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官宣 券商板塊高開低走!國金證券最新回應:優勢互補 看好合併...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受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合併消息影響,9月21日早盤,投資者非常關注券商板塊走勢。不過,和上周五行情相比,券商板塊沒有超出預料的表現。

21日開盤後,券商板塊高開低走,震蕩拉升。大盤方面,A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據Wind數據,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跌0.41%,報3324.25點;深證成指跌0.20%,報13218.88點;創業板指跌0.46%,報2584.18點。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本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載體,券商是長期看好的主線之一,未來券商股或起飛,行情與2014年下半年再度貼近。

券商板塊高開低走

9月20日,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同時公告,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湧金與國聯證券籤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兩家公司股票自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9月21日早盤,券商板塊高開低走之後,持續拉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中午收盤時,申萬二級券商指數上漲0.65%。

板塊內國元證券、浙商證券一度漲停,不過迅速打開漲停板。

港股方面,國聯證券開盤漲超70%。

事實上,7月初的券商行情主線之一便是併購,不過當時的「緋聞」主角為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作為首個兩家上市券商的合併事件,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聯姻」備受行業和投資者關注,一些投資者甚至自己梳理了「併購概念股」。

中證君注意到,21日早間,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詢問中原證券是否有併購計劃,公司回復稱,董事會暫時沒有討論吸收合併地區小券商的計劃。

前有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合併、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合併等傳聞,現有國聯證券擬吸收合併國金證券的案例,近期市場對於券業合併的猜想持續升溫,「航母級券商」究竟花落誰家也是眾說紛紜。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告訴中證君,此次兩家券商有幾個特殊關鍵點值得關注:「一是國聯證券不少管理層出身於中信證券;二是兩家券商一家為國企而另一家為民企,合併可看做兩種不同『出身』企業的合作;三是兩家券商規模相當,從市值角度出發雙方合併籌碼相近。」

在陳靂看來,此次兩家券商合併一方面可能是出於做大做強需要,通過合併快速進入第一梯隊並爭取頭部席位;二是實現業務優勢互補,加強業務線和區域布局。

板塊做多熱情點燃

不少業內人士預期,本次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合併將再次點燃券商板塊做多熱情。

興業證券認為,券商合併抬頭,催生市場對大金融方向的關注度有望提升。此前市場對於券商合併一直較為關注,而此事件有望推動市場再度提升對「航母級」券商的關注度,提振市場情緒,進一步提升大金融方向的關注度。作為本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載體,券商是長期較為看好的主線之一。

粵開證券認為,券商股或起飛,行情與2014年下半年再度貼近。6月下旬,金融股對強勢行情的演繹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重要關口,金融權重股的發力往往能夠穩定市場情緒,助力指數上攻。經濟形勢向好疊加行業併購重組預期,利好金融板塊目前股指的啟動節奏,及做多主力板塊與2014年趨於吻合,經濟形勢向好疊加改革預期,大金融板塊有望持續發力。另外科技、消費等前期領漲主線在經歷估值消化後具備反彈預期。在經濟持續復甦勢頭下,市場短期趨勢向好。

海通證券認為,站在當前時點看到年底,行情有望從早周期向後周期板塊蔓延。首推券商,不僅有短期輪漲補漲的邏輯,也有金改帶來的長期盈利能力提高的邏輯。從短期看,當前市場已進入上漲階段,成交量放大將推高券商業績,估值也將抬升。中期看,金改將改變券商業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新三板精選層推出說明金改已在路上。當前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目標類似美國,即大力發展科技產業,融資結構也將對標,然而美國券商ROE13%、中國僅6%,金改最終將提高券商ROE。

國金證券最新回應合併:

優勢互補 看好合併後前景

為何選擇在此時合併?合併後兩家券商如何協同發展?對於市場關切的諸多問題,9月21日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及時對中證君作出了詳細回應。

該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國家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鼓勵國有企業加速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的宏觀背景下,國聯證券作為一家國有券商,雙方本次整合有利於其引進民營券商靈活高效的發展理念、經營機制,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國金證券作為民營券商也能更好地藉助國聯證券的資源稟賦、社會資源,提高抗風險能力。

同時,近年來證監會等主管部門一直倡導、鼓勵券商行業做大做強,利用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內的多種形式增強各類券商主體創新、跨越式發展。國金證券、國聯證券的此次整合也正是適應主管部門的發展要求,主動合作,共謀發展的創新舉動,必將引領行業發展新格局與新趨勢。

「當前券商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國有券商與民營券商同樣面臨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同樣面臨做大做強的迫切需要。兩家公司在經營理念、業務發展、團隊合作、模式創新、激勵機制、社會回報等各方面能夠形成優勢互補,有利於雙方共同做強做大,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該負責人表示。

對於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合併後如何協同發展,國金證券上述負責人表示,兩家公司確實存在體制、機制、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尤其是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鮮明的發展特色、業務專長及資源稟賦。不過鑑於在各類相關業務、資質、人員等方面都有深厚的儲備及資源稟賦,在行業內外都有出色的口碑和健康良好的品牌形象,雙方對兩家公司整合後的創新發展、業務進步充滿信心。

「在本次重大事項履行完內外部決策程序及批准手續後,雙方將在資本金規模、財富管理、承銷保薦、資產管理等各個方面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共同為廣大股東、員工及社會持續創造價值與回報。」該負責人補充道。

相關焦點

  • 上市僅兩個月的國聯證券,要「吞併」國金證券?千億市值券商或誕生...
    原創 朱燈花 國際金融報 收錄於話題#券商1#國聯證券1#國金證券1#A股11在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希冀下,年內券商合併消息頻傳。此前,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就多次被傳出「聯姻」消息,又多次澄清。最終,市場沒有盼到頭部券商強強聯合,卻見證了兩家中小券商官宣「牽手」。
  • 國聯、國金證券合併,小券商們的一種生存方式
    來源:皮海洲最近,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合併一案受到市場的關注。9月20日下午,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同時公告,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湧金與國聯證券籤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長沙湧金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約7.82%的公司股份轉讓給國聯證券。
  • 確定國聯證券將收購國金證券!吸收合併兩步走,兩券商周一起停牌...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2020年的券業併購大戲,竟然是從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開始!最新消息顯示,國聯對國金的吸收合併在即。9月19日午間,財聯社記者獲悉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於9月18日籤訂了《股份轉讓意向協議》和《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之吸收合併意向性協議》。
  • ...國聯、國金兩隻券商股沒跌停!該跑該留?股吧上千條貼子已吵翻天...
    在國金證券、國聯證券12日晚發布終止資產重組的公告後,13日早間,兩隻券商復牌後並未遭遇跌停,國金證券甚至紅盤高開,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更加出乎投資者意料的是,整個券商板塊全線飄綠,僅國金證券一枝獨秀。對此,兩大券商的股吧隨即出現上千條相關帖子,繼續持有還有賣出?一眾股民展開了熱烈討論。
  • 一場事先張揚的交易,國聯、國金合併,「內幕交易」疑竇叢生?
    這是國聯、國金合併消息傳來,市場的第一反應。9月20日,國聯證券(601456.SH)、國金證券(600109.SH)同時發布公告,國聯證券將受讓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部分股份,同時擬通過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
  • 券商行業上演「蛇吞象」,股票提前漲停,這是有人跳預言家了?
    周末爆出來一個重大消息:國金國聯這兩大券商要合併了。乍一看這個消息,歐巴嗤之以鼻:又來?券商合併的fake news這麼多了,還拿來炒,煩不煩?帶著一點暴躁,歐巴點開了這條消息:哦豁,這次是真的。全文是這樣的:9月20日,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雙雙發布公告稱,正式確認合併事宜。
  • 國聯證券合併國金證券,「蛇吞象」 背後或是中信老班底助推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來源:圖蟲創意)國聯證券擬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傳聞落定,這是A股市場首例上市券商合併。9月20日下午,國聯證券公告稱,擬受讓長沙湧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股份,同時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本次合併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擬於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 ​虎牙鬥魚合併,騰訊整合電競賽道;疑涉內幕交易,國金、國聯終止...
    一起來看今天的最新訊息:首先來看巨頭最新動向。騰訊整合遊戲直播和電競賽道:【虎牙鬥魚合併,企鵝電競轉讓給鬥魚】10月12日,國內領先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和虎牙共同宣布,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合併邀約,進行戰略合併。
  • 國聯「鯨吞」國金背後:中信老班底的「野心勃勃」
    未來一到三年很可能是券商合併的一個高峰期。  在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希冀下,國聯國金兩家中小證券官宣「牽手」,邁向千億市值。不過令人咂舌的是,此次合併是上市不到兩個月的國聯「鯨吞」體量為其兩倍的國金。若成功,這將是A股史上首起上市券商合併案例。  事實上,作為國金證券的控股方,「湧金系」似早有轉股之意。繼監管徹查「湧金系」在國金證券借殼上市中的資本運作後,國金證券先是前掌舵人魏東辭世、前董事長雷波被查出局,後舊部重臣相繼離職。而新上任的董事長冉雲背靠國資背景,國金證券似漸漸向國資轉移。
  • 兩大中信系券商紛紛闢謠,合併傳聞事件背後的猜測
    近日,券商股的走勢有些瘋狂。而在券商股瘋狂的同時,7月2日的一則關於「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合併」的傳聞,也是給券商股的走勢火上澆油。但是在上周日(7月5日),涉及此傳言的幾家機構先後發出否認公告,消息被徹底否認。
  • 南船北船「官宣」合併:中國船業「航母」將會帶來什麼?
    減少內耗、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提升國內和國際市場綜合競爭力,被普遍認為是致使南北船合併的主因。包括國金證券、太平洋證券等在內的證券機構則認為,從業務層面看,北船是我國軍船研製和民船行業的主體力量,在設計、配套環節佔據主導地位,南船則是我國軍民船的中堅力量,側重建造及部分艦船電子配套,兩大集團產品類別重疊度較高,但各有優勢和短板,合併後將有利於內部優勢互補,發揮產業協同效應。
  • 私募業沸騰:行業首例合併完成 睿郡資產、興聚投資實質性合併
    來源:券商中國私募業沸騰!行業首例合併完成!明星私募睿郡資產、興聚投資實質性合併,百億級私募或添新丁私募圈明星基金經理單飛的故事很常見,而兩家知名公司合併就真算得上重磅新聞了。7月17日,滬上明星私募興聚投資發布最新公告,公司股東、實控人變更為睿郡資產。原興聚投資核心人員入股睿郡資產,兩家私募在新睿郡資產平臺上實現實質性合併,王曉明(原興全基金副總經理、公募投資總監)和杜昌勇(原興全基金副總經理、專戶投資總監)這兩位興全系老人將共同打造新平臺。據悉,王曉明將出任睿郡資產首席投資官。
  • 四傳聯姻造投行巨擘 中信證券合併中信建投局未了
    有細心的投資者發現,中信建投新修訂的章程中有多項內容與中信證券擬新增的章程內容高度相似,於是,市場又衍生了一波合併猜想。截至時代周報記者發稿,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均未就此番傳聞進行澄清,記者經多方聯繫,未能從兩券商處得到正式回應。
  • 合併傳聞未散,國元證券配股又獲廣東國資加持
    財聯社(深圳,記者鄒晨輝)訊, 背靠安徽省屬國有獨資大型金控平臺國元金控集團的國元證券55億配股迎來新進展。近期又與同屬安徽的華安證券捲入「合併傳聞」,國元證券的吸睛之處有點多。
  • 望華資本戚克栴詳解:如何理解券商合併、內幕交易、借殼上市和茅臺...
    01券商合併完全沒意義,不排除渾水摸魚的可能騰訊財經:此前,券商合併傳言四起,中信和中信建投,國聯和國金證券,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券商合併會帶來哪些變化?戚克栴:券商的合併一般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券商之間有很長的歷史淵源,比如中金和中投的合併。第二是「一參一控」監管的要求。
  • 券商行業併購整合是大勢所趨
    同時,國金證券與國聯證券正在籌劃由國聯證券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兩家公司股票自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今年以來,券商合併傳聞最多的無疑是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由於兩券商間本來頗有淵源,再加上兩券商均是頭部券商,因而被市場解讀為合併的可能性較大,其傳聞因此也愈演愈烈。
  • 國金證券董事長任職逾十年薪酬超400萬 與國聯證券「牽手」落空
    同比下降4.18%,但仍然在上市券商中居於第四位,在披露了薪酬的2942位上市公司董事長中排名第61位。   從業績情況看,國金證券2019年和今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皆實現較高增長,但其業務及管理費也增長迅速。
  • 券商板塊下跌1.72% 頭部券商未來仍被機構看好
    券商股在近期集體走高之後又有所回調。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收盤,券商板塊下跌1.72%,板塊內僅有3隻個股飄紅,5隻個股跌幅在3%以上。與此同時,不少券商遭到了股東密集減持。同花順數據顯示,近一月以來,券商被減持總股數超3億股。但在機構看來,未來券商多項業務板塊仍有亮點,具有資本、風控等優勢的頭部券商值得關注。
  • 【摘要】金評媒帶您看互金圈大小事:中國首家網貸平臺官宣完成清退...
    官宣「合體」僅22天後,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的「聯姻」突然宣告以失敗收場。10月12日晚,國聯證券、國金證券雙雙發布公告稱,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並自2020年10月13日起開始復牌。此次雙方合併失敗的原因,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有業內人士評價,合併談判有難度,可能出現談判失敗的風險,普通股民也應客觀看待券商合併的風潮。
  • 券商...
    而5日下午,牛市旗手券商股又潑了一盆冷水,中信集團確認,目前未討論過任何關於中信證券及中信建投重組合併的方案,也未與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籤署涉及收購中信建投股票的任何協議。中央匯金也表示,公司不存在涉及中信建投證券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