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剖學來講,腎臟有3大功能,分解水液代謝物、維持體液酸鹼平衡和分泌相應激素。從中醫角度來講,腎的功能則更為強大:藏精、生髓、主水、主骨、主生殖,生長發育甚至生老病死。兩者體系不同,有相通之處,但是功能維護上也有相悖的地方。不過都對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己一些日常飲食習慣卻會讓腎很受傷。
1,動物腎臟
俗話說「吃啥補啥」,民間認為多吃動物腎臟可以補腎,這個理論是比較片面的。因為動物腎臟含有雄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較多,健康男士或者經常健身者可以多吃,對增強肌肉和保持雄壯很有幫助。這點美國《男性健康》雜誌上也有相關文章推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慢性腎病或者腎功能不全者,動物腎臟含有的雄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則可能會加重腎臟分解負擔,對維護腎功能非常不利。另外動物腎臟膽固醇含量高,尤其對中老年人群血管健康不利。即便是從中醫角度講,老年多腎陽虛,也不宜多食動物腎臟進補。
2,酒精
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已經證實,攝入酒精不管多少都對健康有害——不管多少都對健康有害——對健康有害。這個結論沒有任何含糊其辭的意思,也不管是白酒、啤酒、紅酒、米酒還是藥酒,只要含有酒精,就對健康有害。也沒有什麼安全飲用量之說,只要喝就對健康有害。我們傳統的滋補養生藥酒和黃酒其實都在名單之列。
先拋嗜酒者或者原來一些健康專業人士經常可能會說的「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不說,因為現在看來這肯定是不成立的。就拿我們原來認為的黃酒、紅酒以及滋補藥酒來說,即使這些酒種裡邊含有的一定的有益滋補成分,但是只要伴隨著酒精一同飲用,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因此傳統的補腎藥酒也不能例外。
3,西藥
現在很多人,尤其是知識層面較高的人,往往自恃懂得一點藥物知識,稍有傷風感冒或者其他炎症,就隨便去藥店買些抗生素之類的藥物來吃。從治病的角度來說,可能往往都比較對症,不過他們卻很少考慮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即使有些專業的醫療結構,現在也有藥物濫用的嚴重傾向。
如前所說,腎臟有分解代謝功能,其中很多藥物都對肝腎功能有不良影響。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類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青黴素、鏈黴素以及頭孢類和磺胺類抗生素;抗炎類包括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布洛芬、保泰松、萘普生(甲氧萘丙酸)、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不一而足。
4,中藥
很多人會說,既然西藥對腎傷害這麼大,那我還是多吃老祖宗傳下來的中藥吧。其實能損害腎的不光是西藥,中藥並不像有些磚家宣稱的那樣沒有毒副作用,它同樣也能對腎臟造成傷害。老祖宗會說:「這個鍋我不背!」早在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裡邊,中醫已經將中草藥的毒性做了總結分析。
現在臨床發現對腎功能有損害的中藥主要有:雷公藤、關木通、馬兜鈴、牽牛子、蒼耳子、罌粟殼、生草烏、使君子、青木香、廣防己、益母草、厚樸、細辛等。其中雷公藤導致的腎損害最大,其次是關木通。
除了以上比較典型4個容易傷腎的誤會外,喝水少、喝飲料多、吃飯鹽比較重等習慣也都會對腎功能造成不良影響。要想身體健康、腎氣旺盛,還得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習慣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