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賞戲在線⑰|單雯:《尋夢》是在含蓄中爆發

2020-11-22 新華報業網

  

  陽春三月,疫情有所緩解,然而距離各種演出解禁還有一段日子,為了給戲迷網友們源源不斷提供文化養料,新華日報昆蟲記戲曲工作室製作的「名家賞戲在線」欄目今起推出第二季,繼續特邀省內外各大劇種的戲曲名家,在線上就經典名段做精彩賞析。第二季共推出10位江蘇省內的戲曲名家,他們將把京昆越錫揚淮各大劇種的精妙之處,向大家娓娓道來。

  這10位名家是:

  京劇:範以程

  蘇劇(崑劇):王芳

  越劇:朱藺 孫靜

  淮海戲:許亞玲

  錫劇:董雲華、 湯達

  揚劇:李霞

  崑劇:施夏明 單雯

  今天,昆蟲記邀請了江蘇省崑劇院優秀青年旦角演員單雯,與大家分享她主演的經典崑劇《牡丹亭尋夢》片段。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湯顯祖筆下的《牡丹亭》描繪了一段至情至性的愛情故事。在崑曲業內有一句話:沒有一個旦角不嚮往杜麗娘這個角色,卻並非每一個旦角都能憑藉杜麗娘這個角色站到舞臺中央。演好了杜麗娘,就坐穩了閨門旦。但杜麗娘的表演,恰恰是最難的。

  1984年,江蘇省崑劇院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先生以阿甲導演、胡忌編劇的《牡丹亭》榮獲首屆中國戲曲梅花獎榜首。這一版《牡丹亭》此後被稱為南昆版《牡丹亭》(又稱傳承版《牡丹亭》),深具江蘇省崑劇院鮮明的「南昆風度」,在《牡丹亭》各種版本中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被視為崑曲閨門旦表演的典範。

  35年後,弟子單雯以恩師張繼青嫡傳《牡丹亭》參與角逐第二十九屆中國戲曲梅花獎,一舉奪得榜首。

  

  《牡丹亭》「尋夢」一折,張繼青得到了崑曲傳字輩老師姚傳薌的真傳,是其雅號「張三夢」之其中一夢。單雯表示,恩師親授的《尋夢》是她最喜歡的一齣戲,最見功力,也是她學得比較紮實的一齣戲。「有句話叫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而《尋夢》這齣戲對我來說,比思凡還要更重一些。」

  單雯解釋道,《尋夢》是一個人在舞臺上表演,情感是含著演,很多戲累的是體力,《尋夢》累的是心。「《尋夢》這齣戲中,人物的感情是逐漸遞增的。杜麗娘再次走進花園去尋找這個夢,起初是帶著一點小期、小興奮。慢慢地在尋夢過程中,她回想起前一天跟書生歡度的場景,那是非常甜蜜的回憶,這裡是情感的第一個層次。再往後走,杜麗娘就越來越傷感,她發現這個夢離她越來越遠,越來越無法尋到,雖然院子裡的花花草草都還是依稀的模樣,但怎麼也找不到她的夢,這是第二個層次。所以此時,要運用表演和聲腔,讓人物慢慢跨入到這個傷感的心境中,表演時還必須帶有大家閨秀的含蓄、內斂的韻味去體現。」

  

  那麼究竟該如何把握呢?單雯說:「這就需要在一些十分微妙的地方去展現。首先是聲腔,再有就是形體,還有步伐,換句話說就是每一個細節,細微到一根手指、一個關節的動態,一個腳步出腳時腳尖的感覺,都得在戲裡,要非常非常用心地去唱這齣戲,處理得非常細節化才可以。」

  《尋夢》到了最後還有第三層遞進,那就是一種張力。比如說,唱到「花花草草由人戀」這句時,杜麗娘內心會有一種情緒的小爆發。這時,既不能像其他行當那樣誇張的情緒爆發,又要給觀眾交代清楚那種內心的噴發,所以就要用到閨門旦特有的人物體態去表現這個情緒。

  單雯表示,非常喜歡《尋夢》這齣戲,對自己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杜麗娘這個角色,跟平時生活中她的本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這齣戲非常難把握,尤其在於表演上的「收」。「假如你能把《尋夢》收著演好了,那這齣戲就到了相當的火候,讓觀眾看戲時感到內心是一種享受。《尋夢》的聲腔也很美,把聲腔和動作結合得天衣無縫,這就是我們演員平時要練的功力。所以這齣戲我比較推薦。」

  

  

  嘉賓簡介

  單雯,國家一級演員,第29屆梅花獎得主,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老師入室弟子。曾在《1699桃花扇》《牡丹亭》《玉簪記》《紅樓夢》《南柯夢》《醉心花》《西園記》《浮生六記》等大戲中擔任主角,主演的《1699.桃花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策劃 王曉映

  記者 高利平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昆蟲記戲迷QQ群

  群號:37550010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人物 | 單雯:一個崑曲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不久前剛公布的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評獎結果中,我省著名崑曲演員單雯榜上有名,位列名單榜首。在30歲生日那天,單雯拿到這個屬於中國戲曲演員的最高獎項,也讓她成為梅花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崑曲演員。在江蘇省崑劇院「江寧府學」古色古香的大院中,我們約了單雯坐下來聊一聊,聽她講述自己的戲曲人生。
  • 江蘇省崑劇演員單雯上榜中國戲劇梅花獎
    「我父母就是崑劇院的,我打小在崑劇院長大,10歲進戲校開始學習崑曲,如今30歲拿『梅花獎』,家人很欣慰,20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單雯說。熟悉崑曲的讀者或許知道,《牡丹亭》於單雯意味著什麼?1984年,江蘇省崑劇院張繼青因《牡丹亭》入列首屆「梅花獎」榜首。時隔35年,單雯又因這齣《牡丹亭》摘下省昆第十朵「梅花獎」。
  • 名家賞戲在線⑩|朱藺:戚派越劇《白蛇傳》寓華彩於樸素
    陽春三月,疫情有所緩解,然而距離各種演出解禁還有一段日子,為了給戲迷網友們源源不斷提供文化養料,新華日報昆蟲記戲曲工作室製作的「名家賞戲在線」欄目今起推出第二季,繼續特邀省內外各大劇種的戲曲名家,在線上就經典名段做精彩賞析
  • 崑曲名家單雯:戲曲這行其實挺殘酷 作不來假
    此後,她又陸續排演了小全本《玉簪記》《幽閨記》等,並在江蘇省演藝集團和臺灣「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製作的傳奇崑曲《南柯夢》中飾演瑤芳公主。有戲迷和我說,為什麼我演苦戲的時候還會笑?其實我沒有笑。」單雯指了指自己的嘴角,「我的嘴角天生有一點上揚,一張嘴一發音,看上去我的嘴巴就是像微笑一樣揚起來的。」單雯說,自己現在演出「苦戲」,都會有意識的收一收嘴角,「後來再也沒有人說我演苦戲像在微笑了。」「女神」沒這麼好當。除了清醒的自我認知以外,還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
  • 單雯的崑曲世界
    在原著《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神父給男女主角的毒藥就是由曼陀羅花提煉而來的,這種毒藥能夠讓人假死,所以「醉心花」這個名稱也揭示了崑曲《醉心花》的由來。2018年6月8日,單雯攜2.0版崑曲《醉心花》來到重慶,與施夏明一同演繹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一次是單雯第三次帶著作品來到重慶,對這座網紅城市早已不陌生的她也坦言自己與重慶女孩的性格頗為相似。
  • 單雯 「 奪魁梅花 」
    對於受眾來說,它吸引的不僅是高年齡段的觀眾,一些年輕人也從此劇感受到崑曲的魅力;於單雯來說,「這部戲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憑藉這部作品,她也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單雯與張繼青老師合影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般,一戲成名、拜入名門,這個被祖師爺賞飯吃的姑娘,在崑曲這條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地向前走著
  • 名家賞戲在線③|李鴻良:從《西廂記·遊殿》品詼諧文人段子
    疫情當前,各種演出被取消,每個人都被「禁足」在家,為了給大家的「宅生活」增添文化養料,新華日報昆蟲記戲曲工作室推出「名家賞戲在線」欄目,特邀省內外各大劇種的戲曲名家,在線上就經典名段做精彩賞析。第一季共推出8位江蘇省內的戲曲名家,他們將把京昆越錫揚淮各大劇種的精妙之處,向大家娓娓道來。
  • 單雯: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田沁鑫說這是她排得最好的一齣戲   她不給我們施加枷鎖,讓我們自己找感覺   廣州日報:《1699·桃花扇》從最初排演到現在已經10年了,在不斷巡演的過程中,你對李香君這個人物的理解有沒有產生變化?表演上又有哪些不同?
  • 名家賞戲在線⑫|孫靜:在《柳毅傳書》中彰顯越劇竺派的質樸穩重
    陽春三月,疫情有所緩解,然而距離各種演出解禁還有一段日子,為了給戲迷網友們源源不斷提供文化養料,新華日報昆蟲記戲曲工作室製作的「名家賞戲在線」欄目今起推出第二季,繼續特邀省內外各大劇種的戲曲名家,在線上就經典名段做精彩賞析
  • 名家賞戲在線②|孔愛萍:《牡丹亭·驚夢》分寸都在拿捏間
    >  海報設計:朱麗  疫情當前,各種演出被取消,每個人都被「禁足」在家,為了給大家的「宅生活」增添文化養料,新華日報昆蟲記戲曲工作室推出「名家賞戲在線」欄目,特邀省內外各大劇種的戲曲名家,在線上就經典名段做精彩賞析。
  • 單雯與《桃花扇》
    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 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 該劇作問世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 已經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 等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2005年 在田沁鑫導演的崑曲《1699桃花扇》中
  • 名家賞戲在線⑪|董雲華:將錫劇王派《珍珠塔·贈塔》傳承下去
    陽春三月,疫情有所緩解,然而距離各種演出解禁還有一段日子,為了給戲迷網友們源源不斷提供文化養料,新華日報昆蟲記戲曲工作室製作的「名家賞戲在線」欄目今起推出第二季,繼續特邀省內外各大劇種的戲曲名家,在線上就經典名段做精彩賞析
  • 崑曲名家名段唱響南京藝術學院
    崑曲名家名段唱響南京藝術學院 2016-10-29 10:51:49崑曲名角龔隱雷表演崑曲名段《牡丹亭.尋夢》。
  • 單雯:要和崑曲一輩子糾纏下去
    有著偶像明星風採,青春絕美氣質的單雯,17歲時因出演田沁鑫導演的《1699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一舉成名,之後常登大型舞臺,巡演國際多年,以出演杜麗娘、李香君、林黛玉等閨門旦角色著稱。雖正值桃李年華,卻早已聲名鵲起。作為崑曲大師張繼青的關門弟子與傳承人,單雯的唱腔與表演都極為講究細緻,扮相令人驚豔,被認為是中國崑曲新生代中最出色的旦角。
  • 紀錄片《吟唱之美》崑曲篇爆火 女神單雯接受荔枝新聞專訪
    荔枝新聞記者為此又專程對單雯進行了一次深度專訪。   單雯,崑曲閨門旦,出生梨園世家,已是家族第四代從業者。她10歲考入戲曲學校,13歲登臺獻唱,16歲獨挑大梁,一戲成名。,到了她父親、武生名家單曉明那一代才改唱了崑曲。
  • 崑曲名旦單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戲中見人,眼中見戲譚飛:歡迎單雯來到《四味毒叔》。譚飛:那我想用兩個成語考考單雯,如果是說讓你表達兩個意境,一個叫含情脈脈,一個叫悲痛欲絕,你用眼神來表現一下,我們給單老師一個鏡頭。單雯:好,先來含情脈脈。其實悲痛欲絕,要比含情脈脈要容易表達一些,那麼戲曲當中最難表現的其實就是歡喜的那些戲。
  • 幽蘭綻放新枝:十三位崑曲名家開門收徒
    [摘要]在喜慶的樂曲聲中,13位崑曲名家各自收下兩三位徒弟。他們中有一級演員邵崢,出演崑劇《紅樓夢》的優秀青年演員朱冰貞、邵天帥和施夏明等。他們青春靚麗,尊師重道,令人對崑曲的前景充滿信心。13位崑曲名家將28位青年演員收為徒弟,崑曲傳承有望,幽蘭綻放新枝,場內氣氛熱烈,驅散了隆冬的寒氣,人們心頭洋溢著一片春意。作為2013全國崑劇優秀劇目展演的重頭戲之一,第二屆當代崑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拜師儀式格外引人注目。在喜慶的樂曲聲中,馬玉森、王世瑤、王奉梅、石小梅、沈世華、張銘榮、張寄蝶、張靜嫻、張毓文、林繼凡、胡錦芳、黃小午、雷子文13位崑曲名家各自收下兩三位徒弟。
  • 施夏明與單雯:希望與年輕觀眾共成長
    在原著《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神父給男女主角的毒藥就是由曼陀羅花提煉而來的,這種毒藥能夠讓人假死,所以「醉心花」這個名稱也揭示了此劇的由來……南京的初冬,暖陽中帶著幸福感。在江蘇省崑劇院的排練現場,鳳凰江蘇對話了80後知名青年崑曲演員施夏明與單雯。
  • 「崑曲女神」單雯開啟第29屆梅花獎最終章,獲獎名單即將出爐!
    「崑曲女神」單雯扮演的杜麗娘是許多崑曲票友的心頭好,有人說:「聽單雯唱崑曲,就像有個少女在耳邊呢喃。」   最近,這位「少女」很忙!   今天晚上(4月23日),單雯將作為最後一名出場的選手,參加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終評競演,為觀眾們獻上崑曲經典《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