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休息2.5天,一波神操作正在襲來。
這場疫情凍住了全球消費的熱情。目前來看,僅國內旅遊2020年一季度的收入就懸崖式下跌了69%,預計全年同比減少旅遊9.32億人次,減收高達1.18萬億元;而海外疫情超乎意料的嚴峻,出口行業幾乎停擺,老闆和員工的生計岌岌可危。
怎麼辦?3月以來,江西省、浙江省和甘肅省隴南市三地相繼發布通知,鼓勵推行2.5天假日制。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向媒體指出,「旅遊業帶動性強、乘數效應大,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而2.5天的假期比長假更靈活,操作性更強。」
那麼,2.5天休假能拉動多大的經濟增長?
事實上,早在5年前,國家相關部門就曾鼓勵實行2.5天假日制,全國數十個省市相繼跟進,但收效甚微。更何況,目前疫情把企業的進程拖慢了一大截。「好不容易才復工,都在想怎麼把前面2個月的損失掙回來,現在每月無端端多出2天休息,誰願意?」一位浙江企業老闆在社交媒體上感嘆。
一周休2.5天?別急,這個福利可能輪不到你
每周2.5天休假,安排上了?
3月以來,江西省、浙江省和甘肅省隴南市三地相繼發布通知,鼓勵推行2.5天假日制,刺激消費。
最先出手的是江西。3月19日,江西省發布的《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打好「組合拳」提振旅遊消費的通知》提出: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優化工作安排,今年二季度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積極引導幹部職工周末外出休閒度假。
無獨有偶,甘肅省隴南市印發的《隴南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消費穩增長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也提出鼓勵休假消費——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完成工作任務、安排好值班人員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其餘職工休假旅遊。
3月24日,浙江省印發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提振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中也提到,鼓勵實施一周4.5天彈性工作制,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三地相繼推出2.5天假日制引起輿論熱議。「浙江鼓勵一周休2.5天」迅速躥上微博熱搜榜,話題閱讀量高達2.4億,討論1.8萬。「2.5天假」在72小時影響力峰值達52.23,成為3月26日的微博熱詞。
不過,一連串的問題縈繞心頭:所有人都能休2.5天嗎?工作時間減少了,工資怎麼算呢?
事實上,2.5天休假並非見者有份。江西省政策就言明「積極引導幹部職工周末外出休閒度假」;而浙江省的政策也強調支持「有條件的」;甘肅省隴南市政策更是直接指明是「行政事業單位」。顯然,2.5天休假制的實行是有條件的。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本次試行『2.5天假日制』只是在今年二季度的3個月內,時間並不長,所以預計惠及的群體中,起到帶頭作用的機關事業單位等有望率先受益。」
需要指出的是,2.5天休假並不意味著工作時長縮短。《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明確指出,我國職工工作時間為每日8小時、每周40小時。與其說是休假,不如說是調休。江西省政策規定,彈性作息減少的工作時間,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調劑補回;甘肅省隴南市的政策也表明,必須在完成工作任務且安排好值班人員的情況下,實行2.5天休假。
更何況,三地出臺的政策均是以鼓勵為主,並非是強制性執行。江西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彈性作息的要求是鼓勵性和倡導性措施,並非強制性要求,也不是全省一刀切,各地各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願執行,具體的調休方式也是各單位決定。
當務之急,消費就是最大的貢獻
其實每周2.5天休假算不上什麼新鮮事。
早在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首次提出「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閒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隨後,河北、江西、重慶、甘肅、遼寧、安徽、陝西、貴州、福建、浙江、廣東、江蘇等10多個省份都正式出臺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實行2.5天休假模式。輿論熱議不斷,一度將其解讀為全面普及2.5天假日制的信號。
時隔5年,為什麼2.5天假日制會重回大眾視野?
答案顯而易見。這場疫情,重創了消費市場。疫情期間宅家隔離,除了生活必需品和醫療防護物資外,其他消耗十分有限。以旅遊行業為例,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的一組數據令人擔憂: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將分別下降56%和15.5%,國內旅遊收入分別下降69%呵20.6%,預計全年同比減少旅遊9.32億人次,減收高達1.18萬億元。
國內消費待覆蘇,國外出口也指望不上。據美國疫情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截至美東時間3月28日下午6時,美國確診病例超12萬;義大利衛生部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3月28日18時,累計確診病例超9萬,令人揪心。
疫情當前,歐美國家封國鎖城,消費欲望急速下降,國內出口行業首當其衝。外貿人焦慮不已,「今年上半年外貿行情會非常差,由於疫情在國外擴散,大批訂單延期或者取消。從對接的美國來看,百貨公司和大型商場都已經開始關門,大量訂單會被擱置。」
因此,鼓勵2.5天休假模式,不難理解背後的良苦用心。眾所周知,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眼下疫情肆虐全球,出口受阻,倘若此時能夠給予工作穩定且收入尚佳的群體更多假期,就可以適當釋放部分消費,從而緩解國內部分企業的窘境。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解釋,「旅遊業帶動性強、乘數效應大,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而2.5天的假期比長假更靈活,操作性更強。」這就意味著,鼓勵推行2.5天假日制,時間上可以滿足短途旅遊需求,進而促進周邊旅遊消費。
現實很骨感
「我缺的是錢,不是缺花錢的時間」
那麼,一周休假2.5天,究竟可以拉動多少經濟?
正所謂,有錢沒閒,有閒沒錢。眼下為了振興消費拉動經濟,各地祭出一套組合拳——南京市在網上累計發放67萬筆消費券,5天內帶動消費近千萬元;廣西宣布通過支付寶發放億元消費券,定向鼓勵本地消費者;杭州更是決定發放總額高達16.8億元的消費券,鼓勵消費者,拉動線下消費。
而且,機關幹部帶頭先行。3月10日,南京市秦淮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關於機關幹部帶頭消費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倡議書》,倡議廣大機關幹部帶頭購物消費,區領導本周到轄區內商貿、餐飲等企業購物消費不低於100元等。
一邊拉長放假,一邊狂撒消費券,堪稱無縫配合。理論上來說,如果真正踐行2.5天假日制,確實可以刺激消費,拉動周邊經濟發展。但也有一個現實境況擺在眼前:政策要順利落地,並非易事。
即便是眾人眼中最有可能享受2.5天假期的機關單位,恐怕也難以得償所願。「現在很多基層和機關辦公室公務員加起班來跟私企一樣瘋狂」某基層幹部在知乎上感嘆,「現在的基層幹部現狀是8小時以外隨時待命加班,雙休日隨時可以取消直接去上班,何談2.5天彈性休息呢?」據了解,這位基層員工所在市區兩年前就曾發布過鼓勵2.5天彈性休假的文件,可惜結果卻不了了之。
至於民營企業,更為艱難。「好不容易才復工,都在想怎麼把前面2個月的損失掙回來,現在每月無端端多出2天休息,誰願意?」一位浙江杭州的企業老闆表示,「作為一個小企業的老闆,感覺心好累。」
而對於有些員工而言,2.5休假更是奢望。「我們缺的是那0.5天嘛,我們缺的是周末那2天啊!」有網友就在微博吐槽,「雙休都沒有,還2.5天休息,我敢提老闆就敢踢了我。」還有有網友心塞道,「剛看到這個政策,公司就通知接下來單休了。」
一位在杭州工作的網友更是感嘆到,「別說休息2.5天,能管理一下007和996,還有強制執行的大小周,給大家正常的兩天休息就好了。」甚至還有外企HR表示,「不降薪不減員就不錯了,還想著休息。」
更尷尬的是,當你休假了,工資卻減少了,刺激消費可能成為一道偽命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美好的初心在現實中總是免不了碰壁。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就曾表示,三地相繼推出鼓勵2.5天假日制政策後,其他地方很有可能會跟進,但是效果未必會好。
大面積普及2.5天假日制,也許依然是一個未完待續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