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寒露至,農諺「寒露過三朝,遲早一齊標」啥意思?

2020-12-04 岐黃問答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唐】元稹《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寒露簡介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10月07日-10月09日時太陽到達黃經195°時交節。 寒露的到來,標誌著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伯仲叔季,季秋即通俗意義的晚秋、深秋。它與白露、霜降一樣,都是反應水氣凝結、凝華現象的節氣。

這一時節,氣溫持續下降,不僅清晨時分的凝露越來越多,體感也由涼爽轉向了寒冷,甚至觸之,都能感覺到微微的寒意。古籍 《通緯·孝經援神契》也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可見,寒露雖與白露一樣,都是反應氣候變化的節氣,但明顯體感更加寒冷,秋意更加濃厚。

寒露時間

寒露是在公曆每年10月07日-1009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195°。

2020年寒露時間:10月08日 03:55:07,農曆庚子鼠年八月(大)廿二,黃帝紀元4717年08月22日。

寒露氣候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的節氣,因此整個節氣的氣候特點可以用「寒」一字概括。然而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全國各地的寒露氣象的「寒」有著迥然不同的表現。當華南地區的日平均氣溫還在20℃上下徘徊的時候,而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日平均氣溫已經不超過10℃,按照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經步入冬季。

中國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的過程中,很早就發現「寒露」與農作物收成之間存在某種關係,並將之總結成言簡意賅,方便傳頌的農諺,譬如「寒露過三朝遲早一齊標」一句。意思是,不論是什麼時候插的禾稻,到了寒露時節,都必須要抽穗揚花,否則就可能成為過冬青」,像青草一樣不值錢,將會大大地影響收成。

寒露三候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寒露節氣開始,鴻雁大舉南遷,雀鳥等小型飛鳥也都躲藏了起來。(古人看到寒風凜冽,空中的雀鳥少了,而海灘上的蛤類則多了起來,便認為「雀入大海為蛤」。這當然是古人的臆想,但也反映了他們淳樸的世界觀。)而菊花也因為陰氣漸盛的時候發芽抽枝、結蕾開花。

寒露習俗

(1)鬥蟋蟀

俗話說「蟋蟀鳴,懶婆驚」,天一冷蟋蟀就開始鳴叫了。此時正是民間鬥蟲的好時節。據記載,鬥蟋蟀這一習俗始於唐代,興盛於南宋,當時還出了一個著名的「蟋蟀宰相」——賈似道,竟然在相府裡建了一座「半閒堂」,專門用來養蟋蟀,鬥蟋蟀。痴迷至此,所謂茶仙、戲仙也不外如是。

(2)秋釣邊

如果說鬥蟋蟀是北方人的心頭寶,那麼南方人則對寒露秋釣邊情有獨鍾。「寒露」過後、「霜降」之前的那一段時間內,深水區已經無法被太陽照熱,喜歡高溫的水域的魚兒,便紛紛遊向溫度較高的淺水區或者是向陽的岸邊,在此塊區域內釣魚,魚兒極易上鉤,即所謂的「秋釣邊」。

寒露食材

寒露時節的飲食養生,需在五味平衡的基礎上,滋陰潤燥(肺)。因此,日常應少食辛辣的食物,而應多吃一些甘淡滋潤的食物。如柿子、紅薯、菊花茶、大閘蟹等都是你不錯的選擇。

而板慄也是一種很適合寒露時節食用的食物。傳統醫學認為板慄,性溫味甘、入腎、脾、胃經,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等功效。現代研究也表明,板慄中除了含有充分的澱粉外,還含有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物質。尤其是核黃酸,能很好地促進發育;促進細胞的再生。

寒露食譜

(1) 醬爆大閘蟹(此方來自網友堂媽小廚)

【材料】大閘蟹4隻、小蔥適量、姜適量、大蒜適量。

【調料】甜麵醬適量、麵粉適量、食鹽少許。

【做法】

① 螃蟹用小刷子刷乾淨,用刀對切,斷面用麵粉封一下。

② 鍋裡加油,油六七成熱調小火把蘸過麵粉的螃蟹放進鍋裡煎一下。

③ 切口定型後,用鏟子把螃蟹往鍋裡面推一下,加入面醬炸香。

④ 出香味加蔥姜蒜,加適量清水,沒過螃蟹的一半水量即可。

⑤ 加入適量食鹽,大火燒開,中火燉煮,煮至湯汁粘稠。

(2)素炒涼薯(此方來自網友楚妍)

【材料】涼薯1個、胡蘿蔔1根、青椒1個。

【調料】鹽適量、香醋少許。

【做法】

①涼薯和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條狀,青椒洗淨切成適當形狀。

②胡蘿蔔條焯水備用。

③熱鍋涼油,入青椒翻炒斷生,隨機入焯了水的胡蘿蔔,最後加入涼薯,給適量鹽,快炒。

④出鍋前淋香醋少許即可。

寒露常識

寒露過後,天氣日漸很冷,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兒童格外需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腹部的保暖。可以披一件薄薄的外套再出門,謹防「凍」出傷風、感冒、發燒來。

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畢竟有句老古話叫做作「寒從足生」。還可以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研究還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繫。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今日互動:你們家鄉寒露時節需要吃什麼特別的東西嗎?歡迎與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寒露至,天愈冷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是幹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處於室女座)時。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
  • 明日寒露,寒露和白露節氣有啥區別?寒露三候又是啥意思?
    今天分享的主題:明日寒露,寒露和白露節氣有啥區別?寒露三候又是啥意思?國慶8天長假餘額不足了,很多上班族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準備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對於農民來說,國慶假期正是很多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每天都忙著下地收割莊稼,目前正是「三秋」的關鍵時期,而且明天就迎來了寒露,這意味著秋天結束迎來了冬天。
  • 寒露節氣和菊花茶
    寒露節氣是農曆二十四節之十七,是秋季六節之五。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度。寒露節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大,早、晚已有絲絲寒意。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從地域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仍然秋意濃濃,而北方則已進入初冬天氣。
  • 2018寒露節氣是什麼意思 寒露節氣的由來及各地養生習俗一覽
    10月8日,寒露至。寒露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天氣乾燥;此時節常常出現咽幹、鼻燥、皮膚乾燥等秋躁症狀;「寒露不露腳」,進入寒露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腳部。國慶假日即將結束,返程留意天氣變化! ​
  • 【寒露節氣】2019寒露是幾月幾日,寒露是哪天,寒露是什麼意思,寒露...
    導語:寒露節氣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10月8日或9日將迎來寒露節氣,寒露意味著氣候由涼爽到寒冷的轉變,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 快要凝結成霜了。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
    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10-08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 時間過得非常快,轉眼間就來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古書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指的就是寒露節氣。
  • 理工二十四節氣—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飲食習俗
    寒露節氣一般在公曆10月7日或8日。寒露是反映天氣現象和氣候變化的節氣。《二十四節氣解》:寒者,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寒露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大雁南飛;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
  • 寒露:了解二十四節氣文化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
  • 二十四節氣 | 寒露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寒露時節,我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此時最為五彩斑斕。
  •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白話譯文   寒露時節,金色的狗尾草在溫軟地秋風中搖曳。青色的球狀栝樓掛滿了瓜藤,就像在遙望天上悠閒的白雲。   嫩嫩的秋菠菜與秋白菜競相爭綠。扁豆和茄子比賽看誰的顏色更紫。
  • 二十四節氣食譜【寒露】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寒露含義是什麼 2019寒露是幾點幾分
    2019年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那麼寒露代表著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呢?  寒露代表著什麼?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是指寒冷。
  • 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2020年寒露是幾月幾日圖片文案get
    國慶8天長假餘額不足了,很多上班族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準備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對於農民來說,國慶假期正是很多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每天都忙著下地收割莊稼,目前正是「三秋」的關鍵時期,而且就迎來了寒露,這意味著秋天結束迎來了冬天。
  • 話說二十四節氣 |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意思是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
  • 二十四節氣—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可見「寒露」是天氣轉涼的標誌,連露氣都要凝結了。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詩有「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8日22時寒露到,6句有關寒露節氣的農諺,你聽說過幾句呢?
    意思是說寒露一般是在農曆九月份出現,這個時節的氣溫要比白露節氣時更低,地面的露水也會更冷,都快要凝結成霜了。 在白露節氣的時候,氣溫是從炎熱到涼爽過渡,而進入到寒露節氣以後,氣候將從涼爽到寒冷開始過渡了。在北方地區都已經進入到秋季了,像西北西北一些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而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這個時期也是秋意漸濃了。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農諺:「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寒露種河灘」,啥意思,請看
    昨天有人聊起播種冬小麥的事,有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最當時」,又有人說:「別說白露種麥早,要是高山就正好」,還有人說:「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寒露種河灘」。為此幾人各持己見,都有自己的說辭……那麼,這些農諺俗語究竟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 節氣之美 | 寒露:嫋嫋涼風動 悽悽寒露零
    十一長假最後一天,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寓意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節氣由來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