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的「馬」步不傷膝的科學解釋

2020-09-05 詠春張亮

拳論曰「練其拳,必先明其理」。

詠春拳練習過程中,對「馬」的掌握至關重要,詠春拳的」馬「有「鉗羊馬「和」二字鉗 羊馬」。我們所說的「馬」是「扎馬」、」坐馬」,可是許多習練者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依樣畫葫蘆而成」跪馬「,一字之差其義相差千裡,而且不正確的練習方法不僅不能練成拳術,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詠春拳鉗羊馬

何謂」跪馬「?

跪馬,就是在行拳過程中膝關節超過腳尖,身體重心往腳尖方向移。當膝關節超過腳尖越多,跪馬越多,根據膝關節的生理結構可知,股四頭肌、臏韌帶和前後交叉韌帶等受力加大,它們的拉伸會因此加長,對膝關節將產生損害:

1. 髕骨軟骨軟化病

髕骨軟骨軟化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軟骨的退行性變,主要是由運動不當軟骨細微磨損長期積累所致。跪馬所導致膝關節損傷中最常見的一種,其原因有很多。首先,拳術練習過程中如果膝關節始終保持在屈曲狀態,此時膝關節韌帶鬆弛,穩定性下降。而膝關節的穩定性主要靠髕骨和股四頭肌來維持,膝關節屈曲時身體上部重心偏離脛股關節的瞬時中心,股四頭肌需要產生更大的張力來對抗身體的傾覆,因而髕骨自身張力及髕股關節面間的壓力增大,這種情況下如出現動作錯誤,將很容易導致髕骨軟骨的磨損。其次,髕骨的關節面高低不平,由於膝關節在伸屈過程中還有輕度的旋轉(屈膝時內旋,伸膝時外旋), 與此相應,髕骨在股骨滑車上的滑行軌跡也呈外上至內下的「S」形,以使髕骨與髕腱的軸線在一條直線上。正常情況下,髕骨的這種形態和運動特點與膝關節的屈伸功能是很協調的,但拳術初學者 ,由於股四頭肌力量不強,對髕骨的控制能力較弱,加上動作僵硬不協調,破壞了膝關節各方的均衡拉力,使髕骨不能按正常軌跡活動,從而導致髕骨和股骨關節面相互異常錯動和撞擊,形成磨損。

膝關節正面觀

2.半月板損傷

當膝關節伸屈時,半月板的上面沿股骨髁的半月板區滑動;屈曲時半月板向後,伸直時半月板向前方滑動。旋轉時則不同,其活動面在半月板的下面與脛骨平臺之間,半月板隨股骨髁的旋轉而移動(如股骨內旋,則內側半月板後移,外側半月板前移).因此,如果膝關節在屈伸的同時又突然旋轉,在半月板的前后角之間就存在矛盾著的方向不同的力量,甚至可將半月板撕裂.這也是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典型機制。另外,跪馬越多,半月板受力時扇形角增大。半月板的受力就越不均勻;膝蓋前面半月板的受力減小,厚度增加;而膝蓋後面半月板的受力則大幅度增加,厚度明顯減薄,因此,半月板的變形會大大增加,從面造成膝關節損傷。

3. 脂肪墊損傷

當股四頭肌的力量不足等原因使支撐腿的搖晃,甚至跌倒,其間如脂肪墊嵌入脛股關節,就出現急性脂肪墊損傷.另一方面,膝關節過度疲勞髕骨勞損半月板損傷等均能使正常的運動平衡失調,改變膝關節的屈伸動作,往往能誘發慢性脂肪墊損傷。

詠春拳鉗羊馬 DR

拳架有高、中、低之分。詠春拳是以高姿馬步站立,這種馬步是詠春拳所特有的,詠春拳的」馬「有「鉗羊馬「和」二字鉗 羊馬」。依據《人體解剖學》理論,膝關節能繞冠狀軸和垂直軸做屈伸、旋轉和迴旋運動.繞冠狀軸屈伸是膝關節最主要的功能,正常的範圍是 - 10〬~135〬。當膝關節屈曲時,半月板受力時扇形角增大,半月板的受力就越不均勻;膝蓋前面半月板的受力減小,厚度增加;而膝蓋後面半月板的受力則大幅度增加,厚度明顯減薄,因此,半月板的變形會大大增加,從而造成膝關節損傷。而詠春拳扎馬或坐馬,膝不過足尖,這樣,使膝關節繞冠狀軸屈伸不超過135〬。客觀上保護了膝關節免於受損。

詠春拳二字鉗羊馬 DR

這,再一次印證了詠春拳是最符合人體生理和運動力學的一門拳術。

相關焦點

  • 詠春拳VS太極拳,到底誰更厲害?
    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二字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其中的「馬」字是當地方言,下盤步型的意思。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它立足於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彈性出拳、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等特點,以大閃側、小俯仰、耕攔攤膀、摸蕩捋、審勢記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標、膀、腕指、粘、摸、熨蕩、偷、漏和「二字鉗羊馬」的身形步法為標誌,憑藉手橋肌膚靈敏的感覺,發揮寸勁力量。
  • 非遺名錄 詠春拳(附:詠春拳拳譜)
    詠春拳的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拳及木人樁。基本手法以三傍手為主,還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要求手、腰、馬、心、意、勁整體合一。強調以「心」指揮「意」,以意引導手、腰、馬運動,從而形成整體合一。它立足於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的主要特點,以大閃側、小俯仰、耕攔攤膀、黏摸蕩捋、審勢記牢、曲手留中為手法,以搭、截、沉、標、膀、腕指、黏、摸、熨蕩、偷、漏和「二字鉗陽馬」的身形步法為標誌。
  • 詠春拳與截拳道
    初學者往往會覺得自己不好上手,我覺得不妨先習練易上手的詠春拳開始。因為詠春拳可以說是截拳道的基礎拳法,截拳道是詠春拳的升級版的更具實戰力的技術。截拳道裡的截擊、蓄勁發力、寸勁等等,都是從詠春拳裡演化升級過來的,所以說,學好詠春拳對進一步學習截拳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詠春拳的習練對場地沒有苛刻要求,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
  • 詠春拳尋橋的要點東莞詠春拳梁康撰寫
    梁康打木人樁尋橋屬於詠春拳的中級套路,應用於搏擊技巧的拳套,顧名思義是尋找與對方接觸的方法。兩膝均內鉗不懈,以嚴密防守下路,起腳之際,轉身之間,肩膊不能稍動;低膀要與馬步配合,用作防禦因此要夠硬朗,但需要觸及對方後即放鬆;尋橋「追形,」一定要勤練轉馬、走馬手法腰馬協調,方能真知正見個中真意!東莞詠春拳師傅,葉問東莞徒孫梁康撰寫。
  • 詠春拳六點半棍法
    詠春拳六點半棍法屬內家棍法,外傳甚少。六點半棍法主要由前三點、後三點以及中間不進不退為半點的六個基本動作組成,因此被武林中人稱為六點半棍法。 北宋《武經總要》說:「取堅重木為之,長四五尺,異名有四:曰棒,曰輪,閂杵,曰杆。」
  • 詠春拳快速入門教程
    為方便廣大愛好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好好詠春拳對拆訓練法,筆者根據這幾年的練習與教學經驗,將部分心得記錄下來提供給廣大愛好者做個參考。步的調整,手臂各個關節的訓練,來訓練出寸勁及鞭彈之勁(各個訓練要點另有文章介紹)。
  • 詠春拳成人班
    學習內容 修習傳統文化禮儀;專業系統體能訓練;詠春拳理論知識講解;正宗詠春拳法訓練;詠春拳養生方法。詠春拳屬於傳統武術,有超過300年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沉澱,諸多積極的武學思想對於青/少年的人格健全、心性歷練都大有裨益。三、減壓,舒緩神經 詠春拳對身體體能要求相較於一般傳統武術較低,動作幅度小,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在忙碌和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非常有利於隨時、隨地用來放鬆和舒緩一下神經。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居然把話說的這麼圓滿,實在是枉為習武之人,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拿出練武的剛直精神才行。詠春拳號稱一個打十個,甄子丹也經常耍一耍他的詠春拳,而且是有模有樣的。只有抬高詠春拳,才能捍衛曾經說過的話,「我要一個打十個,我是宇宙無敵」。一個練武的居然這麼聰明,實在是讓人羨慕的汗顏!
  • 個人習練詠春拳的心得體會,淺說詠春拳手法的三角結構
    個人習練詠春拳的心得體會,淺說詠春拳手法的三角結構 就以攤手為例,構建模型(見下圖):1.幾何穩定的三角框架模型
  • 巧妙防守從短制長_詠春拳實用的攻防技術能巧妙地化解腿技
    泰拳最強有力的攻擊武器是如鋼鐵般堅硬的腿技,其次才是 膝技和肘技。而詠春拳實用的攻防技術能巧妙地化解腿技。詠春拳主張防守好自身的中心線迫使對方採取較長的路線進行攻擊,這就要 求詠春拳練習者訓練眼睛去觀察對手的膝關節,並以此來判斷其踢擊的線路以及 企圖踢到的目標。
  • 古代四大真實功夫,第二詠春拳,鐵砂掌一招致命,一般人練不起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武術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以至於我們今天只能看到武術的套路,卻看不到真正的武術,因為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這種格鬥技能已經不被推崇了!還有一點就是被一些所謂的「大師」,塗抹上了汙點。現在說起來中國古代武術,就好像壓根不存在一樣,其實不是,因為中國古代武術一直都是殺人技,根本不是用來表演的。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會死人。所以也是不被大力推廣的原因。
  • 如何練好詠春拳 小念頭?這篇文章講到點子上了
    小念頭是詠春拳最基礎、最根本的套路,有一種說法是,如果把學詠春拳當作學英文的話,小念頭就是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小念頭沒學好,就不用談學好詠春拳了。也因為小念頭是如此的基本和重要,所以也有「學好小念頭,就等於學會了一半詠春拳」的說法。
  • 有關東莞學正宗的詠春拳東莞詠春拳梁康撰寫
    一旦儀式完成,即建立為師徒關係,但是不代表水平,籠統來說都叫某人的正宗徒弟。比如在某個學校念過一年級,確實是真正的校友,並不以學習水平確定,是事實而決定。過去一些武術派系詳細的為入門,入室,傳人,掌門之類,葉問沒有分這些門類。現在名人效應,一些人開三天短訓班,如果傳統儀式收徒弟,從傳統慣例,形式上屬於正宗徒弟。
  • 詠春拳之尋橋圖譜
    詠春拳之尋橋圖譜 1.預備式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腿側,眼向前望,舌頂上鄂。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
  • 詠春拳小念頭釋義東莞詠春拳梁康撰寫
    梁康弟子大鵬練小念頭小念頭是詠春拳的基礎套路,將詠春拳均勢情形下的技擊動作分解成各種基本動作,正如學英文,它就那是26那個字母,任何一個英文字,都由這些字母組成。梁康練詠春拳小念頭小念頭的理念,套路開二字鉗羊馬後只手部做動作,每式手法動作清晰獨立不能拖泥帶水,尤其注意不能讓頭、肩膀移動,馬步由始至終不變動,練習手法之時同時鍛鍊下盤功夫;二字鉗羊馬將整體力量集中
  • 丁浩被KO後苦練詠春拳,有朝一日復仇散打冠軍阿虎
    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它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詠春拳是以「中線理論」等理論基礎為內容、而頗具特色的南拳拳術,強調使用正確的觀念、意識及思維方式,來導出肢體的靈活應用;其內容主要包括「小念頭」「尋橋」和「標指」等,主要練習方式為雙人對練的「黐手」「黐腳」等;輔助器材有貼牆沙包、三星樁等;訓練器械有木人樁、刀、棍等。
  • 詠春拳三套拳之二——尋橋
    詠春拳第二套拳為沉橋,現在又被人稱為「尋橋。」尋橋這套拳最主要是強調腰、肘、膊和馬步的配合。其中尤為注重馬步的運用。尋橋的基本用意就是沉肘、落膊、逼馬、助橋,所以謂之尋橋。曾經有部分習練詠春拳的師傅們解釋何為「尋橋」時,從字面上說是如何尋找敵人的橋手。
  • 天地容膝今古序,心胸縱馬水雲休(七言律詩一首含聯句)。
    黃葉____步文友「達同」原韻奉和黃葉村中思舊樓,讀書已倦嘆春秋。天地容膝今古序(一),心胸縱馬水雲休(二)。啜飲濁酒詩腸雋,來賦相思不許愁。「容膝」,指居室狹小,剛剛能容雙膝屈展。源出《高士傳》。其中記載隱士「於陵仲子」攜妻從齊國逃至楚國隱居。後楚君欲聘仲子為相,仲子告之於妻,其妻曰:「夫子左琴右書,樂在其中。結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亂世多害,恐生不保命也。」於是出謝使者,遂相與逃去,為人灌園。
  • 練拳傷膝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我時常對朋友說,我下半輩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習練太極拳,一年四季不吃藥,且腿腳利落,吃的香、睡的香,排的痛快。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人因練拳練出了毛病,最常見的是膝關節疼痛,有人練了幾年而不得不放棄,也有人怕練傷膝蓋而不敢習練太極拳,這絕不是什麼個別現象,已經給太極拳的推廣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   習練太極拳容易傷膝,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