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或將逝去的稱謂語"爹"

2020-10-09 字本論

"爹"三四十年前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對父親的稱謂,那時的農村孩子幾乎都稱自己的父親為爹(或音為da)。因此,在村子裡常聽到的就是"你爹"、"我爹"、"孩兒他爹"、"乾爹",後來這個"爹"就逐漸讓位給"爸"了,以致於如今農村的小孩子稱父為"爹"者已屈指可數。而現在仍流行的可能也只有"乾爹"了,很可惜這個以前常說的稱謂語"乾爹"也失去了原汁原味,產生了衍生義,那種微妙的關係也讓人難以琢磨。好了!這"乾爹"也不是咱們討論的話題,暫且擱置於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充滿傳統鄉土氣息又有歷史感的"爹"。

農村的老爹老娘

"爹"字的字形來源

"爹"作為父輩或者祖輩的稱謂是產生比較晚的,資料顯示在先秦文獻中並不見"爹"字,也未見"爺"字。在此之前,祖稱用"祖"或"公",父稱用"父"或"公"。從以下文獻可知:

羅振玉《殷墟書契後編》:"王賓父丁歲三牛……。"《爾雅·釋親》:"祖,王父。"

《禮記·內則》:"凡父在,孫見於祖,祖亦名之。禮如子見父。無辭。"

《詩經·小雅》:"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論語·學而》:"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及至《說文》亦不見"爹"字,而最早見到"爹"字的文獻是三國時期編寫的《廣雅》一書。《廣雅·釋親》中說:"翁、公、叜、爸、爹、㸙、父也。"而"爹"與"㸙"當為同源,清朝的錢大昕在《恆言廣證》中曾經指明"《廣雅》爹、㸙,父也。爹㸙本奓奢,實一字。《說文》奢籀文作奓。後人稱父為'奓',或為'奢',故變文從父耳。"這裡的"奢""奓"古為異體字,二者最初並不作親屬稱謂講,只是二者在讀音上與口語中稱呼父親的讀音相近,便借用了二者。借用之後來稱呼父親,便又在原來字形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變,就有了變上部"大"為"父"的"爹"和"㸙"字。《唐書·竇懷貞傳》:"懷貞納韋後乳媼王氏為繼妻,每謁奏,輒自署皇后阿㸙。"後來又合二為一,只保留"爹"字。

關於"爹"字構形,有學者就從"爹"由"父""多"兩部分構形來闡釋"爹"字的構形邏輯。認為"父"為父親,"多"指稱"多個子女",所以便得出"爹"的本義是表示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而不符合這一標準的就不能稱之為"爹"了。這一說法僅從字面牽強附會,並無可信的證據,實不可信。

還有學者把"爹"和"侈"的構字方式相比對,"侈"由"人""多"組成表示"主人外出帶很多隨從"之意,同樣"爹"字則表示父親外出帶著多個孩子。此種類推說法換湯不換藥亦無證據佐證,且對"侈"的解釋也有失本義,"侈"字,《說文》曰:"侈,掩脅也。從人,多聲。一曰奢也。"可見其本義並非主人外出帶很多隨從之意,而是掩脅或盛氣凌人。古籍中"侈"常與"奢"義近,《左傳·昭公三年》:"於臣侈矣。"此處"侈"即同"奢"義,為過分之意。

篆書「侈」字

因此,"爹"字的形體來源是從"奓""奢"變換構形部件而來,最初因為音近而借"奓""奢",字面析形解釋並不靠譜。

"爹"的語音來源探析

"爹"字在古字書中的讀音歸納如下:

三國魏時張揖撰《廣雅》:"爹,大可反。"

南朝梁大同九年《玉篇》:"爹,徒可切、陟邪切。"

宋代《集韻》:"爹,徒可切、陟邪切。"

而成書於北宋真宗時期的《廣韻》則對"爹"的讀音分列為兩個:一個為上聲哿韻開口定母的"爹",解釋為"北方人呼父也";另一個是平聲麻韻開口知母的"爹",解釋為"羌人呼父也。"按照《廣韻》的注音,"爹"字的兩個發音當為[da]和[tie],前者就是現在[ta],與"大"音同,後者就是今天普通話的讀音。

從《廣韻》對"爹"的語音描述可知,"爹"字當源於古代中國的北方。《廣韻》也對"爹"的來源做了闡釋,"爹,羌人呼父也。"明代方以智的《通雅》也載:"《唐韻》'爹',羌人呼父也。讀若遮。"這些資料都闡明了"爹"並非源於漢語,而是羌語。

另外根據清朝趙翼的《咳餘叢考》記載:"《隋書·回紇傳》:'以父為多。'《唐書》:'回紇阿啜可汗,亦呼其大相頡幹迦斯曰:兒愚幼,惟仰食於阿多,國政不敢與也。'"此處稱"父"為"多"或"阿多"的"多"古音即是[ta],與"爹"當是同出一源。現代與古回紇有著親屬關係的突厥語族,他們目前仍稱父親或者祖父為ada或ata。從古音和今音兩個方面證實,"爹"當源於少數民族語言。

後秦版圖

羌族的語言之所以能影響到漢語的稱謂,這與古"羌"是一個強大的民族群體是分不開的。當時古中國整個西部基本都是羌族的活動區域,"羌"也是漢藏先民的主要族源。殷周時期就有一些羌人居於中原,東漢之時羌人在中原的人數又有所增加,他們與漢人交往非常密切。及至東晉十六國之時,後秦羌族進入長安,作為統治者他們使用的語言具有強勢,因此促使一些詞彙滲透進漢語詞彙當中。"爹"便是這個時候語言滲透的其中一個表現。

"爹"的意義發展軌跡

"爹"在唐宋以前僅用於稱呼父親。清朝沈自南《藝林匯考》中載:"漢魏以前,凡人子稱父直曰父,若為文言曰大人。後世稱父不為父,轉其音曰爺,又曰爹……"唐代韓愈在其《昌黎集·祭女文》中曰:"維年月日,阿爹阿八使汝妳以清酒時果庶羞之奠……"此處"爹"也指稱父親。

到了宋代,"爹"字的使用出現了分化。"爹"既用於父稱又用於祖稱,陳思崇《隨筆漫錄》:"太子(宋高宗)兩拜問按,伏遇爹爹皇帝陛下。"明張存紳撰的《雅俗稽言》云:"南人呼父曰爹,祖父曰爹爹。"明陳士元其《俚語解》卷一曰:"南人稱父曰爺,祖父曰爹;北人稱父曰爹,祖父曰爺。"其實,在漢語方言中"爹"和"爺"是較為常見的對"父親"稱呼方式,而且二者常常出現交叉混用現象,"爺"在方言的發展歷史上既指稱過父親也指稱過祖父。如,《木蘭詩》:"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不聞爺娘換女聲。"另外,唐代杜甫的《兵車行》有"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兩處的"爺"和"耶"均指稱父親。如今方言中仍見「爺」「爹」(大)混用現象:

「爺」和「爹」在不同方言裡的指稱

"爹"的變體"大"或"達"

"大"和"達"是"爹"的俗字。上文我們也對"爹"的語音做了說明,其中《廣韻》中"徒可反"的音就是今天的"大"。但是作為文獻記載"大"或"達"還是比較晚的,至元明文獻才見對"爹"的稱謂寫作"大"或"達"的。如:

張國寶雜劇《羅李郎》第四折:"還不夠一兩日,他將唾盂兒不見了,必然遞盜與他大的拿去。"

《金瓶梅》第三十回:金蓮便問道:教你拿酒你怎的?拿冷酒與你爹吃?原來你家沒大了,說著,你還釘嘴鐵舌兒的!

"大"作為"爹"讀音的白字,在字形上與"爹"並無關係,二者的上古和中古時期的讀音也有差別。"大"被用來作為"爹"的白字大概是在有些方言中入聲消失、清濁不再存在的時候的事情。所以,參照讀音還有寫作"達""答""丹"的。如元雜劇作家白樸的《牆頭記》裡有記述:"他的達強似俺達,……俺只說俺是他達。"《醒世姻緣傳》:"你達,替俺那奴才食……。"「大」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分布如下圖:

「大」在方言中的讀音分布

"大"現代還在一些方言中用為祖稱,主要存在於方言中,比如昆明方言,諸城方言等。

方言中的父稱"爹"(大)逐漸被強勢的"爸"所取代

大約三四十年前,北方方言的"爸"作為父稱只是在城鎮較多存在,在農村可以說寥寥無幾,很像現在"爹"在城市的出現頻次。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爸"逐漸形成了"城市包圍農村"的態勢。先是在城市基本完全替代了"爹",後來"爹"在農村也成了稀有的稱謂了。

"爹""爸"在農村經歷了這樣的發展路徑:爹——爹、爸共存——「爸」一統天下。

如果按照時間來劃分,目前北方農村大概是三四十歲及以上的孩子還稱父為"爹(大)",二十至三十歲的孩子稱"爹"的仍然不少,二十歲以下的孩子稱父為"爹"的便寥寥無幾了。而目前的孩子則幾乎都稱父為"爸"了,可以說基本把"爹"放入了稱謂語的博物館裡了。

結語——試說"爸"的淵源,「爹」或終將消失

如此強勢的"爸"到底什麼來頭?"爸爸"是70%的人類語言中都存在且意義相近的一個詞,因此"爸爸"應該是人類語言最早產生的詞彙之一。有人說漢語"爸爸"是辛亥革命後的外來語,這種說法忽略了我國的語言文字發展的歷史。在三國時期的《廣雅·釋親》中就見"爸"的解釋:"爸,父也。"宋代《集韻》亦有:"吳人呼父曰爸。"

"爸"其實就是"父"音之轉,因"古文輕唇音",二者的聲母皆為"b",後二者韻部通轉,這樣可以確定"爸"就是"父"的本音。"父"本義為"斧",古人用斧勞作砍木之時會發出"吧吧"的聲音,"父"之音極有可能就源於此。

「父」字上古音

因勞作之人用斧者常為成年男性,"父"便引申為"成年男子""父親"之意,不再指稱斧子,斧子由後來添加"斤"的"斧"所表示。

到了中古以後就出現了二音並行的局面,一個是較為書面化的"父"(扶雨切);一個是記錄口語的"爸"(必駕切)。

可以說,"爸"是最早產生的父稱,要比源於少數民族語言的"爹"更早。

寫到這裡也基本接近文章的尾聲了,可是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種擔心,總覺得"爹"作為父親的稱謂會向我們告別,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後代只有藉助字典才可明白"爹"之含義。


參考文獻:

1.雷春輝,《<廣韻>"爹" 字的跨語言研究 》,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第 3期。

2.曾蘭燕 ,《"爹"的音形義及來源》,《文學教育》,2010年3月。

3.胡士雲,《說"爺"和"爹"》,《語言研究》,1994年第1期。

相關焦點

  • 爹、大、還是爺?或普通話的「爸爸』』
    大浪淘沙後的爹、大、爺這樣的稱呼,算是比較大眾化的了,但也是越來越被『』爸爸『』兩字代替了。當然,學校教育是功不可沒的,小孩子最先學會的稱呼,一般都是爸爸媽媽。六七十年代生的人,還基本可以保持方言的稱謂,再往後就被普通話了。當然越往後出生的人,因受到學校的教育越多,接受信息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因此語言進一步靠近標準化、普通化、實用化。
  • 王菲唱《致青春》,而韓庚趙又廷卻是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王菲唱《致青春》,而韓庚趙又廷卻是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大家好,這裡是「紅塵陌上桑」,我是小編紅桑,不知道你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時候幾歲?而王菲唱的電影主題曲《致青春》,完整聽下來似乎是更久遠的事情,聽這首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像是喝酒,沉浸在裡面,不願意出來。時間過得好快。長大了,意味著許多夢該醒了,青澀年華逝去,愛輸給了時間……那句話說什麼來,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也許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永恆不變。 瘋了,累了,痛了,人間喜劇,笑了,叫了,走了,青春離奇。
  • 回顧冒險島,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回顧冒險島,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國服《冒險島》已經運營了12年了。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原著小說和電影結局大不一樣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著結局鄭微遇到了曾經和她一樣喜歡陳孝正的曾毓。她告訴鄭微,要和陳孝正結婚的歐陽是同性戀。鄭微由此知道了陳孝正之前和她說過他和歐陽只是約定,一個三年的約定。但是鄭微依然選擇和林靜在一起。
  • 青年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逝去的青春青春,是一隻落在肩上的蝶。陽光下振翅飛舞,風雨中翩躚迷離。一切還來不及記取,就已然被似水流年輕巧收容。致逝去的青春年少時,我們不懂愛情。曾說過,若我失散,後會無期。那時,情深似海,怎知流年荒蕪。一首深情款款的詩歌,一讀再讀,以為時光也可如此芳華如故。
  • 作者|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辛夷塢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作者簡介:辛夷塢:原名蔣春玲,1981年8月4日出生於廣西桂林,內地女作家,2004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學院法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11年7月始,辛夷塢在北京儒意欣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全新推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晨昏》《山月不知心底事》《許我向你看》《我在回憶裡等你》等修訂精裝典藏版。其中《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被趙薇拍成電影,創下票房奇蹟。
  • 「箏愛」: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箏愛」: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2019-08-24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元節,致已經逝去的親人們!願親人們安息!
    中元節這天讓我們一起給逝去的親人們祈福,致已經逝去的親人們安息!逝去的親人們永遠難忘與你們相處的歲月,你們的音容相貌至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這個節日,沒有太多的祝福話語,逝去的親人們,你們還好嗎?天堂是否開花了,楓葉紅了,大雁南飛,您是否隱在天龍,福佑子孫。
  • 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今天橙子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青春愛情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該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群少年從大學校園的戀愛到步入社會所面臨的迷霧與抉擇的故事。少女鄭微敢愛敢恨,堅強勇敢,作為家中的獨生女從小便和小公主一樣受到疼愛與寵愛。
  • 阿拉伯語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帶你回憶青春故事
    五月草木成蔭、繁花綻放在這個象徵著青春的季節我們有這樣一部電影想要推薦給久未去過電影院的你這部講述90年代大學生活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們也負責了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阿拉伯語版本的譯製任務。公司成立近10年來,國廣子行已經負責了多部影視作品的譯製工作。不難發現,除了古裝、家庭等類型,青春片也逐漸成為文化走出去的熱門題材。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青春雖然在生命中轉眼即逝,卻可以在心中回憶永存。
  • 致我們即將逝去的童年
    致我們即將逝去的童年 ——中建國際港「憶童年」懷舊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房天下   2013-06-03 09:33
  • 青春終將逝去,但青春永不腐朽:《致青春》——月光再亮終究冰涼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時隔多年,我在清理硬碟電影的時候,恍惚中又看了一遍。其實現在無論多麼優秀的電影,我都很少去看第二遍,即便在我心中排名第一的電影《盜夢空間》,目前我也只看過一遍。為什麼我還要去重讀它?我不知道。
  • 清明祭英烈,衡陽消防特製3分鐘感人短片《致逝去戰友的一封信》
    在清明節之際,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積極籌劃、精心部署,以親歷者的視角拍攝《致「11·3」衡州大廈火災犧牲戰友的一封信》微視頻,以特殊形式緬懷、紀念逝去的戰友。「又是一個清明將至,一晃17年過去了……」「虎子,你在那邊還好嗎?
  • 辛夷塢3大經典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實在是很虐!
    辛夷塢3大經典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實在是很虐!《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作者:顧漫簡介:鄭微與林靜兩人一直對對方情義都不一般,但是但鄭微終於考上了林靜學校的鄰校的時候卻發現林靜已經出國留學。明明兩人都確認過眼神了呀怎麼還會這樣?後來鄭微陰差陽錯之下愛上了看起來傻傻的陳孝正,但是陳孝正選擇了現實決定要出國,拋下鄭微。
  • 散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梅豔芳—菲
    原創作品一經採用將根據各種留言等情況將發布5家媒體,優秀作品還將發12家媒體!一件小禮物,點播一首熟悉而喜歡的情歌,都足以將懵懂的心靈震撼。那一刻,所有的美好都抵不過心有所屬的幸福,在夢裡夢外,燦爛開花。時間匆匆,如白駒過隙。人生匆匆,恍然如夢。還沒來得及好好珍惜,青春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在歲月的河流之中流逝了。生命中,有些人註定只是陪你走一程,陪你看最美的風景和最絢爛的煙花。
  • 辛夷塢經典作品推薦,《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最受讀者歡迎
    2007年7月出版現代言情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10月出版現代言情小說《原來你還在這裡》。2013年5月11日加入南寧市作協,同年12月5日,以500萬版稅居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8位。2015年參與電影《應許之日》編劇工作。 喜愛辛夷塢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是比較失敗的選擇。無感,王一博的那首歌可以代表我的心情。原來,那個叫「青春」的玩意兒早已死在我的身體裡。甚至,就這麼消化吸收得乾乾淨淨。表面人畜無害,只有自己知道:歲月當真無情,無法回頭那就繼續走吧。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盤點校園十大青春偶像劇
    遠離高考的老阿姨們,開始了新一輪的懷念之旅,懷念舊時光,懷念老同學,懷念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十大校園偶像劇,來回憶一下我們即將逝去或已經失去的青春《匆匆那年》記憶中學生時代的女孩子,我們會想起清純可愛的沈佳宜、笑容甜美的藍菲琳、開朗外向的林嘉茉,他們是眾多男生心中的女神,暗戀對象,更是所有班級的焦點,每個女生都想成為她們,卻有多少活成了方茴,方茴的青春是陰鬱的,會遇到背叛、會被拋棄,甚至會自暴自棄
  • 十首經典民謠歌曲,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十首經典民謠歌曲,致我們逝去的青春!各位看官看的如何,大家對以上十首歌曲有著什麼評價,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多點點關注,請多支持!你的支持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比心~~
  • 《怪獸大學》姍姍來遲 「毛怪們」致逝去的青春[圖]
    東方網8月23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有人說,這是「致怪獸合伙人終將逝去的青春」,有人說,這是「沒天分的學霸和有天分的學渣的故事」……今天,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怪獸大學》將在內地上映,暑期就要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