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兩鄉!

2020-12-18 澎湃新聞

明月何曾是兩鄉!

2020-10-03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中秋時節

天高月明,丹桂飄香

此時此景

總有一首詩或詞

搖晃光陰,扣動心扉

無論闔家團圓

還是堅守崗位

抬眼望去

都是同一輪朗月

此心安處

是故鄉

原標題:《明月何曾是兩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之後,日前,日本舞鶴市政府捐助大連市的捐贈物資上,人們發現都貼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看到這些美麗的句子,有沒有被咱們的祖先給驚豔到?
  •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自哪首詩 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被網友盛讚。這句詩詞引用自王昌齡的《送柴侍御》。日本舞鶴市長發文表示,非常擔心中國疫情,將繼續籌集口罩和防護服。據了解,這批物資已於2月9日抵達大連機場。  以下為王昌齡《送柴侍御》原文及解釋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當新冠病毒在不同國土間蔓延的時候,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精神正在各國民眾心底深深種下。對於華僑華人而言,住在國是自己耕種幸福的家園,更是搭載後代未來的船舶。疫情當前,海外僑胞對住在國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讓他們與住在國的民眾心貼得更近。
  •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王昌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年初疫情期間,這首的後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曾廣為流傳,被大家所熟知。此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標(在今湖南省懷化市一帶)時,寫給友人的一首送別詩。好友離別,自然免不了會點兒傷感,詩人寬慰好友:我們雖有青山阻隔,卻可以雲雨同天;雖人分兩地,卻可以共享一輪明月,「千裡共嬋娟」。與「海內存知已己,天涯若比鄰」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青山」「明月」二句感情意蘊更為深遠悠長。這兩句詩一句肯定,一句反問,反覆強調,情感真摯,充分表達了友人之間的深情厚誼。
  • 每天一首古詩詞|王昌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送柴侍御》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著意營造一種開朗豁達的氣氛,來減輕友人的離愁,而實際上詩人自己也十分傷感。「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輕快。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簡析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送柴侍御 王昌齡七言絕句 押陽韻沅水通波接武岡,平仄平平仄仄平,送君不覺有離傷。仄平仄仄仄平平。青山一道同雲雨,平平仄仄平平仄,明月何曾是兩鄉。平仄平平仄仄平。雖人分兩地,卻可以同雲雨,共明月,構思新穎,別有情深。柴侍御是詩人朋友,生平不詳。沅水武岡都是地名。「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起承句,沅水與武岡「通波」,相連,道無艱阻,兩地比鄰相不遠,此次相別詩人似乎並沒覺得憂傷。
  • 網絡流行語科普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2-15 16:4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什麼梗? 你我就像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共照明月,何曾身處兩地?
  • 海外經歷波折之旅仍心系武漢:明月何曾是兩鄉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經歷波折之旅仍心系武漢:明月何曾是兩鄉中新社武漢2月12日電 題:海外經歷波折之旅仍心系武漢:明月何曾是兩鄉中新社記者 艾啟平此時此情,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江俠亮,想到了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那句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行的龍龍(化名),一直擔心遠在武漢的父母,經常往家裡打電話噓寒問暖,還委託朋友給他們定期購買生活物資。受疫情影響,武漢已封城、航班停飛,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 日本援助物資上留言「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們該...
    網友「格桑小巫」上傳到微博的圖片日前,日本舞鶴市馳援大連一批物資,在該批物資的紙箱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句子。這批寫有詩句的物資傳到微博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呼「感動」。「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源自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一詩。王昌齡有「七絕聖手」之譽,開元間進士,數次任官,多次被貶。被貶龍標(今湖南黔陽縣)期間他共寫有8首詩,這是其中之一。當時友人柴侍御將要從龍標前往武岡,臨行前,王昌齡以這首詩為他送行。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最熱網紅唐詩深度解讀
    #最美詩詞#「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武岡市「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道,此處理解為「一起」;兩鄉,指的是龍標和武岡。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你我所處的青山一起沐浴在風雨之中,共望一輪明月又何曾是分別兩地呢?湖南西南一帶山脈綿延相連,所以王昌齡想像著在雲雨變幻的日子裡,兩個人所居住的地方一定也是同沐在風雨之中。「青山一道同雲雨」還是以肯定的語氣表達兩地很近。雖然山水相連,但是畢竟龍標、武岡是分處兩縣了。
  • 王昌齡的名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到底好在哪裡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等,那都是傳唱不朽的千古名句,寫出了新氣象,也有著一種獨特的氣勢,讀來讓人讚不絕口。那我偏愛其中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是一首很典型的送別詩,王昌齡在創作這首詩時,並沒有像一般的詩人那樣表現得哭哭啼啼。如果你熟讀唐詩就會發現,很多的詩人在創作這一類題材時,往往寫得很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
  •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捐贈湖北物資附的詩詞欣賞
    日前,日本舞鶴市馳援大連一批物資,在該批物資的紙箱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句子。這批寫有詩句的物資傳到微博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呼「感動」。該句詩來自送柴侍御,作者王昌齡。全詩如下: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 佳句偶得六十七: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譯文沅江四處水路相通連接著武岡,送你遠行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 讀不少離別詩,仍被一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驚豔
    但即便如此,還是被一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驚豔到了。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首古詩是唐代王昌齡《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們雖然分處兩地,但是兩地的青山,都受到同一塊雲朵的蔭蔽和雨露的潤澤,我們所看到的月亮,不也是同一個嗎?這樣的兩句古詩,就應該保持它的原樣,任何的現代語言的翻譯都是對它的褻瀆,都破壞了它本身的美感。
  • 日本捐贈大連物資借古詩傳情——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近日,在日本京都府舞鶴市馳援遼寧省大連市的物資上,寫著這樣一句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當時,詩人王昌齡因被他人誹謗而被貶為龍標尉,龍標:湖南省黔陽縣,後與洪江市合併,率屬於懷化市,著名旅遊景點黔陽古城依江(沅江)而建。柴侍御:作者的一位朋友,姓柴,官職為侍御,史書沒有詳細記載。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談王昌齡詩歌中的含蓄美
    而這次救災物資的箱子上寫的是兩句唐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両郷。在此之前,這兩句詩也曾有一次出現在外交辭令上,2009年7月2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包傑明,離任前最後一次出席公開活動時,在致辭中也引用了王昌齡這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表達即將離任的心情。同樣的詩,用在不同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卻大不相同。明顯這次日本援華物資上印這兩句詩,顯得詩歌更深沉、更有意蘊。接下來,我就來探討一下王昌齡的詩歌風格。
  • 「明月何曾是兩鄉」:常州港澳臺僑同胞相聚迎中秋
    「明月何曾是兩鄉」:常州港澳臺僑同胞相聚迎中秋 2020年09月26日 12: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 讀詩|王昌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可讀懂?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幾天前,日本舞鶴市馳援大連一批抗疫物資的紙箱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詩句,又一次引發熱議,也將這首詩的全文和他的作者又一次帶到了我們面前。「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更何況兩地青山同承雲雨,一輪明月之下,我們又何曾身處兩地?或許是在詩人寫這首詩之前,柴侍御表達了深切的傷感。確實,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唐代,常常一別可能就是永訣。
  • 由日本捐助帶火的唐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處?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一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作勢。龍標、武岡雖然兩地相「接」,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兩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