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020-12-04 駭氏傳奇

王維最令人稱道的地方,還並不是他的邊塞詩,而是他那無數充滿情趣的山水田園詩。或許,每個成功的詩人,他們的仕途都會遭受到一些波折吧,王維也是如此,他很年輕的時候便進士及第,可是,不久就因為某些原因而遭到了貶謫。張九齡當上中書令之後,曾經提拔他為右拾遺,這又重新燃起了他想要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他還曾經寫了詩歌,讚頌張九齡反對結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可是無奈的是,張九齡罷相之後,繼任者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王維的仕途,也變得更加黑暗了,起伏升降間,他開始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他曾經隱居在終南別業,那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或許,就是這樣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讓他逐漸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山水田園詩。在詩歌中,他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之中,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無限風光,雖然說,也有一些詩歌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對仕途的厭倦,但是,絕大多數詩歌,所描寫的都是安適自得的心境。

王維不僅善於寫詩,而且還善於作畫,所以,自然便會以一個畫家的眼光來看待大自然的山水,其情趣,其專注點,便與一般人有所不同。他筆下的田園,給人一種牧歌式平靜祥和的感覺;他筆下的山水,一派清淨的景象,不僅有「空、寂、靜」的境界,也有的能給人以宏偉壯闊的感覺。

在《漢江臨泛》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王維是多麼講究構圖,講究畫意,「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別的且不說,單說那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就足以給人無窮的想像,讓讀者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蒼茫、遼闊的景致。

這樣的詩句,在王維的詩歌中比比皆是,他的詩歌,從來都不故作高深,從來都不用浮誇、華麗的詞藻來顯示自己的文採,他雖然學富五車,但是卻不故意用深奧的典故,深邃的哲理來顯示自己的學問,他只是那麼娓娓道來,便勾勒出一幅又一幅的美景,總結出一句又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語。

再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這首詩中,王維以有寫無,以動寫靜,特別講究色彩的搭配。

前三聯寫景,首聯點明題目,王維首先總體地描寫了一下山間的秋景,從自己的角度來感受,寫出了山中秋天傍晚時分的寧靜、清新和幽美。頷聯具體寫山間晚來景色,他十分注重寫景的構圖與色彩,那通體透明的月光與山泉配上青松,很淡雅,也很靜美。頸聯由物及人,前靜後動,寫山中人日常勞動生活的場景,突出淳樸寧靜的情味。這樣的「動」,非但沒有破壞夜的靜美,反而更加反襯出「靜」了。

不過,如果光光只是描寫出一番靜美的田園風光,那麼王維也只能算是平凡的庸手,所以,他便在最後,加上了兩句能夠點明主旨的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表明對山間美好景色的熱愛,也表達了自己樂於隱居的心境。

這種創作手法,讓人很容易就想到了謝靈運,謝靈運也很喜歡寫山水詩,而且也常常在詩歌的末尾處加上自己的議論,抒發自己的情感,可是,和謝靈運相比,王維的詩句顯得通篇混融完整,有句有篇,將議論和景色緊緊連一起,也將禪意融合在詩中,給人無限的遐想。

王維曾經創作了大量的詩歌,都是論述自己希望遠離塵俗的願望,再加上他的詩歌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有一種淡遠的意境,所以,頗有魏晉時代陶淵明的遺風。

既然說,王維的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麼,便不得不提到他的另一項絕技,那便是他的書畫技藝。中國畫歷來以線條為主,善於表現意味,不長於表現外形,而唐人看出了線條畫的短處,開始嘗試通過墨色的濃淡變化來彌補短處,表現事物的層次感,比如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便用了這種方法。

待到山水畫正式獨立出來之後,唐代出現了吳道子、李思訓、王維等山水畫大家。吳道子善於寫意,他所畫的佛像,更是被人稱讚為「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李思訓開創了金碧青綠山水的畫法,筆法工細,色澤豔麗,被後世尊為工筆正宗。而王維呢,他最擅長的是水墨畫,務求淡雅,富有詩情,重在意境的表露,被稱為文人畫。

雖然說,山水畫並不是自王維開始,但是,王維卻賦予了山水畫新的生命。他採用一種叫做「破墨」的新技法,採用水墨的濃淡變化來渲染山水,使得山水畫不再受青綠色彩和線條勾勒的束縛,所畫出來的山水之景,便有了重重疊疊、遠近掩映的神韻,能夠更好地反映出山水之美。王維之畫,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可以算得上是巧奪天工了。

王維不僅善於作畫,還潛心進行書畫理論的研究,他所撰寫的《山水論》和《山水訣》,詳細地敘述了畫山水、林木以及四季之景、早晚之景之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為山水畫的後學者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

雖然說,唐人張彥遠對於王維畫作的評價不太高,他將畫分成神、妙、能、逸四品,每品又列上、中、下三等,王維僅列妙品上,但是,到了宋朝以後,文人畫開始興起,王維在畫壇開始備受推崇,明朝的董其昌就曾經稱王維是南宗畫之祖。

人們形容一個文人的時候,總是喜歡用「琴棋書畫」這幾個字,作為一個全能的文人,王維不僅善於書畫,在音樂方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有一個傳說故事,就足以證明他是多麼精通音律。據說,有人得到了一幅《奏樂圖》,王維看了之後,便說:「《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他非常肯定地就辨認出了畫中所畫的場景是正在演奏什麼樂曲,這著實讓人驚嘆。有好事之人集樂工嘗試著演奏,竟然和王維所說並無差別。

能夠如此明察秋毫,除了對於繪畫極其了解之外,也足以證明,王維對於音律,也是相當精通的。

相關焦點

  • 王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詩 /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詩的解析」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與孟浩然並稱「王孟」;又與李白(詩仙)、杜甫(詩聖)、李賀(詩鬼)等並稱「詩佛」。這首《山居秋暝》大約是詩人隱居輞川時期的作品。據李肇《國史補》記載:「王維好釋氏,故字摩詰。立性高致,得宋之問輞川別業,山水勝絕。」王維在輞川這片勝絕的山水之間徜徉,以其詩人特有的審美眼光和生動傳神的筆觸,寫下了不少優美的山水田園詩,《山居秋暝》是最為傳誦的名篇之一。詩人採用白描的手法,以樸素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村圖景。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誰 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人們稱讚一個人畫畫畫得好,詩作得好時所說的話語。其實這句話還可以具體指代一位詩人,大家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嗎?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王維,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至今為止,留下來的詩有400餘首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唐代的王維。 王維既是詩人,又是畫家,他的成就不僅僅只是在於詩畫上,而是他能巧妙地將詩和畫融合起來,構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也是中國畫的特點。《宣和畫譜》中提到王維的詩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說的「皆所畫也」。王維的繪畫高雅、清新,給人一種詩意的境界。我們常說的「詩情畫意」,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詩畫、情意的密切關係,詩是以情為主,而畫是以意為主的,可以說這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
    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創了與前人不同的「破墨」體,將山水畫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文人畫,究其源頭,王維當屬其一。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的淵源很早,東漢墓室壁畫和唐代敦煌壁畫都有水墨山水畫的影跡。
  • 秋水說歷史:唐代大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方可成佛
    而王維的詩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王維,字摩詰,太原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一心向佛之人,摩詰的本意在佛教裡是一個菩薩名「維摩詰」,正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維摩詰是佛陀的一個俗家弟子,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為甚高,即使很多出家的弟子也不能趕上他。
  • 王維沒有畫作流傳於世,為何還會被誇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中有畫」我們可以能理解出來,可是,「畫中有詩」又該如何解釋呢?要知道,王維並沒有留下畫作傳世啊!先來說一個小故事吧,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明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來歷了。身邊的好友向這位年輕人解釋著,說畫此畫的人裡,有古時的「畫聖」吳道子,還有唐代的「詩佛」王維。一聽說還有王維,當即震懾了這位年輕人的心魂,都說王維詩畫雙絕,卻未曾親眼目睹,誰知道那是不是道聽途說呢?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為什麼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人。《唐詩三百首》中就收錄了王維29首詩詞,僅次於杜甫(杜甫有38首),比李白還要多(李白只有27首)。王維是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的詩詞寫得非常美,蘇軾就曾這樣評論:味摩詰(摩詰就是王維的字)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本身也是一個大畫家。
  • 王維經典詩八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風格鮮明。他的山水詩、邊塞詩,意境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精品。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 這是王維田園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緻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 從「詩佛」王維的詩歌意境,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意人生
    從「詩佛」王維的詩歌意境,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意人生唐朝被譽為我國詩歌文化最燦爛的時代,被後世人奉為詩歌經典的《唐詩三百首》,雖然只收錄了311首唐詩精粹。但從唐朝建立一直到滅亡的二百八十九年間,唐詩的創作量高達5萬餘首,並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詩詞創作者。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沒錯說的就是他!
    談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知名的一個就是王維,對就是中國唐朝的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上學的時候背過不少他的詩。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人,但是其實他也是一位唐代特別著名的畫家。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大家耳熟能詳,他的畫有誰見過?
    從盛唐到今天已一千多年了,王維的畫遺失了不少,僥倖流傳到今天的,普通人若沒機遇。很難輕易見到其真跡了,不過宋代的蘇軾有幸見過王維畫不少真跡,並留下評語,說:「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摩詰是王維的字。蘇軾這個評價,非常之高,將王維的詩與畫放在一起來說,相得益彰。
  •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詩畫之間》一書中的《「詩畫一律」的內涵》《中國古代的詩畫優劣論》《詩畫平等觀中的詩畫關係——圍繞「詩中有畫」說的若干問題》《詩畫一律論壽翁》四篇論文,皆是討論這些問題的。「詩畫一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皆是蘇軾揭櫫的話題,這是時代的機緣。
  •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詩畫之間》一書中的《「詩畫一律」的內涵》《中國古代的詩畫優劣論》《詩畫平等觀中的詩畫關係——圍繞「詩中有畫」說的若干問題》《詩畫一律論壽翁》四篇論文,皆是討論這些問題的。  「詩畫一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皆是蘇軾揭櫫的話題,這是時代的機緣。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是山水詩人,為何被稱為「詩佛」?
    王維的詩多是詠山水田園之詩,是田園派詩人,其和孟浩然合稱為「王孟」。那山水詩人王維為什麼被稱為「詩佛」呢?王維不僅是田園山水詩人,同時他還是一位山水畫家,他的詩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在當時可謂是「詩畫雙絕」。王維之所以被稱為詩佛,是因為他的詩有佛意禪心,而他本人又參禪悟理、學莊信道。
  • 絕美五言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被稱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在詩人中,不止王維的詩有這個特點。很多詩人的詩作,寥寥數語,亦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今天分享十首五言絕句,看詩人們在簡短的語言中,怎麼寫出詩情畫意。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詩佛」王維十大經典名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字摩詰,盛唐詩人,外號「詩佛」。王維精通佛學,而且他的詩和書畫都很有名,蘇東坡稱他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還精通音律,是唐朝有名的才子,詩歌方面的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鳥鳴澗》《竹裡館》《送元二使安西》等。
  • 王維晚年一首即事寫景之作,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晚年王維獨自在終南山隱居,這一時期他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心無旁騖,遠離了喧囂的塵世,日子很平淡,所以他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作,其中一些經典之作,更是美得猶如一幅畫。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認為人的詩那就是一幅畫,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 韋應物一首很唯美的七絕,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王維的詩是公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每一首詩都美得猶如一幅畫,而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那這裡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是蘇軾所說的,他認為王維的詩就像是一張畫,但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達到了很高的藝術的水準,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深受歷代名家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