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清真寺
城南清真寺始建於1765年(乾隆三十年),寺勢巍然壯觀。該寺為山海關至瀋陽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
城南清真寺
1863年(同治二年)8月18日,該寺被焚段。1865年(同治四年)重修。
南街清真寺座西朝東,為磚木結構,有青磚圍牆,佔地面積1022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前廈、拜殿、遙殿(亦稱望月樓)、南北配房等。前廈三間,歇山卷棚式,青瓦頂,面闊13.7米,進深5.6米,木結構上飾彩畫,前廈門正中上方懸掛一塊阿拉伯文匾額。拜殿五間,為硬山式,青瓦頂,面闊20米,進深9.8米。正面開三門。門上方各懸掛光緒九年的匾額一塊。殿內西牆正中接一方室,即遙殿,為三層樓閣,通高約20米。第一層為磚砌,面闊6.7米,進深5.4米。殿內西壁正中有一神龕,龕兩側牆壁上繪有壁畫。靠近遙殿內四角各有一通天立柱,底部是水磨石基座,上層二層方形樓閣。四周為木製門窗和圍欄。上頂為四角攢尖式重簷灰瓦頂,頂部有頂輪寶瓶。八條垂脊上有走獸造型;八個風鐸隨風擺動,聲震四方。寺南北兩側分別建有硬山式青磚配房,為教長起居、講經沐浴之所。
城南清真寺
該寺由於年久失修,顯得破舊褪色。1978年以來對寺內殿宇略加維修,主體建築基本完好,仍不失古典民族建築大雅。
城北清真寺
北清真寺石碑
城北清真寺,位於遼河大街北段西側,該寺始建於1835年(道光十五年),也是古典宮殿式建築。望月樓密簷結構為二層,其建築規模小於南寺,「文革」時被拆毀,後經政府撥款維修南寺,至此南北二寺的穆斯林都在南寺參加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