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明日寒露,寒露和白露節氣有啥區別?寒露三候又是啥意思?
國慶8天長假餘額不足了,很多上班族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準備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對於農民來說,國慶假期正是很多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每天都忙著下地收割莊稼,目前正是「三秋」的關鍵時期,而且明天就迎來了寒露,這意味著秋天結束迎來了冬天。
寒露是24個節氣中的第17個,寒露的到來,也就意味著進入到了冬季。寒露在每年的時候都是比較固定的,一般在10月7日至9日之間,今年的寒露在10月8日,也就是明天,這是今年國慶8天長假的最後一天,很多人會在返程的旅途中度過這個節氣。
寒露到來,北方地區就將進入到寒冷的季節,或者說進入到了冬季,不過在南方地區,雖然進入到寒露,但白天的溫度還比較高,只不過早晚溫差大,能感覺到陣陣涼意。明日寒露,在農村地區有很多有關寒露的農諺,比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不過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寒露和白露節氣有啥區別?寒露三候又是啥意思?
寒露和白露,一字之差,很多人分不清,到底這兩個節氣有啥區別呢?咱們來說說,第一,寒露和白露都是24節氣中的一個,只是到來的時間不同而已,寒露在每年的10月7日至9日之間來臨,而白露則是在每年的9月7日至9日之間來臨。第二,寒露和白露的氣候也不一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寒露的解釋是:「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思是說這個期間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而白露的時候,氣溫不算太低,但是在晚上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露水。
當然除了上面說到兩點的區別之外,下面這句農諺更能讓你理解白露與寒露的區別,「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思是說在白露的時候,衣服要多穿點,不能露出胳膊身體在外面,要不然容易感冒。而在寒露的時候,不能再穿涼鞋了,要保護好腳,腳不能再露出來,以防「寒從足生」。
古代的時候,每個節氣對應有三侯,比如寒露對應的三候分別為「鴻雁來賓」、「雀入水為蛤」、「菊有黃華」,這都是啥意思呢?」鴻雁來賓」即為寒露的時候,大雁會飛往南方過冬;「雀入水為蛤」,則是說寒露的時候,雀鳥都不見蹤影了,但在海邊撿到的花蛤身上的顏色與雀鳥相同,以為是雀鳥變的,其實這是毫無關聯的;「菊有黃華」,則是說寒露的時候,菊花會競相綻放。
明日寒露,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寒露的農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