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說到楊萬裡,大家或許會想到著名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裡的詩特別有趣味,有時候還包含一點兒生活哲理,在當時被稱作「誠齋體」。誠齋,是他的號。在《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裡,楊萬裡也同樣寫出了非同凡響的趣味。
我們知道,寫西湖的詩太多了,從唐朝的白居易,到北宋的蘇軾,再到南宋的楊萬裡,都留下了名作。楊萬裡這首寫西湖的詩,與以前那些詩相比,有什麼特殊的趣味能夠讓它名垂千古而無愧色呢?讓我們從題目說起。
「淨慈寺」顯然是寺廟名稱,在西湖的南岸。「曉出」,就是早晨出來,這其實就是在暗示我們,下面要寫的內容不是中午、下午的西湖,不是酷暑難耐、烈日炎炎的西湖,而是比較清涼、比較舒適的上午的西湖。在這樣的一個時間段裡,他大概更能夠體會夏日西湖的好處。不然,烈日當空,滿身臭汗地走在西湖邊,哪裡還有心思品賞、寫詩呢?
再看「送林子方」,說明寫這首詩是想送別朋友林子方。既然是送別,那麼詩裡就有一層意思:他想通過描寫西湖的美景,來挽留這個朋友,或者說表達依依惜別的感情。這地方多好啊!你別走好不好?去了別的地方,就沒有如此美好的四季景色了!所以題目裡面的「送林子方」,點出了這首詩的一個用意,就是一定要把西湖最美好的東西瞬間呈現出來。
西湖的六月到底有多美?打死我也不說!
題目講完,照理說該看詩本身了。但別著急,咱們再對這首詩做點「還原」工作。課本裡選詩,有時候是截取一段,有時候是選擇其中一首,往往不給大家看見詩的原來面目。這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原本也是不止一首,而是兩首。我們通常只讀第二首。第一首寫了什麼呢?他說「出得西湖月尚殘」,說明真的是「曉出淨慈寺」啊!到西湖邊上的時候,月亮尚殘,也就是還掛在天上,當然是清晨時分。之後第二句,「荷花蕩裡柳行間」。有荷花,有柳,可見兩人一定是在湖邊走了一段路,依依惜別。第一首的時間還是「月尚殘」,第二首寫的就是陽光下的景色了,可見走了挺久。
繼續把第一首讀完。後兩句是這麼寫的:「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紅香世界」,當然指西湖美景。「清涼國」,說明他們剛從清涼的寺院裡出來。古人常把山中住所稱作清涼世界,山中寺廟則更有清涼的效果。在如此顏色斑斕、氣溫舒適的山水風景中行走,當然非常愜意,所以是「行了南山卻北山」。這是西湖常見的遊覽方式:遊遊山,再逛逛水。山水相依,才是西湖美景。
下面我們正式開講第二首。楊萬裡開篇就告訴你,「畢竟西湖六月中」。什麼是「畢竟」?意思是,西湖終究是西湖啊,就是不同尋常!哪個地方沒有六月呢?但是,任何地方的六月都比不上西湖的六月。再看第二句,「風光不與四時同」。另一種特殊性呈現出來了,即西湖六月的特殊性。第一句是強調西湖的六月與別的地方不同,第二句是強調西湖的六月與西湖的其他季節不同。我們現在說一年有四季,古人有時會分成五季,就是除了春、夏、秋、冬之外還有一個季夏,季夏就在六月,所以楊萬裡說六月風光不與其他四時相同。
前面兩句都是在賣關子,下面兩句才是真正想說的內容。到底六月的西湖與別的地方有什麼不同?與其他時候的西湖有什麼不同?他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事實上,這兩句還是在賣關子,詩人始終是在吊你的胃口。他說,西湖里有可以綿延到天邊的荷葉,它們特別好看。怎麼好看呢?「無窮碧」,就是無窮無盡的綠色。他又說,陽光照耀下的荷花也特別美。有多美呢?「別樣紅」,意思就是特別紅。讀到最後一句,我們真得著急了!說了半天,你就說了一句「特別紅」啊!
我們再仔細揣摩一下。「別樣」有兩層意思。第一,在無窮綠色的襯託下,荷花顯得尤其紅;第二,西湖荷花的紅色,不是一般的紅。從植物學上來說,他的話肯定是不太科學的,因為西湖的荷花並沒有獨特、珍貴的品種。但從美學來看,他這麼說又是有道理的。
前幾年有句網絡流行語,叫「主要看氣質」。一片荷塘,放在西湖這樣一個人間天堂之中,氣質就變了。究竟有什麼變化?楊萬裡在這裡耍了一個狡猾的小計謀。他只告訴你「別樣紅」,可到底是「怎樣紅」,由你自己去揣摩吧!
其實,第一句的「畢竟」,第二句的「不與四時同」,第三句的「無窮碧」,以及最後一句的「別樣紅」,都是串聯在一起的,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西湖就是美,就是獨特,沒理由,沒道理!詩人永遠不告訴你,西湖到底有何特殊的美景,西湖里的荷葉、荷花到底有何獨特的氣質,他就是不斷賣關子、吊胃口,啟迪讀者自己去體會、去尋找。這是一場美學的詭計,也是整首詩的趣味所在。
最後,我們剛才既然說到了「風光不與四時同」,那麼西湖其他季節是什麼樣子呢?白居易有一首《錢塘湖春行》,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可見春天有綠楊垂柳。到了夏天,柳永《望海潮》說西湖有「十裡荷花」,和季夏景色差不太多。秋天呢?白居易《憶江南》說「山寺月中尋桂子」,寫的是西湖邊的靈隱寺。可見西湖的秋天有桂花飄香。冬天呢?南宋詞人姜夔《暗香》中有名句「千樹壓、西湖寒碧」,寫的是西湖邊孤山上的梅花。大家看,西湖在一年四季之中,春有楊柳,夏有荷花,秋有香桂,冬有寒梅。真的是四季都有美景,真的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