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古代為什麼稱女孩為丫頭

2020-12-16 文運書生

其實不只是古代,即使是現在,還是有一些人稱小姑娘為「丫頭」,這種稱呼聽起來似乎更加親切。那麼,為什麼要稱呼女孩為「丫頭」,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廣韻麻韻》說:「丫」是「象物開之形」,即丫字最原始的意思,是樹枝的丫杈。人類與自然最初的交集點是樹木,樹木的分叉,就是「丫」字的形狀,把樹木的分叉稱之為「丫」似乎也是合情合理。後來這個「丫」字開始用於「丫」形的物體,再用於泛指上端分出的東西。比如人體的腳丫,農具的丫鈀,道路的分支丫路等等。

古代十五歲之前的女子,頭髮則梳著兩個「髻」,左右叉開,像個「丫」字。所以年輕少女又稱「丫頭」。當女孩滿十五周歲時結髮,也叫及笄,把頭髮盤在頭上,用簪子貫串起來,表示成年了。

「丫頭」的「頭」是詞的後綴,如同「木頭」、「石頭」、「饅頭」的「頭」,讀輕聲,意義虛化。「丫頭」的意思只是從「丫」字裡表現出來的。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有「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其中的「丫頭」正是代指少女之意。

「丫頭」這個詞後來又與「丫鬟」同義。意指大戶人家的年輕女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丫頭」可以代替「丫鬟」,「丫鬟」卻不能替換「丫頭」,比如《紅樓夢》裡林黛玉是丫頭,紫鵑也是丫頭,但前者說的是她的年齡,後者說的是她的身份。紫鵑可以喚作「丫鬟」,黛玉卻不能稱為「丫鬟」。

在現代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稱女子為「丫頭」,不過現在少了「丫鬟」這層意思,大都是比較親暱的稱呼,比如年紀較大的丈夫稱呼妻子為「丫頭」,比如父母叔伯長輩稱呼女兒、侄女為丫頭。也有偶爾嗔怒時,叫一聲「臭丫頭」。其實大都是滿滿的憐愛之意。

相關焦點

  • 知道為什麼管女孩叫「丫頭」嗎
    含義你知道丫頭的含義嗎?丫頭在中國古代至民國初年是指年輕女僕或婢女,粵語稱妹仔。在現代生活中「丫頭」多是對年輕女孩的稱呼。在網絡生活中,有網友流傳丫頭是對喜歡的女孩子的一種稱呼,因為丫頭(yatou)的漢語拼音拆開來y代表you(你)、a代表ai(愛)、t代表ta(她),所以丫頭(yatou)就是「你愛她哦」的意思。聽完小編這樣解釋,你還會叫女孩「丫頭」嗎?當然這種意思只是部分網友腦洞大開想出來的,在漢語詞典裡並沒有這樣的意思,所以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吧。
  • 古代為什麼要把女孩兒稱為「丫頭」
    在古代小說中常看到把女孩兒喊為「丫頭」,如《紅樓夢‧第十五回》有:「忽聽那邊老婆子叫道:『二丫頭,快過來!』那丫頭丟了紡車一徑去了。」其實現在中國人還沿用這種稱呼。但為什麼要把女孩兒稱為「丫頭」呢? 古代「丫頭」一詞,最初並非用來代稱女孩,而是專指幼童頭梳丫髻的髮式。
  • 西寧人為何把女孩子叫「丫頭」?居然是古代人的叫法!漲知識!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西寧方言「丫頭」一詞,和電視劇裡卑賤的奴婢「丫頭」可完全不一樣哦,在西寧方言裡,「丫頭」其實就是姑娘,沒有輕蔑的意思,比如有一花兒是這樣唱的:「大河沿上的爬爬兒樹,」「根纏在大石架上了。
  • 為什麼稱女孩子為「黃毛丫頭」?
    我們經常會聽到「黃毛丫頭」一詞,很多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用黃毛來形容女孩子呢?難道古代的孩子也染黃頭髮?現在來和域發小阿毛一起探秘解鎖一番。古代可不流行染頭髮,既沒有染髮的材料,也沒有染頭髮的愛好。可黃毛丫頭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呢?現代人講究科學飲食,拼命補充各種營養,連小孩子也要提前補鈣補鐵。但在古代,幼兒可沒有這麼幸福,老百姓吃的食物非常有限。因此,普通人家的孩子普遍營養不良,剛出生的嬰兒頭髮往往是黃的。男孩子頭頂一般是禿瓢,女孩則體現為胎髮發黃。
  •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
    如清代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裙釵:因婦女著裙插釵,因此稱婦女為裙釵。如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巾幗:本指婦女的頭巾和髮飾,後成為智慧出眾的婦女的代稱。如清代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幗英雄叫九閽。」
  • 為什麼把女孩叫「丫頭」?原來和髮型相關
    我國古代把女孩叫「丫頭」,包括現在也能聽到有人把女孩叫丫頭,也有「丫頭片子」、「黃毛丫頭」等叫法,那麼為什麼把女孩叫「丫頭」呢?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 為什麼稱女孩為「丫頭」,結婚的婦女都盤發?
    笄(jī):古代盤頭髮用的簪子(漢以後稱為簪)。古代發笄種類繁多,僅從質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荊、竹、木、玉、銅、金、象牙、牛角等多種。古代有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禮記》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古代女子15歲前,髮式通常是將頭髮集束在頭部的雙側,梳成樹丫或獸角狀,之所以稱女孩為「丫頭」,其名稱就來源於此。
  • 古代的通房丫頭和普通丫頭有什麼區別?
    不過,他的暖房丫頭倒是不少。在以前的歷朝歷代,不少權勢貴族、富商巨賈皆有三妻四妾,龐大的家族需要人來打理、伺候,天然的存在著對「傭人」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丫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其實這些丫頭都是出身於窮苦人家,在古代沒有避孕措施,很多人家都是多子女家庭,對於生活困難者,養活孩子就成了一筆負擔,有人就把孩子賣於大戶人家,男孩是為小廝,女孩便成了丫鬟。
  • 古代「通房丫頭」是什麼身份?為何會有女人渴望成為「通房丫頭」?
    古代"通房丫頭"是什麼身份?為何會有女人渴望成為"通房丫頭"?說起「通房丫頭」,相信很多人可能並不會陌生,在今天有很多古裝劇,其中或多或少地提及到了通房丫頭。那麼究竟什麼是通房丫頭呢?簡單來說通房丫頭就是古代中國的一種陋習,在那個年代那些大戶人家家中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些通房丫頭。在古代人們的階級觀念非常的強,當時人們認為男權至上,而每一個人都同樣有著貴賤之分,像那些身份低賤的人就只能作為傭人來伺候他人。對於這樣的觀念今天的我們自然是無法接受,但是在那個年代人們卻都習以為常。
  • 古代陪嫁丫頭是幹嘛的?與通房大丫頭有區別嗎?
    陪嫁丫頭和通房丫頭是兩碼事。魯迅先生說,舊社會的歷史上寫滿了兩個字:「吃人」,封建社會對於人權的輕視,是超乎現代人想像的。那是完全的把人當做財產來看。唐朝杜牧寫的《阿房宮賦》裡有一句話叫:「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妃嬪大家知道,那麼媵嬙是什麼呢?
  • 司棋作為迎春身邊的丫頭,為什麼會稱做副小姐?
    司棋是三春中迎春的丫頭,也是迎春的身邊的大丫頭。對於司棋,印象最深可能就是吃雞蛋羹事件,以及查抄大觀園時被趕出府的事件。司棋與晴雯、襲人等同為大丫頭,但是在書中卻沒有過多的描寫。但在被趕出府時,我們從周瑞家的口中知道了,司棋原來與睛雯、襲人等都被為副小姐。
  • 在古代,男主人們丫頭眾多,通房丫頭一般下場卻很「慘」
    丫環,也叫做使女,或者叫做婢女,也有叫做丫頭的,是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是社會的最低階層。丫鬟多是指比較年輕的婢女,年紀較大的丫鬟稱老丫環,也有叫「老媽子」的,《紅樓夢》裡稱老丫環為「嬤嬤」。她們大都是由於家庭生活困苦而被賣到主人家裡的,也有的由於祖輩就是主人家的奴才,因而一生下來就註定是主人家裡的使喚丫頭。在古代,丫頭分普通丫頭、貼身丫頭及通房丫頭。其中通房丫頭地位最高,但低於妾。貼身丫頭(如襲人)比普通丫頭地位(如小紅)要高。通房丫頭又分婚前通房丫頭和婚後通房丫頭。過去的中國屬於封建社會。
  • 寶釵稱鳳姐鳳丫頭,香菱為什麼也喊已經出家的鳳姐為鳳姑娘?
    寶釵在人前人後稱鳳姐為鳳丫頭,引起不少猜測,事實上,香菱對鳳姐也有一次很奇怪的稱呼。因為查抄大觀園,寶釵避嫌,搬出園子回家了,再沒有進園子。迎春探春分別是二姑娘三姑娘,為什麼香菱要稱鳳姐為鳳姑娘呢?紅樓夢的故事背景圍繞著賈府發生,在賈府的住著不是賈府的小姐太太,就是與賈府有緊密聯繫的,為了加以區別,作者投置了不同的稱呼,這些稱呼是很講究的,代表了各自在賈府的地位和身份。比如賈母,她是一品國公夫人,地位最尊貴輩份最高,是賈府的精神支柱,只有她能代表賈府,當之無愧地稱賈母,賈赦賈政的老婆只能稱邢王夫人。
  • 《老九門》之丫頭,一個被二月紅用生命疼愛的女孩!
    《盜墓筆記》是一部懸疑盜墓劇,整部劇情基本上都是圍繞盜墓,古董,探墓之類的故事來說的,但是在寥寥無幾的愛情片段中,還是有著一位讓人非常揪心的角色,就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說的「《老九門》之丫頭,一個被二月紅用生命疼愛的女孩!」!
  • 古代的陪房 、姨娘、陪嫁丫頭、通房丫頭和侍妾之間是什麼關係?
    古代陪嫁丫頭、通房丫頭、陪房、侍妾姨娘、夫人奶奶的區別?在中國歷史上女性地位普遍比較卑微,常常作為男性的附屬品存在。在一些歷史類書籍書記中經常出現些對女性的稱謂,如在《紅樓夢》中,一大眾女性性格鮮明、風採各異,尤其是其中的丫鬟,活靈活現。這本書中陪房、陪嫁丫頭、通房丫頭、姨娘、夫人、奶奶各種稱呼隨處可見。但是她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古代通房丫頭與陪嫁丫頭有何區別?通房丫頭居然要做這些事!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很低,男子為了傳宗接代,有個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女性要做的就是賢良淑德,唯夫命是從。而地位更卑微的丫頭更是沒有人權,她們可以被隨意買賣,當做一件物品一樣隨意處置,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非常可憐。而通房丫頭與陪嫁丫頭雖然都是丫頭,但卻不是一回事。
  • 《老九門》為什麼二月紅那麼愛丫頭?
    同樣的,這部電視劇裡二爺和丫頭的感情也是感天動地的。二爺和丫頭的感情是那種平靜祥和相伴到老的感覺,他們兩個人看起來沒什麼很平淡,但他們相互深愛著對方,願意為了對方去死,一個人離開,另一個不願獨活,他們在一起坐著,眼裡心裡全部都是對方,真心為彼此考慮。當然很遺憾的是他們沒能相伴到老,在電視劇裡我們可以從很多地方看出來二爺有多愛自己的丫頭,那麼為什麼二爺這麼愛丫頭呢?
  • 薛寶釵為什麼稱呼王熙鳳為「鳳丫頭」,是親暱還是不屑?
    薛寶釵為什麼稱呼王熙鳳為「鳳丫頭」,是親暱還是不屑?寶釵一旁笑道:「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這是薛寶釵當著賈母、薛姨媽、王夫人等諸位長輩在場的情形下稱呼王熙鳳為「鳳丫頭」。第四十二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林黛玉取笑稱她為「母蝗蟲」,寶釵笑道:「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
  • 古代的通房丫頭結局一般如何?《紅樓夢》給出了大部分答案
    通房丫頭這一習俗,具體源於何時已無據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中通房丫頭的地位要低於妾,而相對於一般的丫頭,通房丫頭地位要高一些。在古代,通房丫頭分婚前通房丫頭和婚後通房丫頭,這在《紅樓夢》中都有所提及。
  • 明明是表姐,薛寶釵為什麼稱呼王熙鳳為鳳丫頭?
    」,這是李紈;  第四十四回:「平兒沒有不是,是鳳丫頭拿著人家出氣」,這是尤氏;  第四十五回:「你看這裡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丫頭兩個,他們尚虎視眈眈」,這是林黛玉;  這已經足夠說明:不管是平輩還是長輩,不管是比她大還是比她小,都喜歡用「鳳丫頭」來稱呼王熙鳳,有一種特別的親暱和熟不拘禮。  其實不止是王熙鳳,林黛玉也常常被人稱為「林丫頭」,像探春說的「林丫頭剛起來了,二姐姐又病了, 終是七上八下的」,王熙鳳也說「林丫頭和寶姑娘他兩個倒好,偏又都是親戚,又不好管咱家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