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聯合國8月27日電(記者倪紅梅裴蕾)「這個是雨字,那個是馬字……」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大樓一層,不少人饒有興致地看著畫有中國古文字的展板評說著。
「寫在竹簡上的中國經典——清華簡與中國古代文明」專題展覽於27日在聯合國總部開幕,將持續到30日。
「遠在人類發明紙張之前,和而不同、兼收並蓄、協和萬邦等思想觀念,就被中國人鐫刻在竹簡這種古老文化載體上……千百年後,我們驚喜地發現,這些躺在歷史塵封中的書簡,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精神,以及《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遙相呼應,」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在開幕式上致詞說。
聯合國副秘書長格圖表示,清華簡不僅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而且表明中國古老哲學對當今世界仍有重要啟示。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收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戰國竹簡,學界通稱為「清華簡」。清華簡約有2500枚,大約被埋藏在公元前300年戰國時期的楚國,是一批有關《尚書》、《詩經》、《易經》等經、史類經典的竹簡。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經過5年多的研究,整理釋讀出18篇內容。本次展覽圖文並茂地介紹了簡牘製作、簡牘文字的書寫、研究和保護。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胡和平說,竹簡是中國古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載體。清華簡的保護和研究成果,可以讓世界更加具體地了解和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他說,清華大學將以這批戰國竹簡的收藏為契機,把竹簡等出土文獻的研究和保護作為學科建設和學科交叉的一個重要平臺。
據介紹,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已經出版了三輯整理報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受到各國學者高度重視。
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常駐聯合國使節及在美國的清華校友等150多人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本次展覽結束後,首次清華簡海外國際研討會將於8月30日至9月1日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舉行。屆時,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位學者將圍繞清華簡研究進行深入研討。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