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有很多好友,其中有很多是忘年交,比如孟浩然是兄長,而杜甫則是小弟,年齡差距都在十歲左右,他們之間的純潔感情從他們的詩歌作品中就能感知,讀來令人仰慕不已。
李白和杜甫,一位是詩仙,一位是詩聖,他們佔據著唐代詩人排行榜的前兩位,也都是曠世的偉大的詩人,二人詩風不同,詩仙李白的作品浪漫飄逸,而詩聖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
談到李杜二人的友誼,可以用優勢互補來理解,因為李白天生傲慢,對誰都不服氣,比如與他同齡的詩佛王維,二人居然幾乎沒有交集。但是對於杜甫,一見面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李白和杜甫的第一次交往,就將載入史冊,那是中國文學史上兩位偉大的詩人見面了。此後他們二人離多聚少,見面後談論詩歌,縱論天下,憂國憂民,二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這一年春天,二人在大梁分手,一位去了江東,另一位到了渭北。分手之後彼此思念,尤其是小弟杜甫寫了好幾首懷念李白的詩,這一首五言律詩《春日憶李白》是其中的一首。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這首詩寫於春日,自然會有美好春景的描繪,既然是回憶詩,也會有彼此思念的表達,同時在這首詩裡,詩聖杜甫把詩仙李白狠狠地誇讚了一番,這是人之常情,詩聖杜甫也不能脫俗。
首聯就開始誇讚,杜甫說李白的詩天下無敵,這種誇讚李白當然欣然接受,聽起來也會十分舒坦。其中自然有小弟對長兄恭維的成分,但也是事實,放眼唐代詩壇,李白當數第一。
次句點明了李白詩歌的特點,飄然二字十分妥帖。詩仙李白是繼屈原之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筆法多端,變幻莫測,完全打破了既有的詩歌格式,達到了隨性的境界。
額聯繼續誇讚李白的作品,既有清新之氣,也有俊逸之風。在這裡他提到了兩個人名,其中一個是南北朝時期的庾信,他早期的作品富有辭採之美,世人評價他的作品妙筆生花。
另一位名人是鮑照,是與顏延之、謝靈運同為宋元嘉時代的著名詩人,他擅長描寫山水,還注意講究對仗和辭藻。杜甫既然誇李白,就拿出了兩位名人做參照,更加突顯了詩仙無敵。
頸聯兩句描寫春天的景色,是二人各自所在之景,採取的手法很質樸,沒有任何的修飾,而且意象也很簡單。渭北的春天樹,而江東的景色是傍晚的雲彩,兩句很普通,沒有奇特之處。
然而在平鋪直敘中,卻又蘊含著特殊的意味。渭北和江東,兩位友人翹首遠望,見到的只是平常的景色,卻見不到友人,引發出的是二人相處時的美好回憶,牽連的是無盡的思念。
尾聯兩句在頸聯做出鋪墊後,開始引出熱切的期盼。詩聖杜甫期盼二人能早日相聚,尾聯起首「何時」二字表達了思念之深,相聚恨晚。想必詩仙李白遠在江東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二人相聚做什麼呢?一個是飲酒,這是詩仙李白的愛好,當然正中下懷,其次是二人共同探討詩歌創作的體會。這既是對將來的期盼,其實也是對二人曾經在一起往事的回憶。
杜甫和李白是忘年之交,他們二人的友誼可以載入史冊,畢竟是兩位詩壇巨星的碰面,自然會碰撞出燦爛的火花。他們的交往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礎之上,喜歡縱論天下,一樣憂國憂民。
而杜甫寫給李白的這首五言律詩,也彰顯了二人的情投意合,其中有對詩仙李白誇讚,也有對二人未來再見的期許,其中額聯兩句誇讚李白的對仗句,成為誇讚李白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