時,又會打造新的國際聯繫並促成新的創新。  10月15日,以「天府文化煙火成都」為主題的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專場拉開帷幕。
  • 成都躋身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
    ,24日,在舉辦於香港的「天府成都文創未來」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西部文創中心專場活動上,世界文化名城論壇主席特別代表宣布,成都正式成為「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成都,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道路上又邁出舉足輕重的一步。  據了解,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立於2012年,由倫敦市政府發起,目前由全球33個城市組成,在城市文化發展、文化政策制定領域引領全球。昨日,成都成為第34個加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的城市,也是中國第5個、內地第3個加入該論壇的城市。中國另外4個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為香港、上海、深圳、臺北。
  • 世界文化名城論壇來了!
    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於10月28日、29日在成都舉行本次論壇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主辦,成都傳媒集團承辦,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包含世界城市書店沙龍、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沙龍、時尚創意設計與城市空間沙龍、歐中文旅創新發展(成都)峰會、世界文化名城路演中心首場「雲上路演」等內容。
  • 2020年第三屆天府論壇特別報告重磅發布,成都把文化作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為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的「重頭戲」,昨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通過線上的方式,重磅發布了題為《空間、文化和身份認同:塑造人性化城市》的2020年第三屆天府論壇特別報告,並圍繞一系列世界城市經典文化空間案例對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
  • 成都把文化作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為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的「重頭戲」,昨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通過線上的方式,重磅發布了題為《空間、文化和身份認同:塑造人性化城市》的2020年第三屆天府論壇特別報告,並圍繞一系列世界城市經典文化空間案例對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
  • 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開啟!數百位大咖齊聚成都
    今天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揭開序幕本次論壇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主辦,成都傳媒集團承辦,在28日、29日,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無縫銜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年度峰會。
  • 蓉評丨越成都,越世界 越天府,越國際
    剛送走「半個娛樂圈」的成都,「半個文化圈」又來了。10月28日-29日,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拉開帷幕,吸引數百名文化大咖。幾天前,2020成都國際時尚周開幕盛典暨ELLE風尚大典在成都環球中心舉行,這場被譽為「時尚界奧斯卡」的盛會聚集了眾多頂級明星和時尚界精英。
  • 數百名文化大咖匯聚成都 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即將開啟
    一座城市只有不斷地傳承和創新歷史文化傳統,才能創造出更好的「市民共同體」,才能擁有更強的文化韌性。在此次應對疫情衝擊、恢復經濟的過程中,得益於深厚的天府文化底蘊和近年來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設的豐碩成果,成都展現出了極強的文化韌性,助力城市迅速恢復常態的同時,更是激發出了成都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建設「三城三都」專家學者獻計成都
    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成都提出塑造"三城三都"的目標是成都歷史文化積澱在現代生活中的深刻映射,是成都魅力在世界舞臺的精彩呈現,也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和現實路徑。近年來,成都"三城三都"呈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文體旅產業多點開花。
  • 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舉行
    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舉行唐川平出席並致辭昨日,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舉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推進「三城三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唐川平出席並致辭。
  • 助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中阿音樂論壇在蓉舉行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9月28日報導 繼中阿青年漢學論壇、阿拉伯詩歌之夜等活動成功舉辦後,9月28日,第四屆「阿拉伯藝術節」又一重要活動——中阿音樂論壇在成都舉行,60餘位音樂專家、學者齊聚「音樂之都」,用音樂這一國際語言深入對話,共商中阿音樂交流發展的美好未來。
  • 馬健:世界文化名城的特質與成都的名城建設之路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大會提出,成都將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文創、旅遊、賽事名城,國際美食、音樂、會展之都的「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形象,進一步築牢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發展定位。力爭到2020年,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建成世界新興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成都正無限接近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29日報導城市的文化認同從哪裡來?什麼樣的城市能夠被稱之為世界文化名城?今日下午,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主論壇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拉開帷幕。
  • 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當代藝術 助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7月23日報導 「成都是我的老家,所以,我對成都這些年的發展非常了解。」今日,2019第二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開幕,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範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僅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點讚,也為成都天府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出謀劃策。
  • 成都創意設計周 世界文化名城的創意表達
    原標題:成都創意設計周 世界文化名城的創意表達 30個國家和地區,1000餘家創意設計機構,23000餘件創意設計作品在這裡匯集,一場以2018金熊貓創意設計獎、第五屆成都創意設計產業展覽會和iF成都國際設計論壇為核心,多項國際級創意活動並舉的國內頂級創意設計「盛宴」,讓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和創意設計底蘊在這裡熠熠生輝。   因創意而生,以文化而立。
  • 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即將開幕!大咖觀點搶鮮看
    10月28日和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主辦,成都傳媒集團承辦,每日經濟新聞執行的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將在成都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