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浙江自古麗逸江南、山靈水秀,吸引歷代文人墨客遊歷論學,留下了無數精彩華章。
今年10月,省政府印發《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提出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和甌江山水詩路,建成「四條詩路」。以詩歌破題文旅融合,以詩路整合文旅資源,打造現代版 「富春山居圖」。
今天下午(12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省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焦旭祥介紹浙江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情況。
未來四年,浙江將投入20億元,實施「八大工程」,推進四條詩路文化帶建設。
四條詩路帶在哪裡?如何規劃建設?
據初步統計,從晉代至清代,歷代文人在四條詩路留下上萬首詩詞名篇,以及《蘭亭集序》《富春山居圖》等影響深遠的傳世佳作。
四條詩路文化帶空間範圍覆蓋全省11 個地市,形成「一文含四帶,十地耀百珠」的詩路文化空間形態,在浙江大地上寫出了一個大大的「文」字:
其中北部的大運河詩路和錢塘江詩路,以京杭大運河和錢塘江為脈串聯起了杭州、嘉興、湖州、紹興、衢州五座城市,在杭州都市圈畫出了有力的一撇一捺。
根據規劃,錢塘江詩路以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婺江—衢江為主線,包括新安江至安徽黃山市支線、浦陽江支線、義烏江至東陽江支線,覆蓋杭州、金華、衢州中最長的一條。
依託錢塘江上下遊沿線的名城、名江、名湖,重點實施錢塘江三江兩岸水上旅遊廊道、富春山居詩路文化綜合展演與體驗區、梅城嚴州古城保護、千島湖臨湖地帶綜合整治、錢塘詩路文化名鎮群建設、婺州古城—金華八詠景區建設、衢州古城—爛柯山文化傳承、金衢古村落古民居搶救工程、千年森林古道詩(路)長廊建設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
開發以「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蘭 江—婺江—衢江」為主線的經典「水上詩路」人文精品主題線路,串聯沿線名城、名 鎮、名山、名湖,展現「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的詩情畫 意的詩路印象。
大運河詩路文化帶主線沿江南運河(嘉興—杭州段)—浙東運河,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域為核心,包括江南運河、浙東運河,覆蓋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等行政區域。大運河是歷代詩人尋跡江南的重要文化水脈,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等名篇,勾勒了江南古韻和絲路盛景。
根據規劃,大運河詩路文化帶將依託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全面展現「一灣碧水枕千家」的詩路印象、「革命聲傳畫舫中」的紅船啟航地形象,重點實施京杭大運河·杭州段景區、大運河古鎮群、南湖紅色景區、浙東運河博物館、浙江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等一批重點項目。
重點培育莫幹山—下渚湖、蘭亭—柯巖風景區、天一閣—月湖、太湖龍之夢樂園、太湖旅遊度假區、鑑湖旅遊度假區等成為千萬級以上景區(集群)、度假區。
浙東唐詩之路主要以曹娥江—剡溪—椒(靈)江為主線,包括寧波(奉化、餘姚)—舟山支線,覆蓋寧波、紹興、舟山、台州等部分行政區域; 重點培育蕭山湘湖、寧波東錢湖、舟山普陀國際、象山松蘭山成為千萬級旅遊度假區。
甌江山水詩路主要以甌江—大溪—龍泉溪為主線,包括楠溪江—溫瑞塘河支線、松陰溪支線,覆蓋溫州、麗水部分行政區域。重點培育雁蕩山—楠溪江、古堰畫鄉—縉雲仙都等景區成為千萬級景區群。
浙東唐詩之路明年開建
20億元實施「八大工程」
2020年是浙江省詩路文化帶關鍵之年,明年,浙東唐詩之路將率先啟動建設。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未來,浙江將實施「八大工程」,建設李白同款旅遊線、自駕房車停靠點、國際郵輪起航地等旅遊設施。
(一) 詩路遺存挖掘保護工程。
高標準建設一批國、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數字詩路」大數據平臺和數字博物館,設計「詩人行跡」「詩路遺蹟」「詩路論學」「詩路風物」「詩路風景」等子系統,在文化教育、文創產業、智慧旅遊等領域推廣應用。
(二) 詩路文化產業振興工程。
謀劃提升一批詩歌、曲藝、影視創作外景地,以謝靈運、李白、蘇軾等詩路文化名人以及越劇、南孔等文化符號為原型,設計創作詩路動漫 形象系列產品「詩路家族」。
(三)詩路文化旅遊精品工程。
謀劃繪製詩人行蹤、古鎮風華、古道探境、佛宗道源、書院論學、東海拾遺、非遺體驗、自駕體驗、休閒康養和詩路美食等一批文化旅遊精品主題線路。
在主要旅遊交通幹道、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等區域規劃建設100 個自駕車房車停靠式和綜合營地。
(四) 詩路名城古鎮(村)提升工程。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深入推進農村廁所建設、汙水治理、垃圾處理,全面提升古村落人居環境,重現古村新風。
(五)詩路交通廊道建設工程。
打造「1 小時交通圈」,加快推進杭紹臺、杭溫、杭衢等高速鐵路 建設,推進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寬改造等高速公路「瓶頸路」項目建設。
推動錢塘江中上遊和甌江航道建設,建設一批旅遊客運碼頭。將寧波舟山港建成國際郵輪始發港,溫州港、台州港建成國際郵輪訪問港。
(六)詩路生態文化綜保工程。
做好杭州西湖、蕭山湘湖、湖州南太湖、杭州西溪溼地等文化名湖、名河和溼地的水環境保護,打造水文化綜合保護的示範區。
(七)詩路文化教育普及工程。
將詩路文化納入全 省義務教育階段拓展性課程。在高等院校增設浙江詩詞、浙派文化、浙學通識等相關課程,在相關學科研究生培養中增設浙學方向。開展多層次詩詞大會、詩歌大賽、書畫大賽、AR / VR 大賽、「千首詩詞送家鄉」等活動。
(八)詩路文化交流合作工程。
定期舉辦詩路文化創新合作發展論壇、浙江詩路文化國際論壇等,聯手滬蘇浙皖高品質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共同打響區域旅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