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莫奈作品欣賞,100多張色彩風景讓您大飽眼福!

2021-01-17 美術名師聯盟

 



《日出·印象》

莫奈創作了揚名於世的「印象·日出」。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這幅畫在1874年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是莫奈畫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聖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

這幅畫對於他未來風格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此畫是他從羅浮宮的一個陽臺上畫的,這幅畫是要表現樹葉上的反光。並排的筆觸生動地表現了空氣的振動,依靠這些筆觸的結合而取得了綠黃色的光和綠黑色的影的生動效果。這裡的用筆方法已經是印象主義的了,但色彩還不夠透明,甚至藍色的陰影也還是渾濁的;它們畫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顫動的樹葉相比之下顯得過於密集了。畫中沒有整體的形象,但樹葉的畫法卻給我們透露出一點莫奈的色彩理想來。



《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

埃普特河岸的白楊這幅肖像引起了爭論,但總的說來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馬奈的肖像畫相媲美。這幅肖像充分顯示出了莫奈的個性:他對造型的淡漠態度,以及這個女人的動勢和她的裙子上顫動的光都賦予整幅畫特殊的說服力;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動力感和生動性。這裡的畫面基本上是根據一幅照片安排的,這說明莫奈並不介意使構圖服從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來也該使莫奈想到空間的深遠效果的,然而,莫奈對此也並未介意。但這幅油畫缺乏色調效果:光線和陰影落在了人物所佔據的同一個平面上,因此,光線不能滲透人體,不能成為形的實體。大片固有色起了過多的作用。所有這些合在一起,與其說是真實表現了所見的事物,不如說是一種公式,但這種公式正是一個空前大膽的綱領。這一綱領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線便將滲入中間調子,生命也將滲透每一個筆觸,而整體的統一也就將要形成,那時,藝術就會變得花團錦簇,印象主義就要完全成熟了。




《聖拉查爾火車站》

聖拉撒路火車站每一個研究莫奈創作活動發展的人都會發現,如果說最初的命運促成了莫奈的發展趨勢,那麼後來就是他自己創造了他的命運。之所以莫奈成為「印象主義」風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認為「班首」,是因為莫奈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眾所周知,印象主義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它不僅改變了繪畫,而且改變了雕塑、音樂、文學,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沒有失去影響力,仍然改變著我們。繪於1877年的「聖拉查爾火車站」是一幅表現巴黎火車站的畫,這是一個日常生活場面的實際「印象」。莫奈神往於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煙雲的效果,神往於從混沌之中顯現出來的機車和車廂的形狀。莫奈相信光線和空氣的神奇效果是最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畫面的調子和色彩,這幅畫出色的表現了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

 進站的火車1870年代-結婚生子之後,擴大了旅行的範圍,也擴大了繪畫靈感的來源。1870年代是他開始印象派推動的重要十年,在這十年中印象派舉辦了4次聯合畫展。莫內都有參加。1879年是莫奈傷心的一年,他的妻子卡米耶去世,留下1歲的次子和12歲的長子。
1880年代-莫奈最後一次參加印象派聯展是在1882年,1884年之後他開始周遊列國,拜訪了倫敦,美國等地。
1890年代-莫奈開始專注而且持續的以睡蓮主題創作,
1900年代-莫奈的視力開始出現問題,但他仍繼續繪畫,而且還在畫睡蓮,越畫越大。
1910年代-莫奈遭受第二任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4年長子去世的打擊,視力也急速惡化。諷刺的是,莫奈到此時才算是成功畫家,作品開始受到國家收藏,並有錢建了大型畫室。他開始畫大型的睡蓮壁畫。
1920年代-莫奈的晚年仍持續創作,這個時期他的重心放在羅浮宮即將展出他的睡蓮作品,儘管視力越來越差,已經接近失明,他還是畫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為止。

Grainstacks, 1891

Grainstacks, Snow Effect, 1890-91

1525 paintings_Haystack at Giverny, 1885

Haystack at Giverny, 1893

Haystack, 1865

莫奈說:「當你去畫畫時,要設法忘掉你面前的物體,一棵樹、一片田野。只是想這是一塊藍色,這是一長條粉紅色,這是一條黃色,然後準確地畫下你所觀察到的顏色和形狀。直到它達到你最初的印象為止。」

Grainstacks, White Frost Effect, 1890-91

 

Grainstacks, White Frost Effect, 1891

Haystacks - White Frost, Sunrise, 1889

Haystacks at Giverny, 1884

Haystacks at Giverny, 1885

Haystacks at Giverny, 1894

Haystacks at Giverny, 1895

Haystacks, Overcast Day, 1884

Haytstacks (End of Summer), 1891

Grainstacks at Chailly at Sunrise, 1865

Grainstacks at Giverny, Morning Effect, 1889

Grainstacks at Giverny, Sunset, 1889

Grainstacks at Sunset, Snow Effect, 1891

Grainstacks at the End of Summer, Morning Effect, 1891

Grainstacks at the End of the Day, Autumn, 1891

Grainstacks in the Morning, Snow Effect, 1891

 

Grainstacks in the Sunlight, Midday, 1890

 

Grainstack at Giverny, 1889

Grainstack at Sunset, 1891

Grainstack in Overcast Weather, Snow Effect, 1891

Grainstack at Sunset, Winter, 1890-91

Grainstack, Thaw, Sunset, 1891

Grainstack under the Sun, 1891

Grainstack, 1891 01

Grainstack, 1891 02

Grainstack, Impression in Pinks and Blues, 1891

Grainstack, Sun in the Mist, 1891

Gladioluses, 1876

Gondola in Venice, 1908

At Val Saint-Nicolas near Dieppe, Morning, 1897

At Val Saint-Nicolas, near Dieppe, 1897

At Val-Saint-Nicolas near Dieppe in the Morning, 1897

Cliff near Dieppe in the Morning, 1897

Cliff near Dieppe, 1896

Cliff near Dieppe, Cloudy Weather, 1897

Cliff near Dieppe, Overcast Skies, 1897

Beach in Juan-les-Pins, 1888

Bed of Chrysanthemums, 1897

Antibes, Afternoon Effect, 1888

Argenteuil, 1872

  Argenteuil Seen from the Small Arm of the Seine, 1872

Apple Trees on the Chantemesle Hill, 1878

Apple Trees in Blossom by the Water, 1880

Apple Trees in Bloom, 1873

Apple Trees Blooming, 1873

Antibes Seen from the Cap Marten, Mistral Wind, 1888

Antibes in the Morning, 1888

Antibes - View of the Salis Gardens, 1888

Anemones in Pot, 1885

Andre Lauvray, 1880

An Orchard in Spring, 1886

An Old Street of Chaussee, Argenteuil, 1872

Amsterdam in the Snow, 1874

Alice Hoschede in the Garden, 1881

Agapanthus Flowers, 1914-17

Reading in the Garden, 1866

Argenteuil, Flowers by the Riverbank, 1877

Argenteuil, Late Afternoon, 1872

Argenteuil, Seen from the Small Arm of the Seine, 1872

Argenteuil, the Hospice, 1872

Argenteuil, The Seine, 1872

Argenteuil. Yachts, 1875 01

Argenteuil. Yachts, 1875 02

Argenteuil. Yachts, 1875 03

Arm of the Seine near Vetheuil, 1878

Arriving at Montegeron, 1876

Asters,1880

At Cap d Antibes, 1888

At Cap d Antibes, Mistral Wind, 1888

At Petit-Dalles, 1884

Green Park in London, 1871

Group of Rocks at Port-Goulphar, 1886

Group of Rocks, Port-Goulphar, 1886

Grove of Olive Trees in Bordighera, 1884

Hauling a Boat Ashore, Honfleur, 1864

Haystack at Giverny, 1886

Apple Trees on the Chantemesle Hill, 1878

Apple Trees in Blossom by the Water, 1880

Apple Trees in Bloom, 1873

Apple Trees Blooming, 1873

Antibes Seen from the Cap Marten, Mistral Wind, 1888

Antibes in the Morning, 1888

Antibes - View of the Salis Gardens, 1888

Anemones in Pot, 1885

Andre Lauvray, 1880

An Orchard in Spring, 1886

An Old Street of Chaussee, Argenteuil, 1872

Amsterdam in the Snow, 1874

Alice Hoschede in the Garden, 1881

Agapanthus Flowers, 1914-17

Reading in the Garden, 1866

Argenteuil, Flowers by the Riverbank, 1877

Argenteuil, Late Afternoon, 1872

Argenteuil, Seen from the Small Arm of the Seine, 1872

Argenteuil, the Hospice, 1872

Argenteuil, The Seine, 1872

Argenteuil. Yachts, 1875 01

Argenteuil. Yachts, 1875 02

Argenteuil. Yachts, 1875 03

Arm of the Seine near Vetheuil, 1878

Arriving at Montegeron, 1876

Asters,1880

At Cap d Antibes, 1888

At Cap d Antibes, Mistral Wind, 1888

At Petit-Dalles, 1884

Green Park in London, 1871

Group of Rocks at Port-Goulphar, 1886

Group of Rocks, Port-Goulphar, 1886

Grove of Olive Trees in Bordighera, 1884

Hauling a Boat Ashore, Honfleur, 1864

Haystack at Giverny, 1886

奧斯卡·克勞德·莫奈﹙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教堂系列14日-1926年12月5日),簡稱克勞德·莫奈或莫內,臺譯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大陸傳統譯莫奈。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印象派運動領袖人物。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馬奈:而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瓦在他的藝術人生中,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裡,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1874-1886年間,巴黎舉辦了八次印象派畫展,畢沙羅參加了每一次畫展,他曾說:「我的一生與印象主義的是完全符合的。」而莫奈第五、六次和最後一次均未參加展出。由於在這三次展覽中的作品已經有悖於原來的創作手法。為了堅持信仰,莫奈拒絕參加展覽以示反抗。這是他始終如一的堅持印象派信條的表現,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原因。
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觀察景物細緻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他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如《草垛》《睡蓮》等。而這僅僅是為了表現同一場景的不同天氣、光線下的不同表象,這是其他畫家很難做到的。
莫奈像個隱士,有時有很強的孤獨感。這一方面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愛思索:另一方面,因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當他不得不單槍匹馬奮力前行的時候,自然有一種寂寞寥落的感覺。
青少年草地上的午餐莫奈出生於巴黎,在他5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諾曼第的勒阿弗爾(LeHavre)。他的父親希望他繼承家裡的雜貨店,但莫奈則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15歲的時候,他最初小有名氣是因為他的木炭漫畫,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價格是每幅20法郎。在諾曼第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後來成了莫奈的良師益友並教授他學會畫油畫。 當莫奈來到巴黎羅浮宮,在那裡他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於是,隨身攜帶著顏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戶旁開始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莫奈在阿爾及利亞當了兩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為傷寒,莫奈的姑媽Lecadre夫人將他從部隊解脫出來,讓他去完成大學的藝術課程。

人物事件:
40幅真跡首次登陸中國
2014年3月7日,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的慶典活動之一,「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特展」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chi K11藝術空間開幕,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畫家大師作品、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眼鏡、菸斗、調色板)。據悉,展期自2014年3月8日至2014年6月15日,前期門票預售已接近10萬張。
中國買家2700萬美元拍走莫奈《睡蓮》
2014年5月6日,在洛克菲勒中心舉行的紐約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包括埃德加·布朗夫曼家族珍藏)中,一位中國買家通過電話委託方式以2700萬美
Nymphéas bleues (藍睡蓮)元(含佣金)的價格拍走莫奈的名畫《睡蓮》。
《華爾街日報》5月8日報導,鑑於這幅畫屬於莫奈最著名的系列畫作,佳士得之前預計這幅畫不含佣金的拍賣價格至少在2500萬美元,結果落槌價略低於預期。據交易人員說,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品的要價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可能不夠藝術館收藏價值的作品,但幾件價格最昂貴的拍品,競拍人數明顯不多,這可能是買家猶豫不決的信號。在過去80年來,這幅畫一直由私人收藏。最終,該專場47件拍品拍賣總成交額為2.859億美元。
莫奈17幅真跡畫作,首次在香港展出
「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進行展出。此次展覽將展出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17幅畫作,整批畫作均屬首次在港公開展出。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表示,從此次展覽中,可以了解莫奈早期到成名的畫風,欣賞過程中的色彩變化和圓熟技巧。

﹙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教堂系列14日-1926年12月5日),簡稱克勞德·莫奈或莫內,臺譯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大陸傳統譯莫奈。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印象派運動領袖人物。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馬奈:而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瓦在他的藝術人生中,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裡,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1874-1886年間,巴黎舉辦了八次印象派畫展,畢沙羅參加了每一次畫展,他曾說:「我的一生與印象主義的是完全符合的。」而莫奈第五、六次和最後一次均未參加展出。由於在這三次展覽中的作品已經有悖於原來的創作手法。為了堅持信仰,莫奈拒絕參加展覽以示反抗。這是他始終如一的堅持印象派信條的表現,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原因。
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觀察景物細緻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他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如《草垛》《睡蓮》等。而這僅僅是為了表現同一場景的不同天氣、光線下的不同表象,這是其他畫家很難做到的。
莫奈像個隱士,有時有很強的孤獨感。這一方面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愛思索:另一方面,因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當他不得不單槍匹馬奮力前行的時候,自然有一種寂寞寥落的感覺。
青少年草地上的午餐莫奈出生於巴黎,在他5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諾曼第的勒阿弗爾(LeHavre)。他的父親希望他繼承家裡的雜貨店,但莫奈則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15歲的時候,他最初小有名氣是因為他的木炭漫畫,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價格是每幅20法郎。在諾曼第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後來成了莫奈的良師益友並教授他學會畫油畫。 當莫奈來到巴黎羅浮宮,在那裡他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於是,隨身攜帶著顏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戶旁開始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莫奈在阿爾及利亞當了兩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為傷寒,莫奈的姑媽Lecadre夫人將他從部隊解脫出來,讓他去完成大學的藝術課程。

人物事件:
40幅真跡首次登陸中國
2014年3月7日,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的慶典活動之一,「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特展」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chi K11藝術空間開幕,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畫家大師作品、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眼鏡、菸斗、調色板)。據悉,展期自2014年3月8日至2014年6月15日,前期門票預售已接近10萬張。
中國買家2700萬美元拍走莫奈《睡蓮》
2014年5月6日,在洛克菲勒中心舉行的紐約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包括埃德加·布朗夫曼家族珍藏)中,一位中國買家通過電話委託方式以2700萬美
Nymphéas bleues (藍睡蓮)元(含佣金)的價格拍走莫奈的名畫《睡蓮》。
《華爾街日報》5月8日報導,鑑於這幅畫屬於莫奈最著名的系列畫作,佳士得之前預計這幅畫不含佣金的拍賣價格至少在2500萬美元,結果落槌價略低於預期。據交易人員說,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品的要價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可能不夠藝術館收藏價值的作品,但幾件價格最昂貴的拍品,競拍人數明顯不多,這可能是買家猶豫不決的信號。在過去80年來,這幅畫一直由私人收藏。最終,該專場47件拍品拍賣總成交額為2.859億美元。
莫奈17幅真跡畫作,首次在香港展出
「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進行展出。此次展覽將展出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17幅畫作,整批畫作均屬首次在港公開展出。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表示,從此次展覽中,可以了解莫奈早期到成名的畫風,欣賞過程中的色彩變化和圓熟技巧。


相關焦點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從莫奈名畫中探尋印象派繪畫的不同視角,揭開你心中的迷霧。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從莫奈名畫中探尋印象派繪畫的不同視角,揭開你心中的迷霧。所有的藝術都是為了喚醒人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
  • 莫奈風景作品欣賞——世上最美的風景,是莫奈的畫中景
    克勞德·莫奈代表作品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因此,就有可能導致只抓住了細微的變化,而失去了解對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層次,而忽略了景物形體的後果和全局。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
  • 印象派大師莫奈油畫作品20幅,色彩與意境,你更喜歡什麼?請欣賞
    ||印象派大師莫奈油畫作品20幅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出生於巴黎,幼年移居至法國勒阿弗爾生活,並跟隨風景畫家布丹學習繪畫,並聽其建議,專攻風景畫。長大後,莫奈到巴黎求學,並與畫家畢沙羅有著深厚的友誼之情。而後進入格萊爾畫室學習,並在那裡認識並結交了雷諾瓦、西斯萊等畫家。他們以戶外風景寫生為主,側重對於自然風景的藝術表達,而擺脫對於物象本身的關注,使每一物體的色彩表達不斷地變幻,從而達到色彩與光的完美融合。這也意味著感覺與觀察的變化,在改變繪畫藝術本身的同時,也改變了藝術的諸多領域,如:音樂、攝影、文學等。
  • 印象派大師莫奈,用柔和色彩及碎筆觸,畫出了這組柔美的風景油畫
    克勞德·莫奈《維瑟伊風景》《海風景》這張油畫描繪的是,地中海靠近義大利與法國邊界的陽光沐浴下的小鎮文蒂米利亞。莫奈下榻義大利海濱度假勝地博爾迪赫拉之後,在附近畫了這幅風景畫。克勞德·莫奈《海風景》《荷蘭帆船》這幅油畫色彩柔和,冷暖對比和諧;整幅畫中,重點刻畫地平線。帆船、風車、紅房子次第展開,錯落有致。
  •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風景畫選
    莫奈於1866創作的《Camille》和《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為他博得了廣泛讚賞,這兩幅畫也是以他的未來妻子Camille Doncieux為主題的眾多作品之一。普法戰爭(1870年7月19日)爆發後,莫奈前往英國避難。身在異國他鄉的莫奈研習了John Constable和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作品,兩位大師的風景畫都為莫奈在色彩方面的研究與革新帶來啟發。1871年,莫奈被拒絕納入皇家學院的官方畫展。
  • 如何欣賞莫奈及印象派作品
    在觀展之前,有必要學習「如何欣賞莫奈及印象派作品」。在藝術發展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最大的一次變動是由傳統藝術向現代派藝術的飛躍。傳統藝術的最根本特徵是求真寫實,而現代派藝術最根本的特徵是反對求真寫實。這個轉變不是瞬間完成的,中間有一個重要的過渡環節,那就是印象派藝術。
  • 色彩大師 ‖ 印象派代表作品賞析
    雖然他於 1880 年代末曾嘗試創作在不同光線及天氣下的風景畫,但此前從未創作多幅只以顏色、筆觸及氣氛區分的作 品。現作是《乾草堆》系列中形式上最大膽的,屬於一套三連作品之中其中一幅,畫面描繪一堆乾草的 特寫,部分因至畫布邊緣而中斷,形態與色彩皆超越自然主義的界限。乾草堆 莫奈作 他在同一 個乾草堆前一 天就畫了16張寫生。
  • 來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 解鎖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到這些傳世經典名作,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將攜57幅經典館藏作品亮相中國上海,我們將不出國門即能欣賞到法國國寶級印象派大師們的巔峰巨作,享受一次與印象派絕世真跡零距離接觸的視覺盛宴,走進莫奈及他的印象派朋友們為您營造的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 克勞德•莫奈:光影色彩魔術師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更是一位將光影和色彩運用到極致的大師,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的效果。
  • 印象派大師莫奈,用柔和色彩及細筆觸,畫出了這組柔美的風景油畫
    克勞德·莫奈《維瑟伊風景》《海風景》這張油畫描繪的是,地中海靠近義大利與法國邊界的陽光沐浴下的小鎮文蒂米利亞克勞德·莫奈《海風景》《荷蘭帆船》這幅油畫色彩柔和,冷暖對比和諧;整幅畫中色彩柔和,用筆輕鬆,很美!
  • 色彩藝術大師黃建南與印象主義大師莫奈心靈的對話
    黃建南先生早期得到關山月國畫大師的指導,尤得莫奈、吳冠中、朱曜奎、賈又福、戴澤、姚志華等前輩大師之精髓,七十年代初,歷時九年徒步三萬八千多公裡,走遍大江南北、深入大漠鄉村城鎮體驗生活、寫生作畫。早在1981年,黃建南作品參加西德世界家庭藝術博覽會,得到了當時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高度重視。八十年代作品大部分被外國友人及港商收藏。
  • 大師作品鑑賞|印象派領袖克勞德·莫奈,以光與影的色彩描繪世界
    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及經典巨作,如:莫奈的《日出·印象》。 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 印象主義大師莫奈雪景作品
    克勞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觀察景物細緻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他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
  • 訪法國著名油畫大師莫奈故居(莫奈花園)
    為了能夠實現很久以前的願望,趁這次法國遊之行,特地向當地的汽車租賃公司租車,自駕專程前往法國印象派油畫大師莫奈的故居–莫奈花園參觀。從而能有機會欣賞到許多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真跡。以前只是在報刊上見到莫奈的作品,這次終於能夠親眼看看大師的傳世之作了。所以帶上相機儘量多拍一些作品做個紀念。
  • 大師調色板上的秘密,揭露莫奈作畫習慣,對色彩至關重要
    大師調色板上的秘密,揭露莫奈作畫習慣,對色彩至關重要,值得學。莫奈色彩豐富是什麼原因,跟你想的不一樣。一個人畫得怎麼樣,從他的調色板上就可以看出來,這是老師常說的一句話 。習慣1,莫奈作畫所用的顏色種類並不多,豐富的色彩全靠整體運用顏色很多人認為要想畫好色彩,就得多用顏料,顏料的種類越來越多,目前油畫顏料多得已達幾十種,這樣真的就能畫好色彩嗎,莫奈的做法好像並不是這樣。傳說莫奈畫畫只用8種顏料,就能畫出美輪美奐的印象派色彩,簡直難以置信。
  • 印象派大師莫奈油畫作品欣賞
    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其畫作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此外,莫奈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 印象派大師莫奈怎樣畫畫,不全是對景寫生,3種方式了解色彩秘密
    印象派大師莫奈怎樣畫畫,不全是對景寫生,3種方式了解色彩秘密。印象派大師莫奈到底是怎樣畫畫的,很多人都比較好奇,流傳有很多說法。我們很多人畫的僅僅是現實景物的物象而已,頂多有色彩感覺好的人,會出現一些好看的顏色,僅此而已。因此,我們大多數畫畫的人所引以為傲的風景,就是這樣的。但是莫奈卻不是這樣的。他的一些畫的雖然是一次性完成的寫生,但仍然是畫的畫家對風景的印象。在短短的時間內,參照著自然,而進行對自己內心印象的表達。同樣的作品有很多。
  • 莫奈油畫乾草垛作品欣賞,莫奈油畫乾草垛作品圖片
    此次拍賣的這幅莫奈的乾草垛 油畫,縱72釐米 ,橫92釐米。莫奈乾草垛系類油畫這次在紐約拍賣的是乾草垛油畫是目前為止金額最高的一次。 莫奈眾多油畫中,乾草垛作為其中的一個系列作品,很好地體現出莫奈對於大自然光線的深度觀察與敏銳捕捉。很顯然,莫奈油畫乾草垛作品是具有很高的藝術鑑賞價值的。
  • 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
    由於印象派繪畫的色彩理論比較科學的反映了客觀世界的光色現象,可以使學生們的色彩作業水平很快的提高起來;同時,梵谷等後期 印象派畫家的富有個性的,富於表現力的作品,也對我國的畫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克勞德·莫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