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五店市全力打造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

2020-12-18 閩南網

­  五店市為唐朝時期晉江的舊稱。2010年,位於晉江老城區核心區的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正式啟動改造修復工程,是晉江市委、市政府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找到的一條保留城市記憶、挖掘歷史文化根脈的道路。近年來,晉江市委、市政府依託五店市,全面梳理了晉臺在文化交流、宗教信仰、家族姻親、節慶節俗和非遺文物等方面的密切關係,使之成為閩南地區成片開發保護面積最大的紅磚古厝建築群,保留著閩南古村落傳統街巷的肌裡格局,再現了明清、民國和近現代不同歷史時期的典型閩南建築風貌,傳承了高甲戲、木偶戲、南音、宗族、祭祀等晉江傳統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遺風。如今,在這片252畝的土地上,你能感受到閩南文化的濃鬱氣息撲面而來,也能感受到晉臺之間的淵源共生和諧共榮。

­  淵源深厚優勢明顯

­  ◆文化遺存共性突出晉江是閩南沿海距大金門最近的地方,晉江與臺灣之間存留著割捨不斷的深厚淵源。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晉江衙口人施琅徵臺成功並上書著名的《恭陳臺灣棄留疏》,詳述臺灣與東南海防的重要關係。金門島在1915年獨立設縣以前,隸屬於晉江縣。歷史上,晉江曾有三次大的遷徙臺灣高潮。據不完全統計,由「五店市」直接或間接輾轉前往臺灣的同胞就有40多萬人。

­  傳統建築一脈相承。「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是對閩南傳統民居最形象簡練的總結。祖國大陸傳統民居建築文化隨著赴臺民眾的腳步逐漸走入臺灣島,散布在臺灣島上具有閩南特色的民居和村落比比皆是,在主體上亦是屬於閩南的傳統民居體系。五店市傳統街區擁有閩南地區成片保護和開發規模最大的紅磚古厝建築群,與臺灣地區的特色建築群落同出一脈,遙相呼應,凸顯了臺灣閩南同胞精神上的原鄉情結。

­  ◆同名村鎮追本溯源臺灣的冠姓和冠籍地名,是晉臺同根同源關係最直接體現,也是兩地血脈相連的重要依據。青陽五店市蔡氏在臺灣又稱為「石鼓蔡」,其第七世族裔蔡清水在臺中牛罵頭定居開發,其後的子孫為紀念先祖,將牛罵頭改名清水街,後來發展為清水鎮、清水區。從2013年起,參加「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活動的臺灣鄉親已經連續三年來到晉江五店市開展交流對接活動。

­  ◆續譜序輩昭穆相傳據明代李伯元所著的《青陽志·氏族》中記載:唐宋以來,先後有蔡、王、張、趙、莊、李、林等多個族姓入居青陽,五店市內目前還保留多個姓氏的家廟及祠堂。而其族人遷居臺灣後,始終謹記木本水源的關係,在晉江的族人修譜時,也始終沒有忘記已經遷居臺灣的子孫,完整地把分派與臺灣各地的族人記入族譜,清代以來,青陽五店市移居臺灣的族人,每逢祖籍續修族譜時,也常有其族裔前來參加。

­  ◆民俗信仰保留保護五店市傳統街區專門開闢獨立的區域,保留閩南傳統文化和民間信仰。街區內有石鼓廟、祖佛主宮等十多座宗教場所,其中順正府大王公在臺灣分香就有17處。莊氏家廟、蔡氏家廟仍然保留著廟祭、墓祭、歲祭、生辰忌日祭等各種祭祀祖先的習俗。除此之外,每年立春和冬至,宗族還要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這些閩南宗教信仰和民間習俗,還隨著閩南人的遷臺足跡,傳播遷移到臺灣各地。

­  交流頻繁形式多樣

­  ◆探親謁祖來往密切五店市傳統街區內蔡氏家廟自1989年重修落成以來,臺灣族裔前來拜謁的已有數十批。近年來金門、臺灣莊氏族人陸續組團來莊氏家廟謁祖。2012年,世界晉江同鄉懇親大會期間,2000多名海外嘉賓齊聚五店市。2013年,世界莊嚴宗親總會的活動主會場設在五店市莊氏家廟,海內外莊氏子孫齊聚一堂,如今,五店市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閩南特色的傳統街區,是海內外晉江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  ◆青少年交流影響深遠兩地青少年是傳承晉臺關係的主要載體。近年來,依託五店市的傳統文化氛圍營造和鄉愁記憶的還原再現,晉江市開展了一系列的對臺青少年交流交往活動,如晉江—金門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情源晉江·臺灣之行」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港澳臺地區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冬)令營活動等品牌活動已連續多年在五店市舉行,共有來自臺灣及東南亞地區70多個團組、5000多名青少年回鄉參與尋根活動,五店市在傳播閩南文化、加深根脈意識、推進留根工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

­  ◆節慶活動獨具特色每年這裡除了集中展示「海峽兩岸端午文化節」、「海峽兩岸返親節」、閩臺東石「數宮燈」等節慶習俗以外,五店市還舉辦了文化產業周閩南文化日、元宵燈會、中秋拜月等閩南傳統節日活動,還原閩南傳統節俗。先後兩次承辦海峽兩岸漢服文化節,吸引海峽兩岸100多名漢服愛好者齊聚晉江,展示華夏漢服的遺風美韻。同時還舉行了木偶、古琴、電音三太子、抓周禮等傳統民俗表演活動。

­  ◆高端交流提升影響2013年,《傳承·創新——名家走進五店市》暨閩僑臺跨界名人高端主題系列活動在五店市舉行,活動邀請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等人與晉江相關文化人士齊聚一堂,展開了一場閩臺文化產業交流的座談會,共同尋找、梳理閩南傳統文化的類型、特點、狀貌,為文化傳承與保護提供思路。2015年,晉江五店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及福建海視影業、福建廣播影視集團共同投資拍攝院線電影《海角有個五店市》,該片由臺灣導演張柏瑞執導,匯集了來自臺灣、福建、馬來西亞三地的主創團隊,反映了閩南僑鄉的真實故事。此外,臺灣「兩岸文化行」大型紀錄片、臺灣中天電視臺拍攝的《閩臺文緣在晉江》也紛紛取景五店市傳統街區,在大陸和臺灣地區分別進行播放。

­  項目帶動措施有力

­  ◆硬體建設起點高為更好的保護晉江五店市閩南傳統建築群落,五店市委託北京清華大學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編制保護與更新規劃,累計投入資金6.8億元對五店市的建築進行保護和更新。並同步聘請北京偉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進行業態策劃,指導五店市在發展中充分體現和展示晉江與臺灣的深厚淵源關係。區域內現有修繕和建設保留建築81棟,更新建築43棟,遷建建築6棟,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包括臺灣客厝、蔡萬霖祖宅、莊氏家廟、蔡氏家廟、順記商號、石鼓廟等20多處涉臺建築,均聘請具有古建築施工資質的單位聘請老工匠,按照閩南傳統營造技藝進行修繕建設,不惜代價地對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承進行保護性修復。

­  ◆項目帶動措施多實施晉臺青年創業計劃。利用現已打造的兩岸青年合作交流機制,推動臺灣青年人才引進、晉臺兩地青年人才交流和創意成果轉化,將五店市打造成為兩岸青年創業就業高地;創建閩南語研究基地。以閩臺兩地同屬閩南語系的先天基礎優勢,五店市積極開展「閩南語文化建設」工程,以閩南語文化為介質,設計並打造一個以建設發展閩南語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工程,著力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構建閩南語研究合作平臺。

­  ◆政策環境營造好自2014年起,晉江市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設立對臺交流專項預算經費,支持鼓勵開展對臺交流。2015年4月,晉江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和引導臺灣創意設計機構入駐五店市,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目前五店市已經引進了20多家臺灣商戶,涵蓋藝術品交流投資、文化創意設計、閩南特色餐飲和文化傳媒,投資金額達到2000多萬元。如今,以五店市、洪山文創園和三創園為軸線的晉江市對臺文化創意產業商圈已經初具雛形。

­  以獲評「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契機,五店市將圍繞「弘揚閩南文化、加強兩岸交流、促進晉江發展」的主題,進一步打造最具閩南特色的傳統街區,不斷創造和夯實晉臺交流合作基礎,全力打造兩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傳承閩南文化的主要載體和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文字 陳芳)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焦點

  • 紅磚古厝五店市 閩臺交流合作打開兩岸視野
    紅磚古厝五店市 文旅休閒新天地閩臺交流合作 打開兩岸視野焦點3:閩臺閩臺間合作 從交流到創新話題晉江五店市為閩臺兩地的交流,提供什麼樣的平臺?劉文儒:晉江五店市和臺灣有很多的淵源。比如五店市有蔡氏、莊氏祠堂,很多臺灣同胞的祖籍都在這附近,根就在這裡。還有布袋戲、南管(南音)、婚俗習慣等許多民俗都很接近。甚至很多臺灣的地方和晉江的地名都一樣,比如說「永和」、「晉江寮」。
  • 中山翠亨新區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力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示範區
    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家鄉,中山市與臺灣有著獨特的歷史和人文淵源,在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具有獨特優勢和有利條件。中山與臺灣民間往來熱絡,形成了大交流、大合作格局,是兩岸經貿文化更緊密交流合作重要地區。依託孫中山故居和翠亨村而設的翠亨新區,2013年3月掛牌成立,是廣東省轉型升級重大合作平臺。翠亨新區位於中山市東部臨海區域,地處珠江三角洲地理中心。
  • 晉江五店市:一個很懷舊很時尚的地方……
    晉江五店市:一個很懷舊很時尚的地方……10多年前印象中的晉江市容,可謂「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今天來晉江,不妨先到老城的核心區、青陽山下的五店市,從中品味整座城市的蝶變。作為「閩南文化新街口,晉江城市會客廳」,這個老街區正在傳統與現代的激撞、交流中復甦。
  • 晉江五店市:一個很懷舊很時尚的地方(圖)
    ­  10多年前印象中的晉江市容,可謂「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今天來晉江,不妨先到老城的核心區、青陽山下的五店市,從中品味整座城市的蝶變。作為「閩南文化新街口,晉江城市會客廳」,這個老街區正在傳統與現代的激撞、交流中復甦。­  固態保護遵循古風­  蔡氏家廟和莊氏家廟,媲美於五店市的狀元街上。
  • 晉江五店市——閩南文化的活化石
    晉江五店市通過保存傳統街巷肌裡格局、特色古建築等載體,傳承高甲戲、木偶戲、南音及其他民俗遺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現代產業經營模式,以「鄉土、鄉音、鄉情」、「藝術、藝苑、藝人」、「傳統、傳承、傳播」為主題,打造集傳統文化展示、民俗體驗、商務旅遊、休閒娛樂、美食品嘗等為一體的街區博物館、文化產業聚集帶、城市新名片,讓老年人覺得很懷舊、年輕人覺得時尚、華僑覺得很鄉土、外地人覺得很閩南。
  •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拂去歷史塵埃 掀開臺灣記憶
    ­  今年6月,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被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當前,五店市正以「弘揚閩南文化、加強兩岸交流、促進晉江發展」為主題,進一步夯實晉臺交流合作基礎,打造兩岸交流的重要窗口,以及傳承閩南文化的主要載體。­  根脈相連­  漫步在五店市,無意間與「臺灣客厝」邂逅。
  • 閩南最大古建築群:晉江五店市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簡稱五店市位於晉江老城區青陽,佔地126畝。手機直接導航到:五店市傳統街區。設有地下停車場。 2010年隨著晉江城市建設的進行,五店市迎來了新的歷史時期。2012年4月19日正式啟動開工建設。2015年5月1日,經過保護性開發的五店市正式對外開放。
  • 首屆「美麗中國」青少年電影劇本徵集活動在晉江五店市啟動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5日訊 據晉江新聞網報導 昨日下午,首屆「美麗中國」青少年電影劇本徵集活動在晉江五店市啟動。活動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海峽兩岸電影交流工作委員會主辦,福建省電影動畫協會、晉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運營有限公司承辦;福建省電影家協會、江蘇省電影家協會、安徽省電影電視家協會、內蒙古自治區電影家協會、湖南省電影家協會、貴州省電影家協會、泉州市電影家協會協辦。「編劇是電影創作的靈魂人物。」
  • 閩南紅磚古厝|晉江五店市
    因為在大多數外地人眼裡,晉江嫁出一個女兒的嫁妝之多一度成為一個時代的話題。每每也會出現在各大網絡頭條引起譁然。當然這也是只是存在於少部分的家族之中,並不是人人都能拿出如此闊綽的手筆。晉江作為福建經濟領頭城市絕對有過硬的實力,你腳上穿的鞋,手上用的紙,嘴裡吃的零食,家裡用的建材,似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出自於晉江。就像安踏說的那樣,晉江「永不止步」。
  • 龍巖武平:打造定光佛文化品牌 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此次兩岸合作交流,是在定光佛文化節交流活動持續影響下的又一次深度合作。近年來,武平與臺灣方面圍繞定光佛文化展開經常性交流合作,定光佛文化成為維繫兩岸情感的一條紐帶,在增進同胞感情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夯實了基礎。
  • 龍巖武平:打造定光佛文化品牌 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此次兩岸合作交流,是在定光佛文化節交流活動持續影響下的又一次深度合作。近年來,武平與臺灣方面圍繞定光佛文化展開經常性交流合作,定光佛文化成為維繫兩岸情感的一條紐帶,在增進同胞感情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夯實了基礎。
  • 福建晉江五店市:閩南紅磚古厝裡的傳奇
    相傳西晉時,自中原「衣冠南渡」的蔡姓先民拓居晉江青陽,至唐開元年間,晉江獨立為縣,人員往來驟頻,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5間飲食店以方便行人,這些店鋪酒旗招風,飯菜飄香,聲名遠播,被譽為「青陽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為青陽之別稱。
  • 晉江五店市:千年南音唱「新聲」
    晉江五店市:千年南音唱「新聲」  新華社福州7月9日電(記者賀飛 黃鵬飛孫雯驥)每周六,陳銘偉都會帶著一群年輕人來到一處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街區,在這裡表演中國傳統音樂——南音。  這個傳統街區叫作「五店市」,是晉江市歷史上的老城中心。  晉江,位於福建省南部,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 「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 晉江兩岸青少年木偶研學營活動
    11 月 28 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晉江市文化和旅遊局、晉江市金門同胞聯誼會、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漳州市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建發國旅集團(建旅國際集團)、晉江市新塘街道辦事處、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運營有限公司、晉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藝術中心協辦的「兩岸一家人·
  • 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會長劉宗明:兩岸業界合作意願不減
    1月1日,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會長劉宗明在福建晉江表示,兩岸尋求合作雙贏的意願不減。 牛效禮 攝中新網晉江1月1日電(牛效禮)「兩岸經貿交流手牽手,文化交流心連心。」1日,正在福建晉江出席農業嘉年華活動的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會長劉宗明表示,兩岸農業合作空間廣、機會多,更重要的是兩岸業界尋求合作的意願不減。以「海絲農業·美麗田園·品質晉江」為主題的首屆晉江農業嘉年華於此間舉行,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臺灣中華兩岸旅遊暨經貿發展協會、苗慄縣文化觀光暨經貿發展協會、南投縣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等派團參加。
  • 晉江五店市有哪些特色傳統美食?閩南風味吃透透(圖)
    五店市老晉江美食街  大唐酒旗招風,美食飄香盛況在晉江五店市重現,古樸的閩南古厝,各種閩南古早味美食一字排開,你可以邊看閩南古戲,邊享最醇正的泉州味道。自從打造老晉江美食街的消息一出,眾多草根美食家頻頻來「踢館」搶灘。
  • 福建「首富縣」晉江攜手臺灣,打造千億元集成電路產業
    福建「首富縣」晉江攜手臺灣,打造千億元集成電路產業 在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首富縣」晉江,一個匯聚兩岸資源、技術、人才,產值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集成電路產業正悄然興起。
  • 泉州晉江五店市遊記
    因離居住地近,到泉州次數還挺頻繁,2016年到晉江五店市還是頭一回。記不清是從哪進去的,好友是當地人,由他們帶路,那時五店市還有些在完善,部分店鋪還未開。
  • 2019廈門保齡球俱樂部重磅登鷺 「運動+休閒」打造兩岸交流新平臺
    該保齡球俱樂部以保齡球運動為核心,融合競技、音樂、時尚等元素,以多元化的「運動+休閒」服務為特色,打造兩岸交流新平臺,助力廈門旅遊城市發展。同時,保齡球俱樂部負責人廖俊偉表示,俱樂部計劃每年舉辦多場兩岸青少年保齡球交流賽,欲建設成兩岸青少年保齡球訓練中心,促進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目前,俱樂部正積極爭取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力爭打造成國家級小球訓練基地。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本次開業活動恰逢廈門市各級部門正大力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支持和關注休閒體育產業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將吸引更多休閒體育項目落戶鷺島。
  • 2020年兩岸暨港澳大學生交流聯誼共建活動在豐澤開啟
    21日上午,兩岸暨港澳大學生交流考察聯誼活動在豐澤區正式開啟,期間將舉行豐澤區僑聯和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合作共建協議籤訂儀式,以及兩岸暨港澳大學生足球邀請賽、兩岸暨港澳高校境外生泉城尋根之旅研學考察等活動,打造促進港澳臺僑青年深入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