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和晏幾道是宋代著名的父子詞人,他們是宋代詞壇舉足輕重的人物,詞作俱佳,更是將婉約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晏殊,字同叔,在仕途上他平步青雲,多年位居宰相之位,被稱為「太平宰相」,在詞壇,佳作頻出,在宋代詞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晏殊是古代少見的人生贏家。
「少年得志」這四個字用來形容晏殊再恰當不過了,他五歲時就是周邊家喻戶曉的神通,名氣很大,十四歲時被當時的江南按撫張知白推薦參加朝廷的科考,應試冷靜從容,深得宋真宗賞識,被賜同進士出身。有如此佳績,但晏殊從不驕傲自滿,潛心讀書。
因為才華橫溢,加上做事謹慎嚴密,晏殊深得宋真宗和宋仁宗欣賞,仕途總體上很是順利,多年身居要位,興辦學校,培養了眾多的人才,像範仲淹、歐陽修、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在朝堂的影響力很大。晏殊晚年病重之際,宋仁宗想親自去看望他,但卻被晏殊回絕了,等到晏殊去世時,宋仁宗親自前去哀悼,足見其地位之高,影響力之大。
晏殊的詞風含蓄婉麗,受馮延巳詞的影響很大,他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晏殊有不少耳熟能詳的名作名句,最為我們熟知的是這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宋詞中的經典佳作,尤其是詞的最後七字寫得十分妙,可謂是神來之筆,令人印象深刻!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莊子》中寫道:「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時間是寶貴的,不會為任何人多停留一秒,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詞的第一句「一向年光有限身」是詞人在感嘆人生有限,時光易逝,但卻常常要經歷別離,「銷魂」二字生動地寫出了離別的悲傷,透著一種無可無奈。
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離別,誰也無法逃避,而在詩詞的世界,離別亦是最常見的主題之一。面對離別,王維懷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不舍之情;高適表達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深深祝福;晏殊用「酒筵歌席」來排解內心的離愁別緒。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這兩句詞氣象恢宏,意境開闊,用景襯託詞人內心的情感波動。離別後,登高望遠易勾起詞人對遠方親友的深深思念;年光有限,看風雨吹落繁花,心中不免感傷春光易逝。
「不如憐取眼前人」與其沉浸在離愁別緒中,沉浸在感嘆年光有限中,不如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這其實代表著詞人珍惜當下的生活態度。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不可能再來,留下的可能只有遺憾。幸福或許很簡單,就是好好珍惜眼前人,珍惜身邊的親友,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