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8日 08:5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權衡/執筆
字號內容摘要:協調發展理念作為最新理論成果之一,有助於人們深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內在規律,這無疑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協調發展;理念;內涵;重大意義;發展
作者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協調發展理念與其他四大發展理念一樣,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具有引領性的重要發展理念,內涵豐富、意義重大。
豐富思想內涵
協調發展理念的實質就是要求在發展這個重大問題上,必須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的關係,至少體現了如下幾方面的科學內涵:
一是協調發展要求發展過程更加體現全面性和整體性。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經濟大國,強調協調發展,必須凸顯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實現城鄉全面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必須凸顯區域之間協調發展,促進東、中和西部地區全面發展,引領各地區共同發展;必須凸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能出現「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二是協調發展要求發展的過程更加體現平衡性特點和要求。中國的發展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處理好發展中的各類平衡和關係問題。強調協調發展,要求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通過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努力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有機統一,防止社會發展的短板制約經濟增長;協調發展強調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以強大的國防建設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保障,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協調發展強調經濟發展等硬實力,也要凸顯文化等軟實力的提升,推動硬實力與軟實力協調發展。
三是協調發展要求發展更加體現可持續的目標和要求。中國實現崛起和現代化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中國的發展必須強調協調和可持續性。協調發展,也要求必須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問題,確保經濟增長與人口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邁向創新驅動發展。唯有如此,中國的發展才能持續邁向新階段。
重大現實意義
在中國經濟進入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刻,提出協調發展理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第一,落實協調發展理念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協調發展理念是引導我國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未來幾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要確保「一個都不能掉隊」,那就必須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地區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大力提高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加快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確保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以協調發展理念為引領,在提高發展的整體性和全面性過程中,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