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說歷史:唐代大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方可成佛

2020-12-15 百家號

哈嘍,大家好,今天的秋水說歷史讓我們來聊聊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與畫。依稀記得在小學課本裡面王維有一首名叫《畫》的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首詩據說是王維九歲寫的,全詩語言雖然清新樸素但其中韻味無窮,歷來是人們傳誦的經典。而王維的詩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一心向佛之人,摩詰的本意在佛教裡是一個菩薩名「維摩詰」,正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維摩詰是佛陀的一個俗家弟子,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為甚高,即使很多出家的弟子也不能趕上他。王維自號摩詰居士,他把維摩詰視為楷模,自己也在家修行佛理。

王維可以說是一個神童,九歲的王維就開始寫文章,並且已精通草書和隸書,諳熟音律。岐王李範很器重他。王維準備參加科考,岐王就對他說:「你寫的詩,真的是出眾而不凡,你可以抄上幾首,用琵琶樂最流行的調子譜上一曲,然後跟我到九公主那兒」,王維想都沒想就照辦了。

這一天,多個女伶人圍坐在王維的身邊,由王維用琵琶獨奏自己的作品,九公主問王維所奏的什麼曲子,王維回答說:「這首曲子叫《鬱輪袍》。」接著出示自己的詩卷。九公主驚訝地說:「這些都是我平日吟誦的詩,以為是古人所作,原來卻是你的佳作啊」九公主便邀王維坐在上座,說:「京兆府這次的鄉試若能得這位考生為解頭,那可就榮耀了。」於是九公主極力四處推薦王維。開元十九年,王維以狀元及進士及第,後提拔為右拾遺,又升遷給事中。

王維還是一個忠心不二的高潔之人,安史之亂的時候,亂軍攻陷了當時的東西兩京,唐玄宗被迫離京逃跑,王維未能趕得及跟隨皇上,被叛軍所擒獲,於是他吃藥裝成啞病。安祿山愛惜王維之才,逼他到洛陽去擔任偽朝廷的給事中這一個官職,把他拘禁在普施寺中。叛軍的將軍在凝碧池擺設了酒宴,把梨園的樂工們全部召集來演奏助興,王維悲痛地賦詩說:「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此詩傳到皇上行宮所在之處。叛軍被平定後,任偽朝廷官職者都判了罪,惟獨王維被免罪。後來他官至尚書右丞。

王維的詩可列入唐詩中妙品的上上等,他的畫思也是這樣。至於山陵、河流、平川、遠樹,雲的態勢,石的顏色,都是天賦的悟性才能達到,不是一般人能學會的。王維作詩說他自己:「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後人評論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真是一點沒錯啊。有個客人拿《按樂圖》這張畫給王維看,王維說:「此畫表現的是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的情景。」客人拿畫去與演奏對照,果然是這樣。

王維誠摯地信奉佛教,吃素食,穿沒有染色的衣服,妻子去世後不再續娶,過了三十年獨身生活。他的別墅在藍田縣城南的朝川,田莊內亭臺樓館相望。王維曾寫他自己別墅莊園的景物奇勝,天天與文士丘為、裴迪、崔興宗等人在田莊內遊覽賦詩,彈琴飲酒自娛。後來他上表請求將田莊改為寺院。王維臨終時,寫信辭別親友,放下筆後就去世了。唐代宗派人尋訪王維的文章,王維的弟弟王縉搜集了王維的詩文編成十卷進呈皇上,這些詩文流傳至今。

作為唐代最著名的詩人、畫家之一,王維山水詩與孟浩然並稱為「王孟詩派」,而王維既「精於畫」,又「善於詩」。 畫是靈魂的藝術,詩又是語言的藝術。王維不僅以畫為詩,把繪畫的多彩的成分融入到了詩境當中去,而且以詩作畫,充分發揮詩意象的獨特功能,從而點睛了描繪的畫境。所以這才成就了他的詩作對於繪畫的美,既能入乎其中,惟妙惟肖,又能出乎其外,巧奪天工。這就是王維「詩中有畫」的美學所在。最後小編祝願大家的生活中也如同王維的作品一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相關焦點

  • 王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詩 /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詩的解析」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與孟浩然並稱「王孟」;又與李白(詩仙)、杜甫(詩聖)、李賀(詩鬼)等並稱「詩佛」。這首《山居秋暝》大約是詩人隱居輞川時期的作品。據李肇《國史補》記載:「王維好釋氏,故字摩詰。立性高致,得宋之問輞川別業,山水勝絕。」王維在輞川這片勝絕的山水之間徜徉,以其詩人特有的審美眼光和生動傳神的筆觸,寫下了不少優美的山水田園詩,《山居秋暝》是最為傳誦的名篇之一。詩人採用白描的手法,以樸素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村圖景。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誰 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人們稱讚一個人畫畫畫得好,詩作得好時所說的話語。其實這句話還可以具體指代一位詩人,大家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嗎?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王維,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至今為止,留下來的詩有400餘首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唐代的王維。 王維既是詩人,又是畫家,他的成就不僅僅只是在於詩畫上,而是他能巧妙地將詩和畫融合起來,構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也是中國畫的特點。《宣和畫譜》中提到王維的詩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說的「皆所畫也」。王維的繪畫高雅、清新,給人一種詩意的境界。我們常說的「詩情畫意」,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詩畫、情意的密切關係,詩是以情為主,而畫是以意為主的,可以說這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
    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創了與前人不同的「破墨」體,將山水畫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文人畫,究其源頭,王維當屬其一。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的淵源很早,東漢墓室壁畫和唐代敦煌壁畫都有水墨山水畫的影跡。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沒錯說的就是他!
    談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知名的一個就是王維,對就是中國唐朝的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上學的時候背過不少他的詩。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人,但是其實他也是一位唐代特別著名的畫家。
  • 王維沒有畫作流傳於世,為何還會被誇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代表詩人,他一生為我們留下許多意境優美的詩歌,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等等。王維詩作裡寥寥幾字便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詩歌裡的美妙意境。
  • 王維經典詩八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風格鮮明。他的山水詩、邊塞詩,意境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精品。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 這是王維田園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緻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 為什麼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人。《唐詩三百首》中就收錄了王維29首詩詞,僅次於杜甫(杜甫有38首),比李白還要多(李白只有27首)。王維是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的詩詞寫得非常美,蘇軾就曾這樣評論:味摩詰(摩詰就是王維的字)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本身也是一個大畫家。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大家耳熟能詳,他的畫有誰見過?
    王維,唐代最著名詩人之一,以詩而聞名後世。他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今天的人耳熟能詳,他寫景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為後人景仰不已。但知道他同時還是畫家的人則不多,即便知道他是畫家,但看過他的畫的人,真的寥寥無幾。
  •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撮其大要:通過系統梳理古希臘以來西方文藝理論中論述詩畫關係的代表性觀點,作者認為詩畫分界是「西方崇尚分析的哲學思想,它有利於對不同門類藝術規律和特性的探討,從而促進各自藝術的發展,但貫穿其中的詩畫優劣觀,不論孰褒孰貶,今天看來均多武斷荒唐之論,歷史的局限性十分明顯。達·文西等人以形似論畫,其用意本在提高繪畫的地位,結果卻降低了繪畫的價值和意義。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唐代畫家王維不僅詩寫的好,畫也堪稱完美!
    你聽過唐代有個詩人叫王維嗎?他的詩非常有名,一直到現在還被人傳頌。可是他不只是詩有名,他的畫,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唐代的人物畫很發達,閻立本畫了很多帝王、將相這些貴族的肖像,張萱,周昉畫了很多高貴美麗的宮廷侍女,吳道子畫了很多神仙畫。王維也畫人物,可他畫的人物和前幾位很不一樣!
  •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詩畫之間》一書中的《「詩畫一律」的內涵》《中國古代的詩畫優劣論》《詩畫平等觀中的詩畫關係——圍繞「詩中有畫」說的若干問題》《詩畫一律論壽翁》四篇論文,皆是討論這些問題的。  「詩畫一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皆是蘇軾揭櫫的話題,這是時代的機緣。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美輪美奐的中華詩書畫美學藝術
    詩人兼畫家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大詩人杜甫題寫了許多幅名畫,他們共同開啟詩畫融通的新局面。宋朝以蘇軾為代表的許多詩畫家,提出了「詩畫同一」、「詩畫相通」的觀念,從理論上闡述了詩畫藝術融通的規律和特徵。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是山水詩人,為何被稱為「詩佛」?
    這首《相思》,是千古傳頌的名詩,是唐朝詩人王維所作,這首詩是詩人以詠物而寄託相思,寫的是相思之情。意思就是:紅豆生長在南國,每到春天不知又長了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多採集它們,因為它能寄託出相思之情。《相思》的作者王維,他是唐朝詩人,因做過尚書右丞,所以,世稱「王右丞」。
  • 從「詩佛」王維的詩歌意境,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意人生
    從「詩佛」王維的詩歌意境,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意人生唐朝被譽為我國詩歌文化最燦爛的時代,被後世人奉為詩歌經典的《唐詩三百首》,雖然只收錄了311首唐詩精粹。但從唐朝建立一直到滅亡的二百八十九年間,唐詩的創作量高達5萬餘首,並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詩詞創作者。
  • 為何說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最令人稱道的地方,還並不是他的邊塞詩,而是他那無數充滿情趣的山水田園詩。或許,每個成功的詩人,他們的仕途都會遭受到一些波折吧,王維也是如此,他很年輕的時候便進士及第,可是,不久就因為某些原因而遭到了貶謫。張九齡當上中書令之後,曾經提拔他為右拾遺,這又重新燃起了他想要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他還曾經寫了詩歌,讚頌張九齡反對結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輞川情結,你可曾了解?
    唐代詩人在藍田的遊止,最值得一提的是王維隱居輞川。   輞川因其青山逶迤、綠水淪漣而成為都城長安東南的風景名區。尤其唐時這裡還有一泓逶迤近10裡的深山谷地湖泊一欹湖(猜想應當是地震後形成的堰寒湖吧),青山綠水,碧波蕩漾,漁舟往來,蓮綠菱肥,鷗鷺嬉戲,這在少水的北方更是充滿了魅力和誘惑。
  • 詩詞丨中國人的浪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而在古時候,一個好的詩人,不但作詩得有畫面感,還得畫得一手好畫,畫裡面也得有詩韻、有風骨。,畫中有詩。蘇軾評論王維的這一句話也成為了無數中國文人的追求。在山水畫間中藏詩意,在詩詞的字裡行間看山水,這是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