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春節又叫「舊正(구정)」,與被稱為元旦的「新正(신정)」相對應。與中國一樣,春節也是韓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不僅如此,同為漢字文化圈的韓國人也很重視天幹地支和12生肖,因此他們也把2016年稱為「丙申猴年」。
中國的春節街頭都是很熱鬧的,特別是在中國的南方地區。而韓國人在過春節時,都會回老家,所以幾乎所有的商店都會歇業,大街上十分冷清。所以每逢中秋、端午、春節這些重大節日,在韓國的留學生們要提前儲備好糧食^^
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而且全部出自家中媳婦之手。全家要吃「五穀飯」,即芸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烤肉外,還要擺上十幾種山野菜或泡菜。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媳婦們烹調手藝如何,已成為「好媳婦」的重要標準。待菜餚擺上餐桌,得到家族稱讚時,媳婦們勞累的辛勞就算得到回報了。
在韓國,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春節這天早上,韓國人早早起床,穿好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為,去世的祖先只有在這天才會回來,品嘗祭祀食物。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慄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祭祀時,在寫著祖先名字的靈位上供上各種食物後,子孫們倒上酒然後行禮。向祖先表達子孫們的感激之情,並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間的平安和健康。
祭祀結束後,才能吃第一餐——米糕片湯(떡국)。在古代,韓國人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白色的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同時也象徵著辭舊迎新。初一早晨吃上一碗,寓意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跟中國一樣,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세뱃돈)。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範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您的家鄉還有神馬比較新奇的春節習俗,也歡迎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哦^^
最後駐上海韓國文化院全體職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如意,闔家歡樂!
즐거운 명절 설날을 맞아 새해 가슴 속에 품은 소망들이 모두 이루어지는 한해 되시길 기원합니다.^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