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統編教材上好小學習作課?聽聽教材編輯怎麼說

2020-12-19 人民網教育

「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能較好地運用語言和文字,無外乎能讀、能說、能寫,這裡專門談談「能寫」這個目標的實現。一、二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學習用幾句話表達一個意思,為三年級習作打下基礎。那麼,統編三年級教材在寫的方面有哪些考慮?是怎麼編排的呢?教學中須注意哪些問題?

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習作編排特點

1. 能力序列化

在編寫之初,編寫組即確定了習作在教材中相對獨立的地位,不要求習作緊緊依附於閱讀單元。這個定位給習作鬆了綁,不再受制於單元主題和文體,為習作自成體系提供了根本保障。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是一個以記敘文為主的單元,而習作是「我有一個想法」,讓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或者問題發表意見,類似小小議論文。習作自成體系,不代表習作完全與閱讀脫鉤。在大部分單元,可能的情況下,習作還是儘量與閱讀進行配合。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童話單元,習作是「我來編童話」;第四單元是預測單元,習作安排的是「續寫故事」。

習作難教、難學是公認的,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習作便教利學,編寫組這次下了些功夫,在具體編寫開始之前,就制定了一個能力培養的序列。習作涉及的觀察、想像、修改等基本能力,都在關注之列。哪個點哪個年級重點培養什麼,以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結合多年來的教學成果,制定能力培養序列。比如,觀察能力是習作的根本能力之一,對觀察能力的培養貫穿習作訓練始終。為了培養這種能力,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全套教材的第一個習作單元,即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並通過「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除此之外,三年級的多次習作都以「觀察」為訓練重點,比如上冊的「猜猜他是誰」「這兒真美」,下冊的「我的植物朋友」「看圖畫,寫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之後的教材也將多有涉及。全套教材期望通過反覆的訓練,幫助學生打好觀察的底子。

為了化解習作上的難點,同時也為了凸顯習作的獨立地位,統編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每冊編排一個習作單元。三年級上冊訓練「觀察」,三年級下冊練習「想像」,四五年級重點幫助學生了解寫人記事等不同類習作方法,六年級針對如何圍繞一個中心和真情實感進行培養。習作單元的編排,完全從培養習作能力出發,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寫文章的,並設置了一系列訓練,保證學生在某項重要習作能力上形成突破,獲得提升。

雖然統編教材努力構建一個相對科學的習作訓練序列,但是對這個序列,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首先,不能把它與其他學科的序列等同,尤其是理科的知識能力序列。比如數學的知識能力序列是非常嚴密的,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習作的序列做不到像數學那樣,目前的序列是多年習作教學經驗的總結,還有進一步探討的空間。其次,習作序列在某冊排布了一個點,不代表學過這個點之後,學生就高枕無憂了,更多地意味著一種開始,意味著在今後的習作中要重視這個點的訓練。比如,三年級的習作單元學習了觀察的方法,倡導養成觀察的習慣,在之後冊次中還安排了多次以觀察為訓練重點的習作練習。習作水平只有在反覆的練習中才能提高,由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非一日可得。

2. 編排立體化

單元習作每學期八次,撐起了習作學習的骨架。葉聖陶先生強調要提高習作水平,需要多多練習。每學期八次習作,數量上還不夠,學生「吃不飽」,達不到習作教學的年段目標。怎麼辦?為此,教材設計了小練筆,三年級上、下冊各十次左右。小練筆多位於課後,也有部分位於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小練筆分為以下幾類:

(1)一部分小練筆直接依託課文的語言材料。比如,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課後題:

想像一下,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呢?照樣子寫一寫。

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這個題目提供了課文中的句子作為支架,要求學生發揮想像模仿例子寫幾句話。題目提供了形式和素材,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2)還有一部分小練筆,沒有給出直接模仿的語段,而是提示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表達。比如,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後題:

你的家鄉哪個季節最美?為什麼?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描寫了小興安嶺的四季,為學生描寫家鄉的四季打開了思路,可以作為學生練筆的範例。

(3)還有少部分小練筆,沒有提供模仿的對象。比如,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第二個題目:

用下面的句子開頭,試著說一段話。

車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歡夏天的夜晚……

這個單元的習作訓練重點是「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這個題目就是為落實單元習作要求而設置的練習。

(4)還有一些小練筆是應用文。比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語文園地「學寫通知」,第七單元語文園地「學寫尋物啟事」。全套教材對常見的應用文進行了統籌安排,體量較大的「日記」「書信」等安排在單元習作中,而「通知」這類體量較小的應用文以小練筆的形式呈現。

除了單元習作、小練筆,教科書中還有一些習作單項練習,內容涵蓋標點符號的用法、習作修改、語言積累等多個方面,是統編教材習作訓練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關注修改符號的使用」、第四單元語文園地「關注引號的用法」。

統編教科書中習作單元、單元習作、小練筆、單項練習相互配合,形成一個訓練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網絡。

3. 題材生活化

一般的寫作規律告訴我們,寫作都是心中有所感悟,有表達的欲望,才提起筆進行表達。但是指望全部學生自覺習作,提升自己的習作能力,恐怕是不現實的。因此,教材中還得出些題目讓學生去做去練。怎麼解決習作表達主動性這個問題呢?

對於這個問題,葉聖陶先生談道:「定期命題作文是不得已的辦法,……教師命題的時候必須排除自己的成見與偏好;唯據平時對於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該當積蓄些什麼,而就在這範圍之內擬定題目。」統編教材遵從了葉老的教誨,編制習作題目時十分注意,不是來自學生經驗的題目,一律不要;習作題材一定要覆蓋絕大多數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一看這個題目就能喚醒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達到「我手寫我心」的效果。翻看三年級的單元習作,「猜猜他是誰」「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我有一個想法」「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等,都是基於學生生活經驗出的題目。還有一部分題目,讓學生先做再寫,比如「我的植物朋友」「我做了一項小實驗」。還有一小部分題目,距離學生略遠,比如「國寶大熊貓」,為此,教材中提供了有關熊貓的一些基本資料。假如學生沒有機會和能力去查找更多資料,把書上的資料整合一下,也可以完成本次習作。

總之,本次統編教材習作題材的選擇,原則就是絕不讓學生無話可寫。在實際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作文不過是用筆來說話,用明白曉暢的語言寫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實的思想感情」。

4. 指導具體化

以往各套教科書的習作指導偏於題材範圍的解說,對如何寫的指導不足。針對這一點,統編教材做了努力,每次習作都力爭提供一定的寫法上的支持。有的是直接提供例文,更多的是進行寫作思路的指導。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一次習作「猜猜他是誰」,習作的重點是要寫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想?教材給出了一個例子,用泡泡的形式從外表、習慣、愛好、典型事例四個方面描述一個人,給學生思路上的啟發,同時提示寫的時候不必面面俱到,「選擇一兩點寫下來」就可以。

統編教材中的習作單元,更是習作指導具體化思想的集中體現。比如,三年級上冊的觀察單元,為了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先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為學生展示了作者是如何觀察的。接下來是兩個小板塊:「交流平臺」「初試身手」。「交流平臺」,藉助之前學過的兩篇文章,對如何觀察進行小結,指出要留心觀察和細緻觀察。「初試身手」,是一個練習環節,要求學生把平時觀察到的寫一寫,片段即可。再是兩篇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習作例文比較短小,旁邊有批註,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如何把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最後是單元習作練習,寫作的範圍很開放,寫一個事物或者一個場景都可以,可以說是對整個單元學習成果的應用和檢驗。整個單元圍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組織,步步深入,幫助學生提高觀察能力,養成觀察習慣。

二、習作教學須注意的若干問題

教科書習作的編制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吸收近年來成熟的科研成果,努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用統編教材上好習作課,大致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處理好消極修辭與積極修辭的關係

「中學語文教學所要培養的,是一個青年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必須具備的一般的寫作能力,也就是內容準確、文從字順、條理清楚、明晰確切,能夠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有用的知識見聞、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專門從事寫作的文學家的創作能力。」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在寫作方面的目標是使學生獲得把一件事寫清楚、把一個觀點或者一個意思寫明白的能力,不僅中學如此,小學習作教學更要以此為目標。

陳望道先生對文章修辭作了劃分:「修辭的手法,也可以分作兩大分野。第一,注意在消極方面,使當時要表達的表達得極明白,沒有絲毫的模糊,也沒有絲毫的歧解。……其適用是廣涉語詞的全部,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修辭法。……是一種基本的修辭法。」「第二,注意在積極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動人。……大體是具體的、體驗的。」第一種是消極修辭,講求的是明確通順,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條理清楚、文從字順;第二種是積極修辭,講求的是要具體、生動,我們平時所說的比喻、擬人、誇張、反覆等修辭手法都屬於積極修辭範圍。

小學中年段的習作目標主要追求的是消極修辭,也就是把對象寫清楚、寫明白。到了高年段仍是以消極修辭為基礎,逐步加入一些積極修辭練習,但不過分強求。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把握好各年段的教學重點。對於三年級學生,要多關注他們是否寫清楚了,對於寫具體不要作過多引導,以免學生基礎沒有打牢,就去追求更高的層次。教科書中的一些練習,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消極修辭,例如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第一道題目:

讀讀想想,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可以互相調換嗎?用它們各寫一句話。

我軍的傷員陸續從火線上抬下來。

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

他低下頭,繼續幫我把扣子釘好。

這個題目引導學生辨析近義詞,關注詞語的準確運用。但教材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更多的只是起到一種引領示範作用,在教學層面需要補充更多的例子,使學生養成推敲詞語的習慣,形成準確運用詞語的能力。

2. 明確區分記實作文與想像作文

目前,閱讀教學並未嚴格區分虛構文章和非虛構文章,但是習作教學對這個問題卻不能馬虎,區分寫實與寫虛是一個原則問題。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所以教科書安排了寫想像的習作練習,允許學生在習作中進行虛構。比如,「我來編童話」「續寫故事」「奇妙的想像」「這樣想像真有趣」。這些習作鍛鍊學生的想像力,對於提高他們的形象思維和寫作興趣很有益處。除此以外,其他的習作必須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真情,是不許虛構的。比如,習作「那次玩得真高興」要求學生寫自己曾經的遊戲經歷,就不允許學生虛構,事實是怎樣的就怎麼寫,自己記得多少就寫多少,不能添油加醋。

3. 處理好語言積累與運用的關係

統編教材重視語言的積累,名人名言、好詞佳句、經典名篇,都需要用心記下來,且期望學生將來寫作能用上這些積累的語言材料。比如,習作「這兒真美」就有一句提示語:「可以用上這學期新學的詞語」,提示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詞語,把消極詞語變成積極詞語。

須注意的是,我們應辯證地看待積累與運用的關係。目前有些學生寫出來的東西,一寫春天就是「春光明媚」,一寫秋天就是「秋高氣爽」,形成一種刻板表達。因為他們覺得「春光明媚」「秋高氣爽」是「好詞」,習作要用上,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脫離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感受,單純地強調「好詞佳句」的運用,會使習作失去鮮活的生命力。「初學寫作的人,往往以為用上許多形容詞、新名詞、典故,才能成為好文章。其實,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隨便用甚至於乾脆不用形容詞和典故的。」

小學生習作強調真情實感,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真實的所見所感,而不是運用幾個漂亮詞。在評價的時候,教師對此要多加注意,不要過於突出所謂好詞好句,讓學生明白好的習作在於寫出真經歷、真感情,語言的好壞在於是否得當、準確地表達了自己要表達的意思。

4. 分配好教學時間

統編教材十分重視書面表達,單元習作加上小練筆,一個學期有二十次左右。如此多的練習,雖然保證了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些教學任務,對教師教學也提出了挑戰。

完成一篇習作,從思考寫什麼開始,明確思路,組織材料,確定結構,開始動筆,最後修改,這些環節的教學時間,從目前來看,動筆環節花的時間較多,寫前指導和寫後指導花的時間較少。習作教學的時間分配真的合理嗎?我們有沒有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真正該用的地方呢?

「構思技能是首要的、基本的,表達技能是關鍵性的,而修改技能只是從屬性的。」從對習作的研究來看,寫前構思是最重要的。雖說教材中的題目已經在努力喚起學生的經驗,但是有些學生仍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乏善可陳,沒有可寫的,他們尤其需要寫前的指導。要使學生在寫前合理確定要寫的內容,需要作具體的指導,最好是一對一的指導。建議每次習作可選取一部分學生作一對一指導,幾次習作下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一對一指導的機會,一個學期下來能得到幾次這樣的指導,相信學生定能獲益匪淺。

寫前構思和寫作過程是重要的,不意味著就可以忽略寫後的修改。目前,給學生批改作文是一件苦事,且效果往往不彰。批改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這麼改,今後努力的方向在哪兒,這樣一次次下來才會有所進步,而不是原地踏步。只看教師書面評點,學生很難徹底明白自己的習作為什麼要這麼改。目前統編教科書的習作是很重視修改的,相當多的單元習作都對修改給予了具體指導,提醒學生初稿寫完並非習作完結,需要修改,通過自己讀、同學互相修改等方式,著力培養學生養成修改的習慣。教師如果也能如寫前指導一樣,每次習作選取部分學生進行一對一修改指導,使他們明白自己的習作哪裡要改,為什麼這樣改,將對學生習作的提高產生莫大的助益。

由於工作關係,筆者讀過很多教師的來稿,這些稿件多是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相當多教師認為語文落實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任務,就是要學習寫作,學習口語表達,閱讀是為表達服務的。誠然,閱讀是表達的基礎,但閱讀只是為表達服務的嗎?「所謂閱讀教學,本身自有其重要性,並非作文教學之輔。而善於指導閱讀,雖不喋喋言作文,實大有利於學生作文能力之培養。」這個問題葉聖陶先生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了,並且給我們提了醒:不要把閱讀課上成表達準備課。統編教材加大了表達的分量,如果教師處理不當,很容易走上這條路,那對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將是極其不利的。(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編輯)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全國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語文統編教材專治不讀書
    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資料圖先學漢字再學拼音、增選古詩文、增加衍生閱讀量……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語文教材投入使用,明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各界熱議不斷。全國統編教材該如何使用,教師和學生又該如何「教」與「學」?
  • 如何利用統編教材把思政課上成陪伴學生成長的「金課」?
    近日,在陝西省舉辦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活動中,陝西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教師馬亮上了一節《老師,您辛苦了》示範課,為如何利用統編教材把思政課上成陪伴學生成長的「金課」,提供了很好的示範。第一,立足鑄魂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高中語文必修怎麼教——聽聽教材編者周小蓬老師怎麼說
    新教材儘管醞釀已久,出場方式卻是「橫空出世」,一時間,「學習任務群」「任務驅動」「整本書閱讀」「群文教學」……各種新名詞新提法撲面而來,師生應接不暇。儘管教材總主編溫儒敏一再表明:新教材變化大,但絕非對既往教材教法的顛覆,而更多是「守正創新」,是那種經過大家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但不少老師仍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我還能不能教好語文課?」新教材啟用已一年有餘,我們針對高中語文教師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了一項調查,摘錄如下。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近期,網上關於「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內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吃透教材、認清目標就不難
    近期,網上關於「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內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先雲解釋,語文學習的目的在於學習語言和漢字,而不是拼音。這種變化非常清楚地定位了拼音與識字的關係,即識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
  • 「怎麼教」「教什麼」……名師餘映潮談統編教材運用策略
    2019年秋季,全國所有小學生都統一使用由教育部審定的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統編教材)。面對全新的統編教材,學校和老師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比較透徹地把握它,從而有質量地正確使用呢?02 更新教育理念在使用教材方面,傳統的教學設計習慣基本上還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層面上,統編教材的出現,迫切需要老師們改變這種低效教學的習慣,更新教學理念。
  • 烏蘭察布市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有問必答」
    2019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發《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鑄魂工程」推進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區開好三科、用好教材;在2022年前實現教材投入使用;到2025年實現全國大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新疆、西藏已分別於2017、2018年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包括我區在內的6省區於今年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因此,使用三科統編教材是國家對全國的統一部署,不是僅對內蒙古的特殊要求。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突破了什麼
    今年秋季開學,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開始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份率先使用,其他省份根據新高考推進和各地實際情況陸續推開,2022年前將全部使用新教材。8月27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
  • 統編教材怎麼教?主編與百名教師「同上一堂課」
    ,專家學者與西部地區百名教師面對面交流,特級教師與西部地區教師「同上一堂課」,統編三科教材主要編寫人員系統講解教材編寫與教學理念,幫助教師們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讀書是語文教材最核心的內容。」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王本華表示,語文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學要從課堂遷延到生活本身。為此,教材設計了從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閱讀體系。教師要在學習方法、學習體驗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領,通過教讀,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 2017年9月起,教育部統編三科教材在全國(起始年級)推廣使用。
  • 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舉行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專題學習研討活動
    2018年10月31日,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專題學習研討活動」在漣水縣幸福裡實驗小學二樓會議室舉行,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他說,為了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發現和培養青年骨幹教師,促進廣大教師積極研究課堂教學,9 月 29 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第三屆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展示觀摩活動在甘肅蘭州舉行。本屆活動的主題是: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來自全國各個省份的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公開課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小學語文教學的妙招。
  • 統編教材的「雙線結構」與「閱讀新變」
    一、統編教材的特點統編教材是按照基於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標準編寫的,對比現在的教材,統編版教材從課文篇目到課文內容再到教材編排,從教學目標到教學重難點再到教學教法等方面都注入了很多的新理念,更多地體現了國家意識、目標意識、文體意識、主體意識、讀書意識、科研意識。
  • 今秋小學初中新生改用統編語文教材
    >  翻看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上冊,江漢區航空路小學語文教師羅薇說,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在拼音學習之前,先學習「天」「地」「人」等簡單的漢字。這些漢字都是生活中的常用字,大部分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對它們就比較熟悉了。這樣會讓孩子們對語文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他們更容易愛上中國文字。從簡單的漢字過渡到拼音學習,孩子們容易有成就感,能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學習。「對於沒上過幼小銜接班的『零基礎』孩子來說,先認字再學拼音,在接受方面也不會有影響」。  統編教材每一篇課文後面,生字的田字格上會列出該字的筆順。
  • 新版統編教材哪裡買?為什麼新華書店沒有新版統編教材?家長別急
    暑假餘額不足了,家長們也都紛紛開始重視孩子們對於新的學期一些預習的學習。9月份全國中小學將使用新版統編教材,那麼這套教材到底去哪裡買呢?有的家長說,當地的新華書店並沒有開始對新教材的售賣。目前孩子對語文課的學習,還是看老教材為主。那麼為什麼沒有新版教材的售賣呢?
  •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改版第一年,如何用好這本教材的方法
    19年下學期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怎麼才能用好這本教材呢?從外觀看,內容比之前的湘教版語文書大了一倍,意味著內容多了一倍,打開書一看,果不其然,全是長篇課文。每單元前面還有單元導語頁。略讀可讓學生自學,按課前題自學,老師負責檢查學習效果。課外閱讀這塊主要在「快樂讀書吧」「同讀一本書」「閱讀連結」這樣的欄目,主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內課文的延伸閱讀。可以開展閱讀課,包括一些閱讀導讀課、推薦課、分享課等活動來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
  • 教育部統編教材啟用 申城開學第一課著力打好中國底色
    原標題:教育部統編教材啟用 申城開學第一課著力打好中國底色  今天新學年開學。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全國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紛紛聚焦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 統編教材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早在1949年至1950年,中央對於統編教材編審人員的配備就極為重視,深謀遠慮,匯集了一批當時教材編輯領域的精英。既有來自國統區開明書店的知名教材編輯,如葉聖陶、宋雲彬等,又有老解放區的優秀教育幹部,如胡繩、金燦然等,還有進步學者、民主人士周建人、孫起孟等。同樣,中央對於承擔國家統編教材編審和出版任務的人教社成立之初的隊伍建設極為重視,又調入了一批學有專長者,領導班子陣容強大,編寫隊伍也初具規模。
  • 教育部發布高中統編三科教材,滬新高一今秋使用,目錄先看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統編三科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2017年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統編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教材編審工作全部完成。
  • 統編語文教材編寫背後的故事
    ……作為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是如何在文章內容、語言文字、插圖版式等方面做到正確、規範、細緻、嚴謹的?日前,記者採訪了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  教材插圖讓人們走出「寒號鳥是鳥」的誤區  「《寒號鳥》是一篇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但對寒號鳥的形象,卻長期存在誤區。
  • 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編語文教材出爐引關注  教育部介紹,根據統編統用、3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針對新編語文教材,因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讓大家倍感期待。