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用心祭/吳仕釗

2020-12-13 騰訊網

今年清明用心祭

吳仕釗

2020年4月1日星期三

新楚風第346期

作者簡介

吳仕釗,筆名:常興。中共黨員。文化社會學者,作家、教授。曾在市級宣傳部、文聯任過領導職務,現為湖北省襄陽市委黨校退休人員。

倒春寒提醒

新一輪降溫

警示著疫情防控

不可以掉以輕心

再過三天

又到時節清明

紛紛的細雨

寄託著哀思

還是讓路上少些行人

倡導雲祭掃

用心祭奠

重在精神傳承

寫一篇回憶詩文

追思先賢的美德

編輯一個微信小程序

把「獻花」「鞠躬」變成遠程視頻

心到意到情到

這就是後生不忘先人

古人有訓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

悔之晚何若謹於前

今年清明用心祭

從此便解開

新一輪的祭掃文明

祭奠祖先

緬懷親人意在表達孝思

教育後代重在用心

貴在真誠心誠則靈

鞏固抗「疫」成果

推進生態文明

傳統意義上清明掃墓祭祀

不僅要表達對先烈的崇敬之情

更要傳承好先烈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今年祭掃更"清明":"網上祭""代客祭""集體祭"成主流
    鮮花供果「雲」敬獻,託人掃墓寄哀思 今年祭掃更「清明」:公墓限流明顯,「網上祭」「代客祭」「集體祭」成主流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昱 攝 疫情之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時,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清明祭掃方式多樣化,更加提倡家庭追思、網上祭奠和代客祭掃。
  • 「雲端代祭」「空中課堂」讓追思英烈更「清明」
    日前,陽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以清明節為契機,通過積極推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的開展,逆向思維,以軍烈屬的內心願望為出發點,開拓新的工作舉措,為全縣軍烈屬清明祭奠活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受到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 20年沒回老家過清明,今年她在公墓代祭,一天鞠躬超過500次
    20年沒回老家過清明,今年她在公墓代祭,一天鞠躬超過500次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20-04-06 清明三天,她和同事為公墓內1.2
  • 清明遙祭軒轅黃帝典禮在臺舉行
    (抗擊新冠肺炎)清明遙祭軒轅黃帝典禮在臺舉行中新社臺北4月4日電 清明遙祭軒轅黃帝典禮4日上午在臺北舉行。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在新黨黨部擺設香案主祭,與大陸方面視頻連線,共同祭拜軒轅黃帝。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陝西黃帝陵每年清明舉行盛大的公祭典禮,祭拜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並邀請臺灣政黨領袖與會,但今年祭典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縮減規模。兩岸採用視頻連線方式祭拜。上午10時整,參與典禮人士共同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抗疫烈士及死難同胞默哀。
  • 「雲祭」「代祭」一樣情——疫情下的清明祭掃見聞
    新華社西安4月3日電 題:「雲祭」「代祭」一樣情——疫情下的清明祭掃見聞新華社記者李浩「親愛的老頑童,你離開一年了,今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從過年就悶在家不敢出門,情況特殊,墓園不開放,我們來不了,但是我們都非常想念你,常常會想到關於你的點點滴滴……」清明前的西安細雨綿綿,朦朧了鳳棲山人文紀念園盎然的綠意,工作人員高妮感情充沛地讀著墓主親屬寫好的祭文,一旁的同事用手機錄製現場視頻。
  • 文明祭清明 遺志永傳承
    漯河:直播講故事 雲上祭英烈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於素凱「穿過歷史的塵煙,讓我帶您走近『戰鬥英雄』李海欣……」連日來,漯河市郾城小學的抖音號上,該校黨支部副書記陶光華講述漯河籍「戰鬥英雄」李海欣故事的視頻,經過全校師生和家長們的擴散轉發,獲得點讚無數
  • 詩歌· 清明祭(請來接力)
    1凌晨,見張浩洪先生在朋友圈發布清明節祭奠詩詞,徵得他同意,附錄如下:《清明節氣吟》文/張浩洪時值清明瑞氣出,2高會臣兄回家祭祖一首:《今年清明我不哭》文/高會臣也許我到了不該哭的年齡3自己的:《清明祭》文/賈志勇本該私人化的悲傷變成全民哀悼讓今年的清明祭有大不同
  • 七絕·清明祭
    七絕·清明祭文/嫣然碑前焚紙哀思祭,叩首燃香敬孝辭。
  • 當塗交警開展清明掃墓祭先烈活動
    (原標題:當塗交警開展清明掃墓祭先烈活動) 為悼念革命先烈,繼承先烈遺志
  • 合肥舉行清明共祭
    清明,是氣清景明、萬象新生的時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更是人們思親緬懷、表達感念的時刻。3月28日上午,在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園內,由合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作為指導單位的2020合肥市「清明雲共祭」儀式溫情舉行。這是一場無人員聚集的集體紀念活動,也是合肥市首次通過線下舉辦,線上參與的清明共祭儀式。
  • 洛陽仙鶴陵園2020「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上線首播
    4月3日,由洛陽市民政局主辦,伊川縣民政局協辦,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洛陽仙鶴陵園承辦的2020「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上線首播。  今年清明節正逢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情況不同於往年。在此形勢下,民政部及各地民政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關於殯葬單位疫情防控及清明祭掃工作的相關指導意見和規定,鼓勵和倡導採用網絡祭掃等新方式。
  • 清明羊城「文明祭」漸流行
    清明羊城「文明祭」漸流行     在此拜山的廣州市民徐先生表示,清明祭拜先人是人們的一種情感表達,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的清明傳統祭祖方式不可能短期內消失。燒紙錢可以省去,清香一炷卻是維繫傳統的底線,但民眾對鮮花、水果等無煙拜祭品的接納程度也已越來越高。徐先生認為,清明祭拜除了對逝去的親人、祖先表達緬懷之情,也是提醒後輩孝敬在世長輩的好契機。
  • 今年清明更「清明」 代祭網祭成新風
    今年清明節,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生態殯葬的先行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治區民政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清明節期間全區繼續暫停殯葬服務機構祭掃服務以及集中祭掃、集體共祭等群體性活動,大力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的新型祭掃方式。
  • 清明思親|宅家祭親人 遙寄相思情
    今年清明民政部門為此發出號召,暫定組織群眾集中祭掃,集體共祭。家人掃墓還需預約,以控制人數。我和妻子是杭州同一所學校的教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教師工資低,我倆加起來,也不過100多元。我們除了養活自己,上還要贍養兩位老人,下還要撫養兩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但妻子與我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從不抱怨。1990年,妻子因突發腦溢血猝然離世。妻子對家庭所作的貢獻,我和孩子永不忘懷。
  • 常州:清明「雲共祭」儀式 雲上寄思念憶逝人
    中國常州網訊 梨雨風花近清明,4月2日上午,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常州棲鳳山舉行「清明,我們在一起——2020』福壽雲』清明雲共祭」。這是一場無人員聚集,線下舉辦、線上網絡互動參與的集體紀念活動,市民通過福壽雲官網直播在家觀看了儀式過程。
  • 人文開化:清明祭墳粿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兩仟多年以前,清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故有「前明前後,種瓜種豆」,還是「植桃種樹」最佳時候。清明節做粿祭墳在我們這一帶已相傳近千年了。在這些粿中有一種形狀別具一格,它叫「祭墳粿」。其做工與眾不同,含意甚濃,要求較嚴。先做成三個直徑9公分,厚度2公分左右的米粿,但不能沾上油味和甜味,併疊在一起,然後用粉團揉成象鴿蛋大小的圓粒堆放在米粿上面,後小心翼翼放入盤中下鍋蒸熟。三個米粿代表著祖先,上面的米粒代表著子孫後代。
  • 馬英九清明很忙 祭完黃帝祭拜蔣介石
    「遙祭」黃帝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3日主持2013年遙祭黃帝陵典禮,凸顯「慎終追遠」、「源遠流長」寓意;這是馬英九任內第三度主祭。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為紀念黃帝,臺灣當局將清明節定為「民族掃墓節」;基於「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馬英九繼2009年、2012年,今年第三度親自主持,表達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 今年她在公墓代祭 一天鞠躬超500次
    今年她在公墓代祭 一天鞠躬超500次金羊網  作者:符暢、廖培金  2020-04-07 清明三天,秦曉燕和同事為公墓內1.2萬個墓穴一一敬獻鮮花
  • 七絕·庚子清明祭
    七絕.庚子清明祭
  • 今年清明祭祀,請您這樣做!
    今年清明祭祀,請您這樣做!今年能祭祖嗎?清明期間,我區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含墓區不在本村轄區內的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4月20日前暫停開放現場祭掃服務。市民朋友可利用中國文明網、中華英烈網等網絡平臺,以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清掃墓碑、「網上祭英烈」籤名寄語等方式寄託哀思,減少人員出行,避免人員集中造成疫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