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學院長李春青,以及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學院長廖維張於15日做客北京日報「帶你看高招」直播間,為廣大家長、學子帶來最新招生政策。
以下是本次直播圖文實錄。
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建築類高等學校
北京建築大學源於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1933年更名為北平市市立高級職業學校。1958年更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北京建築大學。學校擁有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工業設計、歷史建築保護工程、環境設計6個本科專業。目前,學院有教師112名,本科生約1000人,碩士博士生約500人。
學院的建築學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城鄉規劃專業是北京市一流專業。目前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正在申請今年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築學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形成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和設計學也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北京建築大學城市規劃學院
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學院長李春青做客北京日報直播間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概況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在全國建築類高校學科排名一直是前10左右。由全國工程勘察大師張杰教授任院長,擁有一批包括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崔愷院士、東南大學的王建國院士等國內外著名院士、大師和建築師作為特聘教授,依託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作為科研平臺,建立了國際國內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團隊。今年的招生分為兩個大類和兩個專業——一類是建築類,其中包括建築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三個專業,另一類是建築學實驗班類,分為創新實驗和城市設計兩個方向,以上所有專業的學制為五年。此外,學院還有特色專業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和環境設計,這兩個專業的學制為四年。
其中,建築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本、碩、博、博士後全系列的人才培養體系,全國學科排名第11,在北京地區僅次於清華大學,2014年獲得全國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全國建築學專業院校屬於首次,該專業是全國地方高校最早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並獲得「優秀」的專業。城鄉規劃專業為北京市一流專業,全國學科排名中位列第12。城鄉規劃專業和風景園林專業今年擬報全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特色專業,如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在整個華北地區唯有北京建築大學這一所建築類高校中設置了該專業。
近年來學院以國家級建築全過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綠色建築與節能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創新實踐教中心、國家文物局人才培養基地為平臺、以「未來城市設計」、「綠色節能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和「數字模擬設計」為發展重點。通過與美國、英國、義大利等知名大學的全面國際合作,圍繞「立足首都,面向全國,依託建築行業,服務城鄉建設」辦學目標,培養服務城鄉建設領域需求的高層次人才。
學院強調「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重實踐」專業培養主旨,圍繞「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依託建築業,服務城市化」的辦學目標,培養服務城鄉建設領域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多年來,學院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規劃研究院等知名設計企業建立了人才培養基地,為學生實習和就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學院藉助地緣優勢和社會辦學資源優勢,依託城鄉建設行業開放辦學,與國內名校如清華、同濟、東南、天津等緊密合作,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的建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使學生能先期掌握國內外學科專業發展動態。
40年的發展,建築學院培養了一批如加拿大"夢露大廈"、哈爾濱歌劇院的設計者--國際知名建築師馬巖松、奧林匹克公園的玲瓏塔設計者康凱等為代表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在國內外核心設計領域擔任重要角色。很多畢業生都前往眾多世界知名大學深造,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招生分為兩個大類和兩個專業
建築類
在國家強調高等教育新工科融合創新的趨勢下,2020年學校開始採用「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即建築類包括建築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三個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學生在一年級第一學期不分專業,進行通識培養,待學生對三個專業有了充分了解後,再通過科學、公平、有效的專業分流機制組織分流,從第二學期開始分專業學習,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進取心。建築類三個專業學制都是五年,建築學專業授予建築學學士學位,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我校地處歷史古都北京,因此「建築類」專業依託首都建設背景,強調「將優秀文化自覺意識的培養融入建築類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教育理念,以「中國優秀文化與建築類技術複合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培養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城鄉建設需要,具有創新思維、開放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的通識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建築學專業是對單體和群體建築的功能布局、空間組織、交通流線、形象造型等進行設計的一門專業。我院的建築學專業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師資隊伍不僅有優良的教學傳統和學術造詣,還有著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很多教師具有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證書和知名設計院實踐經驗。同時,還聘任了一批國際、國內一流的院士、大師和教授加盟到教學隊伍之中,極大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水平和國際化程度。約60%的畢業生會通過申請、考研或保研的方式到國內外知名建築院校讀研,國外以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為主,國內以建築老八校為主,如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和天津大學等。有40%的畢業生到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等知名的設計院和公司工作,也有同學去規劃管理部門工作。
城鄉規劃專業是對城市和鄉村的空間布局、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大到國土空間規劃、城市群協同發展,小到一座城市、街區、公共空間的空間布局與塑造等,都需要城鄉規劃師來設計。學院的城鄉規劃專業是北京市一流專業,全國學科排名第12。教師博士率達到百分之百,均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高校,半數以上教師具有註冊城鄉規劃師資格。有相當一部分的畢業生繼續在國內外著名高校如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繼續讀研造。就業的學生可以選擇規劃、建築類設計院、設計公司、房地產企業等,也可以到政府部門、規劃局、自然資源局等管理機構或考取公務員,進入國家相關機關單位。
風景園林與建築學、城鄉規劃專業一起被認為是人居環境科學的三大主要學科之一。風景園林學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希望的專業之一,該專業不僅關注傳統文化傳承、室外空間設計,還重視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該專業的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均來自於清華、北大、北林、慕尼黑工大等國內外知名名校。還聘請了哈佛大學終身教授kirkwood作為第一任名譽系主任,聘請包括北京林業大學的孟兆禎院士、米蘭理工、清華等知名教授在內的客座教授體系,專業和學科建設發展迅速。畢業生前往國內外知名高校讀研率約40%,所去高校包括哈佛、喬治亞、諾丁漢、卡迪夫大學等名校。其中今年畢業的一名本科生申請到了哈佛、賓大、康奈爾、伯克利等6所名校的錄用通知。另有約60%的畢業生主要到國字頭的大型設計公司以及創新型設計事務所工作。
建築學實驗班類
建築學實驗班類是學院2015年開始在建築學專業建設基礎上設立的實驗班,分為創新實驗和城市設計兩個方向,由院士和國內外著名建築師參加教學,目的是探索建築學教學改革,培養國家建設領域的領軍人才。學制為5年。本專業在2014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內建築學專業第一個獲此榮譽的高校),建築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名列前茅(北京地區僅次於清華大學),同時也是北京地區僅有的兩所擁有建築學博士學位授予點的高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建築設計大師。2020年(今年)起針對實驗教學特點,將原有的兩個實驗班相結合實行大類招生,即建築學實驗類。目的在於給優質生源匹配最優質教學資源、頂配的教學團隊,培養能夠勝任建築與城市設計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領軍人才。入學後,一年級以通識打底為主,培養建築學的基本素養,挖掘和發現學生興趣及優勢,年末採取選擇機制,結合學生志願、高考成績、設計課成績等對建築實驗類學生組織分流,第二年開始分方向培養。
綜合創新能力是建築師的核心素質之一,這使得建築學的專業培養需要具備強大的教學平臺,這也是本校的優勢所在。建築學實驗類教學方面不但擁有優秀的校內團隊,同時聘請國內外知名建築師參與教學環節,採用高度國際化的授課模式,增加實踐的比重,與哈佛、密西根等10餘個國際知名高校建立緊密合作,致力於培養兼具實踐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職業建築師。
因此,學生頻繁在國內外競賽中斬獲佳績,很多畢業生被國內外知名高校錄取繼續深造。就業學生也都在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國內優秀的設計企事業單位,形成良好的行業口碑。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和環境設計是學院兩個特色專業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設立的背景是我國近年來強調歷史文化傳承和文化強國戰略,這個專業不僅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同時也注重利用設計。這個專業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我校是華北地區唯一的一所建築類高校中設置該專業的院系,專業涵蓋了從本碩博、博士後的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學院還擁有全國唯一的建築類「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示範基地」,有力地促進了本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招生實現文理兼收,目標是培養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行業領軍人才。本專業四年獲得工學學位。畢業生到國際知名高校留學率約20%,到國內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高校讀研率約40%,到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故宮博物院,北京古代建築研究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等知名企業就業率約40%。
環境設計專業是通過藝術處理的手法完成中微觀尺度室內外環境設計,優勢學科方向是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該專業形成三個特色方向:培養公共建築室內設計、文博空間展覽展示設計、城市家具系統設計方向的高端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同時,該專業招生文理兼收,課程包括基礎類課程、設計歷史及理論、環境設計及原理系列、環境設計專業方向類類課程、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技術類課程等。該專業與美國奧本大學、倫敦藝術大學開展了「外培計劃」,促進了人才培養國際化。畢業生到國外知名高校留學率約20%,國內考研升學率約30%,就業率約50%。
北京建築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北京建築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廖維張做客北京日報直播間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綜合土木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而設置
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07年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木工科,為首都城市建設培養了大批行業骨幹和高級技術管理人才。今年將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建造等3個專業進行招生。
土木工程專業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土木工程專業之一
土木工程專業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先後榮獲「北京市特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北京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於2006、2011和2016年三次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與複評。2019年土木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專業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今年首次實施大類招生,大學一年級結束時分流到下設的建築工程、城市道路與橋梁工程、城市地下工程、建築材料等4個方向進行專業學習。經過長期辦學實踐,建立了創新實踐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兩位一體的模式,在住建部/北京市共同領導下,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為建設行業的設計、建造、諮詢、監理等崗位輸送急需人才。
交通工程專業是北京最早培養交通工程人才的高校之一
北京建築大學交通專業歷史悠久,源於1950年,1984年成立交通工程實驗室,是北京最早培養交通工程人才的高校之一。2015年至今與北京交通大學實施雙培計劃,2018年獲得交通基礎設施方向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全方位支撐首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規劃管理。為北京奧運城際智能交通系統,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副中心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大興國際機場交通工程設計,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規劃、冬奧工程-清河火車站交通改善、北京老舊社區提升計劃等工程設計與規劃等工程提供諮詢及技術服務。
專業特色:
一個是底蘊深厚:依託交通土建基礎,道路建設硬技術與交通工程軟科學相融相透;
第二個特色是方向聚焦:突出智能交通、綜合交通樞紐、綠色出行等特色。北京建築大學在培養舉措方面,注重多學科融合、多方面能力發展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 ,開設專業前沿和跨專業研討課程,形成多門交叉學科課程,實施精細化人才培養模式。
智能建造專業是教育部新工科專業,國內極少數獲準設立的專業
該專業以本校土木工程國家級一流專業為依託,對學生進行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培養。把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人才培養之中,使學生具備從事協同化設計、智能化施工、智慧化管理工作的綜合能力。
專業培養目標為掌握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電子工程等學科基礎理論,能勝任一般土木工程項目的協同化設計、智能化施工、智慧化管理等工作。沿用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依託傳統建設行業企業、新興數位化龍頭企業,發揮交叉學科優勢,為行業培養急需智能建造人才。
建立了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兩位一體培養模式,發揮建築類高校優勢,在建築藝術與城市設計、哲學視野與人文素養、創新創業與社會發展、生態文明與智慧科技等4個模塊設置相應學分,全面培養通識能力,專業類課程中以力學、數學為基礎,構建了土木類、機械類、信息類課程體系,滿足智能建造人才的多學科、多專業需求。
今年招生1個班35人左右,開設模塊建築工程模塊。在學生第二課堂方面,建立遞進式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課外科技活動體系,實施4年實踐和創新科技活動不斷線。
整理:張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