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西方「三位一體」應對俄羅斯「混合威脅」

2020-12-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2月11日發表了軍事科學院通訊院士亞歷山大·巴爾託什的題為《美歐反俄聯盟——作為西方聯合地緣政治項目的反俄混合戰爭》的文章。

多年來,「混合威脅」問題一直在「混合三位一體」——美國、北約和歐盟——的理論文件、領導人峰會和論壇議程以及眾多卓越中心的報告中佔據關鍵位置。美國、北約和歐盟在系統化的基礎上,分析自身和敵對國家的弱點,制定針對表面上維持相對正常外交關係國家的「混合戰爭」戰略。

文章稱,2017年4月在赫爾辛基成立的「歐洲應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對歐盟與北約在應對混合威脅和混合戰爭方面的互動發揮著重要的凝聚作用。大約20個北約和歐盟國家及它們分別組建的一系列委員會參與到該中心的工作中來。該中心在歐美和加拿大舉辦過一系列關於法律反擊、確保海洋和港口、能源安全以及戰略通信安全、虛假信息和影響選舉進程、交通運輸安全、保護衛星導航系統和使用無人機方面的研討會。

資料圖片:美空軍B-21隱身轟炸機設想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資料圖片:軍迷製作的美軍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CG設想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歐洲各個應對混合衝突和威脅的中心與美國緊密協調工作。美國負責研究籌備和發動現代化軍事衝突的基本方略。同時,依據各自的資源實力和利益以及兼顧形成全方位軍事和非軍事手段的目標,反俄「混合三位一體」參與者分配了各自承擔的角色。

美國和北約在落實的軍事措施中包括:戰略威懾,戰略部署,提高發起軍事行動以及執行維和行動的準備水平。與此同時,美國認為核戰爭是一種現實的選擇,並將賭注放在增強軍事實力,首先是戰略進攻力量上:2025年計劃為海基巡航飛彈安裝核彈頭;2026年開始量產B-21隱身轟炸機;2028年開始量產一種新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2031年,攜帶改進版「三叉戟II」D-5潛射彈道飛彈的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計劃投入使用;高超音速武器也在研製之中。

資料圖片:美軍未來高超音速飛彈設想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稱,非軍事行動包括實施信息戰,建立聯盟和同盟,施加政治外交壓力,進行經濟制裁和封鎖,挑起軍備競賽,在鄰國實行戰時狀態,大張旗鼓地斷絕外交關係,扶持反對派,協助培訓非正規武裝組織等。

「混合三位一體」的聯合戰略賦予歐盟軟實力和對俄經濟遏制的角色。歐盟的「東方夥伴關係」項目是對俄羅斯的盟友和夥伴施加影響的一項重要的非軍事工具,其目的是從政治上和經濟上拉攏俄羅斯的盟友和夥伴,從而孤立俄羅斯。

文章稱,美國、北約和歐盟使用軍事和非軍事手段、顛覆性技術和顏色革命等的累積效應對俄羅斯聯邦的國家安全構成真正的威脅,是需要刻不容緩採取反擊措施的主要威脅因素。

相關焦點

  • 普京展示最強核打擊能力,西方急忙扣帽子,俄回擊:別輕舉妄動
    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盟頻繁秀肌肉已經屢見不鮮,只不過,雙方還僅僅只停留在展示常規武器,這一次俄羅斯直接打破常規,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親自指揮下,展現俄最強核打擊能力,給西方國家一個狠狠的警告。這次演習被俄羅斯媒體稱之為是展示自己的強大核力量,俄媒在報導中稱:普京按下核按鈕,通過核力量的演習讓敵人感到恐懼。對於俄羅斯這次展開的核演習,俄專家認為:能看到類似的戰略飛彈發射演習很難得,畢竟這種演習的成本高昂,而且還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所以不會經常進行。
  • 波蘭新戰略將俄列為「最大威脅」俄議員:波蘭就是個瘋子
    【環球時報記者柳直】俄羅斯與波蘭和捷克的關係再次面臨考驗:波蘭總統杜達12日籤署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將莫斯科視為「頭號敵人」;與此同時,俄駐捷大使館周一發表聲明,聲稱俄外交官在捷克面臨危險,要求捷克警方提供保護。
  • 外媒:俄羅斯點頭,印度是否就有機會威脅到中國關鍵軍事基地?
    據越南網站12月7日援引《歐洲時報》報紙上的一篇文章,談論如果俄羅斯點頭同意,印度可能在中國吉布地基地旁邊建立非洲海軍基地的可能性,一個對中國而言新的亞洲威脅或將上升到中國關鍵基地的邊緣
  • 俄媒:中國武裝力量發展如此成功,美國拿什麼應對
    俄媒:中國武裝力量發展如此成功,美國拿什麼應對 最近,俄羅斯媒體《側面》網站發表了一篇有關於中美軍事力量的文章。其中俄媒認為,中國最近幾年的武裝力量發展得非常成功,以至於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軍事強國。
  • 俄在歐洲飛地部署「核尖刀」 西媒驚呼在肆無忌憚炫耀武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徐珍珍】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上院)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託·奧澤羅夫21日表示,俄將在位於歐洲的飛地加裡寧格勒部署S-400防空飛彈系統和「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加裡寧格勒毗鄰波蘭和立陶宛,被稱作「刺向歐洲腹地的利刃」,西方媒體紛紛驚呼「俄羅斯把可裝載核彈頭的核力量部署到歐洲」「俄肆無忌憚地向西方展示武力」。
  • 俄羅斯與西方的「民主」之爭
    俄羅斯政府也利用各種機會,通過國際傳媒闡明俄對民主問題的看法。普京強調,俄在追求適合自己國情的民主模式時,並沒有否認民主共同的基本原則。7月12日,普京在接受美、加、法三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的民主模式秉承了民主的基本原則和價值觀,並強調俄選擇民主道路是「自願的,並沒有外界的強制力量」。普京認為,當今俄羅斯並非像西方輿論描述的那樣是「在民主進程中倒退」。
  • 俄羅斯舉行大規模核打擊演習,普京親自指揮
    俄羅斯總統普京指揮陸海空戰略核力量「亮劍」 俄羅斯國防部12月9日發布消息說,俄武裝力量當天舉行了戰略核力量演習。此次演習由普京親自指揮,陸海空戰略核力量都參與其中。
  • 俄新版國防計劃亮點多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俄聯邦國防計劃每5年更新一版,上一版本計劃主要依據當時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確定了其武裝力量應具備的能力及實現手段,包括國防指揮系統建設、武器裝備發展重點、國防動員能力等。那麼,與上一版本相比,俄新版國防計劃有哪些亮點呢? 客觀分析俄面臨的戰略環境,應對外部安全威脅。近年來,因克裡米亞問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對立程度加劇,美歐與俄關係也持續低位震蕩。
  • 蓋洛普領導力排名被指褒美貶俄 俄媒稱其抹黑
    原標題:蓋洛普領導力排名被指褒美貶俄 俄媒稱其抹黑  21日,美國著名民調機構蓋洛普諮詢公司發布題為「評價世界領袖」的專題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美國、德國、歐盟、俄羅斯及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領導力認可程度。
  • 俄羅斯成功研製永久核反應堆!讓美國「肝兒顫」?
    俄媒:俄成功研製可用於核潛艇的永久性核反應堆 一直以來,「巴爾古津」飛彈列車都被認為是神出鬼沒的「核利箭」,是應對美國的殺手鐧,原計劃將於2019年開始服役。不過由於俄羅斯預算緊張,飛彈列車項目已經被砍掉。《俄羅斯報》稱,飛彈列車的研製計劃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不會重啟。
  • 4枚洲際飛彈齊射,對美發出強烈警告,俄媒:22秒毀滅100萬人
    而在前幾天,俄羅斯又做出了大動作。據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就在前幾天的一個凌晨,俄羅斯軍隊在22秒的時間內,發射了4枚洲際飛彈,而這些飛彈的威力足以讓西方國家瑟瑟發抖。 4枚洲際飛彈齊射,俄媒:22秒毀滅100萬人 據俄媒報導稱,俄羅斯進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略核力量演習,在演習的過程中
  • "遇害"俄記者復生 西方妖魔化俄羅斯操作用力太猛
    據CNN網站5月31日報導,烏克蘭安全局稱兩名參與謀殺巴布琴科的嫌疑人被拘捕,但只公布了嫌疑人的背影照,並未提供任何「口供」來指認俄羅斯方面參與策劃了暗殺。俄外交部對此回應稱,「造假信息的真正動機被揭開,顯然又是一次反俄挑釁。」真相撲朔迷離,仿佛不久前的「俄特工在英國遭襲事件」再現。
  • 俄媒表態讓國人欣慰
    相比美軍成熟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中國在空基和海基的打擊能力上依舊不夠完善。作為中國目前現役最先進的轟-6K在作戰半徑和載彈量上和美軍初代戰轟B-52依舊有著不小的差距,就跟不用說和先進的B-2相比了。而海基打擊力量方面,094戰略核潛艇在2016年才實現了戰備巡航。
  • 俄「三位一體」核力量全發射一遍,普京親自指揮
    且因經濟原因,俄羅斯軍費支出連年在世界前三之外,若繼續以當前速度發展,俄常規軍事力量與美國的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俄領土橫亙亞歐大陸,軍事力量較為分散,國防需求卻不小。目前來看,常規軍事力量發展緩慢的俄羅斯,主要依靠戰略核力量來對它國進行威懾。日前,俄武裝部隊舉行戰略核力量訓練,總統普京親自指揮。
  • 西方七國集團對俄又打又拉?
    西方七國集團對俄又打又拉?鄭昊寧七國集團外交部長會議23日發表聯合公報,認定俄羅斯關聯多個國際及地區熱點和衝突,要求俄方停止「破壞穩定」。只是,這些西方國家的外長同時決定,繼續就地區和全球事務與俄羅斯合作,呼籲俄方做「建設性夥伴」。
  • 俄羅斯政治評論家:烏克蘭危機令俄認清西方
    相關閱讀:歐亞聯盟與絲綢之路非二選一 中俄應採取新思維俄中或可為歐亞運輸擴容 新絲綢之路最有利中國歐亞聯盟與絲綢之路非二選一 中俄應採取新思維俄羅斯之聲政治評論員:西方擔心俄羅斯回歸蘇聯解析俄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影響力 打造互利關係【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 勝利日閱兵:俄重現「戰車鐵流」
    在必備的檢閱環節中,俄防長紹伊古和陸軍總司令薩柳科夫分乘兩輛「金色俄羅斯」敞篷檢閱車對部隊進行檢閱。這是該車首次亮相紅場,此前一直使用的是「吉爾」牌敞篷檢閱車。俄國防部對「金色俄羅斯」予以高度評價,稱其為「俄羅斯自主設計」的先進車輛,作為普京總統座駕品牌的系列產品,擁有與眾不同的車身輪廓和寬敞的車門,配備9速自動變速箱和永久全輪驅動。
  • 「普京按下核按鈕」,俄羅斯警告對手勿輕舉妄動
    「普京按下核按鈕」,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以此為題稱,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大演習讓許多人感到恐懼,但並不令人驚訝,此舉是為了讓俄羅斯核力量保持戰備水平。俄羅斯Vesti新聞頻道稱,俄軍主要戰略打擊力量進行大規模演習,所有發射任務都圓滿完成。演習中發射了俄最先進的「亞爾斯」機動型洲際彈道飛彈,飛彈擊中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訓練場的目標。
  • 俄羅斯陳兵烏俄邊境 戰爭恐慌波及金融市場
    俄羅斯本周向俄烏邊境大規模增兵,以「軍演」為由再度對西方施加壓力。而波蘭外長則稱俄或入侵烏克蘭,這令金融市場再度人心惶惶。避險資產周二(8月6日)普遍因地緣局勢出現上漲。在波蘭外長講話後,標普500指數急跌十餘點,跌幅約1%;避險資產黃金則一反之前的跌勢,一度刷新當日高點1293美元/盎司。日元自低位反彈,美元兌日元與周一大體持平。歐元兌美元跌幅也有所收窄。
  • 俄媒披露美人體病毒實驗內幕:周邊多個秘密基地,人畜意外死亡
    俄媒披露美人體病毒實驗內幕,揭示美軍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做法。俄羅斯塔斯社3月16日報導,俄羅斯專家彼得列夫指出,美國在病毒上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並且近些年來美國開始在俄羅斯周邊大力布局,開設秘密的病毒研究基地,並且利用當地人進行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