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省份的本科錄取通知書,已經差不多都送到學生手中了。大家在高興之餘,其實還存在著不少疑問,比如不少人對「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如何區別,就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一起來區分一下。
01什麼是「一流學科」?
目前,在國內的高等教育體系中,主要劃分有十三個學科門類:
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共設有111個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面又設有上千個二級學科。
而自從「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被提出來以後,「一流學科」建設就成為了熱議的對象。但學科的邊界、內涵到底是什麼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學科」指的是什麼,這裡就簡單說一下吧。所謂「學科」,是對於知識體系的劃分,也就是在某些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專業內的細化,或者是具體化,它屬於相對來說還比較獨立的某一個知識體系。比如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學和生物學等、比如社會科學中的歷史學和教育學等。
對於「一流學科」的標準界定,有三個標準:
首先,我國高等教育的學科設置有三個層次,即「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
其次,是以國際通用的ESI為當今評價的重要指標;
最後,大眾心中的學科,多數是指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科、工科、農科、醫科這6大類,具體分為文、法、商、理、工、農、醫七大學院。比如經濟學科下,有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這2個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之下又設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6個二級學科。
2017年1月,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基本是以前的211大學加上有強勢學科的大學,除財經之外),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一流學科」是如今日漸佔到主流的「雙一流」大學中的一部分,在「雙一流」大學建設中,包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以下圖中的137所「雙一流」大學及「一流學科」,供參考:
02什麼是「一流專業」?「一流專業」有哪些?
「一流專業」指各大學校依據分工、發展需要以及學科發展與分類劃分的學業門類。
2020年,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將一流的專業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這12個專業門類(不包括學科類中的軍事門類等十六個學科),下共設93個專業類和703種專業。
那麼,具體來說,「一流專業」有哪些?
為了讓大家看明白各大學的「一流專業」,小編找來校友會最新中國一流專業排名30強的圖片,如此一來,哪些是「一流專業」,一看就知道了。
03「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之間的區別
專業與學科之間的關係,既互為依託和後盾,又有所區別。學科的發展必須要以專業來作基礎。同時,學科為專業的建設提供成果。
兩者之間的區別,解釋起來有些複雜。所以就簡單來講一講,「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之間的區別主要有4點:
首先,兩者相關的內容有所區別。即一流的學科和研究生教育有關;一流的專業,和本科教育有關。
其次,兩者之間的構成不同。一流學科由特定和獨特的研究領域、理論體系、研究方法構成;一流的專業,主要由其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等構成。
其三,兩者之間的側重點不同。一流學科把重點放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一流專業把重點多放在人才培養之上。
其四,兩者之間的作用不同。即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學科起到的作用是間接的;而專業中的定位、目標、口徑,以及在教學、實驗中的設計、內容和開設、管理制度等等,都對人才的培養起著直接作用,學科無法做到。
04結語:
總而言之,「一流大學」是目標。「一流大學」是的硬核實力。
「一流學科」則是建設「一流大學」的條件。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流學科以及一流學科的總和,並不等於「一流大學」。
而「一流專業」就是建設「一流大學」的基礎,是培養頂尖專業人才的基本單元。
因此,只有把一流專業建紮實了,才能把一流本科辦得有聲色,才能實現培養我國的一流人才這個目標。
我是@小曉樣兒,歡迎關注我,歡迎留言、分享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