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的是什麼海?小精衛的原型竟是它

2020-11-17 光明網

精衛填海竟然和大雁銜枝有關?

大家都聽過「精衛填海」的故事

小精衛銜枝填海

堅韌不畏的精神讓人感動

精衛填海最早的記敘源於《山海經》

你知道精衛填的海在哪裡嗎?

小精衛又是真實存在的嗎?

快和科教授一起來看看吧!

精衛填東海

此東海非彼東海

《山海經》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這裡我們知道,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可是你知道嗎?這裡的東海可不是我們地圖上的東海。

《初學記》卷六中提到:「東海之別有渤獬,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張岱在《夜航船》卷十七中也說:炎帝女溺死渤獬海中,化為精衛鳥,日銜西山木石,以填渤獬,至死不倦。」所以《山海經》上所說淹死炎帝之女的東海,是指山西、河北東面的渤海。

由此我們知道《山海經》裡說的「東海」並非我們現在地圖上看到的東海,而是說的渤海。

精衛原型竟是它

白額雁:我自豪

《山海經》中,對精衛的描述是: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

這個描述,與我國白額雁的相貌非常相似:白額雁的背部、頸、尾處的羽毛棕黑,與「烏」的羽色相近,它們的嘴基與前額都有白色的橫紋,腳蹼也呈淡紅色。仿佛和精衛鳥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姊妹」。

並且白額雁是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每年遷我國長江下遊一帶越冬,神話故事中精衛鳥所填的東海一帶正是它們的必經之地。由此看來,白額雁就是精衛的原型可謂是「實至名歸」啦!

精衛填海是大雁銜枝?

傻傻分不清楚

古代就有大雁飛行時會銜樹枝或者蘆葦的說法,在崔豹的《古今注》中寫到:雁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高飛,不畏繒繳,江南沃饒,每至還河北,體肥不能高飛,恐為虞人所獲,嘗銜長蘆可數寸,以防繒繳。」

《淮南子·修務訓》中也提到:「夫雁順風以愛氣,銜蘆而翔,以備矰弋。」意思是大雁在遷徙時會銜著樹枝來躲避傷害和平衡風力。

大雁銜枝的確是古來的傳承,除了古代典籍,在唐代大詩人李白《鳴雁行》詩也說:「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

元代謝宗可《雁陣》詩:「渡江秋影又南徵,折葦銜枚夜不驚。」銜蘆或銜枝而飛的雁,到了一定時候、地點,就將口中的樹枝蘆條拋下。

科教授想,想像力豐富的古人正式受遷徙中銜枝的大雁的啟發,而激發靈感並創作出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吧。

除了精衛填海

還有好多我們熟知的

神話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呢!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神話傳說呢?

快留言告訴科教授吧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精衛填海》

播出時間:11月13日至12月2日 12:00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科教

相關焦點

  • 精衛填的是什麼海?小精衛的原型竟是它!
    精衛填海最早的記敘源於《山海經》 你知道精衛填的海在哪裡嗎? 小精衛又是真實存在的嗎? 快和科教授一起來看看吧!
  • 精衛填的其實不是海?隱藏在神話中的密碼
    在《精衛填海》裡,精衛則是銜石子和木枝來填東海。石子和木枝何以有如此大的威力?這涉及原始信仰和巫術儀式。石頭崇拜產生於石器時代。那時的先人們開始利用和製造石器,或從石塊中取火、取金屬,對石的崇拜逐漸加深,以至於把巨大的巖石雕製成神佛偶像加以膜拜,形成了對於石神、石像崇拜的演化。女媧補天用的便是五色石。
  • 精衛填海五美古今對比,小精衛美翻了,青鳥風採依舊
    舒暢飾精衛現在的舒暢還是和以前一樣的漂亮,畢竟她還很年輕,出演《精衛填海》的時候她還是一個十多歲的青春美少女。如今的她變得成熟了,身上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稚嫩的氣息,當初的小女孩儼然成了一個出色的女演員。只是現在的她太瘦了,感覺不如那個有一點點嬰兒肥的時候美。
  • 精衛為什麼要填東海?
    可是,東面是海啊,還是出不去。遠為洋,近為海,出不去就是出不去,只好給海上幻個蓬萊仙山,意淫一下。它就是沒有愛琴海這樣的夾心糖。 地中海夾個愛琴海,希臘人和希臘神浪死了。再不理想,華夏有勉強混肚子的兩河流域,於是,造物主用太平洋關了華夏的窗。內陸貧瘠,活不下去,造物主就給希臘人打開一扇窗——地中海。來到地中海海邊,希臘浪了個西方的一個文明源頭——藍色海洋文明。
  • 《神鵰俠侶2》全新光武有消息 放過那個小精衛讓她去填海
    在《神鵰俠侶2》體驗了"味覺"光武的刁難之後,大俠們是否都覺得新一代光武BOSS精衛顯得十分平易近人,覺得時不時去天涯海角挑戰她一番也未嘗不可? 大俠們快放過小精衛吧!畢竟經過周伯通的一番"搗蛋"和大俠的仗義相助,精衛的脾氣已經收斂很多,可以跟東海之濱的各位以及泣淚珠泉都和平相處了。
  • 《精衛填海》女演員現狀,風神西王母已老去,小精衛長得亭亭玉立
    說起2005年播出的大型玄幻劇《精衛填海》可謂勾起了無數人的青蔥記憶,該劇講述了精衛與后羿拯救炎帝、拯救人間的故事,劇情跌宕起伏深入人心,對每一位重要人物都刻畫得十分細膩,讓人看一遍仍然戀戀不捨,也許這便是當年古裝劇的魅力所在之處,時光荏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精衛填海》中各位女演員的現狀吧
  • 報告老師,是精衛扔的
    她生來無畏,也不怕外面有什麼危險。瞅準機會,女娃子趁著炎帝出門,她也跟著溜了出去。外面的一切在她眼裡都比家中看多了的東西可愛。嘗到甜頭的女娃就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逮著機會就偷溜出去。有一天,她聽說東海泛舟其樂無窮。心想,這種有趣的事情怎麼少的了我。但是朋友都說東海浪大,很危險。可是她不管。沒有什麼事情能阻止我在作死的路上勇往直前。
  • 神農炎帝女兒精衛!
    精衛填海很多人都聽說過,可有多少人了解精衛是什麼人又為何填?甚至精衛是男是女都不知道!說起精衛不得不提的還有一人那便是神農氏,神農氏又稱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 炎帝之女娃,遊東海而不返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於海,精衛填海
    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這就是精衛填海的故事,那現實中精衛填的那個海在哪兒呢?其實精衛填海填的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海,她填的是個湖,這個湖就是山西省長治長子縣的精衛湖。精衛由女娃所化,女娃為炎帝之女,炎帝是山西晉城人,所以這個精衛湖也是對傳說的佐證。
  • 精衛:東海的宿命,西西弗斯的中國意象
    文丨南閣水哥精衛是誰?沒錯,她是炎帝的小女兒,本名女娃。一日在東海邊玩耍不慎被捲入海中淹死。而後化身為精衛,銜石填海。那麼精衛一詞的真正含義就應該是守衛東海。這難道不就是精衛本身的宿命嗎?女娃蹈海而死,化身為精衛,終日填海。並不是要報仇,更大可能是要保護這片海。東方的西西弗斯當精衛日復一日的填海之時,我想起了希臘神話中了另外一個英雄叫做西西弗斯。
  • 搞笑漫畫:精衛終於幻化成人,卻有了往水裡丟小石子的強迫症
    她一個人跑到東海遊玩,結果因為浪太大了,風把浪潮吹得很大,一下子就把精衛給淹沒了,精衛掙扎不久之後還是不幸被溺死在海裡,但是精衛死的時候又很多的怨氣,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海的過錯。直接將所有的怨氣全部都化成了一隻鳥,這隻鳥為了報仇,每天就從別的地方找來石頭木塊都往海裡面扔,想把大海給填平。
  • 精衛你不去填你的海,居然去農村種地了,是什麼改變了你
    01我是誰我是誰我叫劉夢蝶,來自江北水城聊城,,一座運河邊上的的城市,花名是精衛咆哮表情包尤其是疫情之後我覺得,自己還是要有目標,規劃,要不然突然某一天你就被開了,自己想幹什麼都不知道,反正就是隨大流幹,現在什麼火做什麼,要不然就是做之前做過的,每天都在重複的做同一件事
  • 精衛:令人敬慕的鳥兒
    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曾有詩云:「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一隻小鳥與一片大海,這樣的故事為什麼讓人們津津樂道、難以忘懷?女娃被大海吞沒,竟然化作一隻鳥兒,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飛向了天空。這種託身變形既增添了故事的傳奇色彩,也極大地撫慰了善良聽者的內心。
  • 《山海經》之精衛吟
    《山海經》的《精衛》一則,世人都作神話講了。殊不知,其是道家隱喻。《山海經》,其實是一本修道書。海,為之陰。其間的人物鳥獸,皆是譬喻,不是實指。其間數字,皆是五行數而已。《精衛》,藉故事,講修煉之術。學道人,需要放下實象,在法相上品味,或可有得。
  • 《精衛填海》:精衛填東海是為了報私仇,該移出課本嗎?
    《山海經》記載著許多美麗的神話,關於精衛的記載是這樣的:長著茂密柘樹的鳩發山中,有一種形體像烏鴉,頭上有花斑,白嘴巴,紅爪子的鳥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就是名字的讀音。她死了以後不甘心,於是就變成了精衛鳥,一天又一天地叼石頭,想把淹死自己的海給填平。大海怎麼能被石頭填平,所以精衛最後也沒能成功。精衛填海書面上的解釋,是指立志必報深仇大恨。她為什麼填補大海?報復嗎?那就算填平了大海,她也回不來了。希望別的人不再重蹈她的悲劇嗎?為一隻鳥而填海有必要麼?
  • 講好精衛故事 塑造城市精神
    「精衛填海」源於《山海經》中的一則上古時期的神話故事,精衛原本是炎帝很喜愛的女兒,有一天,這女娃到東海去玩,豈料突遇風暴,女娃被大海吞滅後化作神鳥精衛。茫茫大海之上,精衛鳥日復一日地一次又一次從山上銜來石子、樹枝投進大海,希望把大海填平,善良的願望、鍥而不捨的精神、宏偉的志向都為人們所敬仰。
  • 天津,精衛之魂
    在這幅巨型油畫中,海天茫茫,海浪翻滾,頭頂彩虹背生雙翅的精衛在7位仙女的簇擁下,像利劍一般穿透厚厚的雲團,將碎石拋入大海,激起沖天水柱……天津地處黃河故道,退海之地。在上古傳說中,天津之地便是由精衛填海而來。因而,天津人對於精衛這隻神鳥有著極為特殊的感情。在他們看來,精衛集愛、美、堅毅於一身,表現出改天換地的氣魄和永不服輸的進取精神。
  • 樂問五千年:在神話中,為什麼愚公移山成功,精衛和夸父卻失敗?
    大家非常熟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然而這些故事,本身看來好像是有些讓人費解的,那便是追日的夸父和填海的精衛,他們似乎都在做著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兒,那麼,這樣的神話的有什麼意義嗎?難道這是古時的「毒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