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我是故宮「看門人」》:去不了故宮的日子不妨讀讀「看門人...

2020-12-07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單霽翔《我是故宮「看門人」》:把「活」字寫入故宮大門

關於故宮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故宮對自己所藏的文物數量可以精確到個位,且90%以上是珍貴文物嗎?

你印象中故宮開放面積有多大?你知道這幾年間故宮的開放區域從30%擴展到80%以上,壽康宮、延禧宮次第打開,一年四季都有好看的展覽嗎?

你知道除了實體故宮,網上的故宮也很精彩嗎?故宮貓、故宮跑、故宮的初雪和紅月亮,微博、微信上永遠有很多很有趣的話題。

值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的新作《我是故宮「看門人」》出版了,關於故宮的許多故事和疑問都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到解答。

《我是故宮「看門人」》從故宮「看門人」的角度,講述了單霽翔在故宮博物院擔任院長期間,通過各種舉措讓故宮博物院成為「活起來」的博物館,實現「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承諾的故事。內容涉及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承、文物保護、管理改革、學術與教育、品牌建設、文化傳播與交流等各個方面。

在該書中,單霽翔院長如數家珍地介紹了故宮這些年的變革,在第一章節「從「平安」到「點亮」:為了故宮的下一個600年」的引領下,分「故宮的珍貴文物有多少」「故宮博物院是個教育機構,也是個研究機構」「工匠精神感動了年輕的一代人」「管理改革——不一樣的參觀體驗」「『十億萬級』參觀量的博物館」「走出故宮:傳播文化的使者」六個章節,介紹了故宮這些年的變革。

將「活起來」的「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

在序言《我是故宮「看門人」》中,單院長介紹了故宮之「初體驗」:

我於2012年1月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

故宮博物院的館舍宏大,但是我看到大部分區域並未開放;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豐富,但是我看到99%的文物藏品在庫房裡面沉睡,展出的文物不到1%;故宮博物院的觀眾最多,但是他們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很多觀眾隨著導遊的小旗前行,聽著不夠專業的講解;很多觀眾的參觀流程就是看看皇帝坐在什麼地方、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大婚,然後看看珍寶館、鐘錶館,在御花園休息休息一下,就走出了故宮博物院。這座博物館的魅力,我們沒有充分展示給觀眾。

一些「世界之最」是最重要的嗎?它們很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有品質的文化生活更加嚮往,故宮文化遺產資源究竟多大程度上為人們的現實生活做出了貢獻,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具體就一位觀眾而言,當他走出故宮博物院的時候,回顧這次難得的文化之旅究竟獲得了什麼,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應該說,故宮博物院缺少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足的是人文關懷,因此必須要加以改變。

紫禁城杏花微雨

在單霽翔看來,定義一個好的博物館的不是建一個高大的館舍。一定要深入其文化資源,凝練出文化能量,舉辦好的展覽、活動,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博物館對自己的現實生活的意義。人們閒暇的時候願意走進博物館;走進博物館還流連忘返,久久不願離去;回去以後還念念不忘、一來再來的博物館,才是一個好的博物館。

「過去我們從事歷史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館管理,往往把身邊的文化遺產看作是遠離當今社會的過去的東西,它們只是被觀賞、被研究的對象。但讓文物活起來,需要讓文物重回人們的生活。只有讓人們感受到這些文物對現實生活的意義,人們才會真正地呵護文化遺產。」

「門」字裡面寫一個「活」字,成為「廣闊」的「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典故。單院長稱,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7年多,他只做了一件事——將「活起來」的「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

單院長的「獨家揭秘」

《我是故宮「看門人」》是單霽翔院長首次完整記述在故宮博物院工作點滴,他以獨特的敘述視角解讀了故宮博物院的社會形象轉變。

如在第四章「工匠精神感動了年輕的一代人」中,他從多年間工匠們默默做的修繕工作的「故宮考工記」開始講起,談到了有許多具體可感的案例的「特事特辦」的「百年大修」,最後講到讓許多工匠一夜之間成為紅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

家居館

單霽翔詳細介紹了故宮的文物修繕的歷史,他談到,故宮博物院所擁有的眾多類別文物修復保護技藝,均經歷過世代傳承。例如古書畫的裝裱修復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唐宋時期宮廷裝裱已形成十分嚴格的樣式。明清時期,又形成了以京城為中心的「京裱」和以蘇州為中心的「蘇裱」,而宮廷的造辦處則集兩大門派的優點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裝裱修復技藝。再如,早在春秋時期,青銅器鑄造已達鼎盛,青銅器的修復與複製技藝隨之產生。眀清時期,青銅器修復領域出現不同派別,故宮博物院的青銅器修復技藝則源自「京派」的「古銅張派」。

如今,古字畫的裝裱修復技藝、青銅器的修復技藝等,已先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世紀50年代,故宮博物院組建了文物修復工廠。80年代,文物修復工廠擴建為文保科技部,成為專門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和研究的部門。以往文物進入文保科技部修復,只附帶修復單,記載文物號、傷況、文物名稱、送修人,需要修復部位等幾項簡單的信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開始建立起詳細的文物修復檔案。任何進入文保科技部修復保護的文物,首先需要對其狀況進行詳細記錄。

除了「綜述」,單院長還舉了很多切實可感的例子,比如在古書畫裝裱修複方面,故宮博物院一直是業內最高水平,但是今天遇到難題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修復保護手段。

例如近年來正在維修保護乾隆花園,乾隆花園內最高的建築是符望閣,符望閣裡的一面牆上曾經有過一幅大型繪畫,70年前解放戰爭時期,這幅繪畫落了下來,當時的老員工就把這幅畫包了起來。70年過後的今天要維修保護時,打開看,這幅畫已碎成了上千片。但是在計算機系統的輔助下,文物修復專家用三個月的時間居然把它拼對了起來,又用了一年多時間完成了修復保護。今天人們看到的是清朝著名學者董誥畫的一幅非常漂亮的畫,這幅作品實現了起死回生。

符望閣的山水畫修復

還比如,河南上蔡出土的一件青銅器,出土時就已經碎成了200多片,沒有辦法進行研究。但是在無損探傷的設備支持下,在最大的一塊青銅片的銅鏽下面,居然發現了20多字的銘文,得以知道這是一件帶有先秦銘文的青銅器,是製造於春秋時期的一個鼎,非常珍貴,如今已經完成了維修保護。

相關焦點

  • 單霽翔:從故宮「看門人」到中華文化「看門人」
    高雨晴 攝在山西臨汾舉行的「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暨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活動上,單霽翔以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的身份圍繞文化遺產保護等作主旨演講。 高雨晴 攝中新網臨汾9月22日電 題:單霽翔:從故宮「看門人」到中華文化「看門人」作者 高雨晴依舊是一身中山裝,在山西臨汾雲丘山上,單霽翔開啟他的第N次演講。
  • 專訪單霽翔:我是故宮的看門人,也是故宮的講解員
    中新網12月31日電 今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視頻訪談,回應「故宮跑」、「2025年百年院慶」、「數字博物館」、「院內修繕」等熱點話題。再談到日常工作感受,單霽翔謙虛地說:「我是故宮的『看門人』,也是故宮的『講解員』。」「石渠寶笈」展引發的「故宮跑」。
  • 單霽翔:故宮「看門人」
    那麼,2020年的故宮,是單霽翔心目中完美的故宮麼?  「不,我心目中的故宮比這還好。」單霽翔說,「這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我們只是盡好這一代人的責任。我的職責是看好故宮。」當別人用「故宮掌門人」來稱呼他時,他總要糾正:「我是故宮的看門人。」
  • 建投書局直播分享會|單霽翔:我是故宮「看門人」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他是第一個走遍故宮 9371 間古建築房屋的人,也是第一個將故宮藏品數量精確到個位數的人。他是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2020年思享會第一期,跟隨單霽翔一起,從故宮「看門人」的角度, 解鎖一個屬於博物館的下午。
  • 人物|單霽翔:故宮「看門人」是怎樣煉成的
    單霽翔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故宮博物院曾有七任院長,他是第六任。他熟悉故宮的每一個角落,他記得有關故宮文物的每一個精準數字。他崇尚「工匠精神」,讓默默無聞、年復一年修復文物的匠人成為不一樣的「網紅」。他銳意創新,讓嚴肅的故宮在一次次認真「賣萌」中變得溫情。
  • 人物|單霽翔:故宮「看門人」是怎樣煉成的
    他崇尚「工匠精神」,讓默默無聞、年復一年修復文物的匠人成為不一樣的「網紅」。他銳意創新,讓嚴肅的故宮在一次次認真「賣萌」中變得溫情。他更願意把自己故宮「看門人」,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他就是建築學學者、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結緣已久 閱讀改變命運生於四合院,長於四合院,單霽翔的血液裡流淌著深深的四合院情結。
  • 2020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直播內容及嘉賓介紹(附直播入口)
    2020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直播  ➤直播內容介紹:  應人民網文娛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邀請,4·23世界讀書日20:00,單霽翔攜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做客文藝星開講,與網友讀者直播互動。單霽翔平時喜歡讀什麼書?
  • 「看門人」單霽翔新書帶讀者深度遊故宮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今天對故宮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一上臺就賣了個關子。「永樂皇帝昭告天下的日子,換算成公曆是1420年12月8日,所以今天是紫禁城建成600年的正日子。」他揭了謎底,全場聽眾頓時倍感興奮。 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8日在北京首發面世,單霽翔在新書發布會後獻上了一場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 2020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時間+平臺+入口)
    /  直播嘉賓介紹:  他曾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我一把火都沒有因為故宮怕火」;他曾說「千萬不要買故宮的行李牌買完第一次出差就會丟了太好了」;他曾說「在故宮裡走千遍把故宮讀千遍把故宮講千遍都不厭倦」……妙語如珠、幽默詼諧、「金句」頻出,他就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
  • 故宮「看門人」亮相南國書香節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8月29日,羊城書展「名人云分享」直播間迎來了備受讀者喜愛的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帶著新作《我是故宮「看門人」》,單霽翔與讀者分享了他與故宮的不解之緣。紫禁城一部片子《我在故宮修文物》,使文物修復工作走近了大眾視野。在直播間,也有高中生讀者提問,學習哪些專業可以到故宮博物院工作。單霽翔院長表示,故宮博物院是一部大百科全書,涉及的專業林林總總。
  • 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附直播入口
    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4月23日世界讀書日20:00  單霽翔攜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做客文藝星開講,與網友讀者直播互動  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在哪裡看?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北京本地寶】(ID:bdbbeijng),對話框回復【看門人】獲取單霽翔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入口、直播時間、直播觀看指南,還可獲取雲遊故宮直播回放入口
  • 世代傳承我是故宮看門人
    世代傳承我是故宮看門人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2 13:50 來源: 大公網作為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被外界尊稱為故宮的「掌門人」,但他自己一直自稱為「看門人」。行走在有近600年歷史的故宮古建築群裡,單霽翔說他感覺故宮是「有生命的空間」,「每一組院落、每一座宮殿建築、每一扇朱漆大門、每一段石板橋樑、每一塊青磚黃瓦、每一件宮廷陳設、每一幅樑枋彩畫都承載?豐富的歷史符號、文化信息」。
  • 《我是故宮「看門人」》: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
    原標題:《我是故宮「看門人」》: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  單霽翔新作《我是故宮「看門人」》書影 資料圖片  有個人,在7年多的時間裡,一直致力於一件事:把「活」字寫進故宮的「門」裡,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走近人們的生活,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 單霽翔為何總說自己是故宮「看門人」?
    在我的記憶深處,早已烙印上永遠的四合院情結,甚至成為內心對於城市記憶最柔軟的地方。後來,因緣際會我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每天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中行走,感受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找到了那種久違而又熟悉的愜意。壯美的紫禁城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記憶、經歷和情感。紫禁城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12月8日,「『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的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也正式發布。
  • "看門人"單霽翔:故宮新安防設施不遜於大英博物館
    中新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張中江)題:單霽翔:故宮安防設施不遜於大英博物館  作為歷年的「提案大戶」之一,過去十年中,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共提交了152件提案。今年,他再次帶來16件提案,其中兩個與故宮直接相關。
  • 「看門人」單霽翔三本新書 為故宮六百周年慶生
    本報訊(記者 張恩傑)「今天是紫禁城600周歲的正日子,作為看門人,我用這最新編著的三本新書給大家講述故宮博物院的古建築、珍藏文物及與我院有關的人和事。」12月8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辦新書發布會,並通過PPT課件向在場觀眾展示該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提升遊客服務水平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背後的故事。單霽翔說,希望通過這些努力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當天10時至11時,單霽翔作了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 故宮博物院的歷任「看門人」
    摘要: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在94年光陰中,共經歷了6任院長。「網紅」院長單霽翔就是第六任,他公開說過,故宮博物院歷任院長都沒好下場,不是遭遇火災就是遭遇盜竊。 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在94年光陰中,共經歷了6任院長。
  • 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單霽翔新著《我是故宮「看門人」》
    但他說,我是故宮「看門人」。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的新作《我是故宮「看門人」》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獻禮之作,該書由三位近百歲學界泰鬥聯名推薦。
  • 「看門人」單霽翔編著三本新書 為故宮600周年慶生
    「今天是紫禁城600周歲的正日子,作為『看門人』,我用這最新編著的三本新書給大家講述故宮博物院的古建築、珍藏文物及與我院有關的人和事。」12月8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辦新書發布會,並通過PPT課件向在場觀眾展示該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提升遊客服務水平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背後的故事,通過這些努力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當天上午,單霽翔做了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在一個小時的演講中,他講述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