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央名畫在線—莫奈在吉維尼的家

2020-11-27 清央美術

布蘭奇·霍斯切德·莫奈是法國畫家,同時也是克勞德·莫奈的繼女和兒媳。

故事有點複雜——布蘭奇是商人歐內斯特·霍斯切德(Ernest Hoschede)的二女兒,霍斯切德是巴黎的百貨商店大亨,也是印象派繪畫的收藏家,也是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職業生涯早期的重要贊助人。但是在1877年,歐尼斯特·霍斯切德破產了,於是他的藝術收藏品被拍賣了。

莫奈在吉維尼的家

作者:布蘭奇·霍斯切德·莫奈 作品名稱:莫奈在吉維尼的家

作品材質:油畫 尺寸:59.4*72.8cm

後來歐尼斯特·霍斯切德和他的妻子愛麗絲,以及他們的六個孩子,與莫奈、他的妻子卡米爾,以及他們的兩個兒子,讓和襁褓之中的米歇爾,一起搬進了弗特伊的一所房子。然而歐內斯特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巴黎,最後去了比利時。卡米爾於1879年9月5日在弗特伊去世後,愛麗絲和她的孩子們繼續與莫奈生活在一起。1881年,他們搬到普瓦西,並於1883年在吉維尼定居。雖然歐內斯特和愛麗絲·霍斯切德從未離婚,但克勞德·莫奈和愛麗絲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1891年歐內斯特去世。克勞德·莫奈和愛麗絲·霍斯切德於1892年7月16日結婚。

此後布蘭奇變成了莫奈的助手和學生,經常把他的畫架和畫布放在手推車上,然後自己架起畫架作畫。她於1888年開始向沙龍提交作品,但那一年她並沒有被接納。她的七幅畫於1905年在獨立沙龍展出,杜蘭德-魯爾在那裡購買了她的一幅作品。她採用了一種幾乎純粹的印象主義繪畫形式,以自娛自樂。有時很難將她的作品與莫奈的作品區分開來,尤其是她在吉維尼的第一個時期(1883年至1897年)。她用克勞德·莫奈的調色板、畫筆、顏料和畫布,作品主題往往也是莫奈的花園及其周圍環境。

1897年,布蘭奇·霍斯切德(Blanche Hoschede)與莫奈的大兒子讓·莫奈結婚,這對夫婦搬到了魯昂,布蘭奇常在那裡展出自己的作品。讓·莫奈於1914年去世,布蘭奇搬回克勞德·莫奈家;在克勞德·莫奈生命的最後20年裡,她放棄了自己作為藝術家的活動,以一種很像管理者的角色照顧他。

今天是四月的第一天》》愚人節!但別擔心——我們將繼續我們的使命,在《名畫在線》刊儘可能多的藝術家。請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法國·吉維尼——畫家莫奈的睡蓮之鄉
    )巴黎市郊有一個叫吉維尼的小鎮,100年前的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曾在這裡生活過四十多年,這裡不僅有他的故居還有一個花園,莫奈很多作品靈感都源於此地。莫奈故居和花園(Lamaison et les jardins de Claude Monet)吉維尼小鎮位於巴黎的西部
  • 莫奈一見鍾情的小鎮吉維尼!
    吉維尼位於巴黎正西方向70公裡的上諾曼第省,在塞納河谷的一個小山坡上,周圍是蔥鬱的樹林和碧綠的草場,村前是一片略有傾斜的開闊地,一直延伸到塞納河邊。看看這裡的人們把房子都裝成有花草圍繞!很美窗前屋後都是綠色的風景這裡是很多藝術家雲集的地方,著名的畫家莫奈在法國找了很多地方,都不是很不滿意,第一次來個吉維尼,莫奈就一見鍾情了,這裡太美了,以至於全家都搬到這裡,一住就是43年,直到去世!這裡有關於莫奈的一切,很多的創作靈感也是來源這個小鎮吉維尼。
  • 莫奈與吉維尼的睡蓮池
    直到1883年,43歲的莫奈乘坐火車途經巴黎近郊的吉維尼小鎮,才找到了抵達創作巔峰的另一種可能。也正是晚年久居於此,為後人留下了舉世矚目的「莫奈花園」和在國際拍場上屢創新高的「睡蓮」系列。莫奈《睡蓮》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該系列的創作周期橫亙1897年至1926年,換言之,一直持續到莫奈生命的最後時刻。
  • 巴黎的莫奈小鎮吉維尼,像夢一樣的小清新
    文/文化世相提到吉維尼,不少人會對此感到陌生,但是提到莫奈,許多人就會生發出諸多感慨。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吉維尼,就是巴黎的一個小鎮,曾是莫奈的故居。莫奈曾坐火車經歷此地,被該地靜謐祥和的氣氛所吸引,並決定定居於此,直到他逝世。
  • 旅行:吉維尼包括莫奈花園,巴黎香檳區私人一日遊
    吉維尼包括莫奈花園和墓址小團體半日遊如果你是克勞德·莫奈的粉絲,那麼從巴黎到吉維尼花園的導覽遊是一項必做的活動。看看這位偉大的印象派藝術家在那裡生活了40年,在漫步日本花園和觀賞睡蓮時欣賞熟悉的風景。從莫奈的生活工作及其家人的信息指南中學習。這個小團體旅遊僅限八人,確保個性化的關注。
  • 莫奈故居,法國小鎮吉維尼
    ,吉維尼小鎮是法國西海岸諾曼第地區極有特色的農村,也是法國19世紀印象派畫家莫奈遷居的地方。二月的法國天亮得很晚,那天早上,我們從巴黎出發去吉維尼小鎮克勞德·莫奈故居。出巴黎城大約8點來鍾,天邊一片漆黑。天色漸亮,我看著郊外之景,漫不經心地這麼想著,莫奈肯定個性非常強之人,而且喜歡親近大自然,要不然,他不會逃離巴黎城來到這個偏僻的鄉村。約莫一個小時就到了這個村子,從村口進到莫奈住過的地方,不過幾百米。
  • 走進文藝的吉維尼,散步在小鎮街道,追逐莫奈印記
    吉維尼是法國的一處小鎮,它位於厄爾省地區從巴黎自駕就可以前往,道路兩邊的風景特別漂亮,尤其是在四月份的油菜花季,這裡到處都是油菜花田。一簇簇金色的花骨朵靜靜的掩藏在綠色的田地裡,有許多人都會下車迎著風在鄉間小道上肆意奔跑。
  • 我和莫奈的《吉維尼的玫瑰拱門》
    吉維尼的玫瑰拱門▲      本月主題來自莫內經典畫作《吉維尼的玫瑰拱門》。      這是一幅天空晴朗、倒影清楚,以暖色為主的作品,像是一塊浪漫的布料。莫奈的「吉維尼的玫瑰拱門」,孩子們與大師對話,步入吉維尼小鎮的美麗花園,欣賞生活的美好,感知世界的多彩,用或濃鬱豐厚,或清新唯美來表現浪漫的玫瑰拱門,藝術教育是個潛移默化、積聚能量的過程,它培養著孩子們的修養,審美,品行,素質,帶著他們遇見美好。
  • 莫奈,不僅是位《印象派》畫家,還是一位園藝家
    克勞德·莫奈(1840—1926),法國著名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寫:「只有在吉維尼見到克勞德·莫奈,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個性,他的生活情趣,他的內心世界」, 古斯塔夫是莫奈的傳記攥寫者,與此同時,也是莫奈在世時的好友。
  • 方寸之間盡賞世界名畫 大師莫奈帶你看遍世界
    北京2018年7月27日電 /美通社/ -- 今天,中國銀行與萬事達卡攜手推出首張世界級名畫藝術信用卡 -- 長城萬事達莫奈世界卡(莫奈卡)。以「大師帶你看世界」為主題,莫奈卡攜高品味藝術卡面及專屬博物館權益,引領持卡人以藝術視角遊歷世界,挖掘旅程中的「無價」精彩。
  • 花園小鎮——吉維尼
    吉維尼小鎮坐落於上諾曼第大區的厄爾省,因法國畫家莫奈的花園而知名,是法國最受喜愛的小鎮之一。這個多姿多彩的小鎮像是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靜靜地訴說著小鎮的悠久歷史和感人故事。吉維尼小鎮是一個給人創作靈感的小鎮,因為這裡的美麗風光可以開始人的創作之旅。
  • 想一探莫奈的夢幻花園嗎,那就去法國的吉維尼小鎮吧
    但是你可知,在法國的另一個地方,也坐落著一座色彩繽紛的小鎮,這裡就是吉維尼。吉維尼鎮離巴黎不算太遠,一個小時的車程你就可以到達了。這座小鎮在法國歷史上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直到有一天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居民,他就是莫奈。
  • 這座法國的吉維尼小鎮,原來是畫家莫奈的故居,沒想到它這麼美!
    而在法國又有很多個小鎮,小鎮又有許多不同的特色,但小編覺得呀,接下來要說的這一個,就充滿著十足的浪漫氣息,那就是吉維尼小鎮。吉維尼小鎮位於巴黎正西方向70公裡的上諾曼第省,那裡也是法國著名畫家莫奈的故居。
  • 莫奈花園背面的寂寥梵谷
    吉維尼,讓莫奈在此徜徉四十多年;奧維爾,則見證了梵谷生命中最後的七十多天。被美麗浸泡的莫奈花園從巴黎市區出發,車行一小時,轉入一座林木蔥蘢、繁花似錦的村落,等在那裡的,就是吉維尼。作為一個諾曼第風格的小鎮,吉維尼被錯落起伏的山地環抱,一幢幢白房子,頂著紅色屋頂,散落其間。
  • 吉維尼的乾草堆
    克勞德·莫奈曾於1892至1893年間,有兩次因事務前來魯昂,用他的眼睛和畫筆,為我們留下有30餘幅,約有3個不同角度繪製的魯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不過,今天六月還沒有想談他的魯昂大教堂,倒想聊一下他的另一個系列,不是睡蓮,不是日本橋,不是滑鐵盧橋,不是楊樹林……不賣關子了,就是他的乾草堆,一幅《吉維尼的乾草堆》。
  • 莫奈花園的晚鐘,實拍芝加哥博物館鎮館之寶《睡蓮》
    這幅名畫雖然現在中文多翻譯成《吉維尼花園的日本古橋》,但它是意譯。我們從其英文名字《Water Lily Pond》來看,應該直譯為《睡蓮》即可。我喜歡後者的直譯,因為前者的翻譯似乎過分強調畫面遠景中的日式木橋而容易引起觀眾的誤解。這種翻譯實在會令觀眾在觀賞這幅作品的時候先入為主地將目光聚焦在遠處的那座木橋而忽略了他們面前最近最真實的主題:池塘中的那些閃爍著印象精靈的《睡蓮》光影。
  • 存在即是道理,把梵谷,莫奈名畫中的住宅「蓋」出來了
    看過莫奈筆下的法萊斯,是否想過能置身朦朧的霧中親眼看看那個小屋,有沒有想過梵谷畫的臥室,搬到現實中會是什麼樣子呢?NeoMam 工作室想過,創作了八幅名畫的寫實描繪。NeoMam 是一家內容營銷工作室,他們從名畫中找到了建築的靈感,代表家庭服務網站 Home Advisor 創作了一系列名畫「現實版」,包括安藤廣重的「Evening Snow at Kanbara」,梵谷的「The Cottage」,愛德華·霍普的「House by the Railroad」和莫奈的「Houses at Falaise in the Fog」等等。
  • 名畫軼聞:蒙娜麗莎或為中國人 莫奈畫作現贗品之贗品
    其實,關於西方名畫的研究從未停止,也不斷有關於這些作品的軼聞被曝出。以下,中新網為您梳理這些西方名畫的軼聞。資料圖:兩個不同版本《蒙娜麗莎》。英國《都市日報》5月9日報導,幾名「陰謀論者」稱在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中發現了外星人的痕跡,由此得出結論:外星人的確存在。這些人認為,達文西的畫作《蒙娜麗莎》中「很可能隱藏了可以證明外星人存在的相關歷史和宗教事實,以及羅馬天主教會參與的一些秘密勾當」。資料圖:畢卡索的《藍色房間》。
  • 印象派的代表——莫奈的「睡蓮」
    2014年5月7日,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Monet)的一幅被展出的名畫《睡蓮》,在紐約以超過2700萬美元的價格被拍出。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通俗地解釋就是更像是事物在水中的倒影)。這幅畫創作於1907年,畫中展示了莫奈最喜歡的位於法國小鎮吉維尼的花園,這幅作品自1926年後就再未與公眾見面。
  • 光景美圖分享21:吉維尼小鎮莫奈花園(法國)每個風景都如詩如畫
    莫奈花園位於法國巴黎的吉維尼小鎮上,是法國著名畫家莫奈故居,分為水園和花園兩部分;1883年4月底莫奈乘火車經過小鎮的時候,被那裡的寧靜氛圍所深深吸引,於是決定在此定居,直至逝世;後來大批畫家也搬至此地,使吉維尼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畫家村在園外就已經能感受到豐富的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