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2020-12-07 蟲兒媽媽育兒

周末,跟幾個當媽的朋友小聚,朋友們的孩子多數已上小學,說起孩子的學習,媽媽們打開了話匣子,有的說孩子做事拖拉,經常無法按時完成作業,有的說孩子寫作業太粗心,不是多寫一筆就是少寫一筆,明明是加法,卻當成減法來做,還有的說孩子像有多動症,坐不住,特別容易分心,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孩子還是沒啥改進,老母親們真是為孩子操碎了心。

我一位做了10多年小學班主任的朋友說,這些都是專注力缺乏的表現,現在因為電子產品大量充斥等原因,孩子們的專注力普遍比較差,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上課分神的情況特別多,有的孩子甚至是課上到一半就跑到教室外面去了,讓她哭笑不得,而那些專注力較差的孩子,學習成績基本在班級墊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認定:專注力不足是導致學習成績差異的主要原因。專注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孩子課堂吸收知識的多少。所以,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時間、同樣的試卷,一個班的孩子的成績也會呈現出優良中差的差異。

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

林成之教授把孩子10歲前的專注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0-3歲,4-7歲,8-10歲,而3歲、7歲和10歲就是三個重要的轉折點。他也告誡父母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時,在不同的階段,一定要採用不同的養育方式。

0-3歲:腦神經細胞增多,培養孩子本能的關鍵期

有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3歲前就把孩子送去早教機構,希望早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開發孩子的智力,但實際上,這個時期並不適合進行傳授知識為主的早教,如果孩子學得開心倒也罷了,如果不開心,那麼,這反而會增加孩子大腦的負擔。

林成之教授認為,在這個時期應重點鍛鍊腦細胞的三種本能,即生存本能、求知本能和交友本能。專注力的起點是感興趣,有趣的事物可以激發孩子的大腦本能,讓孩子喜歡周圍的人,還能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能力。讓孩子通過玩耍,學習,運動,跟小夥伴充分互動,他會慢慢培養傳遞情緒的大腦,提升共情能力。

在這個時期,只要是孩子喜歡,有興趣去做的事情,只要沒有危險,父母就不要插手,直到孩子自己放棄為止。在語言上,爸爸媽媽不要總對孩子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要多對孩子說:「是那樣的,對嗎?」「寶寶好厲害!」「寶寶剛才是不是好開心?」不打斷,不設限,培養孩子傳遞情緒的大腦,這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

4-7歲:腦神經細胞發生「間拔」現象,重點培養好習慣,消除壞習慣

「間拔」現象是林成之教授提出的概念,通俗來講就是,大腦對腦神經細胞的「修剪」過程,為了讓大腦信息傳遞迴路的機能充分發展,讓大腦的神經網充分擴展,大腦需要篩選出需要保留的細胞和需要捨棄的細胞,完成對大腦的基礎構建。

哪些細胞會被保留,哪些會被淘汰,完全取決於「間拔」時期養成了什麼樣的習慣,好習慣能不斷拓展孩子的才能,讓孩子的專注力高度集中。

所以,在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重視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比如,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時完成任務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不要總是要求孩子要這樣做,要那樣做,要尊重孩子自主做事的意願,為下一階段,孩子發展自主性奠定基礎。

8-10歲:孩子大腦發展已接近成人,重點培養孩子主動做的意願。

進入這個時期,孩子大腦「間拔」已經完成,孩子大腦內部神經網絡不斷擴展,逐漸接近成人的大腦。孩子過了7歲之後,大腦會追求獨立完成的意願報償型的神經系統變得異常活躍,孩子的自主性開始萌芽,並在8-10歲時迅速發展。

但有一個現實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越來越多地接受來自父母的指示和命令,比如「你要好好學習」「你應該這樣做」「你應該那樣做」,這會讓孩子特別反感。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一直嘮叨孩子去寫作業,但孩子卻一直不寫,這讓父母特別抓狂,覺得孩子太「皮」了,而事實是:孩子的大腦希望體驗獨立去做的成就感,但父母用指令把「我想做」變成了「父母讓我去做」,這讓追求自主性的大腦產生了憤怒,表現出拒絕的反應。

所以,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不要再用指令或命令的方式督促孩子做事,比如,「別廢話,趕緊去寫作業!」「按我說的來做!」而應採用一些比較開放的對話方式,比如:「這件事你想怎麼做呢?媽媽覺得這樣做比較好,你認為呢?」重點是讓孩子自己思考、做出決定。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有獨立做事的願望,大腦能更好的發育,專注力也能得到培養。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父母的養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專注力的好壞,那麼,具體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除了要提升孩子的睡眠質量,讓孩子儘可能遠離電子產品以外,家長還要做好以下三點。

1、 不要插嘴或插手。

不要在孩子做事的時候,頻繁去糾正和打擾,有的父母喜歡在孩子邊上晃來晃去,一會兒給孩子拿吃的喝的,一會兒提醒孩子坐直了小心別近視了,一會兒又指責孩子粗心做錯題,這種隨意的打擾,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大忌。

2、 用遊戲或繪本提升大腦的愉悅感。

要想讓孩子的專注力高度集中,就需要讓孩子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而有興趣是讓孩子有積極情緒的首要條件。大腦是懶惰的,它很難在沒興趣的事情上集中精神,大腦是感性的,喜歡好玩有趣的東西,一些特別有心思的家長想出了各種讓孩子感興趣的小遊戲,比如這些:

是不是很有趣?大腦腦垂體分泌的多巴胺讓大腦感到興奮和愉悅,它會更傾向於持續地玩,而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也在不斷地被強化。

3、 給孩子一個專屬空間。

林成之教授有一個訓練孩子專注力的秘方——創造一個「MY ZONE」,並養成在其中做事的習慣。對於孩子來說,「MY ZONE」就是一個乾淨整潔的書桌,這是孩子的絕對領地,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讓孩子參與這個領地的打造,擺放自己的專屬桌椅、書本和一些學習用品,當孩子進入這個區域時,他們能快速進入狀態,做這個區域專注的事情。

朋友為了給孩子培養專注力,給孩子報了一個專注力課程,36節課花了5000多塊,孩子的專注力確實有了很大提高,朋友覺得特別值。不過,我更喜歡在家自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經常會借鑑網上那些智慧家長的分享,和孩子玩一些專注力小遊戲,同時,藉助一些專注力訓練童書來訓練兒子的專注力。目前效果還不錯,老師都說,孩子的專注力提高了很多,學習狀態棒棒的。

在此,我給大家推薦我用得不錯的一套書《神奇專注力訓練遊戲書》,這是從英國知名童書公司Parragond原版引進的專注力訓練童書,這套書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4本16開大書,512頁,400多個歐洲兒童教育專家精心設計的益智遊戲,包括有10餘種遊戲類型,包括迷宮、找茬等,在提高孩子專注力的同時,還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套書好看又好玩,兒子校運動會帶去學校,班裡的孩子都圍著看,各種求借閱,兒子也享受了一回萬眾矚目的感覺,特別開心。這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套書原價138元,現活動價118元,想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家長可點擊下方連結下單。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教育學家們早早就發現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學者們多年來不斷摸索探究,
  • 3-6歲是孩子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時期,抓住黃金時期,分段式培養
    讓默默父母好好培養一下小孩的專注力,抓住培養小孩專注力的重要時期,也就是小孩三歲至六歲這段期間。為什麼小孩三歲到六歲是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時期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小孩三歲至六歲是小孩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是小孩行為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
  • 4歲前是培養寶寶專注力的關鍵期,用這3個方法,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一邊看著電視;……讓家長們現在非常擔心孩子將來沒有足夠的注意力進行正常的學習,進而影響學習成績,甚至是日後的工作,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會這麼差呢?0~2歲的寶寶大部分是以無意注意為主,2歲後的專注時間大概能夠達到7分鐘左右,3歲則為9分鐘左右,4~5歲則為13分鐘左右。但是我們說孩子在4歲之前他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人為的方式使注意力和專注力變得更好,或者由於一些人為的原因使注意力變得更差。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而成績如此懸殊,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孩子缺乏專注力。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
  • 李玫瑾:孩子學習總「三分鐘」熱度?培養專注力,試試這3個方法
    1.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可以先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因為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能讓他安靜的坐下來,一定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您的孩子喜歡看書,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兒童閱讀書物。所以,要想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首先要做到不隨意打斷孩子。3.通過遊戲的方法訓練專注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可以通過遊戲的方法來訓練拉長的。這裡分享幾個小妙招。第一,父母說一串名詞,孩子聽到動物的名詞舉左手,聽到植物名詞舉右手。
  • 哈佛心理學教授: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父母要做到這3件事
    每個孩子之間專注力是存在很大差異的,比如5-7歲孩子專注力能夠持續15分鐘左右,7-10歲兒童是20分鐘左右,12歲以後在30分鐘左右,在同齡的孩子裡,專注力的養成與家庭氛圍、生活作息、心理狀態都有關係。專注力對孩子有多重要?
  • 培養孩子專注力需要花費數萬元?記住這個8字方針,父母省心省力
    孩子容易分心,就確定是專注力差?當然不是,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和大腦都未發育成熟。加拿大專家經研究顯示,孩子的專注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每年大約提高2~5分鐘。一般來說,2歲的孩子4~10分鐘,3歲6~15分鐘,4歲8~20分鐘,5歲10~25分鐘。
  • 我的孩子是多動症嗎?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只要做到三個字
    用藝術培養孩子的對於0-3歲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其實就做到三個字「不打擾」。最重要的四件事不打擾,即睡覺不打擾、吃飯不打擾、上廁所不打擾、玩耍不打擾。0~1歲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太注重吃、喝、拉撒而不經意間就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如正在熟睡中的孩子,不需要因為急於換尿片而觸動孩子的身體,而間接打擾睡孩子睡眠質量。深夜,孩子沒有醒也不必怕餓到而為夜奶。
  • 4歲女孩太厲害,張紹剛讚不絕口:「逆天」專注力是怎麼培養的?
    主持人張紹剛和現場嘉賓也被她超強的專注力驚住了。相比於一般3、4歲左右的孩子,能安安靜靜地坐上15分鐘已經是十分難得,更別提讓他連續7個小時保持全神貫注。而在未來的學習上,學渣和學霸之間的差距就在於此。
  • 專注力強的孩子才是學習的料!兩個小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是影響成績與效率的重要因素。專注力差,學習效率自然就變低了。家長群裡,家長們總是抱怨孩子的各種不聽話:孩子寫作業,如坐針氈,坐不住,一點都不安心。孩子做事情,精力不集中,總是做小動作,轉筆、摸牆,各種作妖。
  • 當孩子處於3-6歲時,這種思維很重要,家長早培養孩子少走彎路
    當孩子處於3-6歲時,這種思維很重要,家長早培養孩子少走彎路相信家中有3-6歲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對於周圍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奇,總是喜歡問為什麼,而大人經常被問得啞口無言。自己眼中那些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什麼孩子這麼執著於為什麼?
  • 孩子專注力越強,學習效率越高:這本專注力繪本,培養學霸潛質
    專注力強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學習效率高,做事情認真,探索知識很深入。往往專注力好的孩子,從來都不會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而且在學習的時候不受外界的幹擾。所以,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我們除了要保護孩子專注力之外,還要學會培養專注力。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心理學家桑德拉博士的團隊研究發現,3-5歲是孩子「執行能力」的快速發展期,7歲後定型。而執行能力便是孩子對思想及肢體動作進行有規劃的控制心理過程,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專注力和自制能力。大致意思:孩子年齡的增長,大部分孩子的專注力會越來越強,但在21世紀的如今電子產品泛濫,許多孩子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我們越早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專注力,才能避免在學習階段不會落後,那麼從小(3歲~6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顯得尤為重要。
  • 淺談兒童專注力的重要性,讓孩子提高專注力的訓練和培養方法
    專注力這是孩子必須培養好的習慣,這個能力的培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專注力這是一種好的習慣,也是一種能力。這種習慣能夠使得孩子在高度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專注力也是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素質。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刻意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因為專注力不僅能使孩子學習成績更好,而且也能使孩子更聰明有自信。
  • 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練字是個好辦法!
    生活中,家長經常會抱怨孩子寫作業開小差,上課走神,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做完做好一件事。其實,孩子專注力較就差,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和他們生理髮育有關。但及早著手培養專注、認真的習慣,卻是家長不能忽視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要不要給孩子報培訓班?無數家長每天都因為這些問題感到糾結。其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日常就是最好的陣地,而練習書法,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以平時寫字為例,孩子通過正確的引導,在日常練字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 李玫瑾: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面對孩子專注力差,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寫作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孩子專注力差的現象呢?如果是14歲以下的孩子我建議家長通過遊戲的方式訓練孩子專注力。 這個遊戲能增強孩子的數感、和數字推理能力,所以,這個遊戲可用作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同時這個遊戲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力、推理能力和專注力。
  • 孩子老走神、不專注,6個方法培養專注力,幫孩子從坐不住到專注
    看著同事為兒子的事情煩心,我就給她分享了6個培養專注力的方法:1、倒水遊戲準備一桶水、一個空桶、一個杯子、一個瓶子(難度低可以用寬口瓶,提高難度可以用窄口瓶)。孩子想要有所反應就必須時刻保持專注。4、連線數字遊戲連線遊戲可以將數字隨意書寫在紙上,然後由孩子按照1、2、3……的順序依次連接起來,在尋找數字的過程中孩子就需要保持專注。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將數字的編排按照特定的形狀,連接之後可以出現一個圖形,還可以讓孩子猜一猜是什麼。
  • 孩子總是走神怎麼辦?4個實用小方法,教你培養孩子專注力
    科學研究表明:「5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接觸電子產品50分鐘,以後出現專注力不集中的情況的可能性就會增多12%」家長總會認為給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就會讓孩子放鬆,但是多度的接觸電子產品反而會讓孩子將來「不輕鬆」。二、如何提高專注力1.
  • 家庭周刊數字報-如何提高0~3歲寶寶的專注力?
    良好的專注力是寶寶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對他的整個人生也有重要的影響。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每個家庭談到孩子的學習,大多數父母都會回答同樣的問題:孩子上課時精神不集中,作業經常出錯,十分鐘的作業半個小時也不能完成,提起做作業就要喝水,吃飯,上廁所。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首先是孩子自身原因,1~4歲的寶寶,不專心是很正常的,他們不能夠專注,所以需要不斷地探索世界,這個時候的寶寶家長不需要太嚴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