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童謠」只是順口溜而已

2020-12-03 搜狐網

  巴山雨

  目前在寧波小學生中很流行根據唐詩宋詞或流行歌曲「改編」的「另類童謠」,內容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和娛樂各個方面,對此現象,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到不良影響。(據21日《寧波日報》報導)

  「另類童謠」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全國各地到處都在流行,隨便就可以找出一大堆,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

「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還是我。」「床前明月光,學生睡得香,一覺睡起來,鈴聲響叮噹。」對此現象,有論者撰文表示憂慮,呼籲全社會都要重視「綠色童謠」的創作,以達到「淨化」童謠的目的。

  我認為「另類童謠」只是順口溜而已,我專門查了「謠」字的釋義,它是指隨口唱出,沒有伴奏的韻語。因此嚴格地講,童謠專門指的是兒歌。可這些「另類童謠」是用來說著玩的,不是用來唱的,把其稱為「童謠」,這個帽子蓋得實在太大,它還不具備這樣的資格。我們每個成年人都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人在兒童時代沒有編過、說過順口溜?如果自己也說過,那麼就請思考一下這些順口溜是否對自己的成長帶來過「負面影響」,如果沒有,那就別擔心孩子們了。

  順口溜是一種民間智慧,是民眾表達的幽默方式,這些「另類童謠」,不過是孩子們在課餘生活中宣洩出來的一種兒童幽默而已,他們也只不過是說著玩兒,有多少會真的當回事?恰恰相反,我倒認為這樣的順口溜很押韻,朗朗上口,易記易背,孩子們很容易接受。而且我相信,能編出這樣的順口溜的孩子,一般語文都學得不錯。

  編順口溜是小學生們調皮、好玩的天性決定的,這跟有沒有好的童謠無關,即使社會上有很多好的童謠,這樣的順口溜在孩子中也有市場,他們照樣會編、會說。對這樣的順口溜,我們還是寬容一些吧,難道我們要把孩子教到只會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整天一本正經、一點幽默細胞都沒有嗎?時評約稿啟事

  本報時評專欄面向社會約稿,具體要求如下:1.從本報最近刊發的本地、國內稿件中選出您認為有代表性的新聞,發表見解、觀點。2.要求觀點深邃,見解獨到,文字流暢,並有建設性意見。3.字數在800-1000。

  郵寄地址:長春市人民大街2598號東亞經貿新聞報社綜合新聞部 郵編:130051

  信箱:dyjmxw@163.com

  諮詢電話:0431-8488940、8488950。

相關焦點

  • 古詩被改面目全非 「另類童謠」流行小學校園
    記者一位當教師的朋友說,現在的網絡上就有很多另類語言,成為孩子們傳唱的順口溜原版,還有一些雜誌或者盜版讀物上的「幽默」段子也會吸引孩子眼球,甚至連部分小學生的作文輔導資料上也有這樣的東西。另外,電視裡的一些綜藝節目和廣告經常把好好的一句話說得「面目全非」或使用諧音,這也會給孩子帶來創造和改編的靈感。
  • 孩子「惡搞」:戲謔、調侃的另類童謠
    孩子「惡搞」:戲謔、調侃的另類童謠2008-10-21 09:11 作者:佚名 來源:出處:pckids 錄入:pengxing   收藏本文導讀:如今,戲謔、調侃的另類童謠與順口溜開始流行校園。
  • 唐詩宋詞成了「情色」 另類童謠流行校園
    事後麥先生從兒子那裡得知,這些順口溜都是現在校園裡流行的童謠。   《望廬山瀑布》成燒鵝廣告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昔日的「點蟲蟲,蟲蟲飛,飛到荔枝基……」等童謠在學生哥心目中已是老套了,取而代之是一些搞笑式的「脫口秀」或者是帶點「情色」內容的另類童謠。
  • 另類童謠「兒歌日」唱跑調 學兒歌應該正確引導
    更令人憂心的是,很多另類童謠內容不健康,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造成潛在危害。一個小男孩向記者推薦他們唱的「經典歌謠」:星期天早上我爬山坡……一下子遇到了高壓電,我就到了閻王殿……我給閻王爺幾億元,他立馬放我回人間。
  • 北京大力普及健康童謠 孩子告別「灰色順口溜」
    不要讓我傷心流淚,無故把我來浪費」等新童謠的出現,讓全市的小學生們逐漸忘卻了一些社會上流傳的不健康「順口溜」和聽起來非常頹廢的「灰色童謠」,在快樂的新童謠中,孩子們更加懂得了要愛護環境和助人為樂。宣師一附小的老師昨天如是說。  昨天本市召開北京《新童謠》推廣普及座談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從現在起本市將採取7大措施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廣健康的新童謠。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兒歌、童謠、順口溜來啦!
    fang 防 yi 疫 當前,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我市廣大師生積極響應國家、省、市號召,合力共同防範疫情來襲,在寒假期間,許多師生在落實「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中,紛紛以兒歌、順口溜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兒歌、童謠、順口溜來啦(組圖)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兒歌、童謠、順口溜來啦(組圖)
  • 小學生自編童謠抵制"灰色童謠"
    東方網12月18日消息:說起童謠,大家都會想到一些熟悉的旋律,比如「小呀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小學生中竟然開始流行這樣的順口溜:「上學苦,上學累,上學還得交學費……」甚至在上學、放學路上,有的同學都以會唱這些「童謠」而自得。
  • 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簡單 上海垃圾分類兒歌童謠押韻
    為了簡單了解如何垃圾分類,下面小編分享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還有垃圾分類兒歌童謠。  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  認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類要清楚,  藍色大桶可回收,變廢為寶好顏色,  綠色大桶裝剩菜,變成肥料來灌溉,  紅桶垃圾最有害,電池燈管就是他,  橘色大桶裝其他,尿布舊物來安家。
  • 「董浩叔叔」力推童謠文化工程狙擊灰色童謠
    此行,一是與童謠專家會面,一是探討童謠的發展,「董浩叔叔」詼諧地說,「這是關著門的研討會。」背景:另類童謠流行小學校園「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打了敵敵畏,蚊子死多少」、「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來到滷肉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沒有錢」……目前,類似順口溜形式的童謠在一些校園裡十分流行,一些傳統童謠已被搞笑式的「脫口秀」或帶「情色」內容的另類童謠替代。
  • 「灰色童謠」悄然流行校園 學生自編童謠抵制
    說起童謠,大家都會想到一些熟悉的旋律,比如「小呀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小學生中竟然開始流行這樣的順口溜:「上學苦,上學累,上學還得交學費……」甚至在上學、放學路上,有的同學都以會唱這些「童謠」而自得。為了抵制這種「灰色童謠」對學生思想的侵襲,二七區劉樓小學在學生中開展了以自編童謠拒絕「灰色童謠」的活動。
  • 【煙臺故事】煙臺童謠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日子是拮据的,但小孩們的精神生活一點不單調,除了五花八門的各種遊戲外,編唱童謠順口溜是孩子們不自覺的一種口語創作。    我的家在棲霞,小的時候孩子們怎麼那麼聰明,玩著玩著張口就編出一段順口溜,最聰明的是比我大幾歲的盼舉,他八歲時坐大板車掉下來摔成了羊癲瘋,動不動就犯病,站在街上突然就趴在地上,雙手像在旱地遊泳一樣撲拉著泥,自問自答:「好了?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隨著紙巾的普及,人們把手絹「丟」了,而更被悄悄丟棄的是陪伴一代代孩子成長的童謠。當下,童謠的生存尷尬尖銳地擺在人們面前。正因為如此,探究童謠的生存現狀及其背後原因,也許正是時候。  外國童謠更受家長青睞  童謠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形式短小,語言單純,適合兒童傳誦。
  • 校園流行惡搞「灰童謠」,學生傳唱「亞文化」「負能量」歌謠,引發...
    而近些年來,「亞文化」「負能量」的灰童謠卻在校園內流行起來。這些灰童謠是怎麼流行起來的?面對灰童謠流行的情況怎麼辦?惡搞「灰童謠」 ,引發家長擔憂上周末,記者在市區玉屏公園散步時,耳邊傳來兩位小女孩的嬉笑聲,口裡還大聲唱著這樣的順口溜:「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沒人陪,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夫妻一對對。」
  • 小夥子擺地攤另類營銷,靠順口溜吸引顧客,還收了200個徒弟
    因為他擺地攤時的營銷非常的「另類」,靠「順口溜」的方式來吸引顧客,而且在擺地攤的時候還開通了網絡直播,這兩下結合,他不僅賺到了錢,還收了200個徒弟。「洪湖水浪打浪,我的味道就是棒」,「吃著香嚼著脆,越吃越香越有味」。在趕集的時候,如果你聽到這樣的順口溜,這樣的吆喝聲,一定要過去看一看,那就是這個小夥子一邊擺攤一邊推銷他的東西。
  • 「玩具」鈔票流行桂林 荒誕童謠令人擔憂
    一種「兒童銀行」發行的玩具「鈔票」眼下正在一些小學生中流傳,「鈔票」背面印著的荒謬童謠給孩子們帶來誤導令人老師擔憂不已。          童謠內容令人驚    昨日上午,育才小學一位老師反映,說有學生將一些印刷品交給學校門衛,這些印刷品包含有對學生學習和成長不利的文字。
  • 泰和:「紅領巾」編唱兒歌童謠抗疫情
    ……連日來,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少先隊員們編唱的防疫兒歌、童謠、順口溜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上迅速走紅,一段段防疫兒歌短視頻、一幅幅防疫順口溜七彩漫畫受到家長及少先隊員們的熱捧,他們紛紛動指點讚,轉發傳播。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紅領巾需要了解什麼?能夠做些什麼?該縣少先隊員紛紛響應「小手拉大手,爭做防疫小先鋒」號召,勇爭網絡宣傳員、抗「疫」小衛士。
  • 你還記得這些玉林的童謠嗎
    以前確實也採訪過不少玉林老一輩的文化人士,多多少少也聽到過一些關於玉林童謠、歇後語來歷的時代背景和典故。本期節目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方面的東西。 玉林的童謠數量繁多,有短有長。有些是已經流傳很久遠了的,有些童謠又是帶有濃鬱的時代背景的。
  • 童謠與兒歌的回憶
    印象中小時候唱的童謠,都是典型的長沙順口溜,必須用長沙話來念才順口(押韻)。並且隨句換韻。  比如:「啞巴啞巴,你呷粑粑,你不給我呷,我告訴你姆媽。姆媽不答白,屋裡來噠客,客給我五分錢,我去坐輪船。
  • 童謠:太陽當空照
    >童謠:太陽當空照2014-10-15 10:13: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太陽當空照,據了解,目前一種語言調侃、內容低俗的另類校園歌謠在中小學校較為流行,老師和父母對此憂心忡忡。  另類童謠源自學習的壓力  表現:學校老師成了調侃對象  在流行的新歌謠中,絕大多數對學校、老師充滿了敵意,如小陳所唱的那首炸學校就流傳很廣;教師更是成了孩子們調侃的對象:如現代老師武藝高,個個都會扔8216;飛鏢8217;。教學更是有法寶,不是作業就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