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延伸」到「社會變革」,古登堡印刷術是如何影響文藝復興的

2020-12-11 華太師

古登堡印刷術作為積極的參與者成功為資本主義產業化開創了先河,它在歐洲的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它的出現及發展不僅影響到了整個歐洲的社會進程,而且確立了新的傳播深度與廣度,為歐洲乃至全世界帶來了新的信息、新的傳播內容,促進了整體傳播領域的大變革,改變了經濟、文學以及思想上的轉變,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從簡單的「媒介延伸」到「社會變革」,古登堡印刷術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對文藝復興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了人類傳播史上重要的裡程碑。

一、羅馬教廷十字軍東徵的慘敗,14世紀黑死病的蔓延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為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創造了有力的前提條件

11世紀,是西方教皇權力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人們普遍信教,加之十字軍東徵的勝利為羅馬教廷樹立了權威,羅馬教廷的權力也因此膨脹。在此之後,十字軍東徵的慘敗使人們開始質疑羅馬教廷的權威及教皇的個人威嚴,教皇權力減弱。

在此情況下的羅馬教廷,迫切需要重新傳播教義以說服信徒繼續信教。但是在那個教皇權力式微的時期,信息的傳播並不方便,甚至有些許麻煩。那個時候的人們傳播信息主要依靠兩種方式:一是口口相傳,二是以手抄書進行傳播。

這兩種方式相較而言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弊端。口口相傳在速度上有明顯的優勢,但卻不能保證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口口相傳的過程極容易出現理解、傳遞錯誤,並且口口相傳的內容也並沒有確切的證明,不容易說服他人。

以手抄書進行傳播相對而言更為穩妥。確切的書本知識確實要比口頭上的語言更容易使人信服。但手抄書的傳播速度過慢、人工成本過高,導致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傳播。總結而言:口口相傳和以手抄書進行傳播都不能滿足當時教廷的傳播需求。

當時的信徒不僅對羅馬教廷產生了質疑,而且對上帝的信任也開始動搖。14世紀中期,黑死病開始在歐洲大範圍蔓延。在黑死病的影響下,歐洲的人口數目大幅度縮減。因此,人們對信仰的上帝產生了質疑。

當時的人們普遍推崇、信仰上帝,堅信上帝能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帶領他們逃離苦難。黑死病的蔓延及帶來的巨大危害使人們對其所信仰的上帝產生了質疑。,因為他們所堅信的能夠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的上帝並沒有在黑死病的蔓延下拯救他們。

在羅馬教廷與上帝的權威的先後動搖下,信徒越發質疑他們以前的信仰,羅馬教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13世紀前後,波羅的海周邊的港口城市開始興起。來自不同城市的商人都聚集在這裡進行商品的估價、交換、買賣,商品貿易活動數不勝數。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使得商品貿易活動愈發繁榮,繁榮的市場下,有著對信息傳播的巨大需求。

商人之間的商品活動往往需要白紙黑字用以證明。那時候的手抄書速度奇慢,商人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滿足。在羅馬教廷權力式微和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影響下,古登堡印刷術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不僅解決了羅馬教廷對傳播信息的迫切需要,而且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波助瀾,提供了助力。古登堡印刷術在歷史舞臺上存活了三百年之久,並且成為了人類傳播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二、古登堡印刷術作為傳播媒介之一,複製了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和典籍,通過書籍使新知識和新思想得以傳播,進而助力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文藝復興最有利的傳播利器」

在古登堡印刷術出現在世界上之前,我國的畢昇就發明出了活字印刷術,但其影響力卻遠不如古登堡印刷術。北宋慶曆年間冶金技術並不發達,畢昇也只能用膠泥來做字的模具。但膠泥並不穩固,也不便保存,這也是畢昇所發明的泥活字早於古登堡印刷術400年卻不及它影響力的原因之一。

古登堡印刷術採用金屬活字排版,易保存,且使用方便。西方國家多使用字母來組成單詞、詞語,這就意味著只要將最基礎的二十六個字母的模具造出來,就可以隨意進行排版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無疑是極為方便的。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成功的緩解了羅馬教廷的信任危機,古登堡印刷術成功的複製了許多本教義供羅馬教廷說服信徒使用。除此之外,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也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助力。白紙黑字記錄商品貿易活動,貨單也可經過複製獲得,為商業活動提供了許多便利。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不僅解決了許多歷史上遺存的問題,而且帶動了一個行業的出現和發展。這個行業就是印刷業。古登堡印刷術使書籍成為低成本的產品,降低了閱讀的門檻。印刷術的出現使人們很容易就可以閱讀,接收信息。

正是因為古登堡印刷術的便利之處逐漸展現,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了印刷行業,使得印刷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書籍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們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世界信息傳播的方式也因此逐漸發生了變化。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解決了羅馬教廷的舊問題,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印刷術並不只為羅馬教廷服務,也為其它教派服務。人們從書籍中獲取新思想,做出新選擇,對羅馬教廷的統治也逐漸產生質疑。

從書籍中獲取新思想的人們不再全心全意臣服、信仰羅馬教廷,而是找尋與自身契合的新思想並投身其中。從書籍中獲取新思想的人們不在少數,他們尋求改革、尋求平等、為即將到來的文藝復興做足了準備。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為新思想的傳播發展提供了載體,使得新思想在社會各界流通。新思想的流通使人們意識到了自身的重要性,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觀也在此時出現,迎合了大眾的心理需求,為文藝復興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促使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助力了資產階級的產生。並且複製了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和典籍,通過書籍傳播了新的人文主義思想,成為「文藝復興最有利的傳播利器」,為文藝復興的開展做好了全面的準備。

三、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推動宗教改革的發展,人們開始不斷追求自身價值,要求實現平等和獲得人權,促使「人文主義」的產生,極大程度展現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

古登堡印刷術的發明者約翰·古登堡被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二個千年內對世界影響最深的人物。印刷術的出現使優秀的文學作品的得以傳播,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和典籍的內容也得以被世人知曉。而優秀的作品的傳播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打開了人們的思想。

被優秀作品洗禮後的人們開始尋求自身的價值,要求平等和人權,促使了人文主義的產生。除此之外,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也使教育變得相對容易,人們通過書本識文認字,提升自身基本素質。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為世界帶來了巨大變化,前人留下的經驗良方得以留存、不致失傳;書籍的廣泛流通使新思想得以出現、發展。發展的新思想推動了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也得以發表。

同時,宗教改革也助推了文藝復興的發展,宗教改革讓人們認識到不同的新思想,加入不同的新教派,不再一味服從於羅馬教廷。宗教改革後,人們的思想已然發生了改變,對文藝復興中所出現的人文主義思想接受度較高,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極大程度展現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

文藝復興時期產生了許多精湛的藝術作品,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使這些精湛的藝術作品得以留存,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絢爛篇章,永放光芒。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文藝復興的影響,使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能夠為後世所知曉。

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它迎合了市場需求,滿足了社會的需要。除此之外,古登堡印刷術的出現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加快了傳播速度的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整體發展,尤其在出版、宗教、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文藝復興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聖經》

《法哲學原理》

《古登堡與印刷術》

相關焦點

  • 歐洲社會的巨大變革,古登堡印刷術的興起對文藝復興有何影響?
    手抄書保護的是知識的儲存影響力極小,而印刷術所制的印刷書很好的解決了知識在民眾的傳播問題,它跨越了時間的和空間的限制,成本較低、耗時較短。在文藝復興期間,廣大的普通民眾都有機會接觸新的思潮新的技術,此類的變化影響極其深遠,對後續的變革有很大的影響。
  • 古登堡印刷術
    古登堡印刷術可以說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發明。它標誌著人類掌握了文字信息的大批量複製技術,從而使得知識、思想和宗教有了更多的傳播的載體,對世界的文化,尤其是西歐的文化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首先,古登堡印刷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圖書生產的條件及圖書的物質形態,帶來了書價的降低和書的相對平凡化,從而使得書不再是奢侈品,不再錯誤百出。
  • 變革的印跡——印刷術對於近代歐洲的影響
    這一浪潮會驅動怎樣的變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裹挾於浪花中,未必能看到大海的全貌。五百餘年前的歐洲,歷經近20年探索,古登堡終於折騰出了實用的印刷機。如果只從經濟的角度看印刷術,那就太狹窄了。在開闢之作《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當中,作者列舉了印刷術擴散對宗教、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近十年,沿著這個方向,量化歷史研究者得到了許多新發現:一方面,印刷術讓信息的傳播更迅捷靈活,這又大大便利了新教在歐洲的擴散。
  • 金屬活字印刷術與近代文明
    ,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幾百年前的先人閱讀的圖書是如何製作而成的;當你在公交、地鐵站匆忙地買上一份還洋溢著墨香的報紙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正是印刷術帶給你的便利;當你在學習、工作之餘翻開這篇文章之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你正被包裹在一份與近代文明水乳交融的印刷文化之中呢?
  • 畢昇率先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為何國際上公認的卻是德國人古登堡
    要論那個發明對人類的影響最大,我想沒有比文字這種發明更加重要的了吧?人類之所以能夠把自己的智慧傳承下來,經過一代一代的改良,積累起來越來越豐富的知識,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文字的功勞。然而紙和印刷術,又是將人類結晶傳承下來的重要工具。
  • 「千篇一律」——你不了解的印刷術
    到了西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在沒有印刷術出現之前,人類只能靠手抄實現書本的傳播。歷史上投筆從戎的班超,在從軍前的工作就是抄書郎。 雕版印刷的刻板工序 到了我國的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出現,導致了讀書人對書籍的大量需求。
  • 比愛因斯坦影響還大?改變世界500年的極客?這個古登堡究竟是誰
    前不久,西方世界進行了一次調查,在「公元紀年第二個千年內,對世界影響最深的人物」評選中,一個很多中國人沒聽過的名字力壓莎士比亞、愛因斯坦、牛頓等彪炳史冊的大師——他的名字就是約翰內斯·古登堡。儘管鉛活字印刷機本身並沒有引發世界變革,但如果沒有它的出現,政治、科學革命,宗教改革,文藝復興等事件的發生將推遲許多年。-------------------------鉛活字印刷機絕不是突發的靈感,而是一個長達18年的創造過程。
  • 世界未解之謎:是誰發明的印刷術?古登堡還是福斯特?
    可是筆者最近看到了部分有關印刷術的相關內容,改變了我對此事的看法。在中國,大家都知道,是宋朝的一位農民畢昇於公元1041-1048年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比國外的印刷術發明早了好幾百年,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筆者前面提到的「是誰發明了印刷術」這個疑問,主要是針對西方印刷領域的。
  • 淺析媒介技術對人際關係變革的影響
    3.從時空限制到時空自由 馬克思認為技術的每次變革都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將兩個空間之間的距離因時間的縮短而得到壓縮,這就是「用時間消滅空間」的觀點。 四、總結 大眾傳播在網際網路誕生之後逐漸超越了信息傳播這一簡單功能,拉斯韋爾和賴特在總結媒介的功能更是把聯繫社會放在重要位置,受眾在接觸媒介主要通過聯繫身邊人,到群體、組織,最終到達社會,也可以直接通過媒介聯繫社會,再把所獲得社會信息通過媒介傳播功能傳達給身邊人,受眾熟悉的人則成為首選,人際關係的形成與發展是與受眾使用媒介技術的先進程度有密切關係的
  • 古登堡,改變世界五百年的極客
    在賈維斯看來,古登堡發明的印刷機就像網際網路一樣,因為其自由、開放、高速、低價的特性,為變革提供了最為關鍵的一個工具。 傑夫並不是一個技術決定論者,他很謹慎地措詞說,並不是古登堡印刷機引發了變革。但如果沒有古登堡印刷機的出現,政治革命、科學革命、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商業和教育變革或許將推遲許多年。
  • 矽谷變成「媒體谷」,又一場古登堡印刷大革命
    在矽谷五十年的發展歷史中,幾乎每隔五到十年就夠得上改個名字了。  80年代,伴隨著數以百家的個人電腦公司,還有眾多爭奪區區10%市場份額的硬碟公司紛紛出現在矽谷,它變成了個人電腦世界,可以叫做「PC Valley」;而到了90年代,網際網路的崛起使它變成了「Network Valley」,或者叫「Communications Valley」,在舊金山又誕生了一個「多媒體峽谷(Multimedia Gulch)」。
  • 從「媒介是人的延伸」到「人是媒介的延伸」-虎嗅網
    雖然這個財富神話依然因為微軟被迅速終止,但它成功帶來了一種關於新技術的集體記憶,資本主義的發展不是僅僅依靠槍炮、細菌和鋼鐵,在晚近半個世紀中,計算機、微晶片、網際網路、企業家、黑客、軟體,這些掙脫了邊緣文化地帶努力進入到主流文化和新自由主義範疇的概念把人類社會奮力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生存界面。
  • 印刷術史話:從雕版印刷技術到現代工業化印刷技術
    但這並沒有影響中國古代民間出版的繁榮,比如說明朝的出版業非常繁榮,沒有書號,沒有大規模的審查。中國白話小說,很多時候都是成型於那個時代。  後發的歐洲印刷術  歐洲的印刷技術可以明確考證的要從古登堡開始。古登堡是現在印刷技術的根源。
  • 【傳媒書評】印刷媒介對人的影響………習少穎 曾遺榮
    輪子是腳的延伸;照片使人的形象延伸並成倍地增加;服裝是人皮膚的延伸,幫助人抵禦寒冷;電話自然是人聽力的延伸。麥克盧漢說,「媒介影響現存社會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加速度和分裂。」人類社會因此邁向一種新狀態。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的影響不是發生在意念或觀念的層面上,而是要堅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變人的感覺比率和感知模式。
  • 1455年2月23日 古登堡活字印刷《聖經》出版
    德國15世紀傑出工匠和發明家古登堡因創始歐洲活字印刷術,被作為西方的畢升。古登堡原名約翰內斯?拉登,後來他根據家中父親莊園的名字,自稱古登堡。
  • 印刷術:中華民族給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文獻記載和文物考證,印刷術從發明至興起,中國領先世界長達千年之久。印刷術對人類文化的普及和世界科學文化成果的傳播、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極大地加速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更是為歐洲新航路的開闢、文藝復興運動及資本主義的產生創造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 歷史上畢昇率先發明活字印刷術,那歐洲印刷術是起源於中國嗎?
    古德堡印刷術的發明可以說是影響了歐洲文明進程,為其文明復興奠定了基礎。注意,古德堡印刷術的發明時間是1400年左右,比中國的活字印刷術晚了400年。那古德堡印刷術是不是從中國傳入才改造的?但這些也都只是推測,並沒有哪個證據明確證明古登堡印刷術是由中國傳入歐洲,再經過古登堡改良,但也沒有哪個證據可以明確否定古德堡印刷術是否繼承了中國的印刷術。
  • 書摘|印刷術與革命:古登堡令歐洲走出愚昧時代?
    ,那麼第二次變革則隨著印刷術到來。印刷術的發明及更加便利的活字印刷促進了各種文本資料的大量出版,並使其得以更廣泛地傳播。它對社會、文化和知識具有極大的影響。早在公元3世紀,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使用木質雕版在紡織品和紙張(同樣是他們的發明)上印刷文字和裝飾圖案。所謂雕版印刷,就是在木材上雕出凸起的文字或圖像浮雕。
  • 影響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活字印刷術及其發明人 畢昇
    影響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活字印刷術及其發明人 畢昇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發明活字印刷術。其方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畢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是我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我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