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國武裝力量發展如此成功,美國拿什麼應對

2020-12-13 騰訊網

俄媒:中國武裝力量發展如此成功,美國拿什麼應對

最近,俄羅斯媒體《側面》網站發表了一篇有關於中美軍事力量的文章。其中俄媒認為,中國最近幾年的武裝力量發展得非常成功,以至於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軍事強國。此前,中國可以的軍事力量可以守衛國土,如今更加先進的武裝力量,讓美國擔憂。

曾經強大的美國海軍,已經在數量上不佔優勢,俄媒強調,美國海軍大概有300個作戰單元,然而中國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雖然質量上,美國略勝一籌,但美國無法把所有兵力集中在太平洋,其他盟友還需要美國來維持。

美國的海上優勢已經不多,空中武裝力量也無法制霸。中國近年來,發展了很多新系統,在單架飛機上的質量和美國縮小了差距,至於無人機領域,中國也是蓬勃發展,運用到各種領域。中國不尋求在世界各個範圍內建立空軍基地,只要能夠在太平洋執行任務就行,尤其是反介入和區域拒止方面,中國非常出色。

至於核領域,俄媒表示,中國的核武器也不可小覷,能夠打到美國約有100多枚,而且這還是單彈頭,如果換成分導多彈頭,數量要翻幾倍。如果中國繼續增加飛彈,那麼核彈頭會進一步擴充。

美國應對方法只能是利用協議約束,想要中國加入核軍控談判。但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無法實現,中國已經表態,不會參加此項談判,除非美國和俄羅斯能夠把核武器消弱到同一水平。

最後,美國能夠佔優勢的,也只有網絡能力。美方一直不斷發展數位技術,用來保障軍事指揮和數據交換的優勢。這樣可以幫助美方,展開多兵種協作。這些兵種可以實時接收和傳遞信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這種網絡應用,美國是先驅者,但也在開發和摸索階段,至於此優勢可以持續多久,不得而知。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俄媒:美國「甩鍋」中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抗擊新冠肺炎)俄媒:美國「甩鍋」中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中新社北京5月2日電 美方近日針對中國的汙名化行為引發俄媒普遍關注,多家俄主流媒體對其抹黑中國的企圖進行駁斥。《俄羅斯報》近日發表題為《抗病毒良藥:是人性還是美元?》的署名文章。
  • 俄新版國防計劃亮點多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俄聯邦國防計劃每5年更新一版,上一版本計劃主要依據當時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確定了其武裝力量應具備的能力及實現手段,包括國防指揮系統建設、武器裝備發展重點、國防動員能力等。那麼,與上一版本相比,俄新版國防計劃有哪些亮點呢? 客觀分析俄面臨的戰略環境,應對外部安全威脅。近年來,因克裡米亞問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對立程度加劇,美歐與俄關係也持續低位震蕩。
  • 中國下達「逐客令」,坦言一升油都不會再買,俄媒:本該如此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大,中國已然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與支持。但最近中國又出什麼事?我國下達「逐客令」,坦言一升油都不會再買,俄媒附和道:本該如此!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收穫重大勝利之際,俄媒提醒:當心美國走這一步
    編輯:拾遺最近幾年來,川普政府一直在對中國發動不同的打壓,不僅發動了貿易戰,而且還總叫囂著要實現「中美脫鉤」,俄媒提醒中國,拜登若是上臺,或將可能對中國開展拉網式「經濟制裁」,不得不防。中國籤署RCEP回擊美國的制裁眾所周知,美國在這幾年總是在嘗試著要把中國「踢出」國際供應鏈,不過,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實體,擁有著最為齊全均衡的製造業門類,對於全球經濟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很難被美國輕易地排擠掉。
  • 南海到底發生了什麼?美軍偵察機密集飛抵,俄稱4架P8A貌似很緊張
    近年來,美國頻頻滋擾南海,先是雙航母借演習之名煽風點火「攪局」,後又不斷派軍機偵查巡航挑釁。眾所周知,當前在中方和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向好發展。而在此形勢下,美國蓄意派重兵在南海有關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炫耀武力,完全是別有用心。
  • 中國2020三大科技喜事,探月僅其一,俄媒:任何一項都超過了美國
    2020年對於全球各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很多行業深受打擊至今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對於全球的科技發展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科技的發展需要一環扣一環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產生其他的連鎖反應,所以去年一些科技項目能夠有所突破是非常難得的。
  • 俄媒:美國剛宣布擺脫俄火箭發動機,中國卻準備停止供應稀土
    ,而中國官方也宣布要進行制裁,而俄羅斯人卻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中國制裁美國,認為將對另一件事造成影響。 據俄羅斯媒體topwar報導,美國的火箭製造商藍色起源公司宣布,旗下的BE-4火箭發動機的渦輪泵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BE-4火箭發動機將進入正式開發階段,以取代俄羅斯的RD-180火箭發動機。不過俄媒表示,BE-4火箭發動機要進入量產階段,可能還要等到2024年,但這期間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準備停止給美國供應稀土。
  • 中國下達「逐客令」,坦言1分錢也不會再援助,俄媒:就該如此
    中國有十幾億人口,這是如此巨大。近2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連續超過多個發達國家。只有美國仍然是它的目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大,能夠發展得這麼快,也沒有一個國家是近在咫尺的。在「亞洲四小龍」發展最為突出之前,韓國總人口不足1億,而人口最多的韓國只有5000萬。
  • 俄媒:解放軍遠遠落後北約和美軍不可能開戰
    俄媒稱,有關中國研製出能夠突破美國地區反導系統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的消息,是對有關「東風-41」飛彈試射消息的回應。此前世界各國媒體紛紛報導稱,中國成功試驗了能夠摧毀美國境內任何地區目標的「東風-41」飛彈。無論如何,對許多國家來說,中國不僅變成了超級經濟大國,還是強大的軍事大國,中國的利益必須得到重視,這已經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 俄媒:中國加快發展航天與美競爭 促進飛彈突破
    俄媒:中國加快發展航天與美競爭 促進飛彈突破 這是俄羅斯專家就中國「玉兔號」月球車開始研究月球表面給出的評價。  12月14日晚,「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順利在月球著陸,並於次日成功釋放出月球巡視器「玉兔號」。「玉兔號」的照相機已經拍下了運動的最初幾步並把這些照片送回了地球。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 拉林認為,這是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他說:「它表明中國已在最新航天領域技術發展方面做出突破。
  • 中國下達「逐客令」,坦言半點洋垃圾都不會收,俄媒:本該如此
    中國下達「逐客令」,坦言半點洋垃圾都不會收,俄媒:本該如此。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工商業快速發展,而各方面的原料供應不足,為了緩解這一情況,我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固體廢物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它們價格便宜,並且能夠提供大量的可再生資源。這些洋垃圾為什麼能夠大量進口呢?
  • 俄加強軍事實力,對所有鄰國保持對優勢,美媒:但不包括中國
    作為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西線進攻的回應,俄羅斯完成了蘇聯解體後第一個重組軍備的計劃,其軍事力量得到了顯著增強,為俄羅斯提供了強有力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工具。俄羅斯將能夠維持其對美國和北約的核威懾態勢,建立反進入/地區拒絕能力,以維持其對鄰國的常規武力優勢,但美媒評論說:這一優勢對中國可能沒有用。
  • 美媒報導「中國超級士兵」,俄媒發現背後真相,果然是有人在搗鬼
    美國媒體給大眾的印象一向都是謠言的製造機,就連川普都說美國的媒體總是報導假新聞。這不,近期美國媒體報導了關於「中國超級士兵」的事情,這件事情我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居然被美國媒體發現了,真是奇了怪了。很快俄媒就發現了背後的真相,果然是有人在搗鬼,很可能就是美國的中情局發表的陰謀論。
  • 美國的印太戰略,如何破解?俄媒關注:中國應制定自己的印太戰略
    自川普在其就任美國總統後的首次亞太之行當中,高調宣示了美國的「印太戰略」。自此以後,美國就採取了多種手段推銷和填充自己的「印太戰略」,意在遏制中國發展,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 俄媒:美國在對中國軍事衝突問題上沒有明確立場!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月13日報導稱,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離任,一系列遭到解密的最新文件顯示,倘若未來中美兩國真的爆發軍事衝突,那麼美國對自身「在某些地區遏制中國的能力並不抱有信心」。
  • 俄媒:西方「三位一體」應對俄羅斯「混合威脅」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2月11日發表了軍事科學院通訊院士亞歷山大·巴爾託什的題為《美歐反俄聯盟——作為西方聯合地緣政治項目的反俄混合戰爭》的文章。多年來,「混合威脅」問題一直在「混合三位一體」——美國、北約和歐盟——的理論文件、領導人峰會和論壇議程以及眾多卓越中心的報告中佔據關鍵位置。美國、北約和歐盟在系統化的基礎上,分析自身和敵對國家的弱點,制定針對表面上維持相對正常外交關係國家的「混合戰爭」戰略。
  • 俄媒:美軍增派裝甲部隊,威懾「不聽話」的俄羅斯駐敘巡邏隊
    據俄羅斯衛星網近日報導,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司令弗蘭克·麥肯齊(Frank McKenzie)表示,派遣了一個排的裝甲部隊前往增援美軍在敘利亞的部隊,目的是展示當地美軍部隊的實力,並威懾俄羅斯軍隊。
  • 蓋洛普領導力排名被指褒美貶俄 俄媒稱其抹黑
    原標題:蓋洛普領導力排名被指褒美貶俄 俄媒稱其抹黑  21日,美國著名民調機構蓋洛普諮詢公司發布題為「評價世界領袖」的專題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美國、德國、歐盟、俄羅斯及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領導力認可程度。
  • 俄稱美國背後推動中印衝突,還有更大目標,這場持久戰該怎麼打?
    最近俄官員揭露衝突背後有個推手,而且他們還有更大的目標。據《南華早報》報導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一場演講中表示,西方堅持不懈、咄咄逼人,試圖讓印度也參加反華聯盟中。在6月份加勒萬河谷衝突中,導致20名印度士兵死亡。雖然雙方迄今採取了多次談判以解決爭端,但是問題仍然還沒解決。這是因為,美國在背後操縱了印度,將印度作為制衡中國的「馬前卒」。
  • 美軍間諜盯上中國航母!俄媒:美海軍在中國沿海活動引起韓國關注
    圖為 中國航母山東艦俄媒衛星社報導美國間諜盯上了中國航母,有意思的是,俄媒強調,美國海軍在中國沿海的活動引起了韓國人的關注。但沒有人會否定,中國將成為未來的航母大國,中國正在建造的新航母或將讓全球軍事觀察人士感到驚訝,因為從建造一艘蘇式滑躍起飛的航母到建造一艘直通甲板的航母,中國人能夠如此自由地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