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2020-12-06 扁擔圈讀書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對之後的詩人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詩人輩出的唐朝,王維能夠脫穎而出,自是有他自己的一派風格,可以說是「於李杜之外,別立一宗」,王維字摩詰,在詩、書、畫、樂方面都有些許成就,其中以詩歌為最,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王維的詩畫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見成就之高,被世代文人所追捧。

山水田園詩多清新雅致,格局較廣且情感豐富,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來描述再合適不過,而王維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其詩自然是情感深厚,自然脫俗。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大都出自中年以後,那時的王維因政局動蕩而逐漸消沉下來,開始了每天吃齋念佛、參禪悟道的悠閒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寄託於山水和佛理之間,這在王維的許多詩中都能體現出來,他自己就曾說:「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思歸何必深,身世猶空虛。」這也是他自身的感悟吧!

王維寫的山水詩,大多是五律五絕,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是一首描寫空山深林幽靜的詩,以動寫靜就給人留下了一種十分幽寧的意境了,這是他五絕中的一首很典型的代表作,而《山居秋暝》就是他五言律詩中的一首經典了:「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王維山水詩中的名篇,它不但將風景寫得特別美,還在詩中寄託了自己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與詩情畫意中寄託情感,可謂佳作!

若把王維的山水田園詩與前人作比較,可以發現,他的詩將內容豐富擴大了,且更帶有藝術風採,這就將這類詩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他的《渭川田家》,前四聯「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將一幅田家暮歸圖很形象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從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田園生活的悠閒與自在,而詩句全都是採用白描的手法,雖樸素卻十分寫實,畫面感超強,詩的尾聯「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又將整首詩做了個升華,那就是將詩人的情感寄託其中,更添了生動性。

我們都知道,王維不僅田園詩寫得好,他的邊塞詩也堪稱一絕,但其實邊塞詩與田園詩也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尤其是在寫景方面,不管什麼樣的景色,王維都能寫出美感,達到詩中有畫的境地。比如那首著名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聯一出,一幅沙漠日落圖就展現在我們腦海中,壯觀而遼闊,王國維曾形容這一句是「千古壯觀」,《紅樓夢》裡香菱學詩一節也曾道出了這句詩超高的藝術境界。

其實只要讀過王維的詩就會知道,王維最擅長的就是寫景,所以無論是山水田園詩還是邊塞詩,王維都可以寫出景物特有的意境。哪怕景色不同,我們依然能在腦海中構想出一幅又一幅經典的畫面,而王維這種對景物描寫的擅長,甚至在他的送別詩中也能體現出來,如那首膾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春雨過後的清晨,如此清新,甚至讓人感到了新鮮空氣撲面而來的清甜。

王維的景物詩能寫得如此好,其實離不開他在繪畫上的造詣,只有一個有超高的藝術修養的人,才能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表達得如此真實而形象吧,而他對自然之美能夠如此詳盡的描述,其實也離不開他在日常生活裡細緻入微的觀察與感受,當王維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融入進詩歌之中時,他筆下的一草一木就富有了生命力,帶著自己特有的神韻,也帶上了超乎現實的意境,讓讀者沉迷其中,甚至調動著自己的五官,來感受王維詩中那特有的詩情畫意。

想要把自己的作品完成到極致,除了作者自己天生的敏感度以外,對生活的觀察,對人生的感悟都是必不可少的,多了觀察,才能更好地展現作品,多了感悟,才能更完美的表達意境,提高思想深度,才能使作品擁有靈魂,擁有永不凋敝的生命力。寄情於山水之間,歷經人間世事,多一份體會與觀察,多一些閱歷與思考,作品才有內涵,生命才有高度!

相關焦點

  • 王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詩 /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詩的解析」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與孟浩然並稱「王孟」;又與李白(詩仙)、杜甫(詩聖)、李賀(詩鬼)等並稱「詩佛」。他的詩明顯受兩方面影響,一是受陶淵明、謝靈運等山水田園詩人影響,如「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荊扉」(《渭川田家》);「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等詩句,與陶淵明筆下的山水田園詩俱無二致。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成就
    聞一多說:「王維替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後代中國人對詩的觀念大半以此為標準,即調理性情,靜賞自然」(《聞一多說唐詩》,鄭臨川筆錄),指的就是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最能體現他的詩歌藝術創造力,同時也達到了山水田園詩的最高成就。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是山水詩人,為何被稱為「詩佛」?
    王維的詩多是詠山水田園之詩,是田園派詩人,其和孟浩然合稱為「王孟」。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在寫自然美景的時候,又流露除了閒居生活中閒逸自在的生活情趣唐朝一些著名詩人都有尊稱雅號,比如: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詩鬼是李賀、詩傑是王勃、詩豪是劉禹錫、詩囚是孟郊、詩奴是賈島、詩狂是賀知章、詩家夫子是王昌齡、詩魔是白居易、詩虎是羅鄴、詩骨是陳子昂、詩隱是孟浩然,等等,王維是山水田園詩人,他也是有雅號的,他的雅號就是「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
    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創了與前人不同的「破墨」體,將山水畫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文人畫,究其源頭,王維當屬其一。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的淵源很早,東漢墓室壁畫和唐代敦煌壁畫都有水墨山水畫的影跡。
  • 王維經典詩八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風格鮮明。他的山水詩、邊塞詩,意境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精品。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 這是王維田園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緻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佛王維的哪首詩最得你心
    唐朝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唐詩,在詩的創作方面可謂是詩人如星,佳作如雨。誕生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傳唱千古的名句。有很多很有特點的詩人,也被後人冠之以特殊的「冠冕」,如詩仙、詩聖、詩鬼、詩狂等。而王維也是這群特殊的人之一,他被稱為詩佛。
  • 王維是山水詩人的集大成者,將古代的山水田園詩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中國的山水田園詩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側重抒情與表現,慣於運用朦朧、空寂、曠遠的景物渲染感情基調。在描繪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情的時候,往往同時兼具古樸、自然與靈動等多種色彩。而王維就是繼謝靈運等山水詩人之後的集大成者。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誰 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人們稱讚一個人畫畫畫得好,詩作得好時所說的話語。其實這句話還可以具體指代一位詩人,大家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嗎?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王維,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至今為止,留下來的詩有400餘首
  • 「五言七律」居多,「六言」鳳毛麟角,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留存於今的詩作四百餘首,而山水田園詩佔了四分之一以上。江山之助,才人之筆,在安史之亂前終於讓他開創了盛唐的山水田園詩派,也得以與李白、杜甫鼎足而立,天下三分,李白美名「詩仙」,杜甫雅號「詩聖」,而王維則譽稱「詩佛」。
  • 王維這首山水田園詩,深得他「詩中有畫」的特點,你值得一看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說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是少有的全才。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他的這兩首詩。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多詠山水田園,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 從「詩佛」王維的詩歌意境,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意人生
    從「詩佛」王維的詩歌意境,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意人生唐朝被譽為我國詩歌文化最燦爛的時代,被後世人奉為詩歌經典的《唐詩三百首》,雖然只收錄了311首唐詩精粹。但從唐朝建立一直到滅亡的二百八十九年間,唐詩的創作量高達5萬餘首,並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詩詞創作者。
  • 為什麼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人。《唐詩三百首》中就收錄了王維29首詩詞,僅次於杜甫(杜甫有38首),比李白還要多(李白只有27首)。王維是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的詩詞寫得非常美,蘇軾就曾這樣評論:味摩詰(摩詰就是王維的字)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本身也是一個大畫家。
  • 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派
    在我國的魏晉時期,陶淵明和謝靈運分別開創了田園詩和山水詩。在之後的唐代,有兩個人對於他們進行了繼承,分別是孟浩然和王維。一.孟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輞川情結,你可曾了解?
    唐代詩人在藍田的遊止,最值得一提的是王維隱居輞川。   輞川因其青山逶迤、綠水淪漣而成為都城長安東南的風景名區。尤其唐時這裡還有一泓逶迤近10裡的深山谷地湖泊一欹湖(猜想應當是地震後形成的堰寒湖吧),青山綠水,碧波蕩漾,漁舟往來,蓮綠菱肥,鷗鷺嬉戲,這在少水的北方更是充滿了魅力和誘惑。
  • 王維沒有畫作流傳於世,為何還會被誇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代表詩人,他一生為我們留下許多意境優美的詩歌,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等等。王維詩作裡寥寥幾字便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詩歌裡的美妙意境。
  • 為何說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最令人稱道的地方,還並不是他的邊塞詩,而是他那無數充滿情趣的山水田園詩。或許,每個成功的詩人,他們的仕途都會遭受到一些波折吧,王維也是如此,他很年輕的時候便進士及第,可是,不久就因為某些原因而遭到了貶謫。張九齡當上中書令之後,曾經提拔他為右拾遺,這又重新燃起了他想要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他還曾經寫了詩歌,讚頌張九齡反對結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
  • 說到唐朝的山水田園詩,就不得不說「王維」這個全才
    繼續說這本《唐詩宋詞裡的趣事》,前篇說完了邊塞詩和玉門關的由來、文化的演變,這一篇我們來說說第二個類別,山水田園詩。實際上,山水田園單獨成為詩詞的審美意象,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陶淵明和謝靈運開始的,發展到唐代,慢慢形成了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總體來說,這一派的詩人喜歡讚美大自然,也嚮往田園的生活,所以詩裡面說得最多的,也都是山水風光、田園生活。詩人們常常喜歡用不加修飾的語言,來描繪一種淡然悠遠的意境。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沒錯說的就是他!
    談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知名的一個就是王維,對就是中國唐朝的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上學的時候背過不少他的詩。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人,但是其實他也是一位唐代特別著名的畫家。
  • 王維寫的這首詩既唯美又豪邁,頗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感
    王維生長在盛唐時期,是著名的田園山水詩人。他與詩仙李白出生在同一個時代,更有趣的是,王維和李白還是同年而生,但是兩人之間卻無太多交集。王維的詩清新淡雅,自然脫俗,無論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還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每個人幾乎都能吟誦幾首王維的詩。王維一生信佛,所以他的詩總有一種雲淡風輕之感,不雕琢,不濃重,他的每一首詩都像是一幅唯美的水墨畫,在不經意間戳中每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