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分析:「爹」和「爸」到底哪裡不同?以前真沒研究過

2020-12-17 聊城王崗愛講字

上篇文章,我們分析了漢字「娘」和「媽」的不同,有朋友想讓寫一篇對等文章:「爹」和「爸」有何不同?咱們今天來看一下。

漢字:「爹」和「爸」有何不同?

在我們心中「爹」和「爸」是特別有厚重的漢字,都是指我們的父親。從漢字角度上來講,這兩個字的不同,主要在表達意思不同、詞性不同、表達意思不同。

有些地方喊父親為「爺」

當然了,凡事都不那麼絕對。有些少數地方,喊自己的父親叫「爺」。「爺」在有些地方也指的是自己的父親。比如北朝民歌《木蘭辭》裡面有這麼一句話,「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什麼意思?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

還記得《木蘭辭》嗎?
有些地方喊父親為「爺」

「爹」字,在古時表示多個子女的父親。

「爹」字,上面一個父,指父親,下面一個多,指多個子女。「父」與「多」聯合起來表示有多個子女的父親,幾個孩子在古代算多,三個或者三個以上。

「爹」這個字的造字技巧和奢侈的「侈」有些相同。「侈」,一個單立人一個多,「單立人」指「主人」,「多」指一群隨從,「人」與「多」聯合起來表示「主人外出時帶有多個隨從」。爹字,一個父一個多,指一位父親外出時帶有多個子女隨行。

「爹」和「侈」在字意上有些類似
多個子女,好幸福

「爸」字,本意為子女跟隨在自己身邊。

「爸」字,古文中記載:爸,父也。爸,上面一個父,下面一個「巴」。父指父親,「巴」字含有:「附著」、「黏著」的意思。「父」與「巴」聯合起來表示(孩子)附著在父親身上,跟隨在自己的身旁。

總之,是父與子身體黏著在一起的情形。這種黏著的動作就叫「巴」。現在漢語裡,咱們經常說「下級巴結上級」,相互巴結。就是類似的含義。

孩子黏著爸爸

年代不同,父親的稱呼不同

其實,漢字「爹」和「爸」的不同,多指的是每個地方的叫法,和每個年代的叫法不同而已。過去的時間段內稱呼父親為爹的較多,或者城市工農階層稱父親為爹的也較多,或者農村稱父親為爹較多。現在基本上都喊爸爸的多。

時代不同,父親的叫法不同

地區不同,父親的叫法也不同。

關於父親稱謂的叫法,每個區域不同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喊:阿伯、阿公、阿爹或者家父,有的地方叫:爸爸、爹、大、老爺子等等還有很多。我記得我 小時候,我們村裡面有幾個特殊的,喊自己的爸爸叫大爺,或者是叔叔。

老父親

父親是我們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愛不同於母愛,父親的愛無聲無息。也藉此機會祝福正在看視頻的各位父親,一生平安。

祝福所有父親,一生平安

文章寫到這裡,希望通過本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相關焦點

  • 在中國不同省市"爸、爹、爺"都是指父親,又有何不同?
    倒是發現了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我國不同的地域,而對父親的稱呼卻有不同。例如:在河南、山東、四川、山西這些地方稱父親多為爹和大(音)。在合肥方言中喊爹爹竟是爺爺的意思。到了長江流域一帶,稱父親叫爺。而如今的年輕人統稱爸爸。這些稱呼是怎樣的演變過程?隨後我查閱大量的資料,真相一 一浮出水面。在漢字中爹、爸、爺統指父親。
  • 父是會意字,手裡拿根棍,那爹和爸字呢?說文解字:父、爹、爸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我們再一起來看看「爹」和「爸」造字又是怎樣的吧?爹形聲。字從父,從多,多亦聲(da)。「父」指父親。「多」指「多個子女」。「父」與「多」聯合起來表示「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本義: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引申義:(有一大群子孫的)爺爺。說明:1.有些父親一輩子只生育了一個或一對孩子,這種父親不算「爹」。
  • 張文宏被評價「沒有爹味」,那被嫌棄的「爹味」到底是什麼味
    作者:曹啟文前段時間張文宏被評價為「沒有爹味」的男性。很快,「爹味」這個幾年前就被發明的詞,再次在網絡上發酵走紅。爹味是什麼味?沒有爹味的男人是什麼款式的?齁鹹「爹味」這個說法,是我同事這個月向我爆料的,我們以前都沒有聽說過。
  • 致或將逝去的稱謂語"爹"
    《論語·學而》:"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及至《說文》亦不見"爹"字,而最早見到"爹"字的文獻是三國時期編寫的《廣雅》一書。《廣雅·釋親》中說:"翁、公、叜、爸、爹、㸙、父也。"
  • 「爹、爸、哥、兄、弟、妻、夫」的漢字來歷,原來也這麼耐人尋味
    古代將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姓外族都稱作親屬,通常指五代以內的任何血親或姻親。由於交通的原因,他們親屬關係綿延更長,稱呼也很繁雜,並且歷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的變遷很耐人尋味。他們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古人是如何發明這些漢字來指代他們?其中又發生怎樣的變化?
  • 在河南,你管你爸叫啥?
    河南地處中原,北枕太行,南蹬江淮,別說風俗了,就連父母這樣的稱呼,也是一地不同一地。有的地方管父親叫「爹」,但再有些地方,「爹」是叔叔的稱謂;有些地方管父親的哥哥叫「伯」,但「伯」在一些地方,又是爸爸的意思……除此以外,還有外公外婆,各地叫法都不相同。 你們家鄉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稱謂嗎?
  • 漢字解惑:「定金」和「訂金」到底有啥不同?千萬別寫錯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在一句話中,一個漢字之差就可能含義完全改變。本文重點講解「定金」和「訂金」到底有什麼不同?尤其是對一些商務人士,更要了解清楚。今天就從漢字的角度分析,掰開來,揉一揉。「定婚」,確定好之後別在變化了漢字「訂」的分析:暫定約定訂,左右結構。左邊一個言字旁,右邊一個丁。
  • 沒爹沒娘沒飯吃,她跟兵哥去隨軍,吃商品糧生的娃白胖胖!軍婚文
    沒爹沒娘沒飯吃,她跟兵哥去隨軍,吃商品糧生的娃白胖胖!軍婚文親愛的書蟲大大們,一笑又來啦!書荒了沒有,今天一笑為大家精選了幾本好看的軍婚小說,重生八零年,還是個炮灰,沒爹沒娘沒飯吃,她決定守好祖傳的手鐲,好好孝順外婆,再跟兵哥去隨軍,吃商品糧生的娃白胖胖!
  • 漢字解讀:「睢」和「雎」到底哪裡不同?別再混淆了
    深扒漢字三層皮,漢字迷惑聊到底。這是我們搞漢字文化創作者的一種精神。漢字的類型太多,我們只能從一個小點進行談起。今天我們聊聊「睢」和「雎」這兩個漢字,漢字的辭海裡面,像這類的漢字太多了,搞的我們眼花繚亂。但它們還不是什麼生僻字,而是我們日常中的常用字,所以有必要跟大家說清楚這兩個漢字「睢」和「雎」。
  • 不知爹富王思聰是什麼梗? 王思聰16歲才知道家裡有錢
    其實,不知爹富王思聰並不是一個新梗了,之前有網友流傳一句話:不知爹富王思聰,不知妻美劉強東。但是,這個梗再引起關注,是因為近日一篇王思聰IP成長史的文章在網絡上管委流傳   原標題:不知爹富王思聰是什麼梗? 王思聰16歲才知道家裡有錢   不知爹富王思聰是什麼梗?
  • 「媽,你當年咋看上我爸的?」網友曬爸媽結婚照,笑抽了!
    ▼ 媽,有啥想不開的好好說 或者你告訴我 我爸到底是有什麼特殊才藝吸引了你 ▼ 當初可能不是我媽生孩子 也許是我爸 現在還沒恢復好
  • 寶爸為打遊戲,派「四大神獸」鎮守寶寶,寶寶:咋滴想封印我啊
    文|詩韻媽媽都說寶爸帶娃就是「坑娃」,有些寶爸還要辯解一二,不過有些寶爸帶娃確實不靠譜,寶爸本就沒寶媽細心,再加上經驗匱乏,讓寶爸帶娃,孩子活著就已經十分慶幸了,更別提能帶出什麼成績來。但是由於現在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上的地位和能力越來越高,有些家庭便出現了「男主內,女主外」的現象,男人在家洗衣做飯帶孩子,女人則工作賺錢養家餬口,不過男人帶娃到底靠不靠譜呢?看了下面的幾這寶爸帶娃的照片,相信大家心裡自會有定論。
  • 文化刨根問底:漢字「閻」和「閆」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姓?
    朋友們,自從上篇文章講了漢字姓氏「蕭」和「肖」的區別以來,很多朋友反饋說要寫一寫漢字「閻」和「閆」。看看作為姓氏這兩個漢字又有什麼區別?我們不妨還是從漢字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兩個漢字。
  • 文化刨根問底:漢字「閻」和「閆」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姓?
    朋友們,自從上篇文章講了漢字姓氏「蕭」和「肖」的區別以來,很多朋友反饋說要寫一寫漢字「閻」和「閆」。看看作為姓氏這兩個漢字又有什麼區別?我們不妨還是從漢字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兩個漢字。剖析漢字「閻」:本意是裡巷的門。一看到這個閻字,大家腦子就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那個目光如電,臉色鐵青的閻王爺。沒錯就是這個「閻」。閻字,半包圍結構,外面一個門,門裡面這個部首讀:臽(xiàn)。「臽」表示小坑,深度。所以,門和臽組合起來,就成了漢字「閻」,本意指巷子的深度,或者是裡巷內的門,幽深幽深的。
  • 熱搜 你爹可能要大意失荊州了 說的是啥?這是一個「滅爸」的故事
    今天凌晨,#你爹可能要大意失荊州了#的話題迅速引爆熱搜,一名微博暱稱叫「Euamoter」的男子通過微博稱,在湖北全省封路的情況下,自己通過「當官的」父親找關係,從天門回到荊州。當前是抗擊疫情最關鍵時期,13日中央紀委常委會才剛剛召開會議,強調要重點加強對湖北省、武漢市紀檢監察工作的指導,此時竟然冒出如此大張旗鼓的「曬爹」行為,令吃瓜群眾們紛紛憤而轉發,希望有關部門一查到底。目前荊州當地多部門已介入調查。
  • 研究:「媽寶男」和「爸寶女」心理更健康
    對於和父母關係十分親密的「媽寶男」和「爸寶女」,網上有頗多爭議。有人認為他們不夠獨立,或者父母對他們過於溺愛。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媽寶男」和「爸寶女」心理更健康。  They may be the stereotypical butt of jokes.
  • 理察:「漢字叔叔」和他的漢字情緣
    作為一個學過物理和計算機的大學生來說,理察希望能探究漢字本身的內在規律從而記住它們,而非對「圖案」的死記硬背。從《說文解字》開始,他不斷查閱有關甲骨文、篆體、金文以及字形演變的專業書籍。很快理察注意到,有時儘管查的是同一個漢字,但不同書籍給出的解釋卻各不相同,想要徹底弄明白一個字的來源,往往要翻上好幾本古書。
  • 「爹」很寂寞
    當然,也包括我,我也是「爹」。 「爹」,高大上的稱呼叫「爸」。改革開放前,只有城裡的孩子,或者吃商品糧的子女,才稱「爹」為「爸」,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符號。草根階層的後代,叫「爹」就是「爹」,有的連「爹」也不叫了,叫「大」叫「伯」叫「叔」。
  • 5檔手動和6檔手動到底有啥區別?聽老司機分析完,真後悔沒早知道
    5檔手動和6檔手動到底有啥區別?聽老司機分析完,真後悔沒早知道。所以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說的也就是5檔和6檔到底區別是在哪裡呢?老司機也表示跑趟高速,心裏面也就很清楚了。要說到自動擋和手動擋相比的話,那麼對於駕駛樂趣和在上面的體驗來說還真的是會在換擋的時候所能體現出來的,而且也是能夠感覺到變速箱也是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所以這也算得上是自動擋車型,完全做不到這一點了,而且對於手動擋他也就分為5檔手動和6檔手動,所以就像是這兩種車型也是只差了一個檔位,而且對於他們之間的區別究竟到底是在哪裡呢?
  • 父親有哪些不同叫法,古人為何把父親稱作「爹」?說了你可別不信
    父親有哪些不同叫法,古人為何把父親稱作「爹」?那麼父親到底是哪些不同的叫法呢?首先我們就來說古代對父親的稱呼有哪些?一般的是有阿伯、阿公、阿爹或者家父等等。其次是我們現在的,現在對父親的稱呼就更加的多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不同的方言叫法也不一樣,有叫:爸爸、爹、大、答、老爺子等等,還有很多,小編就不一一說了啊!現在我們就來說為何古代把父親稱作「爹」?古人把父親叫做爹,這是什麼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